美容節目疑電視購物 產品效果欠佳 嘉賓身價暴漲

2021-01-08 網易娛樂

幾個身材婀娜的剪影拉開簾幕,露出閃亮亮的節目招牌,美女主持人和精緻過美女的造型師拗著造型歡迎你加入花枝招展的行列,這是美容節目的標準式開場。有一剎那,你很難分辨你看的到底是《美麗俏佳人》、《我是大美人》、《美人我最大》,還是海峽對岸的《女人我最大》。近來,美容節目扎堆螢屏,十幾二十個的數量很是壯觀,收視成績還相當不俗,湖南衛視的《我是大美人》儘管在深夜檔播出,但收視率依舊位列同時段前三。觀眾還趨之若鶩地到處搜尋節目中明星嘉賓美容師推薦的各種產品,直到最後才發現,自己的購買力遠遠跟不上節目中介紹產品的速度,方才恍然大悟,這究竟是電視節目還是電視購物?

嘉賓

好似購物節目「推銷員」

「美容教主」牛爾是比較早加入大陸美容節目的臺灣美容師之一,很多人都被他家裡滿牆的化妝品給震驚過,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牛爾每次都會在節目上以他的一雙妙手大力推出一些神奇的產品,這也是每個化妝師或者造型師上節目的套路。有時候產品包裝上的名字會被馬賽克或被老師的手遮住,然而有時候這些品名卻是直面鏡頭,伴隨著主持人一聲聲「好美啊」、「好白啊」、「真的耶」之類的「合音」,電視機前愛美的女性自然就將這些產品列入了購物單。

記者仔細觀察目前螢屏的美容節目的套路,以《美麗俏佳人》為例,每期節目會有一個主題,比如美白、或者祛痘,或者修身,上周還播出了一期「美胸」,當然,「萬變不離其宗」地會推薦一些產品,「美胸」的這一期邀請到的是一個文胸品牌的設計專家,通篇都在介紹該品牌新推出的一款「零距離」文胸,能夠讓胸部扁平或不集中的女性達到「挺拔」的效果。看完一集節目,其他忘得差不多了,就是這個品牌印象深刻。

在守著電視機看美容節目以期望讓自己變美之後,不少女性觀眾的理智紛紛覺悟,發現自己簡直就是在看半個小時的廣告,「現在的美容節目做防曬的就整期介紹丁家宜,講內衣的就整集推薦戴安芬,這跟看廣告有什麼分別呢?」「我看的時候還以為是缺德的廣告商截取了節目的片段再加上自己的產品介紹組合而成的呢。」被美容老師的改造得心花怒放的嘉賓和一旁歡呼的主持人也被認為是「撬邊模子」,「還不都是購物臺的推銷員」。

