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這座被稱為「東方拉斯維加斯」的城市,以博彩業著稱於世,澳門具有400多年的歷史,既有古香古色散發東方文化的傳統廟宇,又有諸多莊嚴肅穆的天主教堂和歐式建築,訴說著近代澳門濃重的歷史文化和滄桑故事。

媽閣廟為澳門最著名的名勝古蹟之一,初建於明弘治元年(1488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媽閣廟前的葡式碎石與媽閣廟中式設計和古人題詞留下大小石刻都是值得細細瀏覽的地方。廟後的石壁上有多不勝數的摩崖石刻,是歷代政要名流和文人騷客的手書。

大三巴牌坊為1637年竣工的聖保羅大教堂的前壁。雄偉壯觀的大三巴牌坊由花崗巖構成仿照古希臘巴洛克的建築風格,其上滿布浮雕,藝術思精密。牌坊由上下五層,左右十縱迭柱圖案組成。正門門頂上用拉丁文刻有「天主聖母字樣,左右對稱兩旁門楣刻有「耶穌基督」。

聖老楞佐教堂又名風順堂,教堂內設立的風信旗杆為當時主要靠風力行駛的葡萄牙帆船提供重要指標。祭壇內供奉為羅馬教會殉職的聖老楞佐,他因使用大量教會財產幫助窮人激怒了總督而被處以火刑。他的事跡卻感動了許多參議員立即皈依真教,加速了羅馬城的歸化。
大炮臺又名聖保祿炮臺或大三巴炮臺,是澳門主要名勝古蹟之一。大炮臺建於1616年,本屬教會所有,為保護聖保祿教堂內的教士而興建,用以防範海盜,後轉為軍事設施區。現今古炮雖已失去軍事作用,卻成為澳門的古舊文物和歷史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