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期,美國曾提出要把越南和琉球送給中國,蔣介石為何拒絕?

2020-12-19 歷史故事揭秘

二戰後期,美國曾提出要把越南和琉球送給中國,蔣介石為何拒絕?

三巨頭出賣中國

眾所周知,在二戰的這段歷史中,中國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在中國戰場上,中國拖住了日軍的大部分兵力,這才使得美國在後期的對日戰爭中佔據主動。所以說,如果沒有中國,二戰美國將面對一個強上好幾倍的日本,這樣一來,美國想要戰勝它們就更加困難了。

在艱苦的抗日戰爭中,我國以弱勝強,以人民的血肉之軀去抵抗敵人的飛機大炮。付出了傷亡3500萬人的代價才換取了戰爭的勝利。可以說,在二戰中,我國人民的付出,僅次於前蘇聯。

然而,就是在這麼大傷亡的情況下,我國在戰後卻沒有得到任何實惠!不但沒有得到軸心國,特別是日本的賠償,就連一個公開的賠禮道歉也沒有!這實在是有些為中國叫屈!更令人生氣的是,三巨頭的雅爾達會議中,美國、蘇聯和英國在不通知中國的情況下,就將庫頁島南部和千島群島送給了蘇聯!這一舉動也是引起了當時國民的憤怒。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二戰後期,美國曾主動提出,要把越南和琉球送給中國,之所以現在沒有看到,就是因為蔣介石嚴詞拒絕了!那麼,蔣介石為什麼對到嘴的肥肉又給送出去了呢?

羅斯福邀請蔣介石參加開羅會議

事情是發生在二戰後期,大概是盟軍登陸諾曼第前後,美、中、英三國於埃及進行三國領導人會晤。此次會晤十分不一般,因為,這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次由西方列強主動邀請我國領導人參加這種世界級的會議。

但是,此會一波三折。首先,邀請蔣介石羅斯福就邀請了很多次。此前蔣介石一直拒絕,會也沒開成功。後來蔣介石同意了,沒想到史達林又不幹了,他表示不願意與蔣介石見面。倒不是因為史達林看不起蔣介石,實際上是因為當時蘇聯正和德國打得火熱,它們十分害怕日本會從東部夾擊。一旦和蔣介石見面,就很可能會被日本認為,這是蘇聯主動向日宣戰。這樣一來,難保日本不會從東部夾擊蘇聯。

所以,史達林的算盤打得很妙,他寧可得罪蔣介石,也不敢得罪日本。所以,開羅會議分成兩批,美蘇英率先在莫斯科舉行一次,美中英又在埃及舉行一次。

其實,根據後人猜測,史達林之所以不去見蔣介石,還有一層原因,那就是他那時候就計劃好了,要在雅爾達會議中出賣中國的利益。

羅斯福試探蔣介石

早在1942年,羅斯福就曾與蔣介石談論過關於戰後越南的歸屬問題。最開始羅斯福只是試探蔣介石,問他願不願意和美英一起管理越南。當時蔣介石只是支支吾吾,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答覆,而且當時二戰形勢尚不明朗,他也不好貿然答應。

但在這次的三巨頭會議中,羅斯福又提出了新的看法,羅斯福表示,越南歷史上曾是中國的藩屬國,不如在戰後就讓中國來管理吧!當時也不知道是不是羅斯福在試探蔣介石,但那個時候局勢已經很明朗了,軸心國失敗只是時間問題,那麼,蔣介石又是如何作答的呢?

蔣介石拒絕饋贈

沒想到,面對到嘴的肥肉,蔣介石還是把它送出去了。蔣介石說:"我不接受越南。"當時,羅斯福也是被蔣介石的這種說法給震撼到了,本以為蔣介石和邱吉爾,史達林一樣貪得無厭,沒想到到嘴的鴨子,它還會送走?

