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8月18日)是
天津港「8.12」爆炸事故「頭七」,8月18日下午,中紀委官網發布消息稱,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局長、黨組書記楊棟梁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
而在8月16日和17日晚上,楊棟梁連續兩天參加了國務院工作組和天津搶險救援指揮部聯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席會議。
爆炸發生後,楊棟梁以國家安監總局局長、黨組書記身份,率工作組連夜趕赴事故現場,他同時擔任天津港爆炸事故國務院安委會事故調查小組組長。
按照往常慣例,近年來的特大安全事故,國務院事故調查組組長均由國家安監總局局長擔任。比如,重慶東方輪船公司所屬「東方之星」號客輪翻沉後,國務院「東方之星」號客輪翻沉事件調查組就由楊棟梁任組長。但今日正式公布的消息中,組長換成了公安部副部長楊煥寧。
爆炸事故原因還在調查中,楊棟梁「落馬」的時間節點引發了是否與此有關的猜測。兩者是否有關聯現在並不知道,但梳理楊棟梁的履歷,發現跟「天津、化工、安監」等關鍵詞有緊密關係。
在2012年5月楊棟梁上任安監總局局長之前,已在天津工作了18年,其中的11年任天津市副市長。最終以天津市委常委、副市長身份上調安監總局。
分析楊棟梁的官場履歷,有分析人士認為,他在天津擔任市級領導長達11年之久,尤其在兼任天津市國資委主任和擔任常務副市長期間,手握大權,當時正是天津濱海新區開發如火如荼之時,大量重大項目上馬,難說沒有牽連。
時任天津委濱海新區管委會主任的皮黔生,就曾因經濟問題接受調查,並因犯受賄、濫用職權罪被判死緩。
職業關鍵詞:石油+天津+安監總局從官方簡歷看,楊棟梁的職業生涯有三個階段:石油系統、天津、安監總局。
「楊棟梁在任天津市常務副市長時,主要管工業,危險化工品也屬於工業領域。在擔任天津市副市長之前,他擔任過天津市經委主任,再之前出身石化行業,來自華北油田。我對他沒有特別印象,風格和言談舉止都不是特別有個性那種。」一位天津港高管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楊棟梁這個人記憶力極好,講分管的工業情況,數字倒背如流,不用稿子。他愛說自己孝順老娘。父親死得早,有幾個兄妹,他抽空陪老娘時,還做飯做菜,帶老娘出去轉。」一位接觸過楊棟梁的天津人士說。
出生地為河北青縣的楊棟梁,最初是大港油田鑽井一部32210隊的一名普通工人,此後,他在石油系統工作了22年。
19歲就進入了華北石油會戰指揮部,僅用2年時間便擔任了鑽井一部32169隊的指導員。隨後,他從鑽井一部的政治處副主任、黨委副書記等一路升遷,不到30歲已經成為了華北石油管理局的黨委副書記。
據一位
中石油內部管理層透露,那個年代的華北石油管理局也屬於局級單位,從楊棟梁的履歷來看,「明顯是升職很快的年輕幹部」。
在中原油田鑽井一公司擔任經理期間,曾有報導用「楊棟梁同志真是石油戰線難得的優秀帥才」來形容他。
1994年,楊棟梁離開石油系統,調任天津市聯合化學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這一變動開始了楊棟梁在天津長達18年的工作時間。
兩年後,也就是1996年,楊棟梁轉入仕途,擔任天津市經委副主任。
2001年,楊棟梁走上天津副市長崗位,一直到2012年5月調任安監總局,當了11年天津市副市長。並於2005年12月起任天津市委常委,躋身省部級。這一年,楊棟梁不到52歲。
2012年5月起,楊棟梁任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局長、黨組書記。
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7月,剛剛上任安監總局局長兩個月的楊棟梁籤署了《危險化學品許可證管理辦法》(下稱《辦法》)。
《辦法》此前在2012年5月21日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局長辦公會議審議通過,自2012年9月1日起施行。《辦法》第三條規定:依法取得港口經營許可證的港口經營人在港區內從事危險化學品倉儲經營的,從事下列危險化學品經營活動,不需要取得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
這一《辦法》實施起了兩個月後,天津「8·12」爆炸的肇事企業瑞海國際物流公司正式成立。有分析認為,這一《辦法》為港區內企業從事危化品倉儲提供了便利。但這一辦法並非首次明確這一界限。
自2011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由國務院頒布,第四章第三十三條規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法》的規定取得港口經營許可證的港口經營人,在港區內從事危險化學品倉儲經營,不需要取得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
曾主政天津市國資委5年楊棟梁在天津市任職這11年。其中,2004年6月到2009年5月的五年間,楊棟梁還兼任了天津市國資委主任。也有消息說,楊的被查,跟國資流失有關。
200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法》的頒布拉開了我國港口體制改革的大幕。
