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觀測到蛇夫座黑洞大噴發,這是銀河系在打噴嚏?

2020-12-11 痴狂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人類自通過望遠鏡觀測宇宙以來,看到了許多此前從未見過的廣闊世界,也看到了在銀河系中有數千億顆像太陽這樣的恆星,然而人類觀測到的宇宙依然非常有限,宇宙中許多事件依然還只是理論中存在,直到去年科學家首次拍攝到了黑洞的照片,首次證明了這個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真實存在,近日天文學家觀測到距離地球3.9億光年的銀河系中心的蛇夫座發生了一起罕見的宇宙事件——黑洞大爆炸,根據NASA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和歐洲XMM-牛頓太空望遠鏡觀測的數據顯示,蛇夫座黑洞物質噴發形成的範圍足以容納15個銀河系

人們都知道黑洞是宇宙中一切物質的終結,它極其強大的引力不僅能吞噬周圍的物質甚至連光線也無法逃脫,科學家通過黑洞周圍形成的發光吸積盤才能觀測到這個奇特的天體,直到去年才分析出黑洞的外部結構,其實看到中間的黑洞部分只是物質環的底面,黑洞雖然在不斷吞噬物質但它也會由於吞食的物質太多而發生爆炸,這也是此次觀測到蛇夫座黑洞爆炸的原因——黑洞吞食了太多物質而打嗝,大量的物質被噴到宇宙中形成一片紫色的區域。

科學家發現在大多數黑洞周圍都有一圈物質環包裹,這圈物質環中有大量稀缺元素,在黑洞周圍合適的區域內也存在宜居帶的,這意味著如果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是有可能就住在黑洞附近,同時黑洞爆炸產生的巨大能量遠超過恆星提供的能量,當然能在黑洞附近生存的文明至少達到了卡爾達舍夫文明等級的第二個階段,這也是為什麼科學家會認為宇宙中的高等文明就在銀河系的中心區域。

隨著黑洞的神秘面紗被逐漸揭開,科學家認為宇宙中存在與黑洞對立的白洞存在,這種天體與黑洞的特性相反會不斷向宇宙空間中拋射物質,這是根據雖然宇宙中到處都存在黑洞但總質量不變的原理推算出來的,還有人認為黑洞的出口就是白洞,這也是為什麼黑洞吞噬物質以後卻不會影響宇宙總質量的原因,當然白洞的存在只是一種假設並沒有在宇宙中發現類似的天體,畢竟我們對於黑洞內部到底是什麼還完全不了解。

蛇夫座黑洞的質量與M87星系的黑洞相比較的話,我們銀河系的黑洞還是比較平靜的,M87星系的黑洞噴射情況比銀河系更強烈,這或許與星系的規模有一定關係,規模更大的星系中心存在的黑洞質量也更大,這些噴射物質帶有強烈的宇宙輻射對於地球上的生命來說是足以致命的,不過幸運的是太陽系處於星系外圍的原因地球才沒有遭受太多的宇宙輻射。

M87黑洞

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這裡將帶給您一個全新的視角看世界!

