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小寒節十五天,七八天處三九天」是什麼意思?

2020-12-21 南絮聊娛樂

農村俗語「小寒節十五天,七八天處三九天」是什麼意思?

不知不覺,明天1月5日又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寒節氣了。以陽曆計的話,小寒節氣是一年中最早的一個節氣,在一月五日左右。小寒節氣的到來,預示著一年中最冷的日子來了。農村人講,「大寒小寒,凍死老漢」。而且一般來講,小寒節氣比大寒節氣還要冷一些。

二十四節氣由我國勞動群眾發現和創立,每15天為一個節氣。「小寒節十五天,七八天處三九天」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說,小寒節氣有十五天,從小寒節氣這天開始,數上七八天,就進入人們所說的三九天了!

「冷在三九,熱在三伏」是人人皆知的一句老話。所謂三九天是指從冬至開始數九,每數一個九天為一個九,總共九個九,都叫數九天。其中以第三個九天也就是人們所說的「三九」天最為寒冷,有數九歌中那句「三九四九,閉門縮手」為證。

今年的冬至是在12月22日,從這一天開始數九,再過九天,到12月31日就是二九天了,再數九天,到1月9日就是三九天了,直到一月17日,這九天都處於三九天中。而今年的小寒節氣就是明天1月5日,過七八天以後,就是1月12日或者1日13日了,正好處在最冷的三九天。

不僅僅2019年如此,每一年的小寒節氣中的第七八天,都會處於三九天的寒冷中。所以說,「小寒節氣十五天,七八天處三九天」這句俗語表述的是一種自然現象,它是一種客觀存在,自然就是有道理的。