本文來源:青年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電視購物節目主持人節目製作流程解析和優化
    並嘗試對電視購物節目製作流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優化建議。以期從行業內部視角,剖析展現電視購物節目主持人的工作場景,向研究者提供鮮活的電視購物行業一手資料,向新晉電視購物從業者提供工作內容和流程參考。在現如今廣播電視行業整體廣告營收下行的壓力下,電視購物頻道依然保有強勁的增長潛力,也是整體廣播電視行業少數依然能後持續帶來盈利的業務板塊。 多年來,學界對於電視購物及電視購物節目主持人的研究相對較少,甚至有部分學者僅簡單的認為電視購物節目主持人只是單純的推銷商品,對電視購物節目主持人具體節目準備製作流程,技術細節一無所知。
  • 當代臺灣電視購物節目發展研究
    在電視購物的法律法規方面,臺灣地區目前尚無專門針對電視購物的法律法規出臺,但是現有的法律法規已經足以對電視購物的頻道準入、內容監管等方面進行制約。在電視購物頻道內容的管理方面,基本內容要按照「廣電三法」(《廣播電視法》《有線廣播電視法》《衛星廣播電視法》)的相關規定來執行。 臺灣電視購物產業發展初期,產品集中於美容、豐胸、增高等領域,廣告也常採用誇大不實的手法,交易糾紛不斷發生。
  • 論親子節目魔力,霍思燕家萌寵駱駝被曝身價暴漲,600萬都不賣
    現在的親子節目可以說是非常神奇了,前有《爸爸去哪兒》,現有《媽媽是超人》,每一季參加的萌娃老爸們可以說都是「爆紅」了。其中杜江和霍思燕一家可以稱得上是大贏家了!話說嗯哼現在已經參加了三檔類似的親子節目了,顏值雙商均在線的他俘獲了一大批的迷妹。而除了杜江、霍思燕、嗯哼一家三口的身價暴漲之外,就連家裡的寵物都成了「網紅」了!看過節目的小夥伴一定對霍思燕家裡的巨型犬「駱駝」和無毛貓「小玉」印象深刻。節目中駱駝趁嗯哼不注意搶了他的雞蛋,而小玉更是在觀眾們的見證下當了媽媽。
  • 農村這個隨處可見的東西居然可以吃,身價還暴漲!
    農村這個隨處可見的東西不僅可以吃,還身價暴漲!那麼問題來了,這個來自農村的,連農民卻不認識的「寶貝」到底是什麼呢?按照淘寶上的市價,一斤桃膠可以賣到28元-75元/斤!!真是萬萬沒想到啊!因為桃膠有很好的美容效果,所以城市裡的各大美容機構都很需要它們,而且世界上最好的美產品中也都會摻有它們。這使得桃膠,成為了女人們最愛消費的東西,它們的市場價格也就不斷上升。
  • 電視購物節目有望朝專業頻道發展
    趙據北京晨報報導,針對7月21日國家廣電總局和國家工商局聯合下發的五類電視購物廣告的「封殺令」,昨天,包括中央電視臺中視電視購物有限公司等九家電視購物首次結成電視同盟,表示自即日起,嚴格按規定停止相關產品廣告的播放,並對所銷售產品及其廣告進行清查整改。
  • 臺灣電視節目,戲真的超多耶
    要是說綜藝和影視劇都是娛樂產品,抓馬還能理解。可是臺灣的新聞節目為何也如此抓馬呢?   你以為播新聞的都是這樣——   part 2   抓馬是臺灣電視節目的精髓   縱觀臺灣節目,我們不難發現它們的節目效果只有兩個字,那就是「誇張」。
  • 江蘇省市場監管局聯合省消保委揭露電視購物7種陷阱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操作便捷門檻低,使得老年消費者更偏愛電視購物,然而,節目中的購物陷阱,也為消費者所詬病。江蘇省市場監管局聯合江蘇省消保委揭露電視購物裡的那些「坑」。1.傍大牌、提身價誤導消費者傍大牌、提身價,利用消費者「李逵」「李鬼」分不清楚來誤導消費,也是電視購物節目的常見套路。特別一些酒類商品在宣傳中,屢屢用簡化的地名、廠家來宣傳自己的商品,從而誤導消費者。
  • 購物不花錢?免費送到家?提防電視購物中的這七個「坑」!
    與網絡直播購物相比,電視購物不需要智慧型手機,不需要下載APP,對許多缺乏網絡消費經驗的中老年人來說,更具有獨特的吸引力。然而,在為人們居家購物帶來便捷的同時,電視購物中的一些「陷阱」,也為消費者所詬病。
  • 羅非魚魚片下腳料華麗變身身價暴漲百倍
    羅非魚魚片下腳料華麗變身身價暴漲百倍2013-05-24 09:1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南方農村報在這裡,羅非魚下腳料被加工成精美包裝的化妝品面膜、乳液和高檔保健食品,身價暴漲百倍!膠原蛋白還有很強的生物活性,能參與細胞的遷移、分化和增殖,並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這些特性使膠原蛋白及水解產物在醫療、保健、美容、組織修復等方面應用廣泛。&nbsp&nbsp&nbsp&nbsp傳統膠原蛋白以牛皮、豬皮作為主要原料,近年來狂牛症、口蹄疫等流行病讓人們對膠原蛋白的安全性產生了質疑。
