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南部的梵蒂岡城國是一個以教皇為元首的國家,教皇自稱「基督在世代表」,由紅衣主數組成的國務秘書處、教會公共事務委員會、聖部、法院和秘書處協助教皇行使最高聖職權力,作為一個獨立國家,它向全世界120多個國家和地區派出「聖使」、「代表聖使」、「宗崖代表」等外交官員,在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內也有常駐觀察員,90多個國家也向梵蒂網派出自己的使節。梵蒂岡還是全世界天主教徒的精神支柱,其宗教影響遍及全球梵蒂岡又是世界上面積最小的國家,實際上是一個城中之國,全國面積0.44平方公裡,地處義大利首都羅馬城西北角的梵蒂岡高地上。全國人口僅千餘人。
據傳說,今梵蒂岡的地方就是信徒聖被得在傳教時,被暴君釘死在十字架上和埋屍的地方。約在公元4世紀時,羅馬皇帝君士坦丁為紀念聖彼得而在這裡建造了君士坦丁大教堂。公元754年法蘭克王丕平從阿爾卑斯山進入義大利後,將羅馬城及其周的土地贈送給了教皇,以後逐漸形成教皇國,1870年義大利統一,教皇管轄區被收回(約4平方公裡),教皇退居到梵蒂岡。
1929年義大利政府與教皇籤訂《拉特蘭條約》,承認梵蒂網為主權國家作為一個主權國家,面積雖小,但行政功能齊全,有自己的衛隊(由瑞士人組成)、郵政電訊機構、公共事物機構和銀行等。它發行的貨幣和郵票可在義大利流通、使用。但在生產和服務等經濟部門方面對義大利依賴性大,本國沒有工業、農業,也沒有礦產資源,無旅館店、劇院、夜總會、酒吧、理髮店和學校,居民使用的煤氣、電力、自來水和日常生活用品均由義大利供應,但梵蒂岡在許多國家有大量的地產和投資,其金融資本在義大利的各個經濟部門,特別是銀行信貸系統和不動產業具有相當勢力,是一個龐大的國際金融託拉斯。
每年來梵蒂岡的遊客數以萬計,旅遊業十分興旺,這是由於梵蒂岡不僅是世界的天主教中心,還保留有世界聞名的文化藝術瑰寶,收藏有中世紀和文藝復興以來的眾多藝術珍品梵蒂岡由聖得廣場、聖彼得大教堂、梵蒂岡宮殿、博物館和公園以及幾條街道組成,它義大利以梵蒂岡城牆為國界,聖彼得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壯麗、最宏偉的天主教堂,東西長87米,南北寬137米。在造型上摒棄了象徵神權至上的尖形拱頂和尖塔高聳的哥德式風格,採用的是以半圈形拱券和穹窿為中心的建築形體,教堂自1450年始建,1626年最後建成。從遠處看,圓頂巨柱,古樸典雅,進入教堂,大殿的正壁上是一圓形的「光榮」大光輪,光輪中心有一隻白鴿,象徵著天主聖神,它的周圍是小天使和雲彩。
在大光輪下面,有被稱為「世界第一把交椅」的聖彼得寶座,寶座的四腳鑲有象牙,由兩個希臘神學家和兩個拉丁神學家的塑像抬著,寶座的椅背頂上裝飾著兩個小天使,手裡託著開啟天國的寶鑰匙和教皇三重冠,三重冠是教皇登基時戴的帽子,三層象徵皇擁有的神權、立法權和司法權。大圓頂周長71米,直徑42.34米,圓頂的內壁頂上有色澤鮮豔的鑲嵌畫和玻璃窗,最上端則是繁星點點,觀貧者仿佛站立在天穹之下,大殿四壁有大理石雕像和巨大的壁畫,許多作品出自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大師之手,有文藝復興初期著名畫家喬託所作的鑲畫《小帆》、米開朗琪羅的名作《母愛》、貝尼尼的雕塑《聖水體》等和聖彼得教堂相對的是呈圓形的聖彼得廣場,兩側由兩組半圓形大理石柱廊環抱,共284根圓柱和88根方柱,壯麵雄偉。其中央矗立著一座高41米的方尖碑。
此碑原是羅馬皇帝卡利古拉為裝飾皇宮旁的圓形廣場,從逼遠的埃及運來的。1586年教皇西斯廷五世下令將石碑移至聖彼得廣場。據說為此花了5個月時間,動用900多名工人,150匹駿馬和47臺起重裝置,才完成這項搬遷工程,石碑重達350噸。石碑四周的地面是用黑色小石鋪成,其間鑲有呈放射狀的白色大理石,因此,從高空鳥瞰廣場,廣場就像一個巨大的車輪,顯得美現而大方,廣場南北兩各有圓柱迴廊同聖彼得大教堂兩旁的建築相連,如同一雙巨大的手臂擁抱從四面八方到來的遊人和朝聖者。聖飲得廣場的規模很大,可以容納約50萬人,是羅馬教廷用來舉行大型宗教活動的地方。
梵蒂岡博物館位於聖彼得教堂北面,是舉世間名、最為古老的博物館,它總面積達5.5萬平方米,有12個不同類型的陳刑館和5個藝術長廊組成,全稱為「梵蒂岡博物館和藝術陳列館」在這個藝術寶庫裡,收藏有古今稀世文物和藝術珍品。西斯廷教堂,是羅馬教皇專用教堂。因收藏有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大師米開明琪羅的壁畫《創世紀》和《最後的審判》而聞名。《創世紀》為一天頂畫,面積300平方米,由9幅中心畫面組成,主要描繪《聖經》故事,畫面上有300多個人物,體態豐盈,神情逼真,據說米開朗琪羅為創作此畫,足足化了約4年的時間,因長期頭作業,待畫作成後,連脖子都亞了,這是米開朗琪羅的嘔心瀝血之作!《最後的審判》用時更長達6年之多,壁畫高20米,寬10米,是世界上最複雜、最大型的壁畫,畫中200多位人物相相如生,共同為光明、正義、希望進行殊死搏鬥。畫面氣勢撼人,每年來此欣賞這兩幅稀世之作的遊客近300萬人。
西斯廷教堂是選舉新教皇的地方。在梵蒂岡教皇缺位時,西斯廷教堂就要關閉數天,所有的紅衣主教集中於此,進行新教皇的選舉工作。此時,廣大的教徒都在門外靜候結果。一旦選舉順利,就把選票與乾柴一起燃燒,外面的人們從煙囪裡冒出的白煙知道新教皇已經產生。當一輪選舉中,沒有人能以三分之二的多數票當選在該輪選舉後,就把選票與溼木柴一齊燃燒,此時從煙囪裡冒出黑煙,告知眾教徒,選舉未果,需要再次選舉,這是既傳統又新奇的梵蒂岡教皇選舉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