相關焦點

  • 3.9億光年外,一個黑洞發生爆炸,噴發物相當於15個銀河系
    【ALENG 自媒體】2月28日早間自媒體專稿,科學家發現遙遠宇宙中的一個黑洞發生了爆炸,爆炸噴發的物質,相當於15個銀河系的規模,堪稱史詩級的宇宙奇觀。據美國宇航局官方網站報導,這個3.9億光年之外的黑洞,位於蛇夫座星系團的中心,根據美國宇航局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和歐洲XMM-牛頓太空望遠鏡觀測的數據,這個黑洞在短時間內噴發的物質,大約相當於銀河系全部物質的15倍,是迄今為止,天文觀測歷史上發現的最大規模的爆炸,比此前該記錄保持者的規模還要大5倍。
  • 幾億年前的黑洞爆發 蛇夫座星系團的星系中央核區釋放的信號很弱
    文章第一作者、美國海軍研究所研究人員西蒙娜·吉亞辛圖奇將這一空洞比喻成「巨大的射電化石」,足見其由來已久。迷霧重重,探究能量源頭研究人員表示,此前也在其他星系團中發現過類似的空洞,如前文提及的英仙座星系團以及長蛇座 A星系團等。但蛇夫座星系團內出現的空洞之大卻是前所未見。他們估計,製造該空洞所需的能量可能是此前已知最大同類空洞所需能量的6倍。
  • 銀河系中心真的在人馬座嗎,夏秋如何觀測到銀心?
    人類通過長期的觀測和歷史知識的積累發現,在銀河系的中心凸出部分,呈很亮的球狀,直徑約為兩萬光年,厚1萬光年,這個區域由高密度的恆星組成。射電望遠鏡發現,銀河系中心處有一個很強的射電源,活動十分劇烈,它被命名為人馬座A*。
  • 肉眼能夠看到銀河系中心人馬座A*超大質量黑洞嗎?
    先說答案:人類肉眼無法看到黑洞,必須藉助望遠鏡才能發現和觀測。現代天文學發現,幾乎每個大的星系中心都有一個巨大的黑洞,銀河系也不例外。黑洞是什麼?就是大質量恆星死亡後的屍骸。銀河系中心黑洞天文學名稱為人馬座A*,科學觀測研究認為,銀河系黑洞質量相當於430萬個太陽,根據史瓦西半徑公式計算,其史瓦西半徑可達1290萬千米。那麼這個黑洞我們能夠看得到嗎?是肉眼能夠看到,還是望遠鏡能夠看到呢?
  • 科學家們在銀河系中心發現了巨大的氣球狀結構
    事實上,在我們銀河系的中央有一個非常非常大的氣球狀結構,圖片是科學家在這個區域觀察到的最大的結構之一。如圖所示呈沙漏狀排列的一對巨大氣泡正在向銀河系外數百光年處發射無線電輻射。科學家們還不確定它是如何形成的,但它的存在可能會讓我們更多地了解潛伏在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
  • 銀河系中心黑洞突然亮了75倍,時間約幾個小時,這是怎麼回事?
    科學家通過天文望遠鏡很容易觀測到銀河系中心是非常明亮的,之所以如此明亮有兩個原因,一個是人馬座A*通過吞噬恆星形成了明亮的吸積盤,另一個則是這裡的恆星數量非常多。由於人馬座A*的超強引力,大量的恆星不斷向銀心聚集,形成了密度非常大的銀心區域。
  • 天文學家發現了來自銀河系中心黑洞的前所未有的閃光
    科學家們已經觀測了它超過二十年,今年五月,一個團隊觀察到一束比以往都要更亮的紅外線從黑洞中發射出來。這雖不是什麼好擔心的事,但卻是一個令天文學家們興奮的進展,它也值得人們去嘗試和理解。
  • 英媒:科學家首次觀測到銀河系巨大氣泡中的可見光
    參考消息網6月9日報導英媒稱,人類觀測到了神秘宇宙氣泡發出的光。據英國科學新聞網站6月8日報導,科學家首次觀測到了費米泡——位於銀河系平面兩側的巨大氣團——發出的可見光。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天文學家達內什·克裡希納拉奧和同事們在6月3日舉行的美國天文學會在線新聞發布會以及5月29日發表在阿奇夫論文預印本網站上的一篇論文中描述了這一發現。報導稱,費米泡最初是在2010年被觀測到的,釋放出被稱作伽馬射線的高能光。這兩個高達2.5萬光年的巨大氣泡被認為是銀河系中心古老氣體爆發的遺蹟。
  • 銀河系的黑洞附近環繞的冷氣團,直徑竟然是黑洞的20000倍!
    圖源:NRAO/AUI/NSF;S.Dagnello天文學家利用阿塔卡馬大毫米/亞毫米陣列(ALMA)天文臺發現了一個未被關注到的、圍繞在銀河系核心的黑洞附近的冷氣體團。在超大質量黑洞周圍,吸引力十分強烈。這個被稱為人馬座A星的龐然大物,質量大約是太陽的400萬倍。
  • 三十載磨一劍,首次觀測到恆星繞黑洞的進動
    正文譯自:https://www.eso.org/public/news/eso2006/史瓦西進動的藝術想像圖 (Credit:ESO/L.Calçada)歐洲南方天文臺的「甚大望遠鏡」(Very Large Telescope, VLT)進行的觀測首次揭示出,一顆圍繞銀河系中心處超大質量黑洞轉動的恆星,正如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所預測的那樣運動。
