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建設一周年最具影響力的十件大事發布。
【青島新聞網獨家】
記者丨丁淑華
1979年,還是小漁村的深圳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在全國率先探索市場取向,一路崛起,經濟實力、發展質量躋身全國城市前列;
21世紀初,擁有深厚經濟底蘊的上海,抓住現代化轉型機遇,華麗蛻變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現代化大都市;
2018年,青島獲批上合示範區建設,立足「一帶一路」雙支點定位,這座海濱之城在國際物流、現代貿易、雙向投資合作、商旅文化交流、金融服務等領域有了更多可部署的發展空間。
滬深兩城的成功照見了一個近在咫尺的未來——勇立潮頭才能闊步發展。大勢之下,作為主城核心區之一,市北區緊握機遇,領銜青島對外開放的城區新風潮。
2019年9月8日,市北區錨定建設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的歷史方位。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圍繞航運、貿易、金融幾個關鍵詞,在謀篇布局、產業聚集、全球招商等領域向著城市逐夢的橋頭堡進發,一周年之際,市北交出亮眼成績單。
潮起:勇立潮頭,闊步發展
9月7日上午,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一周年新聞發布會在青島人工智慧國際客廳召開。會上,市北區政府副區長鈕本兵總結髮布創新中心核心區一周年高質量發展成果,創新中心核心區建設一周年最具影響力的十件大事同步發布。
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建設一周年新聞發布會。
一年前,市北區把握住國家,省、市賦能的核心戰略使命,瞄準的城區新名片,發力建設「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吹響「做優航運、做大貿易、做強金融,以創新理念建設國際航運貿易金融中心」的號角。膠州灣畔,一幅青島百年老城的復興藍圖,一幅向海而興的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
一年來,圍繞市委、市政府「趟出一條老城區開放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路子來」、「在全市發展大局中發揮示範帶動效應,並力爭成為推動青島經濟和民生社會事業發展的驅動器」的要求,市北區探索實幹,明確了各項工作進入全市第一方陣的總目標,當好排頭兵、打造新高地、建設核心區、爭當驅動器的總要求,確定了定目標、換賽道、建生態、優環境的總路徑。
一年後,創新中心核心區建設的思路越來越清晰、目標越來越明確,頂層設計完全確立、四梁八柱完全拉開,全區上下信心越來越足、腳步越來越快。核心區的黨員幹部、廣大群眾以及社會各界,越來越明白核心區在想什麼、要什麼、幹什麼,核心區的建設跑出來加速度和新成績。
市北區政府副區長鈕本兵發布創新中心核心區一周年高質量發展成果。
布局:「六個千畝」迅速崛起,「三新」產業遍地開花
「當前,青島發展的戰略目標、戰役路徑已經明確,現階段必須擔當作為、狠抓落實,市北區要將自身置於全市大局之中,找準發展定位,提升思想方法、改造工作方法,迅速凝聚各方面力量,加快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讓老城區煥發新產業活力。」在市北正式提出建設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之前,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曾於2019年8月5日在市北區調研時為城區下一步發展定調。
按照書記指示,市北區定位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建設,聚焦老城蝶變、打造新高地,以開放御東風,構築起「三新」產業集聚的堅實支撐。
3月28日,港區開工暨全球招商推介儀式舉辦,國際郵輪母港區橫空出世、引爆全球,總投資313.5億元的15個項目現場籤約。這是市委、市政府著眼青島未來百年發展謀劃部署的歷史性工程,是青島以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新地標。
5月28日,歷史城區保護更新項目順利開園,青島工業設計創新中心、春光裡·青島產投生態綜合體、洪泰山海會等「點穴式」高端產業項目集聚先行承載區。
百年裡院廣興裡變身青島工業設計創新中心。