但是,羅斯福卻不依不饒,進而提出讓中國暫時管理越南。蔣介石同意了,但提出給予越南經濟獨立的地位。

在之後的討論中,羅斯福進一步的試探蔣介石,他還表示,琉球群島也曾是清朝的屬國,戰後自然也是得歸還給中國。面對這一提議,蔣介石還是嚴詞拒絕,並說:"如果要管理,還是中美共同管理得好!"

蔣介石拒絕的原因

許多人認為,這是蔣介石的鼠目寸光,膽怯。事實真是如此嗎?

其實,關於蔣介石拒絕越南和琉球的原因,世人早有議論,目前比較主流的說法有三。

1、蔣介石害怕與日本交惡

雖然日本敗局已定,但是蔣介石心底裡還是非常畏懼日本的,他知道二戰之後日本不可能亡國,如果中國接受了越南和琉球,勢必會引起日本的仇恨,從而遭到更大的報復。

2、蔣介石在贏得輿論支持

雖然越南和琉球群島都曾是中國的屬國,但兩國並沒有正式納入中國版圖。所以蔣介石一旦答應羅斯福的饋贈,勢必就會讓輿論認為中國和別的國家一樣,都是唯利是圖的。而抗日戰爭也就並不是我們之前宣傳的那樣正義了。而蔣介石只是託管的話,就會讓全球人民看到中國人的大度,善良。

3、蔣介石需要美國的支持

這一種說法是最可信的,眾所周知,二戰接近尾聲的時候,也就是國民黨與我黨矛盾加深的時期。在之後的內戰中,蔣介石迫切需要美國的支持。如果他答應要了越南和琉球群島,羅斯福很可能認為他不是很聽話,而不支持他。所以,蔣介石在戰爭末期的光復計劃中,也未能將前清的領土納入版圖之中。

總的來看,蔣介石此舉更多的是一點私心,為的就是讓國民黨能夠站穩腳跟。然而,出賣國家的利益,即使打得算盤再好,最終還是會失敗!

