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國名全稱「梵蒂岡城國」,因領土全境只有0.44平方公裡的梵蒂岡城而得名,是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小的國家,領土全境被義大利包圍。
雖然梵蒂岡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但梵蒂岡是世界上影響最大的國家之一,因為梵蒂岡是世界六分之一人口信仰的天主教的中心。
其實梵蒂岡之所以是世界六分之一人口信仰的天主教的中心,跟梵蒂岡的前身有直接傳承關係,梵蒂岡的前身名叫「教皇國」,是歐洲歷史影響最大的國家,延續了一千多年。
教皇國統治的領土
教皇國的歷史要追溯到教皇和法蘭克王國的關係。公元751年,法蘭克王國墨洛溫王朝的權臣丕平三世篡奪王位,加洛林王朝取代墨洛溫王朝統治法蘭克王國。當時,教皇國還沒成立,教皇統治的領土只有位於羅馬的教廷,並且受到了倫巴德人侵擾。倫巴德人是日耳曼民族的一支,建立了倫巴德王國。
為了提高教皇的權威,信仰天主教的丕平三世親自帶兵攻打倫巴德王國,成功把佔領羅馬及其周邊地區的倫巴德王國趕走,隨後在公元756年,丕平三世把收復的羅馬及其周邊地區送給教皇,這個歷史事件史稱「丕平獻土」,是古代歐洲最著名的歷史事件之一。
公元756年發生的丕平獻土
當時的教皇是司提反二世,他以羅馬及其周邊地區為領土基礎,宣布成立一個以教皇為統治者的國家,這個國家就是教皇國,擁有政治、經濟、軍事等一切世俗統治機構,並且法蘭克王國作為教皇國的保護者,保證教權凌駕於王權之上。
就這樣,教皇國以宗教領袖和世俗國家的雙重身份,一直延續了一千多年,期間發生了很多重要的歷史事件,包括公元800年首次在羅馬帝國分裂後,把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查理一世(即查理大帝)加冕為羅馬皇帝、公元962年把東法蘭克王國薩克森王朝奧託一世加冕為神聖羅馬皇帝,即東法蘭克王國升級為神聖羅馬帝國、支持14世紀發生的文藝復興,令疆域進一步擴充,等等。
教皇國最高統治者教皇
自從教皇國建立後,教皇一直以至高無上、神聖不可侵犯的教權影響著歐洲長達近一千年的封建王朝歷史,但凡歐洲發生任何大事,只要是教皇出面調停,沒有解決不了的,所以說教皇國絕對是歐洲歷史影響最大的國家。
不過教皇也有教權旁落、教皇國也有權威盡失的時候。在14世紀,統治法國的卡佩王朝相當強大,第13代國王腓力四世以教皇國保護者的身份,直接把教皇架空成傀儡,還有兩代不聽話的教皇在他手中不明不白地死去。在19世紀,拿破崙一世強勢崛起,建立的法蘭西帝國橫掃歐洲,教皇在他眼中根本不值一提,在教皇為他加冕帝冠的過程中,他搶過帝冠,自己給自己加冕,如此強勢的君主在歐洲歷史絕無僅有。
拿破崙搶過教皇手中的帝冠為自己加冕
到了19世紀中期,義大利境內的撒丁王國崛起,對義大利境內的所有國家發動統一戰爭,滅掉了包括兩西西里王國在內的所有國家,並且兼併了教皇國的大部分領土。由於當時歐洲興起了蓬勃的民族統一思想,包括普魯士王國正在統一德國在內,因此沒人理會教皇國的領土被撒丁王國兼併。
公元1861年,撒丁王國基本統一了整個義大利,撒丁王國薩伏依王朝維克託·伊曼紐爾二世宣布,把國號撒丁王國改成義大利王國,從此義大利以一個統一國家存在。公元1870年,教皇國僅存的領土只剩下一個城市羅馬,義大利王國也順勢把羅馬兼併,並且定為義大利的首都。至此,延續了長達一千多年的教皇國滅亡,教皇國最終變成今天0.44平方公裡的梵蒂岡城國。
儘管有固定疆域、統治機構、影響力大的世俗國家,且教權凌駕王權之上的教皇國已經滅亡,但繼承者梵蒂岡的影響仍然不減,直到今天仍然是世界六分之一人口信仰的天主教的中心。
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小的國家梵蒂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