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個地名兩種讀法 濟南「南券門巷」讀音標錯了嗎?

2020-12-15 大眾網

  近日,家住濟南南券門巷的居民跟孩子在外遛彎的時候發現,自家小區門口的門牌號上,南卷門巷底下的拼音標註的是「NAN JUAN MEN XIANG」。記者查了一下發現,證券的券,並沒有JUAN 這個讀音。那門牌號上標註的拼音錯了嗎?

  「券底下是一個刀,應該是讀QUAN,但是一直就讀NAN JUAN MEN XIANG。」附近居民告訴我們,在濟南的方言裡,南券門巷就應該讀JUAN。

  對於門牌號上標註的拼音,住在這附近的老人們也不覺得這是錯誤。有老人說,「南券(juan)門巷這個是一點錯沒有。」

  但是住在這附近的一些年輕人卻不這麼認為,按照普通話裡的讀音,「券」就應該讀「QUAN」,南券門巷也應該是「NAN QUAN MEN XIANG」。

  附近居民告訴記者,這個門牌號已經掛了一年多了,那這個門牌號當初是誰掛上去的?上面的讀音到底是像年輕人說的,是失誤,還是像老人們說的,按照老濟南的說法,就應該是「NAN JUAN MEN XIANG」,是正確的呢?隨後,記者趕到濟南趵突泉街道濼文路社區居委會了解情況。

  「具體的情況我們也不清楚,券的讀音可能是考慮到一般老人習慣讀JUAN才寫的,具體的情況我們還得進一步核實。」居委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為了弄清楚這條街道的正確讀音,記者聯繫了濟南市地名研究專家張繼平。張繼平說,「現在地名的標註的拼音應該以普通話為準,南券門巷應該讀『QUAN』。」

  就在記者採訪的時候,原先掛在小區門口的門牌號卻突然間不見了。事後,居委會聯繫記者說,「由於廣告公司的印刷錯誤才出現這種失誤,現在已經全部撤掉,明天將換上正確的門牌號。」

  【編後】如果不是小孩提出的疑問,可能沒有人會發現門牌號上的拼音錯誤。城市的管理要落在細處,事先一定要仔細核實,不要再出現這種小的失誤。

  閃電新聞記者 尚士春 姚曉慧 陸繼縣 濟南報導

推薦閱讀

  • 8月20日上午,在濟南軌道交通R1線始發站池東鋪軌基地,隨著濟南軌道交通集團董事長陳思斌的一聲令下,中鐵一局鋪軌工人操作著兩臺龍門架,將一節25米軌排順利鋪裝到高架橋面線路上,這標誌著濟南首條地鐵正式進入鋪軌階段,工程建設重點將由土建施工逐步向機電設備...[詳細]

  • 記者從威海市政府新聞辦官方微博@威海發布獲悉,榮成到萊西將修建高鐵了!該條鐵路將採用更高的修建標準,最高時速將達到350公裡。萊西至海陽至榮成鐵路西端將通過濰萊高鐵、濟青高鐵銜接濟南樞紐。[詳細]

  • 記者從今天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省歷時兩年多的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全面完成。據了解,9587萬畝永久基本農田中城市周邊劃定基本農田615.54萬畝,劃定後城市周邊範圍內基本農田保護率達到61.62%,提高了22個百分點。[詳細]

  • 我省實體書店規模實力不斷壯大,出版物發行業發展迅速,全省發行網點數量20288個,其中實體書店達到7238家,形成國有新華書店、綜合書城、小微門店、民營書店爭先發展的良好局面。從所有制來看,目前全省7238家實體書店中,民營書店佔全省總數的47%,有3725家,成為...[詳細]

  • 近日,山東農業大學陳學森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與美國康奈爾大學費章君密切合作,在蘋果種質資源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分子水平上揭示了蘋果起源、演化和馴化的規律,並證明世界栽培蘋果起源於我國新疆。[詳細]

  • 8月17日,第十三屆全運會皮划艇激流迴旋女子單人皮艇決賽在河南宜陽舉行。我省運動員任燁以121秒10的成績獲得亞軍,創造了我省在全運會激流迴旋項目上的女子最好成績。今年24歲的任燁是山東威海人,於2005年進入威海市體校遊泳隊,2009年進入山東省皮划艇隊,2013年...[詳細]

