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日出日落照片 太陽大小為何只有地球上看到的約2/3?

2020-12-11 北晚新視覺網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新公布了「洞察」號無人探測器抓拍到的一組最新照片,呈現出火星上日出和日落的景象。

火星日落

據俄羅斯《消息報》5月3日報導,NASA下屬的噴氣推進實驗室1日在其官網上發布了這組照片。照片攝於4月24日和25日,也是「洞察」號登陸火星後的第145個火星日,由「洞察」號機械臂上的相機拍攝。機械臂上的相機於火星時間早晨5時30分和傍晚6時30分左右分別拍攝了日出和日落的場景。「洞察」號甲板下的相機還拍到了一些漂浮在火星天空中的雲層。

由於火星與太陽的距離遠大於地球與太陽的距離,因此火星上看到的太陽大小只有地球上看到的約三分之二。NASA在官網上提供了RAW和色彩校正版本的火星日落圖像。色彩校正版本顯示了如果一個人站在火星表面目睹日落時,人眼會看到什麼樣的景象。

網友評論

延伸閱讀

探測火星為何要用直升機?

新聞背景 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設計製造的一艘名叫「火星2020」的火星車,將在2020年7月啟程奔赴火星,對火星上的環境與地質過程進行更深入的探測,探尋火星上現在或曾經是否有可能存在生命。

資料圖 「洞察號」登陸火星 新華社/美聯

「火星2020」還有另一項任務:它將攜帶一架被稱為「火星偵查直升機」的航空器,試驗這種航空器在火星上飛行的實際效果,為今後使用航空器在其他行星開展探測進行先鋒式的技術驗證。上個月,這架火星直升機剛剛在NASA噴氣動力實驗室中完成了在地球上的模擬飛行測試,為前往火星的實戰做好了準備。

航空器探測優勢獨特

目前,對行星的探測手段主要有環繞探測、原位探測和巡視探測三種。環繞探測,主要通過運行在環繞火星、金星等其他行星的軌道上的太空飛行器,通過遙感探測的手段來完成。遙感探測,通俗講就是利用各種科學探測儀器在太空中給行星拍「照片」,但這些「照片」不只包含了行星表面的圖像信息,一般還有光譜、高程等更為豐富的信息,能夠反映行星表面的大氣與礦物成分和地形起伏等特徵。而原位探測則是利用在行星表面著陸的探測器,對探測器所在位置的巖石、大氣或生物信息開展探測。巡視探測同樣是在行星表面進行,但由於是由火星車這類可以移動的巡視器進行,因此探測範圍能比原位探測有所擴展。

對於火星探測來說,環繞探測可以使我們獲得有關火星較為全面的信息,而原位和巡視探測則能夠使我們獲得更為精細的信息,在這幾種探測手段的相互配合下,科學家們已經對火星有了一定的了解。然而,由於實施環繞探測的探測器距離火星表面的距離一般都在幾百公裡以上,不容易將火星表面的細節觀察得特別清晰。同時,衛星對某一地點進行一次觀測後,受運行軌道的限制,必須間隔很長時間後才會對該地點進行再次觀測,難以對一些變化較快的現象進行連續觀測。而原位探測和巡視探測的精細程度雖然較高,但原位探測僅能在著陸點展開,火星車等巡視器的行走範圍也相當有限。以前不久剛剛結束工作的「機遇號」火星車為例,它在14年的工作過程中總共僅移動了45公裡,相對於火星兩萬多公裡的周長來說顯得微不足道。

為了在連續探測時間、探測範圍和探測精度這三個因素間達到更好的平衡,科學家們萌生了使用固定翼飛機或直升飛機這些在大氣層中飛行的航空器,對火星開展探測的想法。由於航空器的飛行高度較低,因此只需搭載重量不大的探測載荷就能實現精度較高的遙感探測。同時,航空器在空中的移動速度比巡視器快得多,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對一片區域的全面探測,並能在短時間內重訪有重要現象發生的區域,對其進行連續監測。航空器的探測受地形影響較少,能夠到達巡視器所無法到達的區域,並在那裡著陸進行原位探測,因此探測任務的規劃可以相當靈活。最後,航空器還可以充當「偵察兵」的角色,對巡視器前方的地形地貌和可能發生的現象進行先行探測,為科學家們決定巡視器下一步朝哪個方向移動提供關鍵數據。

