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最早的廣東菜館之一,開售賣雲吞的先河,說說名店宏業菜館

2020-12-16 求面哥

秋天到了,天氣也逐漸變得好了,求面哥也又有了創作的動力。如果問求面哥現在最想吃什麼?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廣東菜。雖然現在天津標榜粵菜的飯館比較多,但是求面哥想到了天津的一家最早的粵菜館,那就是宏業菜館,只是它現在沒有了。一、天津歷史上的粵菜館 眾所周知,廣東菜又稱為粵菜,在天津解放前,經營粵菜的有名的飯館是中原酒樓。粵菜的特點是:鮮嫩爽滑,調味多變,原汁原味,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濃厚。解放後,天津的粵菜館主要有宏業菜館和杏花村(以前叫天合食堂)。特別是宏業菜館更為人所熟知,今天求面哥就和大家一起回顧一下這家粵菜老店。

粵菜

清末版《津門紀略》中記載,天津當時還有位於紫竹林的廣怡安、廣興昌等粵菜館。二、同鄉會食堂起步——宏業菜館的發展 廣東菜最早傳入天津是在清末民初,隨著一些廣東商人來天津經營糧行、中西藥行的增多,加之廣東籍海員在天津駐足。這些人形成了「廣東幫」,建立了廣東同鄉會。現在天津鼓樓旁邊著名的「廣東會館」就是那時候建的。同時,這些人也建了一個內部俱樂部,叫做「宏業堂」,宏業堂的食堂專做廣東菜和面點。後來由於日本侵華,宏業堂也被迫中斷

廣東會館

宏業菜館開業於1949年6月,最早叫宏業食堂, 由著名的廣東廚師黃侶明、彭至秋、黃岱印、盧星球等人集資開辦,是天津最早經營廣東風味菜餚的鼎級菜館。當時宏業菜館坐落在天津和平區華中路15號,華中路據說是天津最短的一條路,以前著名的惠中飯店也在這條路上

天津四面鐘
天津惠中飯店

1959年9月(一說1960年),根據上級的要求改為河北省與天津市政協招待所,接待過王光英、萬國權、周弘濤等人士。1961年,宏業食堂再次對外經營,其中有段時間改為「紅衛食堂」,當時取消所有廣東菜品。 20世紀70年代,宏業食堂恢復了廣式菜品,並改稱為「廣東宏業菜館」。在20世紀80年代,成為天津唯一專營廣東菜品和面點的菜館,曾經有特級廚師李文元主灶。三、堅持粵菜風格——宏業菜館的特色(一)宏業菜館主要特點 宏業菜館的特點是:配料多,善變化,講究鮮、嫩、爽、滑、香、松、脆,烹飪方法有炒、炸、煨、煎、烤、燉、焗,口味有酸、甜、鹹、苦、辣。如果將宏業菜館的特點概括而言,就是五滋(香、松、臭、肥、濃)和六味(鮮、鹹、苦、辣、酸、甜)。(二)最先售賣廣式雲吞 宏業菜館是天津最早銷售廣式雲吞的飯店,還是始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據說,天津當時一碗餛飩只有一兩糧票加九分錢的時候,80年代中期也不過2角錢,而宏業菜館的雲吞就賣三角六分一碗。