2003年,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交通部等部門關於深化中央直屬和雙重領導港口管理體制改革意見的通知》,經天津市委批准,天津港務局實行政企分開,行政職能轉交天津市交通委員會,天津港務局轉制為天津港(集團)有限公司。
2004年6月3日,天津港(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改革後的天津港(集團)有限公司性質,就是由天津市國資委管理的市屬國企。
作為當時天津市副市長和國資委主任,楊棟梁主導了這場改制的實際工作。
化工是楊棟梁的專業,也是他最擅長的領域,在天津的化工發展上,楊棟梁發揮了很大作用。
本報記者在查閱《天津日報》的報導中,發現楊棟梁出席過很多石油化工方面的活動。
2007年8月15日,海峽兩岸石油化工研討會在天津市舉行,楊棟梁出席。
他在會上表示,天津正規劃建設80平方公裡的濱海化工區,重點發展石油化工等四條循環經濟產業鏈。且天津石化產業已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中化工等四大集團在津投入巨資,建設大型生產基地;荷蘭殼牌、英國BP、美國卡博特、瑞士科萊恩、韓國LG、日本普利司通、法國液化空氣為代表的一大批國際知名化工和配套企業,及來自臺灣的臺達、見龍等企業也已在此投資興業。
2007年6月14日,楊棟梁帶領市經委、發改委、安監局、天津石化、天津港集團有關負責人,察看了30萬噸原油碼頭建設進展情況,現場協調解決工程建設有關問題。
楊棟梁要求天津港集團公司和各施工單位在保證工程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確保30萬噸原油碼頭工程於2008年10月建成接油,如期向百萬噸乙烯工程提供原油,為大乙烯項目如期建成投產,創造條件、奠定基礎。
2008年3月12日,楊棟梁在天津會見了日本三井化學株式會社社長藤吉建二一行,雙方就進一步擴大與天津的合作進行了交談。
楊棟梁說,化工產業是本市重點支持的優勢產業,我們正在用現代產業鏈條和產業集群的理念,提高化工、汽車、冶金等優勢產業的集中度,形成高新技術領航的產業集群。希望三井化學株式會社抓住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寶貴機遇,不斷擴大在天津的投資規模,拓寬與天津的合作領域,提升合作層次和水平。
2011年8月,天津經信委約請市科技信息研究所相關專家對天津八大優勢支柱產業給出了「十二五」末發展藍圖,其中石油化工為規劃的第二大支柱產業,提出石油化工產業將按照集約、節約、低碳、循環、綠色的發展模式,全力打造國家級石化產業基地,重點發展原油開採、儲油、煉油、乙烯及乙烯下遊產品鏈,形成年產原油5000萬噸的生產能力,成為我國北方重要的原油生產基地、華北地區重要的石油及成品油儲備基地,形成3500萬噸原油煉製、年產250萬噸乙烯生產能力。
據相關人士介紹,濱海新區開發開放從地方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之後,利用國家給予的「先行先試」的優惠政策,天津從國家相關部門爭取到了很多大項目,如大乙烯、大石化、大火箭等,而這些項目能夠拿下來,尤其是國家級的石化項目能落地天津,跟他的努力有很大關係。
曾多次負責安全生產工作記者梳理公開報導後發現楊棟梁在就任天津市副市長之後的很短時間內,就著手管理了該市的安全生產領域統籌及安排工作。
2003年的楊棟梁,所分管的領域包括安全生產、工業在內的10項工作。到了2008年,作為常務副市長的他,除了協助市長負責市人民政府日常工作之外,還分管發展改革、統計、物價、服務業、政府法制、行政審批管理、監察、人事、編制、國有資產管理、信息化、應急管理、節能減排、建議提案辦理工作,協助市長聯繫部隊。
在天津任職期間,楊棟梁長期主持天津市安委會季度會議,對安全生產工作做全面的指導和要求,與會者就有天津港務局等單位。同時,由於有油田鑽井、石化工程、石油管理等跨領域的積累與實踐,他本人對於企業消防、化學品存儲、事故排除、危險化學品管理等也有不少經驗,因此會帶領公安消防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等部門深入到企業進行現場檢查。
2006年8月7日,在津南區鹹水沽鎮鑫達工業園,天津市宜坤精細化工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硝化車間曾發生化工廠爆炸事故,導致10人死亡。
這次事故發生後,2006年8月21日,天津市召開了市安委會擴大會議,楊棟梁副市長要求全市緊急行動起來,在全市範圍內開展危險化學品企業專項整治「百日攻堅戰」,確保實現四個100%。
楊棟梁在會上說:「必須採取以下斷然措施……開展為期100天的危險化學品專項大檢查,要逐個企業檢查,必須做到100%,99.9%也不行!」
他要求,以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為重點,對全市各類危險源進行排查摸底,登記造冊,普查登記率要達到100%;對全市所有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進行拉網式檢查,做到沒有盲區、不留死角,覆蓋率達到100%;對有重大隱患的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100%實行停產整頓、限期整改,不遺漏一戶隱患企業;凡是經過整頓仍未達到安全生產條件的,要100%關閉取締。
在會上,楊棟梁當時還強調,危險化學品企業的安全監管和治理工作是一項長期的任務,不是一個戰役、一個階段就能大功告成的,必須克服厭戰情緒、麻痺思想,堅持打持久戰,咬定目標不放鬆,實現目標不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