  • 洗滌產品效果不如廣告說的好 風尚電視購物稱已催促物流退貨
    中國江西網訊 新法制報 記者賀於周報導:近日,南昌市民熊女士向本報反映,她在江西風尚電視購物中心訂購一套洗滌產品,使用後卻發現效果與廣告中宣傳差別很大,為此,她要求銷售商退貨,對方卻一直拖延不給辦理。  熊女士介紹,今年1月初,她通過江西風尚電視購物中心,花199元訂購了一套「妙煮婦橘子傳說去汙霸」產品。
  • 從電視購物到直播帶貨,為什麼一個輸了一個贏了?
    小品《超幸福鞋墊》,一時之間成為觀眾們茶餘飯後的「快樂源泉」,貼近人們社會生活狀貌的小品,也從側面證明了當時電視直播購物的興盛。《超幸福鞋墊》中國第一檔電視購物節目可以追溯到1992年,廣東珠江電視臺推出了「美麗精品電視優惠店」;第一個電視購物頻道在2004年4月成立,上海電視臺東方購物頻道開播。
  • 中青旅攜手環球購物推出《環球旅行家》電視購物欄目
    中青旅攜手環球購物推出《環球旅行家》電視購物欄目 來源:人民網-旅遊頻道  2015年04月28日16:53 人民網北京4月28日電 中青旅攜手環球購物在京宣布達成戰略合作,中青旅控股總裁張立軍、副總裁李京、環球購物董事長孔炯、總經理陳美秀等嘉賓共同出席籤約發布會。
  • 臺灣綜藝女嘉賓互動「痛到發抖」,為「節目效果」也太拼命了
    近年來,由於電視市場的衰退,綜藝節目逐漸吞噬了許多市場份額。這種現象也值得引起許多電視人士的警惕。談到近年來的無數的綜藝節目,各種各樣的主題遊戲節目都出現在大家面前。許多年輕人每天都在排隊追逐各種綜藝節目。以前的綜藝節目確實是當前綜藝節目的「發起人」。不僅玩得開,而且非常有趣。
  • 「乞丐」上非誠勿擾,遭女嘉賓集體滅燈,孟非笑了:他身價200億
    在看夠電影電視劇這些常見節目後,很多人會看一些綜藝節目,更加貼近我們的生活,裡面也有很多的樂趣。相親節目的出現,也是為人們無聊的生活增加了另一種打發時間的樂趣。由此也產生了各種的相親網站和節目,《非常勿擾》能夠從其中脫穎而出,不但因為有一個「閃亮」而且幽默有風度的主持人孟非,而且還邀請了專業的心理專家樂嘉。兩人的配合使整個節目效果非常好,收視率直線上升,同時也提升了自己的名氣。
  • 環球購物完成citrussTV收購交割 中國電視購物出海
    而且由於氣候及文化等因素,有調查顯示,世界上觀看電視時間最長之一的便是中東地區消費者。citrussTV通過電視購物頻道、網站、移動APP、社交媒體為消費者提供包括廚房用品、美容護膚、居家用品、服裝鞋帽、飾品等在內的數千個品牌,已經建立起相對成熟的運營體系和較好的品牌形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citrussTV在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阿曼、科威特及巴林分別有現代化倉儲中心。
  • 李佳琦的「OMG」,電視購物的998
    在電商直播風生水起的今天,電視購物好似已經是上個世紀的傳說,但它的咆哮期好像才剛剛過去。那麼電視購物打哪來的呢?電視購物上世紀80年代起源於美國,1992年才被引入中國,廣東省的珠江頻道播出了中國大陸第一個購物節目。
  • 宿言:據說常看「電視購物」,有助於提升營銷水平!
    在電視購物集中轟炸的一周裡,宿言學到了很多營銷知識,在這裡也給父老鄉親、老少爺們兒、大哥大姐與大神們分享一下,也許能讓你接下來的職業生涯或創業時期有些新的啟發~一、剁手必備,經典定價如果你也看過電視購物,那對電視購物裡產品的價格一定不陌生。
  • 體驗者稱電視購物不靠譜
    7月8日,北京市消費者協會發布的電視購物體驗調查報告顯示,100%的體驗人員認為現階段的電視購物消費不安全。即使年銷售額上億的電視直銷企業,註冊資金也僅有50萬元,可見這一行業利潤驚人。據電視購物回訪公司一位工作人員介紹,現在市面上的電視購物產品,60%來自浙江、江蘇等長三角地區,餘下的則來自廣東佛山、東莞和福建等地。購買者大多是二三線城市的消費者,他們不會輕易到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投訴,維權「鞭長莫及」。
  • 電視購物被淘汰盡然是因為
    電視購物被淘汰竟然是因為大家好,我是老周,昨天給大家拆解了直播電商的關係鏈,並舉例了「電視購物」,那麼今天老周將為大家講解「電視購物」被淘汰的原因,和直播電商的崛起之路電視購物的滅亡之路老周第一次接觸直播帶貨的時候就驚覺:「這不是電視購物的翻版嗎?」
  • 直播帶貨的江湖裡,為何沒有當初電視購物的主持人?
    這個問題或許就要從直播帶貨和電視購物本質上的區別找原因了。電視購物VS直播帶貨其實,即便沒有直播帶貨的出現,電視購物也難逃衰敗的命運,這是由電視購物的本質決定的。電視購物的核心是營銷電視購物的內容,都是精心製作好的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