相關焦點

  • 開羅會議,羅斯福提出把越南和琉球歸還給中國,蔣介石為何拒絕?
    在開羅會議上,羅斯福提出戰後將越南歸還中國,因為越南在歷史上曾經屬於中國,在清朝也是中國的附庸國,所以歸還中國是最合適的選擇。但是羅斯福的提議卻被蔣介石拒絕了。
  • 開羅會議上,羅斯福提出要把琉球和越南歸還中國,蔣介石為何拒絕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軍出動了六艘航空母艦,對美軍的珍珠港實施了狂轟濫炸,美軍直接傷亡3000餘人,隨後美國宣布對日作戰。1942年中途島海戰以後,美國逐漸在太平洋上取得了戰略主動權,日本失敗只是早晚的問題了,羅斯福就急不可耐地和盟國商討戰後利益的瓜分了,其中盟國主要就有這麼4家,中、美、英、蘇聯等國。
  • 羅斯福主動提出將琉球群島交給中國,蔣介石為何兩次拒絕接收
    為此,美國總統羅斯福決定召開由美、英、中、蘇四國首腦參加的開羅會議,以加強反法西斯聯盟,協同對日作戰。由於蔣介石一向對蘇聯不友好,史達林反對將中國列為四大強國,加上又瞧不起蔣介石,不願與蔣會面,故對羅斯福的倡議遲遲未予答覆。史達林的態度和想法,使羅斯福頗感意外。
  • 中國現在要衝破島鏈!殊不知蔣介石曾兩次拒絕收回琉球群島!
    每當我們提起中國海軍,必定會想到島鏈封鎖,這是由美國針對中國提出的封鎖計劃,將中國海軍封鎖在內海之中,阻擾中國海軍的藍海夢,所謂的島鏈是有三層組成的,第一島鏈是指花彩列島中,東北起日本群島、琉球群島,中接臺灣島,南接菲律賓群島、大巽他群島的鏈形島嶼帶,在整個島鏈中,臺灣,琉球群島佔據重要地位
  • 二戰後,琉球有機會回到越南,卻被民國政府拒絕,這是為何?
    眾所周知,琉球位於日本九州島和中國寶島之間,總面積3600平方公裡,是我國東南沿海的屏障,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琉球貿易發達,是東南亞和東北亞的交易中轉站。歷史上,它曾是明朝的藩屬國,一直與中國保持著宗藩關係,向中國進貢。
  • 開羅會議中,為何他一概拒絕了羅斯福歸還越南和琉球的提議?
    後來羅斯福分別在8月、10月再次邀請蔣介石,最終蔣介石決定前往開羅與羅斯福、邱吉爾進行會晤,邱吉爾致電錶示歡迎,但史達林卻是拒絕的,於是羅斯福只能將四巨頭會議改為兩次三巨頭會議。至於史達林為什麼拒絕和蔣介石會晤,主要是蘇、日之間有著《蘇日中立條約》,蘇聯擔心此舉會引來日本的攻擊,影響蘇、德之間的戰爭,此外蘇聯還想謀取更大的利益。
  • 今日話題歷史版:蔣介石拒絕收回琉球?
    1942年6月17日,美國駐華使館三等秘書謝偉思曾就中國國內的這種輿論,探問國民政府外交部亞東司司長楊雲竹,楊氏向謝偉思表示:關於琉球,很遺憾在戰爭期間不免出現個人關於戰爭目標的誇大言論;事實上琉球居民不是中國人,那裡的中國居民不過數 10 人;琉球曾經向中國朝貢,已同中國脫離近 80 年;琉球在經濟上和戰略上並不重要,現為日本的一部分,與日本在地理上緊密相連。
  • 為何蔣介石曾兩度拒絕接收琉球?懼怕日本蔣介石二拒琉球?真相讓人...
    蔣介石當時為何不要琉球群島呢?據後來跟隨蔣介石到開羅的國民黨官吏們分析,他去開羅,主要是爭東北、臺灣及澎湖列島,沒有爭琉球的方案,蔣介石認為能將東北、臺灣及澎湖爭回來就足夠了。另一個原因是日本是亞洲強國,蔣介石怕中國得到琉球後,日本日後找中國扯皮,中日兩國再結新怨。
  • 1943年美國曾想把琉球交給中國 蔣介石錯過機會
    日本對琉球的強行侵佔,曾引起許多國家的不滿,琉球人民也曾用各種方式進行過反抗,但都失敗了。琉球群島系中國的東大門,歷史上又與中國關係密切。羅斯福想把日本用武力侵佔的琉球群島交給中國,自然有他的考慮,但由於蔣介石的猶豫態度,羅斯福第一次提出的這一建議沒有成功。
  • 羅斯福提議把琉球還給中國,蔣介石:我拒絕
    琉球自古以來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898年,日本在甲午戰爭之後,以一紙《馬關條約》割走了這塊土地。自此,琉球和中國開始了長達百年的分離,直至今日還沒有回歸。其實,琉球是有機會回歸的,但是一個人的一句話,導致中國與這個機會失之交臂,他就是蔣介石。
  • 揭秘蔣介石曾兩度拒絕「琉球」:因為懼怕日本
