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拋開美國政界問題不談,但要說起美國的《時代周刊》,那在新聞周刊界,還是比較有威望的,它是近一個世紀以來最先出現的新聞周刊之一,特為新的日益增長的國際讀者群開設一個了解全球新聞的窗口。《時代》是美國三大時事性周刊之一,內容廣泛,對國際問題發表主張和對國際重大事件進行跟蹤報導。
而就在3月19日,《時代周刊》封面發布抗疫群像,美團外賣騎手高治曉作為其中之一登上封面。
在這次疫情期間,不少外賣小哥受到國內民眾稱讚表揚、媒體的宣傳報導,也已多次被外媒點讚。除了一線衝鋒陷陣的醫務人員、奮戰在基層的防控人員,外賣小哥、保潔員、計程車司機等默默無聞的勞動者同樣功不可沒。此前,《金融時報》的報導曾稱中國外賣小哥是「新冠病毒疫情中的生命線」。
今天我們要談的不是小哥登上《時代周刊》這件事,而是這件事的原因,為什麼會是中國的外賣的小哥?你可知道,美國他們自己也有各種「騎手」,卻單單選了中國的外賣小哥,其實這背後是另有深意的。
我們先來看一下,《時代周刊》是怎麼介紹這位中國小哥的。
「高治曉,32歲,北京。自從中國爆發疫情以來,外賣騎手高治曉必須接受健康檢查,每天花20分鐘為自己的摩託車和衣服消毒,然後才能上路。」
然後再看《時代周刊》對他的評價:「這是一種非凡的使命感」
從這兩段話中,大家是不是讀到了什麼信息?
到這裡我們總結一下,前面咱們就提過,第一:疫情是全球性的,第二:《時代》也是面向國際的,最後一點就是,全球擁有「騎手」的國家,也不在少數,優秀的人到處都又,而最後卻選擇了中國小哥,這是為什麼?
其實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美國時代周刊是比較權威的,它以小人物出發,來給國際上同在疫情中的國家找來一個榜樣,最重要的一點是——它更有諷刺的意味!
諷刺美國政府在疫情之初的不作為,對疫情的事情不管不問,針對防範措施,有,更像是沒有,甚至大放厥詞稱「新冠病毒對美國人的風險很低」、「病毒會自己消失的。」
並且面記者就疫情數據問題向特郎布求證時,川普居然怒懟記者,並且對疫情的話題避而不談:「我想你是一個糟糕的記者。」「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令人噁心的問題。」
作為一個美國總統,當著各大媒體,對疫情事件避而不談,自己掩耳盜鈴,更企圖讓各大媒體也跟著掩耳盜鈴,這能是一個言論自由的國家領導人說講出的話?
無獨有偶,目前災區最嚴重的國家,當然是義大利,疫情前期不當回事,骨子裡的浪漫主義,是任何人都不能阻止他們自由的。
像類似的國家,還又很多,像瑞士電臺主持人,在疫情期間,居然用舌頭舔垃圾桶。等等這些例子,比比皆是。
而我們回歸主題,再看前面《時代周刊》介紹高治曉的話「自從中國爆發疫情以來,外賣騎手高治曉必須接受健康檢查,每天花20分鐘為自己的摩託車和衣服消毒,然後才能上路。」
此時的你,是不是理解了《時代周刊》的用意?
普通哥簡評:首先拋開新冠病毒來源問題,《時代周刊》用中國針對疫情的有效案例,來諷刺全球那些不顧國家安危,不顧個人安危,給那些掩耳盜鈴、追求浪漫自由的人,一記響亮的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