「火星偵查直升機」將初試牛刀

「火星偵查直升機」是使用航空器進行行星探測的第一次嘗試,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下屬的噴氣動力實驗室研發設計。這是一臺重量僅有1.8千克的小型飛行器,頂部旋翼的直徑僅有1.2米,和我們一般概念中在地球上飛行的直升機相比,它的個頭要小很多。它採用共軸式雙旋翼設計,兩個旋翼旋轉產生的力矩可以相互抵消,因此無需像地球上的一些直升機一樣安裝尾槳。由於火星的內稟磁場較弱,不存在規則的南北向磁場,因此火星直升機在飛行過程中無法像地球上一樣,使用磁場為自己指示方向。同時,火星附近現在還沒有部署類似於GPS的衛星導航網絡。為了在這種情況下飛行器仍能夠自主導航,噴氣動力實驗室的科學家們為它設計了利用太陽所在位置和陀螺儀信號進行導航的方案。此外,火星直升機上安裝的一臺高解析度相機,也能通過拍攝火星表面影像的方式幫助它選定合適的飛行路線和著陸地點。

直升機能夠升空飛行,靠的是旋翼在旋轉過程中與空氣相互作用產生的升力。火星大氣的密度僅相當於地球大氣的1%,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火星表面的大氣密度約等於地球上三萬米高空的大氣密度。因此,在火星飛行的航空器與火星大氣相互作用的情況,與地球上的飛行器將有很大不同。為了更真實地模擬火星環境,科學家們為火星直升機研發了一個特別的模擬裝置。在進行測試時,這個裝置首先抽走內部的空氣,使其處於接近真空的狀態。之後,再注入與火星大氣成分相同的氣體,使裝置內部的氣體密度和氣壓與火星表面基本相當。同時,火星上的重力加速度僅為3.7,遠低於地球的9.8,因此同樣質量的物體在火星上受到的重力將比地球上小很多。為了在地球上模擬火星上所受到的重力,這個裝置還用一個連接到直升機頂部的機動吊繩提供拉力,抵消一部分重力作用。

按照計劃,火星直升機的飛行將在「火星2020」探測器在火星著陸之後的第60至第90火星日(1火星日的平均長度約為24小時37分鐘)展開。在第一次的飛行中,它將僅僅爬升到距離地面3米的位置,懸停時間也不過三十秒,與萊特兄弟進行的人類在地球上的首次航空飛行頗有幾分相似。不過,在之後的三十天中,火星直升機還將再進行4次飛行,每次飛行的距離和持續時間將會不斷增加,最終實現數百米距離的飛行和持續90秒的懸停。為了保證安全,飛行測試將在距離「火星2020」火星車100米的範圍之外進行,以防因意外墜落時砸傷火星車。而為了保持與火星車之間的通信聯絡,火星直升機也不會到距離火星車1公裡外的範圍活動。