廣式雲吞

當時宏業菜館的雲吞主要有如下特點:蛋清和面,鮮蝦鮮肉入餡;湯用是整雞加豬棒骨進行熬製,雲吞小料採用的是淡菜(廣東特有的貝類幹)加海米,現在天津的雲吞仍然保留海米卻沒有了淡菜;現包現煮,每碗都是單獨煮。四、廣受歡迎的美食——宏業菜館的菜品(一)宏業菜館經營的菜品宏業菜館的特色風味菜品有:鳳肝寶盒、紅燒元(黿)魚、鐵扒魚、炒鱔魚絲、果汁焗雞、蠔油鳳翼、豆豉魚、白鳳戲紅雲、紅燒牛鞭、雪裡藏珍、蔥油雞、廣東臘腸、叉燒包。廣式風味面點:叉燒包、咖喱角、鴨腳包、澄沙包;腊味:廣東臘腸、臘肉、臘雞、臘鴨、金銀肝粥品:及弟粥、魚生粥盅飯:雞球盅飯、伊府麵1990年,天津市飲食公司評比優質菜品評比中,當時的和平區餐飲公司選送的宏業菜館的菜品:海鮮豆腐、紅燒牛鞭、油浸鮮魚、果汁焗雞、紅燒元(黿)魚、八珍魚羹、蠔油牛肉。(二)宏業老菜—鳳肝寶盒【原料】:肥豬肉100克,豬肉餡150克【輔料】:筍、冬菇、雞肝各25克【配料】:各種調料及乾麵粉、面肥、蘇打適量(三)宏業老菜—卷鳳歸巢【原料】:淨雞大胸肉6~8兩,蝦膠2兩,金華火腿2兩【輔料】:水發的香菇、冬筍各2 兩,雞蛋半個【配料】:料酒2錢, 味精1錢, 白糖2錢,小油菜心若干,土豆、精鹽、 澱粉、胡椒麵、蔥薑末、烹調油各適量(四)宏業老菜—鳳肝黃魚卷【主料】:黃魚一尾1.5斤(出淨肉6兩)【輔料】:鮮雞肝3兩,火腿、冬筍、冬菇各1.5兩,全蛋液4.5兩【調料】:醬油2錢,上海辣醬油、番茄醬各2錢,精鹽半錢,味精1錢,蛋清液1兩,麵包渣1.5兩,烹調油、料酒、白糖、廣東泡菜、花椒鹽、澱粉、香油、胡椒麵各少許五、因改造而停業——宏業菜館的消失 1995年11月,宏業菜館因為勸業場地區建築規劃而拆除停業。但是究竟是搬走了,還是不幹了,求面哥也不得而知。求面哥偶然的一次去王頂堤豔陽路,發現這裡有家「宏業菜館」,至於這個宏業和老的宏業菜館是否有關,求面哥也是懷有疑問

現在的華中路

2014年,天津臺的一個節目《這是天津衛》裡介紹了宏業菜館,聽老闆說是因為1996年,勸業場拆遷所以才搬到王頂堤。在網上也能找到相關的視頻,求面哥也認真的看了一遍,確實有些菜是老宏業菜館的菜。但是有些人說,這個是一部分以前宏業的老師傅幹的「新宏業菜館」。

王頂堤的宏業菜館
採訪老闆
採訪老闆2
爆炒鱔魚絲

求面哥在網上搜到了「宏業菜館」的微博,發現上面有一副相聲演員徐德亮的題字,而且微博上還有徐德亮的互動留言。但是現在再去網上搜王頂堤的「宏業菜館」,也是不見蹤影,想必也是消失了吧。

徐德亮題

後記: 求面哥寫這篇文章,也是搜集了很多資料,目的就是為大家還原一下宏業菜館。無論是老的宏業菜館還是後來的新宏業菜館,最終都擺脫不了倒閉的命運。不知道是因為脫離了時代,還是失去了大家的喜歡。曾經和一位業內人士聊天,為什麼現在很多老菜失傳的原因,人家回答,一是費時費力,二是現代餐飲的主力是年輕人,還要迎合年輕人的口味。可見,這也是現在天津很多老店銷聲匿跡的原因,但是求面哥還是希望大家能多關注老店,支持老店的發展,畢竟能傳承百年,實屬不易。

