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教皇人們肯定覺得非常神秘,其實他也是一種信仰,也是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一種寄託。我們對於教皇有多少的了解呢?今天我們就梳理一下教皇所在地梵蒂岡的來龍去脈。
在五世紀羅馬帝國滅亡之後,羅馬城逐漸被羅馬主教所控制,從此時開始延續數個世紀羅馬主教都被稱之為教皇。教皇利用自己的權力建立了自己的帝國,在17世紀教皇的權力更是達到了頂峰,他的國家版圖拓展到絕大部分的義大利半島。當現代的義大利建國時他們推翻了教皇的統治,包括羅馬城在內的教皇的領土。但是他們卻沒有廢除掉教皇,他們把教皇囚禁到梵蒂岡60餘年。
一戰期間,教皇和墨索裡尼籤署了條約,把梵蒂岡獨立出來作為教皇的領地,要把梵蒂岡建成一座宜居的花園城市,這就是梵蒂岡獨立的開始,由於領土狹小,民眾也非常少,教皇不得不從其他國家徵調僱傭兵來組成自己的軍隊,從瑞士僱傭的100多名戰士他們忠誠勇猛,擔負起整個國家的國防體系,直到今天他們仍然保護著教皇,維持著如潮水般的遊客的秩序。
這些衛兵的華麗著裝成為了這個國家一個美麗的風景線,他們都是穿著文藝復興時期的服飾,因此很多遊客都喜歡和他們合影。另外雖然梵蒂岡地方非常小,但是他們也有自己的郵政系統,而且他們每天都非常忙碌,因為大多數人還是希望用信件來相互溝通交流。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來這裡旅遊的遊客喜歡拿郵票作為紀念品。
梵蒂岡是在首任教皇的墓穴以及周邊的聖彼得廣場為基礎修建起來的一座城市,而且聖彼得廣場就位於古羅馬遺址上,這也算是對於羅馬主教的一整文化認同吧。但是作為另外的一個教派基督教他們並不這麼認為,基督教徒為了增加某種活動比賽的趣味性,他們往往會把活動場所選擇在這裡,這樣他們可以得到心理上的安慰,因為聖彼得就是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地方就是這個廣場的方尖碑附近,當時的人們把他簡陋的埋在了附近的墓地中,那個地方被他們口中的異教徒稱之為梵蒂岡高地,但是基督教徒卻默默在此祭拜了他200多年。
梵蒂岡的歷史發展進程和任何國家都有著一樣的歷史軌跡,那就是任何事物沒有一成不變的,在君士坦丁堡即位後,他隨即宣布基督教在梵蒂岡境內是合法的宗教,因此聖彼得堡廣場也成為了聖地,也再此修建了一座超大的基督教堂,在後來的日子裡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擴建,它現在已經是天主教最為神聖的教堂了,這座教堂的宏偉簡直超出了你的想像,一進入教堂瞬間就被他的體積震撼了。通高超過600英尺,裡面可以同時容納上萬個朝拜的信徒,在入口處是義大利著名畫家米開朗琪羅備受朝聖者和遊客們喜愛的《哀悼基督》,這尊雕塑仿佛傳遞的神的旨意:耶穌用自己的生命拯救了世人,即便是穿著大理石雕刻而
成的長袍聖母瑪利亞的溫柔也能堅定地傳達給世人。
在大教堂的旁邊是梵蒂岡著名的教皇博物館,這是一座長方形的建築,他的施工工藝代表了西方藝術的最高成就,幾個世紀以來,教皇收藏了足夠多的藝術品讓它成為了歐洲最富有的博物館。在走廊中有名貴的裝飾掛毯,精巧的壁畫以及古老的雕像,在這裡你能看到來自各個年代的藝術品,這也是這組博物館的一大特色,在精緻的畫廊中有拉斐爾的《基督變容圖》,在門廳和庭院裡面有大量的古希臘大師的雕刻作品,更珍貴的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師作品。
教皇的藏品展示了基督教的發展歷史,像君士坦丁大帝在天使和神聖十字架的指引下,為重要的軍事和個人信仰戰鬥的經歷,這些藏品宣告了基督教誕生前的哲學,拉斐爾的《雅典學院》這幅畫討論的是誰是雅典的智者,畫中有許多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師, 李奧納多,米開朗琪羅,還有戴黑帽子的拉斐爾的自畫像,但是我們只看到了表面,假如你正在思考人生,那麼試著來梵蒂岡博物館看一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