多種多樣的行星和衛星探測航空器

如果火星直升機的飛行測試一切正常,將會對行星探測中航空器的使用產生巨大的推動。目前,除了已經完成設計製造的火星直升機外,科學家們還提出了不少使用航空器進行行星探測的方案。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所屬的蘭利研究中心提出的「區域環境普查航空器」,是一種對火星的大氣和磁場開展探測的航空器。和火星直升機所不同的是,這種航空器是一種固定翼的飛行器,外觀與地球上的固定翼飛機有些相似。固定翼飛行器需要藉助發動機輸出的推力增加速度,使飛機機翼上產生足夠的升力。這種航空器沒有採用地球上飛機常用的噴氣式或螺旋槳式發動機,而是計劃採用火箭發動機,每次飛行可持續一個小時左右。在從地球發射時,它被摺疊在一個有熱防護罩的外殼中,在到達火星並進入火星大氣層後,它將會在適當的高度將自己從防護罩中展開,進入飛行狀態。不過,這個方案目前還只是一種技術儲備方案。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應用物理實驗室提出的「蜻蜓號」方案,則把探測目標鎖定在了土星的衛星「泰坦」上。已有的探測數據表明,「泰坦」含有多種成分複雜的含碳化合物。「泰坦」表面還富含水冰,內部可能有液態水構成的海洋,是孕育生命誕生的理想場所。對「泰坦」進行各類生命跡象的探測,很可能有令人驚奇的發現。「蜻蜓號」和火星直升機一樣,也是可以垂直起飛、降落的航空探測器,其產生升力的裝置為四組小型共軸雙旋翼,外觀和在我們常見的航拍無人機比較接近。由於能夠垂直起降、飛行,這種探測器可以在不同地貌特徵的探測點,進行碳水化合物成分的探測工作,幫助科學家們發現了解這顆衛星上可能存在的生命。這種探測器的飛行高度可達4千米,飛行速度可達36千米/小時。目前,「蜻蜓號」處於方案預先研究的階段,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將在今年7月決定是否將其「轉正」,成為進入實施階段的科學探測任務。

作為地球的另一個近鄰,金星也是行星探測的熱點目標。美國宇航工業巨頭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提出的「金星大氣機動平臺」方案,為探測金星上的生命跡象提供了新的方式。這是一種充氣式的三角翼飛行器,在進行探測工作時,能以110千米/小時的速度飛行。此時,飛行器90%的升力來自於翼面的空氣動力學效應,10%則來自於充氣後產生的浮力。而在夜間,它一般會暫停正常工作,關閉發動機,使自身徐徐下降到距離金星表面50千米的地方。在那裡,它所受到的浮力足以支撐它漂浮在天空中,無需翼面提供額外的升力。目前,格魯曼公司正在與俄羅斯航天部門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同時保持接觸,希望能通過這兩個國家的航天項目,將金星大氣機動平臺的方案變成現實。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綜合  環球網 網易 猜你會好奇