相關焦點

  • 明天小寒,農村俗語:小寒節,十五天,七八天處三九天,啥意思
    小寒和大寒節氣,是一年之中最為寒冷的季節,也被叫做小寒不冷大寒冷,大寒不冷倒春寒,意思也是一年之中勢必會有很低溫的時候,發生的時間階段不固定而已,也被叫做該冷不冷,不成年景,冬季的寒冷一般都是處於三九階段,也被叫做熱在三伏,冷在三九,三九和三伏是全年之中最為炎熱和寒冷的季節,那麼農村俗語說的:小寒節,十五天,七八天出三九天,是什麼意思呢?
  • 小寒是什麼含義意思 小寒節氣代表何種寓意及俗語盤點
    小寒是什麼含義意思  小寒是反映氣溫變化的節令,寒是寒冷,小是寒冷的程度。從字面上看,小寒還沒有達到最冷的程度,大寒應該是最冷,但在我國大部地區,小寒卻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由於小寒還處於「二九」的最後幾天裡,小寒過幾天後,才進入「三九」,並且冬季的小寒正好與夏季的小暑相對應,所以稱為小寒。
  • 農村俗語「小寒不算冷,大寒三九天」是啥意思?今年啥時候最冷?
    寒指的是寒冷,小寒是指天氣已經變得寒冷,但是還沒有到達極點的意思。在農村中關於小寒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小寒不算冷,大寒三九天」,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什麼時候最冷?農村俗語「小寒不算冷,大寒三九天」的意思是,雖然小寒節氣時天氣已經很冷,但是還沒到全年最冷,全年最冷的時間段在三九天。三九是數九寒冬的第三個九天,數九是從冬至後第一個壬日開始,也就是農村老人常說的「冬至逢壬才數九」,數九以9天為一個單位,第一個九天為一九,第二個九天為二九,依此類推,一直到九九結束,共計81天的時間。
  • 「小寒不算冷,大寒三九天」是什麼意思?本年度什麼時候最冷?
    「小寒不算冷,大寒三九天」是什麼意思?本年度什麼時候最冷?光陰似箭,明天就是小寒節氣。小寒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節氣,是冬季第五節氣。冷是指寒冷,小冷是指天氣已經變冷,但還沒有達到極點。鄉下有很多關於小寒節氣的俗語,就像今天我們要講的那句俗語,「小寒不算冷,大寒三九天」,它的意思是什麼?這一年何時最冷?大家都知道,冬至是北半球白天時間最短、夜間時間最長的日子,從冬至節氣開始,白天時間會慢慢延長,夜間時間會慢慢縮短,按照慣例,在冬至之後,白天光照時間增加,溫度也會逐漸升高,因此冬至應該是全年最冷的節氣,但事實並非如此,冬至的天氣並非最冷,而是在小寒與大寒之間。
  • 明日進入三九天,「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門叫狗」是啥意思?
    今年冬至是12月21日算到今天就是18天了,也等於一九二九即將過去,明天就是三九的第1天,三九嚴寒天開始了。我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之小寒的節氣剛過三天,就進入了三九嚴寒天。本應該是「小寒,十五天,七八天後三九天。」但是今年由於閏農曆的4月,所以今年的三九嚴寒天提前到來。
  • 農村老話「小寒處在二三九,天寒地凍北風吼」小寒是真的很冷嗎?
    農村老話「小寒處在二三九,天寒地凍北風吼」小寒是不是真的很冷?在農村有句老話叫做「小寒大寒,凍死老漢」,也側面的說明了小寒和大寒期間的氣溫下降,天氣的寒冷是這一年之中最冷的階段,從冬至開始數九寒天,一九二九不伸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三九期間是天寒地凍寒冷的季節,老話夏練三伏冬練三九,冬季三九和夏季三伏都是冷暖的極端代表,小寒是不是最冷的一天呢?
  • 農村老俗語「臘七臘八,凍死寒鴉」這句話啥意思?什麼時候交九呢
    今天是臘八節,對於在臘八節這天有吃臘八粥的習慣,在我們農村還有著醃臘八蒜的說法,所以今早上家裡就早早的醃上臘八蒜,對於臘八節過後,天氣也是異常的寒冷,一年當中也是在臘月的時候最冷的,這個季節也是咱們常說的寒冬臘月,可以說臘月的天氣是滴水成冰啊,在農村裡對於在臘八節這兩天有著很多的俗語,就比如這句,「臘七臘八,凍死寒鴉」的說法,
  • 「冬至天不涼,來年賣瓦房 」,這句俗語啥意思?
    奶奶讀過幾年書 ,說話總愛咬文嚼字兒 ,在奶奶家的時候,奶奶會教我一些農村俗語 。那時候我只有幾歲的樣子 ,根本聽不懂奶奶所說的那些俗語 ,但是為了不讓奶奶失望 ,我總是裝作聽不懂的樣子 ,用力點點頭兒 ,奶奶看到我點頭,就誇我聰明 。現在天氣越來越冷了 ,想到奶奶住在鄉下的老屋 ,老屋裡沒有暖氣 ,奶奶喜歡農村那種生活環境 ,也喜歡她的老屋和土炕 。
  • 農村俗語丨處暑裡的雨,穀倉裡的米,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很多很多,生活中的一切,基本上都有一句俗語相對應。每句俗語,在特定的環境、時段、地域、氣候下,都有其存在的實用意義和價值。都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值得後人學習、領悟、借籤或遵從。農村俗語「處暑裡的雨,穀倉裡的米」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什麼意思?
    文/加貝 俗語: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什麼意思?希望孩子過得好 俗語是人們通過大量的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凝聚著勞動人民智慧的語言。俗語在農村見得比較多,現在城市裡的人們見面都是客套的普通話,幾乎看不到俗語的身影。因為俗語的產生比較隨意,沒有嚴格或者固定的模式,所以俗語一般沒有華麗的辭藻,都是一些朗朗上口的大白話。這些語言淺顯易懂,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流傳了很多年。 俗語這個說法最早可追溯到司馬遷時期,從司馬遷的記載可以看出俗語的意思是民間流傳的說法。俗語還被稱作俗話、民語等等。