相關焦點

  • 你叫錯遊戲名了嗎?兩種讀音都沒毛病
    沒錯!網易的這款名為《重裝上陣》的機甲創造類手遊就真的能漲知識!別的不說,單單這個遊戲名就存在著一些小夥伴們不太了解的知識,看到遊戲名裡的四個字,你確定自己說對讀音了嗎?本期戲蟲就從遊戲名入手帶你了解一下《重裝上陣》這款遊戲的特色。
  • 地名讀音須準確_光明日報_光明網
    隨著這類冷僻地名用字的解決,地名中常用字的「異讀」問題則又顯得十分突出起來。這裡的所謂「異讀」問題,是指那些本來屬於常用字,但在作為地名使用時非得讀另外一個音不行的字。山,人家嘴裡不說什麼,心裡也會譏笑你淺薄;開封市內有一處歷史文物兼風景名勝的繁臺,外地遊客若照通常讀法,多半會惹當地人見笑,若問pò臺在哪裡,連文盲也會為你指路;更有趣的是,河南有個澠池,山東有個澠水,明明是同一個澠字,河南的可以讀mǐn,還可以讀miǎn,而山東的卻非得讀shéng不行。
  • 詞典取消六"lu"讀法 專家:讀音應遵循地方文化
    原標題:詞典取消六安"lu"讀法 專家:應遵循地方文化   近日,一則「詞典取消『六』字在用作地名時『lu』的讀法」的消息又引起了熱議。原來,在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編的《現代漢語詞典》(以下簡稱詞典)2005年修正定稿第五版中,六字在用作地名時被取消了「lu」的讀法。不僅是第五版,2012年出爐的第六版也沒有「lu」的讀法。
  • 這3個地名,外地人經常念錯,最後1個地名的讀法更是出乎意料
    那麼對於我國的眾多城市名稱,你都能夠快速的叫得上來嗎?接下來,就讓我們讓我們來看看江西省那些最容易被人讀錯了的地名吧!看看屏幕前的你是不是也是這樣,被這些地名弄得暈頭轉向呢?婺源看到這個地名的首字,你是不是會讀成「mao(第四聲)」呢?其實,它的正確讀法是「wu(第四聲)」。
  • 中國最奇特的一個字,3000年間全是一個讀音,你的讀法或許也錯了
    漢字在人們一代一代使用的過程中也慢慢在發生變化,從最早的甲骨文,到後來的篆書、隸書,直至我們如今所使用的簡體字,漢字的讀音以及寫法都和之前有非常大的不同。但在中國有最奇特的一個字,3000年前全是一個讀音,你的讀法或許也錯了。
  • 詞典取消lu讀法 六安不再讀「LUAN」?
    其中,來自南通的姜先生認為《現代漢語詞典》統一讀法是好事,並提出建議,希望能用普通話標註地名讀音,這樣更大眾化、更便民。「曾經路過六合,發現沿途交通指示牌上的「六合」的漢語拼音都是『lu he』。我不是南京人,不知道這個讀法是不是源於方言。不管怎麼樣,我認為地名都應該用普通話的念法來標註讀音,以免讓外地人不解。」
  • 新華字典取消六(lu)安讀音暴露文化短板 古地名讀音應儘可能保留尊重
    隨後,這位主播發微博回應稱,播音要以最新的字典為準,在最新版的《新華字典》上,六隻有liu一個讀音。但是,六(lu)作為地名的發音,在之前的字典中一直都是存在的。你現在通過電腦輸入法打字,系統都會告訴你這個詞讀「六(lu)安」。據考證,直到《新華字典》最近的兩次修訂,才取消了這個音,統一讀成liù 。而在其他一些工具書和民政部公布的地名錄中,權威的讀法還是六(lu)安。
  • 中國最神奇的一個字,3000多年僅一個讀音,如今大部分地區都改變讀法
    有時候,同一種東西在不同地方的說法不同,人們就很難意會到對方所要表達的內容,甚至是同一個字也會因地域差異有不同的讀音。 而我們今天要談到的這個字,它自產生以來已經有了3000多年的歷史,但任憑朝代更迭它在歷史上各地方言中都只有一個讀音,直到普通話推廣以後人們才接受它的新讀法。
  • 天津地名太隨便?「閣」和「港」在天津衛都有新讀音
    天津市區原有兩個名為「小鬼莊」的舊地名,一個在紅橋區,另一個在河北區,後來都改為新名。標示裡巷附近環境的地名,如臭坑沿(南開)、臭坑沿胡同(紅橋)、臭溝胡同、臭坑胡同(河北)等。直接以「糞場」為名的裡巷,在南開區舊地名中就有糞場胡同、黃家糞場、夏家糞場等多處,再加上茅房胡同、牛圈街等地名,當年處在城市邊緣地區惡劣的生活環境,可以想見。
  • 中國最神奇的一個字,3000年來都是一個讀音,估計你的讀法也錯了!
    但是其中一個字卻一直未曾改變,中國最神奇的一個字,3000年來都是一個讀音,估計你的讀法也錯了。那麼到底是哪個字呢? 而這些方言中有的漢字讀音是方言所特有的,導致在文字中其實沒有所對應的文字,由此使得相同的文字的方言和普通話中有不同的讀音。
  • 「樂」4種讀法,作姓氏怎麼讀?流沙河老師教你「樂」該怎麼讀?