流程編輯:TF003

相關焦點

  • 站在火星上看日出,只能看到這個景象!
    在地球上看日出是這樣的: 而NASA最新公布了「洞察」號無人探測器抓拍到的一組火星上日出和日落的照片,卻是這樣的
  • 火星日出日落照片公布 具體事件詳情
    5月3日消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火星上分享了一些日出和日落的圖像,這些圖像是「洞察」號InSight著陸器使用機器人手臂末端的儀器部署攝像頭(IDC)對火星上的日落進行成像,該儀器旨在通過探測「火星震」的轟鳴聲來揭示有關火星內部的謎團
  • 是什麼讓火星的日落不同於地球的日落?
    火星上的一天持續24小時39分鐘,因此日出和日落幾乎遵循與地球上相同的節奏。當我們最終在那裡建立基地時,太空人應該能夠相對輕鬆地適應星球的晝夜規律。時差會更糟糕。但是日出與日落所呈現出的色彩與地球上是不同的。初始時,太陽輻射只相當於地球多雲日子裡下午時分的太陽光輻射。
  • 是什麼讓火星的日落與地球不同?
    、我們以後在這裡建立基地時,太空人應該能夠相對輕鬆地適應火星的晝夜節律。但是時差會更大。火星上日落和日出的顏色與地球上不一樣。首先,對於火星來說,太陽只輻射相當於地球陰天下午時部分的光。因為火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為1.416億英裡,大約是地球距離的一半,距離的增加會降低陽光的強度。
  • 火星上也有日落嗎?與地球上的日落有什麼不同?我們一起來看看
    一直以來,火星就像是地球的鄰居一樣。除了月球以外,人們討論最多的星球就是火星了。火星與地球有著許多相似的地方。在太陽系中,火星與地球都處於人類的宜居帶上。火星是個球狀的行星,它圍繞太陽運行的軌道位於太陽系八大行星的第四位,就是地球的後面。
  • 看過火星的日出日落嗎?洞察號專門為地球獻上了這張異世界圖!
    在地球上,或許我們已經厭倦了每天日復一日地日出日落,但是你可曾見過異世界的日出日落呢?藉此五一之際,火星居民洞察號特地為我們獻上了來自火星的日出日落圖,真的別有一番風味!在NASA的透視照片中,美國宇航局的洞察號著陸器使用其機械臂末端的儀器部署照相機(IDC)來拍攝火星上的日落,你可以看到火星的日出還有日落!美國宇航局「洞察號」著陸器捕捉到的最新圖像顯示,火星地平線附近懸掛著一顆微弱的小太陽。其實這些美麗的照片是NASA火星機器人的傳統,美國宇航局的海盜1號著陸器是第一個拍攝太陽在火星表面落下或升起的照片。
  • NASA公布火星日出日落照片;20年來最強熱帶氣旋登陸印度
    據報導,鑑於熱帶氣旋「法尼」即將登陸,印度東部奧迪沙邦政府2日啟動大規模撤離計劃,將把約80萬人撤離至安全地帶。圖片來源:中新網 新發現 從消化吸收營養結構上看,以竹子為主要食物的大熊貓屬於食肉動物,而非食草動物。這項研究發表在美國《當代生物學》雜誌上。 純科技
  • 12月1日,好奇號又傳來20張照片,你要的火星日出照片也來啦!
    【ALENG 自媒體】12月2日午間自媒體專稿,最近關於美國宇航局好奇號火星車的系列文章引起了網友的極大興趣,特別是大家已經習慣了地球上那些青山綠水,忽然看到火星上如此荒涼冷酷的自然環境,不由得從內心裡感慨我們這個藍色的星球,對於人類來說,確實應該好好珍惜地球資源,保護好地球環境,
  • 美國探測器拍到火星發生「藍色日落」,為何不是紅色,預示什麼?
    但是並不是太陽系中的每一個星球都是這個樣子的,在地球上是紅色的日升日落,或許在別的星球看起來就完全不一樣了,比如說在火星上。在火星上同樣可以看到日升日落,但是火星上的日升日落卻和地球上的完全不一樣,在火星上的日升日落是藍色的的。太陽明明看起來是紅色的,整個天空在日出日落的時候也是紅色的,但是為什麼到了火星上,太陽卻變成了藍色呢?
  • 快看火星日出日落!NASA公開震撼照片……
    CNN3日還報導稱,目前,川普政府正在尋找辦法,從資金上支持瓜伊多,準備向其提供大量現金,其中可能包括解凍其被凍結的資產或貸款。   另據新華社報導,委內瑞拉最高法院2日下令逮捕「人民意志」黨領導人萊奧波爾多·洛佩斯,並撤銷此前對他在家中接受監禁的判決。
  • 在其他星球上觀看日出日落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他有40多年的空間物體插圖經驗,無論是近處的還是遠處的,他拿出了從這些遙遠的世界看到的太陽的最真實的描繪。水星從水星看到的太陽。水星距離太陽約3600萬英裡,是地球到太陽距離的39%。在水星上,太陽比地球上大三倍。