  • 俗語:「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什麼意思?有什麼講究?
    俗語都是古人們總結的道理,有的俗語在現在看來也是很有道理的,有的就有點封建迷信了,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有道理的俗語繼續傳播下去。俗語「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這是什麼意思,有什麼講究呢?這句話的表面意思是男的不要在初一出生,女的不要在十五出生,這裡的初一和十五指的是農曆的正月初一和正月十五。
  • 農村俗語:「初一生男必無才,十五生女划不來」,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初一生男必無才,十五生女划不來」。當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後,著實是思索了好半天,但終究還是沒有思索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按照農村的說法,如果在農曆的每個月的初一生下了男丁,那麼,這個男丁長大後會缺乏才能,無論幹什麼事情都難以成功;如果在農曆的每個月的十五生下一個女孩兒,那麼,這個女孩兒長大後會死心塌地地與丈夫過日子,會處處想佔娘家的便宜,娘家想佔姑娘家的便宜是不可能的,因此,這個姑娘就等於白生了。
  • 農村一句俗語「年看驢,月看馬,十天看老牛」到底是什麼意思?
    農村是一個非常有文化底蘊的地方。勞動人民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創造了美好的生活和未來,當然也早就了農村豐富絢爛的文化,那些農村的民俗風情和俗語趣聞,都是農村深厚文化的表現!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句農村的俗語,具體這句話是什麼?具有什麼意思?且聽小編細細道來!
  • 三九天是什麼意思?2020三九天從什麼時候開始到什麼時候結束?
    很多人都知道夏季有三伏天,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冬季有三九天。其實三伏天和三九天是對應的,三九天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那麼,三九天是什麼意思?2019-2020三九天從什麼時候開始到什麼時候結束?為大家整理三九天時間表如下:一、三九天是什麼意思?
  • 農村俗語「熱在三伏、冷在三九」,今年啥時候到三九?今冬冷嗎?
    儘管現在氣溫很低,但距離一年之中最冷的時候還有一段時間,農村老人常說「熱在三伏、冷在三九」,那麼今年什麼時候到三九呢?今年冬天冷不冷呢?相信很多人都聽過「熱在三伏、冷在三九」這句俗語,一年之中最熱的時候是三伏天,最冷的時候則是三九天,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三伏天和三九天是什麼時候。
  • 春節臨近,農村俗語「七不出,八不歸,逢九出門惹是非」啥意思?
    ,其中提著禮物走親戚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了,因為平時大家都忙很多親戚朋友都疏於溝通,過年了都閒下來,所以這個時候串門成為了春節期間一個重要的事情,在農村有一句關於春節串門的俗語「七不出,八不歸,逢九出門惹是非」,相信很多朋友對這個俗語有些不懂,下面筆者就給大家分析下。
  • 俗語: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啥意思?小孩出生時間有什麼說法?
    俗語: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啥意思?小孩出生時間有什麼說法?在中國的農村有很多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一代代的傳承下來的,有些人覺得這些俗語就是說說而已,又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並沒有可取之處,但是有些人覺得,這些是古人的生活經驗所得,能一直千年延續,就肯定是有道理的,所以還是有可取之處的,其中也是蘊含了非常多的道理的。
  • 農村俗語:「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背後有什麼講究和說法嗎?
    ,這婚姻還有挑選家裡孩子的另一半,都有很大的講究,也就流傳下來了很多的俗語,例如這「女大三,抱金磚」等農村俗語。農村結婚今天小編要講的絕對不是什麼迷信的說法,而是一句我們經常能聽到這家裡的老一輩人講的這麼一句俗語,叫做「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什麼意思,你是幾時出生?
    俗語:「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什麼意思,你是幾時出生?俗語相信大家每天都會說,而俗語往往都是來自於老祖宗們一代又一代總結出來的生活經驗,在這短短的一句話中蘊含著古人的智慧。我們現在在大城市當中很少在聽到有哪個老人每天講著俗語,大多數人都是順應社會的發展。這樣的俗語我們也只能到農村才能夠聽得到,其實在農村還有很多俗語是大家不知道的,他比較通俗易懂,也沒有任何場合的規定,讓人們非常的放鬆。我們今天說的這個俗語相信很多人都沒有聽過,「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什麼意思,你是幾時出生?
  • 農村俗語「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啥意思?老祖宗的話在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關於孩童出生的時日,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