相關焦點

  • 上海雲吞,廣東雲吞
    上海弄堂雲吞別有風味,有大小之分。廣東雲吞形狀細小,大抵以一口啖之為標準。青猿靜叫,歸鶴愁閒,空靈歲月,想起雲吞 。雲吞本名混沌,後轉為餛飩,字意優雅得多。初與餃子相類,北齊《顏氏家訓》雲——「今之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之。」
  • 學徒探店:西安|海市陝菜館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學徒食客吃喝報告,ID:xmjxtsk18970886148】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動筆太遲反應太慢,發現餐廳的名兒都變了——西安城中最有份量的陝菜之一海市陝菜館已更名為海市·南亭軒,寫文章時籌備資料上網一搜嚇一大跳,還以為如斯名店直接被我給吃倒閉了
  • 揚州好吃的淮揚菜館排名 揚州淮揚菜哪家好吃
    今天介紹揚州好吃的淮揚菜館排名,到底揚州淮揚菜哪家好吃,一起看看吧!揚州好吃的淮揚菜館排名NO1冶春茶社說的就是這三家知名餐廳的美食,看得出冶春茶社最有名的就是乾絲了,冶春茶社就是曾經出現在《舌尖上的中國》裡面的當地名店,他家的大煮乾絲和蒸餃都是冶春茶社的特色,筍肉蒸餃個兒大,皮兒薄、餡兒多、湯汁濃,吃起來滿口留香,環境好,味道好,絕對值得推薦。
  • 張展鴻丨客家菜館與社會變遷
    對大多數被訪者來說,客家菜館減少往往是由於舊區重建後帶來的工資上升,令傳統經營的菜館因無法支付大增的開支而被逼結業。當然其中的原因應該甚為複雜,如有些因店主移民而結業,有些則在消費社會帶來的同類競爭中落敗,終於淘汰。
  • 廣東中山美食探店,探訪中山老字號菜館石岐佬
    廣東的飲食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在物產豐富的廣東,素有「食在廣東」的美譽,這一地區的美食特色鮮明,稱得上舌尖上的「一帶一味」,中山這座城市有著獨特的僑鄉文化,有著的中外融合和南北融合的味道,中山人講究生活,對吃的東西一絲不苟,那麼說到中山菜就不得不提及石岐佬,今天帶大家去探訪廣東中山老字號菜館石岐佬菜館
  • 薪火相傳150多年,「老正興菜館」至今傲立上海灘
    "老正興菜館"是上海開埠以來最早的一家經營上海傳統特色菜的飯店,創建於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至今已有150多年的歷史,是上海本幫菜的鼻祖。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作為結拜兄弟的蔡正仁、卓人興從無錫來到上海謀生。
  • 怎樣才能開好一家小碗菜館?
    對於餐飲創業開店的人來說,怎樣才能開好一家小碗菜館?怎樣才能讓自己的小碗菜館生意火爆?可能是很多創業孜孜以求一直想要解決的問題!今天我想與大家分享一下我開小碗菜館的創業經驗。於是,那段時間,我白天黑夜都在忙著在網上看各種各樣的項目,我在自己比較看好的項目中挑選出了5-6個,然後一個個項目撥打電話去諮詢,初步了解了之後,我便一個個去實地考察,在我考查的項目中,我最後選定了幾個,但最終讓我還是選擇了開小碗菜館。我之所以會選擇小碗菜這個項目,一是投資不大,二是人力成本不高,三是開店選址要求不高,只要有人流量的地方就可以開,四是菜品相當豐富,有180多道小碗蒸菜。
  • 【20190422·人類學】張展鴻丨客家菜館與社會變遷
    就香港客家菜館數目日漸減少的問題,筆者曾作過一些研究和探討。基於文字資料的記錄有限,筆者主要是以深入訪問的方法來了解曾幾何時一度流行的客家菜館,和現在它們在香港人心目中的地位。對大多數被訪者來說,客家菜館減少往往是由於舊區重建後帶來的工資上升,令傳統經營的菜館因無法支付大增的開支而被逼結業。
  • 廣東老闆開菜館,「一張海報」改變命運,賺得盆滿缽滿,真的?
    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一個案例,菜館老闆用「一張海報」就吸引了大量顧客進店消費,老闆也因此賺得盆滿缽滿。【1】案例背景今年疫情對市場造成多大的影響,想必不用我多說,大家心裡也都知道。有無數老闆因為疫情,虧得傾家蕩產;但是也有部分老闆,即使遭受了疫情的打擊,也還是依然挺立。
