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島觀察】建設一周年 市北探索出老城復興的"青島樣板"

2020-12-18 青島新聞網

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建設一周年最具影響力的十件大事發布。

【青島新聞網獨家】

記者丨丁淑華

1979年,還是小漁村的深圳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在全國率先探索市場取向,一路崛起,經濟實力、發展質量躋身全國城市前列;

21世紀初,擁有深厚經濟底蘊的上海,抓住現代化轉型機遇,華麗蛻變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現代化大都市;

2018年,青島獲批上合示範區建設,立足「一帶一路」雙支點定位,這座海濱之城在國際物流、現代貿易、雙向投資合作、商旅文化交流、金融服務等領域有了更多可部署的發展空間。

滬深兩城的成功照見了一個近在咫尺的未來——勇立潮頭才能闊步發展。大勢之下,作為主城核心區之一,市北區緊握機遇,領銜青島對外開放的城區新風潮。

2019年9月8日,市北區錨定建設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的歷史方位。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圍繞航運、貿易、金融幾個關鍵詞,在謀篇布局、產業聚集、全球招商等領域向著城市逐夢的橋頭堡進發,一周年之際,市北交出亮眼成績單。

潮起:勇立潮頭,闊步發展

9月7日上午,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一周年新聞發布會在青島人工智慧國際客廳召開。會上,市北區政府副區長鈕本兵總結髮布創新中心核心區一周年高質量發展成果,創新中心核心區建設一周年最具影響力的十件大事同步發布。

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建設一周年新聞發布會

一年前,市北區把握住國家,省、市賦能的核心戰略使命,瞄準的城區新名片,發力建設「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吹響「做優航運、做大貿易、做強金融,以創新理念建設國際航運貿易金融中心」的號角。膠州灣畔,一幅青島百年老城的復興藍圖,一幅向海而興的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

一年來,圍繞市委、市政府「趟出一條老城區開放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路子來」、「在全市發展大局中發揮示範帶動效應,並力爭成為推動青島經濟和民生社會事業發展的驅動器」的要求,市北區探索實幹,明確了各項工作進入全市第一方陣的總目標,當好排頭兵、打造新高地、建設核心區、爭當驅動器的總要求,確定了定目標、換賽道、建生態、優環境的總路徑。

一年後,創新中心核心區建設的思路越來越清晰、目標越來越明確,頂層設計完全確立、四梁八柱完全拉開,全區上下信心越來越足、腳步越來越快。核心區的黨員幹部、廣大群眾以及社會各界,越來越明白核心區在想什麼、要什麼、幹什麼,核心區的建設跑出來加速度和新成績。

市北區政府副區長鈕本兵發布創新中心核心區一周年高質量發展成果。

布局:「六個千畝」迅速崛起,「三新」產業遍地開花

「當前,青島發展的戰略目標、戰役路徑已經明確,現階段必須擔當作為、狠抓落實,市北區要將自身置於全市大局之中,找準發展定位,提升思想方法、改造工作方法,迅速凝聚各方面力量,加快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讓老城區煥發新產業活力。」在市北正式提出建設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之前,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曾於2019年8月5日在市北區調研時為城區下一步發展定調。

按照書記指示,市北區定位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建設,聚焦老城蝶變、打造新高地,以開放御東風,構築起「三新」產業集聚的堅實支撐。

3月28日,港區開工暨全球招商推介儀式舉辦,國際郵輪母港區橫空出世、引爆全球,總投資313.5億元的15個項目現場籤約。這是市委、市政府著眼青島未來百年發展謀劃部署的歷史性工程,是青島以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新地標。

5月28日,歷史城區保護更新項目順利開園,青島工業設計創新中心、春光裡·青島產投生態綜合體、洪泰山海會等「點穴式」高端產業項目集聚先行承載區。

百年裡院廣興裡變身青島工業設計創新中心。

7月11日,總投資過百億的綠地海外灘、青啤麥芽廠改造一期等3個國際郵輪母港區協同區項目正式啟動,「六個千畝」產業集聚區建設全面融入港區協同發展大局。

經過一年的發展,堅持港產城融合,以4.2平方公裡大港區域為核心,14平方公裡歷史片區為產業先行承載區,65.4平方公裡市北全域為港區協同區的發展格局逐步成型。

在此格局之上,「六個千畝」集聚區落子布局,迅速崛起。

青島人工智慧國際客廳開門納客。

向南以大港區域為核心,打造「一帶一路」國際會客廳承載地,建設龍頭企業技術出海口,引領城區全面崛起;向東則是數字科技大道和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產業方向瞄準工業、區塊鏈、汽車產業、5G技術、金融商務、電子製造產業等。

濱海新區所在的西側,將人工智慧、大健康、跨國公司區域總部全部設置於此,徹底激活該板塊,這裡將雲集機器人、雲計算、智能製造、平臺性質公司、健康大數據、網際網路醫院管理等新興產業集群。

