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藤忠雄:把自然引入生活的建築師

2020-12-15 光明網新聞中心

  光明日報記者 吳雲

  安藤忠雄是一位日本建築設計師。在見到他在日本北海道的建築作品之前,我並不知道安藤忠雄是誰。但是在看到他的代表作之後,便一下子記住了他。

住吉長屋示意圖 資料圖片

  「水之教堂」是一家度假酒店的附屬建築,它作為旅遊景點的意義遠遠大於宗教意義,許多新人喜歡在那裡舉行婚禮,參觀者更是絡繹不絕。

  那是十月一個飄著小雨的冷溼的夜晚,在排長隊等候了將近一個小時又在雨中步行了很久之後,我們才得以見到它。可它的外表既與在歐美看到的高聳入雲的尖尖的教堂完全不同,又與時尚潮流不太搭邊,它四四方方扁扁平平,沒有明顯的入口,沒有華麗的裝飾,混凝土的外牆顯得極為普通。

  但當我們順著樓梯下到教堂內部,看到一整面十字格玻璃牆後有一大片水池時,立刻感覺視野豁然開朗。屋子裡燈光昏暗,而屋外裝有照明燈,後面樹林的綠色映照到水面上,使那一面玻璃牆就像是投射在幕布上的電影,又像是一個有布景的舞臺。坐到木質長椅上,空中響起舒緩的音樂,那一面有著大十字格的玻璃牆緩緩打開了,樹林中一排清秀挺拔的白樺樹清晰可見。這時正巧有一陣風吹過,黃色的樹葉翻飛著飄灑向水面。那一刻,我感受到一種來自大自然的安靜的力量。我似乎聽到樹葉飄灑落下的聲音,感到自己的心靈正在寧靜地呼吸。

  是建築師安藤忠雄的設計賦予建築以自然的力量。它是安藤忠雄在1988年完成的設計作品。我第一次知道,原來教堂還可以設計成這樣。

  而讀了安藤忠雄的自傳《建築家安藤忠雄》,對於這位建築家的作品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特別是他的處女作「住吉長屋」更是讓人印象深刻,與水之教堂的理念如出一轍。

  住吉長屋是大阪市住吉老區並排三間長屋中正中間的那一間。這些長屋都是兩層高的又窄又長的箱式建築。因為被夾在中間又不夠寬,可以想像房屋的中間部分採光有多麼不好。安藤忠雄的構思十分大膽,他索性堵上了兩邊的窗子,卻把屋子中間部分去掉屋頂,做成了中空的庭院,只有貼牆的臺階連接樓上樓下,還有一座露天的「橋」連接樓上處在兩端的臥室。

  住吉長屋獲得了許多獎項,但也招來了不少質疑。它確實造成許多生活上的不便,比如下雨天,從樓上臥室去一樓衛生間,即使在自己的家裡也需要打傘。另外中空的設計讓庭院的利用率變得很小,造成面積上的巨大浪費。但是它確實是有趣又吸引人的房子,在風和日麗的日子,當陽光照到庭院的椅子上,那種在家中可以自由呼吸的感覺一定很奇妙。或者下雪天,在家中就可以堆雪人,可以看著漫天的雪花飄進自己的家。所幸雖然沒有空調,而且要捨棄許多家具擺設和生活便利,但房屋的主人一直保持了它原本的樣子,在那裡居住了幾十年。

  安藤忠雄喜歡建起高牆將都市排除在外,但是房屋的內部卻別有一番天地。想想看住吉長屋的主人不能再看到街道和行人,但是他們會更關注家庭的內部,回歸家庭生活的本質。而且安藤忠雄善於將大自然引入到住宅之中,特別是光線。他捨棄一些物質上的需要和便利,卻更關注精神上的東西。他房屋中的主題一定不是房屋外表的華麗,而是它的內在,在那裡人們可以和自然親密接觸,與之對話,進而與自己的內心進行對話。正如他說的,「讓生活融合在自然中才是住宅的本質」。

  不過,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有著無數大手筆設計的建築師安藤忠雄從來沒有受到過大學正規的訓練,他的一切專業知識都是自學得來,而在成為建築家之前,他是一名職業拳擊手。

  安藤忠雄1941年出生,是雙胞胎中的哥哥,因為母親是獨生女且在出嫁時立誓將第一個孩子送回娘家,所以安藤忠雄一直與外婆住在一起。他17歲時拿到了職業拳擊手的執照,多次參加比賽。但一次與當時的明星拳擊手原田先生近距離接觸後,意識到自己達不到原田那樣的高度,便果斷下決心放棄拳擊。

  畢業後不久,一位老友為他介紹了個室內設計的工作。安藤忠雄為了做好工作,埋頭於書堆之中,努力學習新知識,不斷拼命畫圖練習。就是在這種求知的過程中,他在書店遇見了建築師勒·柯布西耶的作品集,從此在書籍的帶領下走上了建築師之路。