  • 舊上海飲食:各地菜館雲集,來自這裡的飯店佔了一半!
    在大批飲食攤擔興起的同時,菜館也紛紛在上海面世。最初,上海的酒菜館並不多,且都是本地人開的中小菜館。清鹹豐時,上海最著名的本地菜館,有鴻運樓 、老飯店和德興館等,經營幹切鹹肉、炒肉絲、燉醃鮮、三鮮湯、紅燒魚等。後來,各地飲食業經營者來滬競相開設菜館。到二十年代末,除了本地菜館外,在上海已有徽州、蘇州、無錫、寧波、揚州、粵、京、豫等地方風味菜館。
  • 潮汕美食文化節下月開幕 20家潮菜名店角逐三大獎項
    食在東莞,味是潮汕!潮菜是中國烹飪藝術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她注重色味、型、器、醬,具有清、淡、鮮、嫩、巧、雅等特色風味而享譽天下。同時,組織東莞市潮商知名企業及「高、精、尖」先進性品牌產品到現場展示,組織部分潮商企業現場進行新品發布,集中打響潮商企業產品品牌,擦亮「潮商製造」。
  • 特色餐飲名店 | 濰城老菜館:濰縣風情 老家味道
    為弘揚黃河口飲食文化,豐富完善東營市文化旅遊元素,繁榮東營夜間經濟,進一步宣傳推廣東營特色餐飲企業,更好地激活東營餐飲消費市場,促進東營經濟發展,市文化和旅遊局將組織實施東營市特色餐飲名店培育計劃。
  • 在日華人林康弘:從「小音樂家」到中國菜館經營者
    中新網8月24日電 題;把大自然的精華變為客人的喜悅---訪中國菜館聘珍樓社長林康弘  作者 張石  在日本與香港,有一家家喻戶曉的中國菜館老字號品牌-聘珍樓。聘珍樓是正宗粵菜的代表,兼具廣東之醇厚,東瀛之鮮美,港澳之精細。
  • 山外山菜館簡介
    山外山菜館位於美麗的西子湖畔杭州植物園內,背靠青龍山,面對山水園,左依玉泉池。綠蔭環繞,鳥語花香,是蜚聲海內外的西湖名菜館。  「山外山」之名,始創於1903年,源自南宋詩人林升「山外青山樓外樓」之名句。至今已有一百零五年歷史。
  • 信陽菜館升級 文化味道十足
    這是一家位於綜合商場的信陽養生菜館,也是為信陽菜進軍深圳、北京等城市而開的前期「根據地」。信陽菜推廣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李麗、信陽市餐飲與飯店行業協會會長王天義,以及豫南商會餐飲協會會長王飛、執行會長董軍、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樊剛、綠地新都會·新田360廣場店總經理何玲等出席了開業儀式。
  • 嘉興吳震懋菜館與乳腐肉
    吳震懋菜館了。舊時,嘉興地方上蒸籠碗菜乳腐肉最負盛名的菜館,就數位於市區北大街上(現建國路)的吳震懋菜館了。據載,該店創建於1897年,是嘉興餐飲行業中的百年名店。歲月滄桑,時代變遷,如今吳震懋菜館在嘉興已經消失多年,但在顧客的口碑中,在餐飲行業恢復傳統名菜的討論中,常常要說到吳震懋菜館,要說到吳震懋菜館頗有嘉興本幫特色的傳統名菜乳腐肉。
  • 「上海老字號指南之一」:上海的老味道,那些本幫菜的老字號菜館
    前兩天看到好幾篇文章,都是講上海的老字號,但有的對這些老字號的來歷、故事或者特色,語焉不詳;有的連老字號的概念都沒有搞清楚,連只開了十多年的店家都稱為老字號,實在令人啼笑皆非。所以老派爺叔就來寫寫上海的老字號。今天就先來說說老字號的本幫菜館。
  • 江湖菜館:青島的海鮮菜館都要有自己的道道
    青島對於懶人的記憶就是海鮮燒烤,五年前和同事去嶗山等景區玩,一路吃的也都是路邊菜館,道道有海鮮頓頓有燒烤。印象最深的就是烤魷魚,個大味好,性價比超高。如今的青島不知變化幾何,想來海鮮依舊是不變的主題,等丫丫大一點,全家向青島再出發。
  • 成都這家開在老居民區的私房菜館,沒有招牌,卻接待過很多大腕
    私房菜就是那些開在私密空間裡的菜館,這些菜館大多不會做過多的宣傳,不招搖,非常低調,卻給人感覺味道獨特,其他地方很難吃到。每一座城市都有一些私房菜館,這些私房菜館環境精緻安靜,每天接待的客人不多,有的甚至要提前預約。
  • 老正興菜館(福州路店),典型的老字號飯店,上海本幫菜!
    老正興菜館始創於同治元年,至今已有百餘年歷史,是上海最負盛名的經營本幫菜的菜館之一。老正興口碑甚佳,有著多個金牌菜式,其中草頭圈子、油爆蝦、醬方等都曾多次獲獎。保留了老派酒樓的格調,裝飾大氣、古色古香。一共有五樓,其中四、五樓為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