城區北部,依託青科大、國家級創新平臺這樣的產學研資源,發力新材料,打造千畝高端新材料產業集聚區,建設集科研總部、軍民融合、貿易金融為一體的國家高端新材料戰略高地。

如此百花齊放的市北,一改百年來青島老城區的發展圈層結構。「膠州灣東岸產業隆起帶」輪廓初顯,嶄新的「中國北方濱海科創城」已然浮出水面。

人工智慧無限可能。

百舸爭流:核心區建設全面起勢

從「老城更新」到「產業劇變」,謀篇布局之後,更重要的是經濟發展、產業與業態、人群結構的全面升級,這座百年老城的演變,最終將落腳於生產生活方式的顛覆。

新興產業集聚區對城市或區域的經濟發展具有強大的帶動作用,統籌發展之下,市北區精準選取新航運、新貿易、新金融「三新」產業賽道,深度融入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建設攻勢,圍繞航運做貿易、圍繞貿易做金融,用金融放大貿易,貿易放大航運。

新航運全面起勢。貨物吞吐量全球最大的港口集團——山東省港口集團落戶核心區,山東海運集團等航運龍頭企業向核心區聚集。與英國衛獅集團達成合作意向,共建中國首個船員總部基地;與上海海事大學籤訂合作協議,共建上海海事大學青島研究院。挪威船級社、中國船級社青島分社、德瑪國際物流總部等32家優質企業及機構註冊落地。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產業基地揭牌成立,同上海臨港海洋高新技術產業化園區發起海洋產業園區聯盟;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大廈獲批山東省海洋特色產業園。

新貿易茁壯成長。依託「新金橋5號」海上高速公路,建設「跨境貿易+特色消費」集聚區。全力推進傳統商貿擴容提質,促進首店經濟集聚發展,目前已吸引中免免稅店、萌駝慧選、寺庫中國等114個餐飲百貨類知名品牌首店入駐,青島臺東步行街入選全國第二批步行街改造試點。

新金融蓬勃興起。選定供應鏈金融、創新保險、金融科技三條賽道,以「六個一」模式加快推進新金融集聚區建設。南洋商業銀行青島分行落戶核心區,實現省級銀行分行新突破;儒興創盈融資租賃、國投數字產業基金等項目籤約落戶……核心區金融企業總量已突破270家,示範項目——「第一糧庫」新金融產業園將於11月底開園啟用,將構築起新金融產業全生態服務平臺,打造國際化的新金融產業社區。

近年來,青島全面拉開了「雙招雙引」工作的大幕,市委書記王清憲強調:「『雙招雙引』是抓經濟工作的『第一戰場』,是『一把手工程』。」這一方面,核心區建設也同步推進。

5月8日,2020青島全球創投風投網絡大會市北區專場推介舉辦,市北區展開市場化專業化的全球招商。聘請麥肯錫、中規院高起點完成產業規劃編制,加快全球化招商布局,一年來新引進項目170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49個、10億元以上項目13個,同深圳工業設計行業協會、洪泰資本、春光裡、絲綢之路國際總商會、億達未來等行業翹楚結為「城市合伙人」。

2020青島全球創投風投網絡大會市北區專場推介會

同時,出臺《關於加快總部經濟發展的意見》等系列政策,構建起以通用政策為核心、總部政策為引領、產業政策為支撐、平臺政策為配套的惠企政策體系,面向全球招引集聚企業總部。

未來,市北區將從擁有深厚的工業基礎轉向提供廣闊豐富的場景空間,在國家、省、市各層級的戰略加持之下,匯聚賦能項目、企業、人才等資源,率先實現青島新興產業發展的「多元無界,融匯互通」,成為具有吸引力的開放高地、投資窪地、產業承接熱地。

回首百年,近代青島的奮鬥歷程讓人自豪。如今,更璀璨的歷史正在被書寫,一年以來,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建設經歷的風雨與成長正是青島步入新百年發展歷程的一個縮影,變革時代到來,潮起岸闊,揚帆正當時。


