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的目的地是梵蒂岡,一個面積0.44平方公裡的國家。0.44平方公裡是什麼概念呢,大概有60個足球場那麼大。小A思考了一下,圍著60個足球場跑一圈兒也是挺夠嗆的。畢竟從1數到60都要花一分鐘。
小A完全沒有倒時差的煩惱,一覺睡到早晨八點半,匆匆洗漱一番就下樓和小夥伴們集合吃早飯了。
這裡的水果和甜點真的相當不錯,不過為了在歪果仁面前裝出一副很有見識的樣子,小A控制住了寄幾想要拍照的爪子喵??
吃飽喝足出門右轉一抬頭,寬窄巷子味道好,友誼小船翻不了。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感覺胸前的紅領巾更鮮豔了。
一、歷史課篇
說起梵蒂岡的歷史,那真是一個long long story,作為一向以簡明扼要(囉裡吧嗦)作為人生信條的小A,那當然是要長話短說。
1、羅馬帝國曾經非常NB,直到公元4世紀一個有點兒脫線的皇帝把王位分給了兩個兒子繼承,龐大的帝國正式分裂成了兩半。(此前就有幾個脫線的皇帝發明創造了「共治」制度)
2、羅馬城主教作為主教中的老大哥,借著國家衰落的東風(誤),經過不懈奮鬥,終於在公元6世紀,終於成功控制了羅馬城,華麗麗變身「教皇」。
3、1870年,義大利攻下羅馬城。教皇表示很生氣,驕傲的堅守在梵蒂岡這片僅存的教皇國土地上,成為歷史上最富有的留守老人(誤)。
4、1929年,教廷終於不情不願的承認羅馬是義大利的首都,義大利則承認梵蒂岡是獨立的國家。
小A貧瘠的世界史知識只能支持小A寫到這裡了……
二、梵蒂岡博物館篇
梵蒂岡博物館前身為梵蒂岡宮,以前是教皇的居所。裡面的藏品也為歷代教皇私藏,大部分是古羅馬、希臘及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珍品。當然也有博物館網紅古埃及同學亂入一下。
小A一行人沿著參觀路線先到了埃及館,木乃伊似乎是各大博物館的寵兒。隊伍中有個膽子比較大的小夥伴對著木乃伊拍了幾張照片,當天夜裡就有隊友睡覺的時候從床上掉了下來??。
無法描述,不能形容。
小A就比較迷信了,所以此處埃及館無圖?
這blingbling金光奪目的走廊就是地圖館,裡面展示了包括義大利和教皇國領域的40幅手繪地圖。地圖的內容十分豐富,有陸地、海洋、船隻、海洋生物、海神?
古代版吃雞地圖了解一下??
其實在吃雞地圖(誤)之前,是掛毯館。等走到地圖館的時候,隊伍中的美女興衝衝的和小A說,之前那個館的掛毯太棒了!小A問,此話怎講?美女答,光線太適合拍人像了!小A聞言,立馬逆流而上,想要重回掛毯館凹造型,然而人潮太擁擠,我失去了你。
上圖忘了是哪個館的屋頂,左右兩側的曲線像波浪一樣流暢又美好。
在博物館裡逛累的時候,八角庭院是一個休息的好所在,如果隊伍裡的藍孩子們不坐在庭院裡打了好幾局吃雞就更美好了??。
庭院中央的小水池,水質透明似水晶,偶爾落下幾片小綠葉子,勾起一圈小小的漣漪,又在池底投下小小的葉影。
小A在八角庭院發現了一個有趣的表情包(誤),人物表情神似??
別誇別誇,小A也就是一般有才,以及多了一雙發現美的眼睛。
這個雕塑出現在八角庭院入口的位置,對面還有一個一毛一樣的雕塑,腦補一出對話:
雕塑A驚恐臉:「啊!你怎麼和我長的一樣!」
雕塑B驚恐臉:「啊!你怎麼才發現!」
博物館裡陳列著許多以希臘神話為主題的雕塑,比如下面這座《珀修斯的勝利》,描述的是英雄珀修斯砍下女妖美杜莎的頭的故事。而美杜莎、波塞冬和雅典娜之間的愛恨糾葛則又是另一個故事了(對希臘諸神的八卦格外感興趣的某A……)。
下圖是圓形展廳裡沐浴在聖光裡的赫拉克勒斯雕像,雕像下方是暴君尼祿的洗澡盆,扁扁的,淺淺的,由一整塊紫色雲石製成,非常奢華。
澡盆不用找了此圖沒有,小A回來才發現沒把澡盆拍進去……
向上看去,圓形展廳的半圓型穹頂像是一隻造型精美的……emmm,大碗?