  • 銀河系中心的黑洞會不會把地球吞噬掉?
    在銀河系中心有一顆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其質量約為430萬個太陽質量。這個黑洞的質量還不算太大,絕大多數星系的中心都有一顆超大質量黑洞,人類拍攝的首張黑洞照片是M87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其質量達到了太陽質量的65億倍。
  • 銀河系圍繞著巨大黑洞轉動,那宇宙圍繞著什麼轉動?
    至於宇宙的中心,科學界至今未有定論,這是因為宇宙過分龐大,人類目前可觀測到的區域的半徑已超465億光年,人類尚不能完全觀測宇宙,更別提找到宇宙中心,我們甚至連宇宙的邊界都無法界定。雖然暫時未能確定宇宙的中心,但經過多年觀察與探索,科研人員初步確定了銀河系的中心。從結構與層次的角度來看,銀河系包裹著太陽系,太陽系又包含著地球。
  • 在銀河系的中心可能有成千上萬的黑洞
    地球,我們所處的這片地方真的十分舒適。它相對於太陽距離適當,並且處於銀河系中一個舒適的地點。但是在我們星系的中間,事情就變得危險起來了。在這裡你能找到一個特大質量黑洞,其重量相當於四百萬個太陽。它就是人馬座A* (Sagittarius A*)。
  • 銀河系中心真有黑洞嗎?400多萬個太陽質量人馬座A黑洞得了解
    目前的數據間接證明了,我們所處的銀河系中心確實有一個黑洞,而且是超大質量的黑洞。它處於人馬座A結構中,我們稱這個黑洞為人馬座A*。其質量大約為400多萬個太陽質量,直徑約為4400萬千米。本文將簡略的介紹這個黑洞。人馬座A*位於銀河系中心,是靠近人馬星座和天蠍星座邊界的一個明亮而緻密的無線電波源(astronomical radio source)。
  • 銀河系中心為什麼很亮,那是什麼,現在知道了
    這是一團具有一定質量的氣體和塵埃碎片在被捲入黑洞之前圍繞著黑洞運行,形成了可被觀測的三個閃光噴發點。通過研究人員對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進行研究,觀測到周期性增亮的現象,是一種閃爆(閃爆,就是當易燃氣體在一個空氣不流通的空間裡,聚集到一定濃度後,一旦遇到明火或電火花就會立刻燃燒膨脹發生爆炸)釋放,每天持續大約25至35分鐘,這說明銀河系黑洞處於一種新的狀態中。
  • 中國發現銀河系最大恆星級黑洞!顛覆認知,自研望遠鏡立大功
    要知道,此前,按照天文學家的推演,銀河系中單個恆星黑洞的質量不超過太陽的20倍。這是因為,銀河系中質量非常大的恆星,隨著壽命的臨近,在坍縮成黑洞之前,會因為爆炸和強大的恆星風而失去大部分質量。留下太陽近70倍質量的餘量,完全超出了科學家們的想像。
  • 銀河系中間最亮的地方是什麼?銀河系大漩渦的中心點是什麼?
    在銀河系的銀心位置,科學家發現這裡有一個非常亮且緻密的射電波源,每11分鐘就能旋轉一次,科學家認為人馬座A*很有可能就是距離我們最近的超大質量黑洞。通過觀測,銀心附近的天體的旋轉速度非常之快,每15.2年就能繞銀心一周,也就是說銀心附近一定存在著一個引力非常強度的天體。此外,在銀心的兩端還發現了高強度的伽馬射線,進一步證明了黑洞的存在。
  • 銀河系中心的黑洞有多大?為何難以被觀測?該如何取得突破?
    這些黑洞存在於星系中心,它們的質量達到了太陽質量的幾百萬甚至幾十億倍,而其中之一就在我們的銀河系中。目前為止,我們只能間接觀測到它,然而這對我們的問題回答者富蘭克林·約翰斯頓來說,是遠遠不夠的。他回答道:我知道我們的星系中有一個大質量黑洞,但究竟需要靠多近才能看見它?
  • 首次在銀河系內觀測到快速射電暴
    作為近年來天文學界新晉「網紅」,國際科學界對快速射電暴的起源提出了數十種「合理解釋」,如強磁場中子星、高度活躍的星系內核、天體之間的相互碰撞,甚至不乏科學家提出它們是外星文明發出的訊號。但直接觀測證據一直缺乏。11月5日,在發表於《自然》的3篇論文中,中外科學家通過多個衛星及地面望遠鏡的觀測認為,銀河系內的一顆磁星是今年觀測到的一個快速射電暴的起源。
  • 好奇恆星與黑洞的最近距離?一起來剖析最新觀測成果,探求極限!
    銀河系的中心是一個質量超大的黑洞,它就是馬座A * (Sagittarius A*)。它的重量是太陽質量的400萬倍,卻被壓縮在僅4,400萬公裡(2,700萬英裡)寬的區域中。通過幾十年的觀測,科學家們發現在這個充滿神秘感的天體附近,竟然有幾顆恆星圍繞著它旋轉。近日,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新恆星,它是迄今為止被發現的距離黑洞最近的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