相關焦點

  • 山東城市觀察|老城更新,青島為何看重這項工作?
    走訪過程中指出,推動歷史城區保護更新要善用市場的邏輯、資本的力量,加快集聚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努力讓百年老城區煥發新活力,成為青島面向未來發展的新起點、新燃點、新經典。作為一座近年來在資本市場上表現活躍的城市,青島此番將資本的風口引向老城復興這一全新賽場,也是希望通過發揮資本的作用,藉助市場化的運作手段,推動老城區實現符合時代發展規律的復興。
  • 新產業賦能老城復興 青島市歷史城區保護更新試點項目今日開園
    從歷史街區到現代產業園區,是青島推動產業導入、老城復興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嘗試。而此次歷史城區保護更新試點項目的開園,也標誌著青島市的老城復興之路進入「加速期」。而洪泰基金、春光裡產業資本、英諾創新空間等創投風投翹楚的加入,可以更好地吸納全球資源要素融入青島發展,加快推動工業創新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以產業賦能實現歷史城區的有力復興。市北區委書記張新竹主持儀式。
  • 青島「老城復興」 由一場教堂燈光秀「點亮」
    對於青島天主教堂而言,燈光秀「綻放」有其醞釀過程,除了政府主導外,少不了民營企業的智慧。今年5月,市南區發起「愛尚市南·走進老城」活動,教堂廣場上首次有了文創市集。市集承辦單位——青島裡外院度假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王亮向記者介紹,公司之前已在教堂舉辦過幾次小型燈光秀。辦一次活動,需要3萬至5萬元不等的資金投入。
  • 青島「老城復興」:由一場教堂燈光秀「點亮」
    燈光秀讓教堂外表每夜綻放出嶄新的色彩,慕名而來的人流熙熙攘攘,輻射範圍達整條中山路。浮翠流丹間,點亮的不僅是初冬的夜色,還有人們對老城區復興的希望。「復興」,不會靠單個活動完成,亦不會靠單個地點完成,背後是整體業態的更新升級。對老城區而言,需要的是「活化」——是經濟上的,也是文化上的,需要重建整個生態系統。
  • 為什麼說青島西部老城復興的機會真的來了
    不過,從老百姓的生活視角來看,青島國際郵輪母港區究竟能夠給帶來什麼實實在在的利益?首先,最顯而易見的,這裡將為青島樹立新的地標建築,這個地標將代表這個時代的水準。在吳志強院士團隊做的規劃中,「世界之眼」被稱為「拍青島的建築不會漏掉的一棟」。「世界之眼」外表看上去像一隻看著港口的眼睛,也是遊客下船後的交通樞紐中心。
  • 把握市北RCEP機遇!青島中央商務區「隔空」借勢
    近年來,青島高度在不斷生長。隨著一幢幢摩天大樓拔地而起,這座「青春之島」的現代化步伐正不斷加快。   作為「百年青島」城市發展的歷史原點,鎖定「建設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的市北區,力求「趟出一條黨建統領、開放創新改革實現老城區高質量發展的路子來」,進而引領青島百年老城走向復興。   老城蝶變,就是要不斷創新,實現精明增長。
  • 一批城市更新項目啟動 青島拉開歷史城區保護利用大幕
    在發起國際時尚城建設攻勢,一步步邁向國際大都市之時,青島也在老城復興與城市更新轉型之路上不斷探索,以文化、創意開啟老街的時尚轉向,用藝術、設計的力量推動城市更新進程。記者探訪時,有不少行人透過圍擋好奇地觀察老裡院的新模樣,還有人專程趕來「盯」施工進度,「原先這是一條美食街,馬家拉麵、秦晉小吃、胖姐燒烤……不知道修好了,他們還能不能再回來了。」據了解,市北區將通過引入深圳市工業設計行業協會,以廣興裡為載體,建設青島工業設計創新中心,打造「老城復興設計賦能」的全國樣板,預計5月啟用。
  • 把握市北RCEP機遇 青島中央商務區隔空借勢轉型升級
    近年來,青島高度在不斷生長。隨著一幢幢摩天大樓拔地而起,這座「青春之島」的現代化步伐正不斷加快。作為「百年青島」城市發展的歷史原點,鎖定「建設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的市北區,力求「趟出一條黨建統領、開放創新改革實現老城區高質量發展的路子來」,進而引領青島百年老城走向復興。老城蝶變,就是要不斷創新,實現精明增長。
  • 臺東商圈計劃三年迭代升級 將成青島老城復興的新內核
    本報7月23日訊 青島臺東22日入圍全國第二批12條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今天,記者於市北區政府獲悉,市北區已擬定「1253」行動方略,計劃用三年時間基本實現臺東商圈的迭代升級。為了解決這一「痛點」問題,威海路平戰結合地下工程將於7月26日正式開工,打響臺東商圈改造提升工程的第一槍,建成後將為臺東提供1.3公裡的地下車道、810個停車位以及600多個中高端新商戶。
  • 青島廣興裡,開街時間定了!老裡院,好久不見…