博物館最後一個展廳是西斯廷教堂,建於15世紀。最為出名的是由米開朗基羅所繪的壁畫,《創世紀》和《最後的審判》。經過小A鑑定,這兩幅均為真·畫瞎眼系列。
為了完成近500平米的天頂畫,米開朗基羅在五年之中天天仰臥在高高的臺架上。天頂畫完成之後,米開朗基羅的身體也受到了嚴重損害,特別是眼睛。而此時他不過37歲?
因為工作人員提示不能拍照,聽話的小A就乖乖關上了相機?
梵蒂岡博物館的出口是一個雙螺旋樓梯,但視覺效果像是單螺旋的。小A熱衷於各種螺旋樓梯,源於小時候看的一個動畫,叫《貓的報恩》。
動畫裡有一個情節,女主角小春逃出貓王國的時候,沿著螺旋樓梯爬上了一個高高的塔,之後從塔上跳了下去,又被烏鴉們接住,沿著烏鴉組成的螺旋鴉梯跑回了人類世界(小A猜測畫師也對螺旋梯有情節)。
這個場景深刻的印在了小A的腦子裡,從此小A就對螺旋樓梯產生了執念?
從底部向上看去,八角天窗幾乎與最上面的一圈旋梯相切,畫面飽滿又協調,這個旋梯可是廣大建築愛好者的必拍之地。
三、聖彼得大教堂篇
從梵蒂岡博物館出來後,正值烈日當頭,小A一行人在去往聖彼得大教堂的路上被曬的頭暈眼花,到達目的地後先買了幾瓶冰水,坐在柱廊下面歇了半小時才緩過神兒。
聖彼得大教堂重建於1506年至1626年,是文藝復興時期最傑出的建築作品之一。教堂門口矗立著高高的來自埃及的方尖碑(心疼埃及一秒鐘),用腳指頭想都知道這方尖碑怎麼來的。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排隊朝聖的人圍著柱廊在太陽地兒站了一大圈兒。工作人員說,排隊至少4小時,小A當下就對排隊人群產生了極高的敬意!
由於日頭太毒,小A一行人決定先去吃會兒冰淇淋壓壓驚,等太陽快落山了,再來教堂碰碰運氣(後面證明運氣不大好,等吃回來教堂已關門)。
太陽快下山的時候光線很適合拍建築,至少不會晃瞎眼。
長長的希臘式石柱走廊將聖彼得廣場環抱起來,這畫面如果能用無人機來個航拍,想必是極好的。
由於小A快門按得快,有幸拍到了小鷗在噴水池頂洗澡澡的動圖,下圖是小鷗洗完澡澡準備回歸藍天了。
飛翔的小鷗,像是從綠幕裡摳圖摳出來的?
四、冰淇淋篇
就是這萬惡的冰淇淋!誤了小A的進堂大事!
進冰淇淋店後,店家問,要哪個口味的,可以mix。小A一聽mix,以為就是一個蛋筒上摞兩個小冰淇淋球,非常豪爽的來了個mix。
同行的小夥伴一聽,也是非常豪爽的來了3個mix(只有一個小夥伴控制住了寄幾)
然後,這就是,傳說中的,mix,嗯,我們一共點了四個。
照片拍出來不明顯,實際上真是超大的一盤!一人一盤,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
當我們四個人大著肚子(誤)吃完mix之後,聖彼得教堂終於關門了。
五、攝影獅篇
(知道你們最喜歡看這個??)
定位:聖彼得大教堂門口的噴泉
(心疼只會一個拍照姿勢的小A)
定位:梵蒂岡博物館吃雞地圖
(藍色裙子和大航海更配哦)
後記:
當天晚上小A一行人假裝從聖彼得教堂出來後,糾結了很久要不要去許願池許個願,最後還是通過走路+地鐵+走路的方式到了網紅池。
路上路過一家中國人開的羅馬特產店,買了兩條國產披肩,聽店主和我們吐槽了半天羅馬嚴酷的稅收制度。
小A在許願池邊上許了一個長達兩頁紙的願,總算了卻了一樁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