  • 地球落日是紅色,為啥火星卻是藍色?科學家「一語道破」!
    地球的落日是紅色,這大家都知道,但是火星上的落日卻是藍色,為何兩個星球的落日顏色會不一樣呢?對於科學家也有另一番解釋,可謂是「一語道破」呀!其實不僅落日能使地球的天空變成紅色,同樣早上日出的時候,天空也是紅色的。但是在火星上,不管是日出還是日落看到的卻都是藍色,這是為何呢?
  • 經濟學人全球頭條:客機衝出跑道墜河,火星日出日落照片,印度最強...
    「洞察號」傳回火星日出日落照片 「藍色日落」和地球大不一樣5月1日,NASA下屬的噴氣推進實驗室1日在其官網上發布了火星日落日出照片。照片攝於4月24日和25日,也是「洞察」號登陸火星後的第145個火星日,由「洞察」號機械臂上的相機拍攝。機械臂上的相機於火星時間早晨5時30分和傍晚6時30分左右分別拍攝了日出和日落的場景。
  • 10月14日「火星衝日」:太陽地球火星排在一條直線上,錯過觀測再等...
    10月14日「火星衝日」:太陽地球火星排在一條直線上,錯過觀測再等兩年!本次火星衝日時距離地球約6300 萬千米,雖然比 2018年大衝時的5800萬千米要遠一些,但觀測條件還是相當不錯的。01什麼是「火星衝日」火星衝日是指地球在火星和太陽之間,火星與太陽視黃經相差180度時的天象。
  • 火星今日抵11年來最近地球位置,可以肉眼看到
    今日火星將抵近11年來最近地球位置,如果天氣晴好,感興趣公眾肉眼可賞「戰神」風採。作為太陽系的一顆大行星,火星呈紅色,我國古代叫它「熒惑」,西方古羅馬神話中則被比喻戰神「瑪爾斯」。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秘書長劉潔介紹說,本月22日,火星上演衝日表演,它距離地球約7600萬千米,亮度約-2.1等。衝日過後,火星的亮度逐漸變暗,但在數周內仍然適合觀測。
  • 火星運行至與地球最近距離 肉眼可見紅色星球
    ,因為火星運行至與地球最近的距離區域,人們可用肉眼便能看到火星是一個發光的紅色星球,這樣的奇觀每兩年多出現一次。  這樣的天文事件被稱為「火星衝日(Mars opposition)」,每26個月,地球的軌道和火星的軌道對齊,使兩顆行星與太陽形成一條相對直線。火星衝日時,火星與太陽的方位相反,火星的黃經與太陽正好相差180°,日落時火星會從東方升起,日出時從西方落下,整夜可見。  火星衝日將於美東時間本周六晚上11點(格林尼治時間周日凌晨4點)發生在北半球。
  • 日出日落看到吐
    這個任務中獲得的信息將對制定火星探險(預計來回時間需要3年)的計劃有很大幫助。火星探險的任務將要求長時間身處重力減小的環境,無論是在太空,還是在火星表面上。說白了,「一年太空生活」的最終目的是幫助人類進行火星探險。在太空中生活一年,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我們來看一下。
  • 多數人不能通過一張照片分辨」日出還是日落「|學學這3招!
    因為前段時間錯把「日出看成日落」,被吐槽。所以特別認真研究「日出和日落」的區別,發現可以通過3個特點,從照片基本可分辨清楚。當然,純個人經驗,僅供需要的夥伴參考。▼判斷日出和日落的3種方法:1-看天邊的色彩「濃或淡」2-看天邊是「霞光還是霧氣」3-看太陽光線的強弱
  • 在太陽系其它星球上看夕陽,真實照片不是PS的
    我看到的最美一次日出,是在去四川理塘的路上,早上六點過,客車行駛在高高的山脊上,不停地左轉右轉,熹微的晨光一會兒在前,一會兒在後,一會兒在左,一會兒又在右。大家都在睡覺打瞌睡,我透過霧氣望著窗外,就在汽車轉過一道埡口的時候,漫天金紅色的霞光猝然而至,雲層、山巒、暗藍色的峽谷,在眼前展開成一幅驚人的畫卷,比我看過的任何電影、任何圖片上的日出日落都要美上千倍萬倍。
  • 為何日出和日落的位置會有變化?
    不管你在地球上的什麼地方,太陽總會在3月21日和9月21日這兩天準確地從正東方升從正西方落下。其中3月21日是春分,9月21日是秋分。圓切地平線的地方就標誌著太陽在夏至日時日出和日落的地方類似地,與第一個圓平行並且在靠近南極的方向與其相隔23.5的圓標誌著冬至時太陽光在地球上一天之內的路徑因此,在夏天,太陽從正東偏北升起從正西偏北落下,而在冬天,太陽從正東偏南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