7月11日,總投資過百億的綠地海外灘、青啤麥芽廠改造一期等3個國際郵輪母港區協同區項目正式啟動,「六個千畝」產業集聚區建設全面融入港區協同發展大局。
經過一年的發展,堅持港產城融合,以4.2平方公裡大港區域為核心,14平方公裡歷史片區為產業先行承載區,65.4平方公裡市北全域為港區協同區的發展格局逐步成型。
在此格局之上,「六個千畝」集聚區落子布局,迅速崛起。
青島人工智慧國際客廳開門納客。
向南以大港區域為核心,打造「一帶一路」國際會客廳承載地,建設龍頭企業技術出海口,引領城區全面崛起;向東則是數字科技大道和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產業方向瞄準工業、區塊鏈、汽車產業、5G技術、金融商務、電子製造產業等。
濱海新區所在的西側,將人工智慧、大健康、跨國公司區域總部全部設置於此,徹底激活該板塊,這裡將雲集機器人、雲計算、智能製造、平臺性質公司、健康大數據、網際網路醫院管理等新興產業集群。
城區北部,依託青科大、國家級創新平臺這樣的產學研資源,發力新材料,打造千畝高端新材料產業集聚區,建設集科研總部、軍民融合、貿易金融為一體的國家高端新材料戰略高地。
如此百花齊放的市北,一改百年來青島老城區的發展圈層結構。「膠州灣東岸產業隆起帶」輪廓初顯,嶄新的「中國北方濱海科創城」已然浮出水面。
人工智慧無限可能。
百舸爭流:核心區建設全面起勢
從「老城更新」到「產業劇變」,謀篇布局之後,更重要的是經濟發展、產業與業態、人群結構的全面升級,這座百年老城的演變,最終將落腳於生產生活方式的顛覆。
新興產業集聚區對城市或區域的經濟發展具有強大的帶動作用,統籌發展之下,市北區精準選取新航運、新貿易、新金融「三新」產業賽道,深度融入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建設攻勢,圍繞航運做貿易、圍繞貿易做金融,用金融放大貿易,貿易放大航運。
新航運全面起勢。貨物吞吐量全球最大的港口集團——山東省港口集團落戶核心區,山東海運集團等航運龍頭企業向核心區聚集。與英國衛獅集團達成合作意向,共建中國首個船員總部基地;與上海海事大學籤訂合作協議,共建上海海事大學青島研究院。挪威船級社、中國船級社青島分社、德瑪國際物流總部等32家優質企業及機構註冊落地。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產業基地揭牌成立,同上海臨港海洋高新技術產業化園區發起海洋產業園區聯盟;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大廈獲批山東省海洋特色產業園。
新貿易茁壯成長。依託「新金橋5號」海上高速公路,建設「跨境貿易+特色消費」集聚區。全力推進傳統商貿擴容提質,促進首店經濟集聚發展,目前已吸引中免免稅店、萌駝慧選、寺庫中國等114個餐飲百貨類知名品牌首店入駐,青島臺東步行街入選全國第二批步行街改造試點。
新金融蓬勃興起。選定供應鏈金融、創新保險、金融科技三條賽道,以「六個一」模式加快推進新金融集聚區建設。南洋商業銀行青島分行落戶核心區,實現省級銀行分行新突破;儒興創盈融資租賃、國投數字產業基金等項目籤約落戶……核心區金融企業總量已突破270家,示範項目——「第一糧庫」新金融產業園將於11月底開園啟用,將構築起新金融產業全生態服務平臺,打造國際化的新金融產業社區。
近年來,青島全面拉開了「雙招雙引」工作的大幕,市委書記王清憲強調:「『雙招雙引』是抓經濟工作的『第一戰場』,是『一把手工程』。」這一方面,核心區建設也同步推進。
5月8日,2020青島全球創投風投網絡大會市北區專場推介舉辦,市北區展開市場化專業化的全球招商。聘請麥肯錫、中規院高起點完成產業規劃編制,加快全球化招商布局,一年來新引進項目170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49個、10億元以上項目13個,同深圳工業設計行業協會、洪泰資本、春光裡、絲綢之路國際總商會、億達未來等行業翹楚結為「城市合伙人」。
2020青島全球創投風投網絡大會市北區專場推介會。
同時,出臺《關於加快總部經濟發展的意見》等系列政策,構建起以通用政策為核心、總部政策為引領、產業政策為支撐、平臺政策為配套的惠企政策體系,面向全球招引集聚企業總部。
未來,市北區將從擁有深厚的工業基礎轉向提供廣闊豐富的場景空間,在國家、省、市各層級的戰略加持之下,匯聚賦能項目、企業、人才等資源,率先實現青島新興產業發展的「多元無界,融匯互通」,成為具有吸引力的開放高地、投資窪地、產業承接熱地。
回首百年,近代青島的奮鬥歷程讓人自豪。如今,更璀璨的歷史正在被書寫,一年以來,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建設經歷的風雨與成長正是青島步入新百年發展歷程的一個縮影,變革時代到來,潮起岸闊,揚帆正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