    當打造面向世界開放發展的橋頭堡、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國際大都市成為青島的使命,15個攻勢帶來了無限可能;當抓住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建設的機遇,打造青島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百年新地標成為市北在下一個發展階段的定位。五月,是廣興裡以新的身份再度活躍在大眾視線的「裡程碑」。
  • 青島最大裡院廣興裡正式開街!舊貌換新顏,變身新晉打卡地
    (王君儀 攝)5月28日,青島市歷史城區保護更新試點項目開園儀式在整修一新的廣興裡舉行。歷經百年風雨的廣興裡如今舊貌換新顏,變身青島工業設計創新中心;館陶路1號橫濱銀行舊址、館陶路3號三菱洋行舊址,館陶路34號青島第一糧庫舊址相繼引入春光裡·青島產投生態綜合體、洪泰山海會、青島新金融產業園等項目,著力打造新經濟新業態,未來將成為老城核心能源。
  • 活力市北丨「新經濟」點亮城市榮光
    百年往昔,歷史雕琢一城;此後百年,市北興盛一城。青島中央商務區本土化新勢力:促人工智慧垂直崛起後疫情時代的市北經濟,以人工智慧產業為代表的新經濟活力彰顯。2022年,市北還將建成3~5個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和新業態商業中心,貿易總額新增100億,探索供應鏈產業集群發展的「市北模式」。與此同時,匯集全球優質新金融要素,延拓樞紐地域價值,按照「一區、一街、一園、一庫、一策、一基金」模式,打造青島新金融集聚區。
  • 【區市觀察】臺東折桂而歸 "國字號"步行街如何落地生花
    正在向建設國際大都市邁進的青島亟需這樣一張「城市名片」,臺東步行街首當其衝,國家級步行街改造試點項目已然勢在必得。強化「永不落幕的啤酒節」文化標籤,打造商業聚集區、國際化青年城市綜合體,臺東在原有格局基礎上布局謀劃,一幅臺東老城復興國家級產業園區畫卷徐徐展開。
  • 青島國際郵輪母港區起航,格局重塑下的市北如何「點航成金」?
    圍繞航運、貿易、金融以及郵輪經濟,青島市政府與山東省港口集團籤約,總投資100億元,市北區攜郵輪旅遊、金融貿易、智慧創新、商務文化四大產業規劃和首批總投資超213.5億元的14個大項目籤約落地,體現出市北服務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建設攻勢的資源集聚效應。
  • 青島市北區大港街道攜手青島海關開展「百年大港 百年海關」主題...
    現在的青島市北區,正站在老城復興的關鍵節點,緊抓青島打造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建設的契機。「核心區」概念的提出更為這一百年老城區的升級換代,賦予了新引擎、新動能。一年來,創新中心核心區的建設工作順勢而為、乘勢而上、聚勢而強,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其中,作為市北區劍指老城復興依仗的戰略核心、重要的規劃承載平臺,百年大港無疑迎來了嶄新的發展契機。
  • 合肥包河區推出「老城復興」計劃 罍街將推進到南二環
    放大環城公園、包公園、銀河公園生態效應,改建街旁綠地,多建城市遊園、口袋公園,市民就近享「綠色福利」;全面提升罍街一、二、三期,罍街四期開工建設,打造成包河獨有的IP;推進老城區「兩級中心」建設……城市更新,改變的是顏值,不變的是記憶。5月6日,包河區「老城復興」工作座談會召開。
  • 青島老城傳來重大利好,未來這個片區將迎來發展新動力!
    當青島的政治、經濟、商業、居住等領域全面向東部轉移之際,東、西部的差距開始顯現,謀發展成了西部老城區需要直面的問題。 老城復興的題目,青島已經「構思」了許多年。其中,中山路最早一次的改造可以追溯到1996年,當初的規劃是把中山路改造成類似於上海南京路那樣的商業步行街,但最終因為交通癥結而擱淺。
  • 青島老城傳來重大利好,未來這個片區將迎來發展新動力
    當青島的政治、經濟、商業、居住等領域全面向東部轉移之際,東、西部的差距開始顯現,謀發展成了西部老城區需要直面的問題。  老城復興的題目,青島已經「構思」了許多年。其中,中山路最早一次的改造可以追溯到1996年,當初的規劃是把中山路改造成類似於上海南京路那樣的商業步行街,但最終因為交通癥結而擱淺。
  • 出火車站就可觀海!青島這一高樓終於拆了
    該項目擬打造集商務、商業、旅遊、文化、交通、住宿、休閒娛樂於一體的城市綜合體,建設濱海新地標,拓展西部新空間。 青島灣廣場將綜合開發利用地下空間,與火車站、地鐵站點及周邊互聯互通,實現火車站前濱海廣場出站即觀海的觀景效果。項目建成後,將極大地提升火車站周邊區域城市品質,突出青島灣歐陸風情。
  • 百年中山路復興的「流量地圖」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記者
    其中完善城市功能,提供方便宜居的環境是讓老城「活」起來的重要前提。濟南路拓寬改造工程作為今年中山路區域交通路網改造的「第一槍」,對於助力百年中山路復興有重要意義。記者從青島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獲悉,目前濟南路拓寬工程房屋徵收工作已進入收尾階段,已完成籤約202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