    日本對琉球群島的侵佔,曾引起許多國家的不滿,但是由於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最終只能坐視琉球被吞併。羅斯福想把琉球群島交給中國,自然有他的考慮,但是由於蔣介石曖昧不明的態度,羅斯福的第一次提議沒有結果。11月25日,蔣介石再次與羅斯福舉行會談,雙方又談到了琉球問題。
  • 二戰結束後,蔣介石為什麼拒絕接受琉球群島?
    關於第一島鏈對中國的封鎖一直以來令國人如鯁在喉,衝繩(琉球群島)作為其中的重要一環發揮著絕無僅有的作用,這不禁讓人思考起琉球的前世今生起來。坊間一直以來有這樣的說法,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美國有意將琉球群島交予中國,但被時任領袖蔣介石婉拒。
  • 蔣介石為何兩次拒絕接收琉球群島?看到真相後,終於明白他為什麼...
    其中包括將東北、臺灣和澎湖列島歸還中國,並無償接收南滿鐵路與中東鐵路等事項,蔣介石對這個方案也比較滿意。 羅斯福突然提出將琉球群島交給中國也大大出乎蔣介石的意料,不知該如何回答。半晌過後他才對羅斯福說:「琉球群島應由中美兩國佔領,還是由中美共同管理為好。」
  • 美國曾想交還琉球群島 蔣介石拒絕接收
    會議進程中,中國政府首腦蔣介石與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舉行了4次會談,其中有兩次談到了琉球。11月23日晚,蔣介石攜國防委員會秘書長王寵惠與羅斯福單獨會談,談及剝奪日本在太平洋侵佔的島嶼,羅斯福提到了琉球群島。他對蔣介石說:「琉球系許多島嶼組成的弧形群島,日本當年是用不正當手段搶奪該群島的,也應予以剝奪。
  • 二戰蔣介石兩拒「琉球」為釣魚島爭端埋禍根
    日本對琉球的強行侵佔,曾引起許多國家的不滿,琉球人民也曾用各種方式進行過反抗,但都失敗了。琉球群島系中國的東大門,歷史上又與中國關係密切。羅斯福想把日本用武力侵佔的琉球群島交給中國,自然有他的考慮,但由於蔣介石的猶豫態度,羅斯福第一次提出的這一建議沒有成功。懼怕日本,蔣介石二拒琉球11月25日,蔣介石與羅斯福再次會談時,又談到了琉球群島。
  • 1943年的開羅會議上,蔣介石曾兩度拒絕接收琉球
    其中涉及中國政治方面的方案包括:戰後將東北、臺灣及澎湖列島交還中國,並無償接收南滿鐵路與中東鐵路等。蔣介石對這個方案甚為滿意。11月18日上午,蔣介石、宋美齡夫婦以及國防最高委員會秘書長王寵惠、美國在華軍事將領史迪威和陳納德等20餘人,從重慶白市驛軍用機場分乘兩架飛機飛往埃及。
  • 蔣介石在琉球的一念之差 害了琉球也害了中國
    我考慮琉球在地理位置上離貴國很近,歷史上與貴國有很緊密的關係,貴國如想得到琉球群島,可以交給貴國管理。」羅斯福突然提出將琉球群島交給中國,蔣介石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他沉默了許久,小心謹慎說:「我覺得此群島應由中美兩國佔領,然後國際託管給中美共同管理為好。」
  • 琉球有三次加入中國的時機,蔣介石就浪費了兩次
    琉球群島位於中國大陸的東南邊,和臺灣省毗鄰,面積約4600平方公裡。這個島國在歷史上和中國淵源極深,還曾有三次加入中國的機會,可惜蔣介石浪費掉了兩次,還有一次是誰呢?當然是大清宰相李鴻章了。1879年,日本在籌備多年後吞併琉球。自1879年琉球滅亡至1885年間,大量琉球人流亡中國,要求母國主持公道。日本害怕列強交涉,故而向清政府提出「分島、改約」案,即琉球群島的北部和中部島嶼屬日本管理;琉球群島的南部諸島如宮古島、八重山,則歸清政府管轄。李鴻章不想得罪日本,清政府拒絕在談判條約上簽字,協商破裂。
  • 二戰後,蔣介石的默不作聲痛失收復琉球機會,揮之不去的痛
    中國在歷史上未能收復的領土數不勝數,雖然英國如約而至地歸還香港,但是香港至今和內陸依舊存在糾紛。琉球諸島在二戰後,在蔣介石默不作聲的情況下錯失最後收復機會,現在已經成為中國揮之不去的痛!
  • 蔣介石的一念之差,讓中國錯失收回琉球的最好機會
    琉球群島蜿蜒1200公裡,形成中國東海和太平洋的天然屏障。1372明朝洪武年間,琉球向明朝稱臣成為藩國,並接受閩人三十六姓。清朝時期,琉球仍然屬於中國屬國。1609年,日本悍然進犯琉球,強迫琉球納貢,1879年非法將琉球納入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