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小的國家,坐落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城西北角高地處,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國中國」,雖然梵蒂岡的佔地面積僅僅有0.44平方公裡,差不多就是60個足球場的大小,人口也不過千人,但是它卻在世界上有著特別而且巨大的影響力。這個小城是全世界天主教教徒的聖地,吸引著全球將近十億的天主教徒,擁有著無法忽略的宗教地位和影響力。

梵蒂岡這個名字的意思為「先知之城」,是中世紀教皇國的中心。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4世紀。當時統治亞平寧半島的西羅馬帝國開始衰亡,羅馬城主教開始趁機擴張勢力,佔領土地。到了公元555年,東羅馬帝國收復了義大利全境,查士丁尼大帝將羅馬城的實際統治權授予給羅馬主教。後來羅馬城主教宣稱自己為「教皇」,並建造聖彼得大教堂和梵蒂岡宮, 8世紀又增建加洛林宮。

公元750年左右,教皇的權勢不斷擴張,在亞平寧半島,也就是義大利中部出現了一個以天主教教皇為國王,以羅馬為首都的「教皇國」,而且延續了一千多年的統治,並將天主教的影響力推廣到整個歐洲。19世紀中葉,義大利開始逐步統一,1861年建立義大利王國,羅馬教皇領地的存在受到威脅。直到1870年,羅馬爆發了反抗教皇統治的起義,教皇被剝奪了權力,退居到現在羅馬西北角的梵蒂岡宮中。

這個場景就像當年中國的大清王朝一樣,在溥儀即位的那些年裡,他也是被迫退位,失去權力,皇室被軟禁在紫禁城裡。但是與之不同的是,梵蒂岡在1929年,義大利政府承認了梵蒂岡為主權國家,教皇擁有國家統治權,獨立後的梵蒂岡為中立國,雖然面積很小,但是神聖不可侵犯。作為天主教的聖地,很多西方國家都在關注著梵蒂岡,並且為梵蒂岡提供經濟幫助其發展和國防,在梵蒂岡的背後還有美國和歐盟等國家撐腰。

梵蒂岡雖然面積很小,但是其文化影響力卻和中國、美國、俄羅斯這樣的大國不遑多讓,天主教徒遍及全世界,所以梵蒂岡的話語權在國際社會也是相當重要,梵蒂岡是全球宗教界影響力最大的國家,教皇控制著全球的天主教會,這也是天主教與基督教的其他派別不一樣的一點,天主教組織嚴密,組織形式嚴格集中。它重視教階制,教階制分為神職教階和治權教階,教皇是所有教徒的精神領袖,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威。

這樣的教皇當然在國際事務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自獨立以來,梵蒂岡已經和179個國家建立了正式外交關係,歷任教皇已出訪了100多個國家,經常與各國首腦會晤並發表觀點,除了完成「做好人們的靈魂工作」的首要任務外,致力於推進宗教和解與世界和平,也是教皇義不容辭的責任。不過至今梵蒂岡都沒有和中國建交,主要原因是出自意識形態的不協和,中國政府向來都很重視宗教管理,並且不允許外國勢力幹預本國宗教問題,自然這就和梵蒂岡的權力發生了衝突,至今這個問題也沒有很好解決。
在其不大的國土範圍內,保留著很多的古老文明遺址,這些著名的建築物都完好地保存到了現代,其中聖彼得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也是梵蒂岡的名片和象徵。教堂旁的廣場也是世界各地天主教徒朝聖和集會的場所,其中教皇一般也會在這裡發表演說,會見教徒。

也許我們不是一個天主教教徒,但是梵蒂岡確實也值得我們去了解,參觀一下,領略不一樣的風土人情,和古老的宗教傳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