    「樂」有幾種讀音?對於這個問題,小編想,可能很多人都知道這是一個多音字,但是你知道它具體有幾種讀法嗎?它的讀法之多或許和你想像的不一樣。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流沙河老師曾經關於「樂」字的解說。「樂」有4種讀法,沒有想到吧,是否你知道的是le(四聲)和yue(四聲)這兩種讀法,那麼那兩種讀法是什麼呢,作為姓氏時又該怎麼讀呢?
  • 臨沂最容易讀錯的15個地名,看看你讀對了幾個?
    中國的地名在讀音上一不小心就字失一毫,地差千裡了。為什麼地名難讀?因為中國的語音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中國很多文化和城市的歷史密碼,往往都固化在地名裡。這裡收集到15個容易讀錯的地名,有些對咱臨沂人來說肯定不會讀錯,但外來人員就不一定了哦,還有一些臨沂人也未必能讀的對!快來看看吧!哪些你一讀就錯?!!
  • 老師教拼音「阿掰猜嘚」讀法引爭議 教授:是正確讀法
    @ANDGDRAGON  學了這一套拼音讀法能準確拼出一個字的正確讀法嗎?  @浩號昊嚎浩  我沒有權利說這個老師教得對不對,只不過這個教給小孩子真的有用嗎?夏老師表示,由於現在的小學生學拼音與學英語幾乎是同一時間進行,學生很容易把兩種語言的大小寫和讀音弄混,「如果再加上視頻裡的那套讀音,學生就更容易混淆,並不利於小學階段的學生掌握知識點 。」
  • 許中:從平遙古城地名中的合音詞說開去
    古代虛詞中多見,如「不可」為「叵」,「之乎」為「諸」,「之焉」為「旃」;平遙地名中的合音詞,似僅限於「某家」,如「王家莊」讀「wa莊」、「蘇家堡」讀「sa堡」,城內「鄧家圐圙兒」讀「dang圐圙兒」、「雷家園子兒」讀「lia園子兒」。都是兩字相切、相拼後的結果。上述「某」字的讀法,與今音沒有大的區別,所以反切出來的字,比較容易理解。
  • 餘杭區地名辦提供最權威說法應該念成塘xī 尊重當地大部分人的讀音
    之前,細心市民吳先生發現康園路16號門口(南向北)方向的大型指路牌上,標示前方塘栖,其中棲的拼音寫的「xi」後,覺得這錯了,應該更正。2月5日,我也從杭州出發去塘栖,一路上遇見七八塊指路牌,在「棲」字下,有的標註的拼音為「xī」,有的為「qī」。(詳見本報2月6日A5《塘xī還是塘qī?杭州到塘栖的指路牌上兩種拼法都有,一種說法是塘栖話讀「xī」,普通話讀「qī」?
  • 歪果仁怎樣拼寫中國地名:北京為什麼是Peking
    中國人看到這些地名,往往會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但是如果把它們的中文名寫出來,則人人都很熟悉:Peking就是北京,Nanking則是南京,Canton為廣州,而看上去最怪的Amoy其實是廈門。為什麼這些地名的拼寫和漢語拼音差那麼大?諸如Peking之類的拼寫真是所謂帝國主義不尊重中國,用自己語言胡亂記音的產物嗎?
  • 河南13個最容易讀錯的地名。最後一個,99%的濮陽人都弄錯!
    中原歷史文化底蘊深厚 地名也不外如此 很多地名經過漫長的歷史變遷發生了變化 早已不是字面上的讀音 作為河南人,有必要科普一下 以下這
  • 北京這些最忽悠人的奇葩地名,你知道是怎麼來的嗎?
    北京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有帝王將相的更替,也有尋常百姓的流離遷徙,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文化,造就了北京這個五朝帝都可你知道嗎?這個胡同跟姓楊沒有半毛錢關係,它的原名是小羊圈胡同,這裡也不是因為有羊而是它很特別出口跟入口特別窄,但到了中間又有一個很大的空地,就像圈羊的地方一樣老舍就出生在這裡17 大柵欄說起北京地名的讀音
  • 網友:我太南了……
    「安」在閩南話裡有an、uaN兩種讀音,閩南人可能受到聲旁「安」的影響,把「垵」讀成第一聲。「帆船」和「翻船」就同音了,有忌諱,所以不同版本的詞典就有fān、fán兩種不同的讀音。周長楫說漢語有些字特別是地名字的讀音老百姓根據自己的習慣讀有的是沒有辦法控制的總的來講要遵從兩條原則第一條是要根據絕大多數人的讀法第二條是「名從主人」到了當地要服從當地的叫法
  • 台州:探訪台州有趣地名——「台州」由來
    「臺」字有兩個讀音,很多外地客人,常常會讀錯,讀成「臺灣」的「臺」。那麼台州的「臺」為什麼要念第一聲呢?你們知道嗎?   記者小輝:「節目的一開始小輝先問大家一個字,就是我手上的這一個字,這個字估計大家都很熟悉吧,是念tái臺長的臺啊,一臺桌子的臺啊,但是如果說這個字用到地名當中的話,它這個音又是念什麼呢,我們去問一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