  從自學成才的無名小輩到全球知名的建築師,如果總結一下安藤忠雄為何能夠成功,首先大概要歸功於他設計的大膽。他習慣於圍繞自己心中的理念去進行規劃,不為自己的想像力設置條條框框,不去顧慮這個設計有可能遇到的掣肘。其次要歸功於他的堅持。他目標清晰,遇到問題迎難而上,而不是輕易放棄妥協。

  安藤忠雄一直沒有停止思考,一直試圖用自己的設計去改變些什麼或是促進些什麼。他反對鋪張浪費,用簡約而持久的住宅對抗經濟至上主義。他精心設計集體公寓樓的公共空間以營造一種更親密的鄰裡關係來改變日本人固有的社會交往模式。作為顧問,他參與東京市的重整規劃,主張不要為了炫耀都市的榮光而設計壯觀的紀念碑,而應增加人行道綠樹倡導綠色出行。他設計的本福寺水御堂和南嶽山光明寺都沒有傳統的外表,卻繼承了傳統的內核。他認為所謂傳統,不是看得見的形體,而是支撐形體的精神。汲取這種精神並在現代活用,才是繼承傳統的真意。他獨特的清水混凝土建築在「光與影」的黑白世界中,在空間的「無和間」裡體現著傳統的日本美學。

  建築家本質上都是藝術家,他們的設計往往都是有欣賞價值的藝術品。好的建築家又不僅僅是藝術家,他們是社會活動的參與者,他們的理念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引領著人們對待生活和他人的態度。

  而在安藤忠雄通過建築影響別人生活方式的過程中,始終如一堅持的應該是對待自然的態度。他把大自然請到了建築物中,也請到了人們的生活裡。就像陽光照到住吉長屋庭院,在水泥牆壁上留下藤椅的剪影,又像坐在北海道臨水建築的長椅上,突然感受到心裡有一扇門被打開,有光線照了進來。

  《光明日報》( 2019年03月21日 13版)

[ 責編:曾震宇 ]

相關焦點

  • 杭州也有安藤忠雄作品了!
    視頻:對話世界建築大師安藤忠雄   可靠的材料、完整的幾何形狀、不被破壞的自然環境,是安藤忠雄建築設計理念中不可或缺的三大元素。「自然和人居這麼融合的地方,日本非常少見。」對良渚這塊土地的自然生態,安藤忠雄毫不掩飾自己的喜愛之情,他表示將使用本地的石材和木料為原材料,並借景良渚當地的地形地貌來設計建築的外形。  在即將參與設計的藝術文化中心宅基地,安藤忠雄踏進泥濘的工地內部,仔細觀察著地形。
  • 安藤忠雄:不斷叩問建築的意義
    無論小型住宅還是大型公共建築,安藤忠雄或者說日本當代建築的探索對當前中國具有重大的參考意義。 每一個建築師都夢想某一天能獲得普利茲克獎。安藤忠雄則是日本僅有的幾位獲獎者之一。後來媒體採訪他的獲獎感受,他說「我不想提起,我活在當下」。能把全副精神用來承擔眼前的這一刻,是無數頓挫後領悟的境界。《建築家安藤忠雄》正是他回顧四十多年建築生涯的自傳,也是以耄耋之年面對中國讀者的感悟之作。
  • 自學成才的清水混凝土詩人——安藤忠雄
    我希望人們自問居住究竟是什麼,喚醒人們身體中對生活的感覺。——安藤忠雄安藤忠雄安藤忠雄,日本著名建築師,其設計的建築作品超多200多座,遍布日本乃是世界的各個角落。作為最為活躍、最具影響力的世界建築大師之一。安藤忠雄卻從未受過正規科班教育,而是自學成才,大師的一生堪稱傳奇。
  • 安藤忠雄:用建築呈現自然中最純粹的風光
    有這樣一個人,始終未曾迷失他在城市建造了另外一個世界用建築呈現自然中最純粹的風光他就是建築大師——安藤忠雄相比於當代建築注重設計本身而言他更願意將心思傾注於建築與自然的交流融合安藤忠雄始終堅信建築是人與自然之間的媒介所以,他的靈感呈現
  • 自學成才的「鬼才」大師——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Tadao Ando)日本著名建築師,1941年出生於大阪,曾練習過職業拳擊,遊學美國、歐洲、非洲後,1969年回國創辦安藤忠雄建築研究所,1997年始執教於日本東京大學建築系,退休後成為其終身特別榮譽教授。獲得1995年普利茲克建築獎,該獎堪稱建築界的諾貝爾獎。而這樣的一位大師卻從未受過正規科班教育,而是自學成才。
  • 永遠的「清水混凝土詩人」——安藤忠雄
    也許我的作品對那些追尋人性、文明、文化與自然之間新型關聯可能性的人們提供了某種刺激。"——安藤忠雄1995年,一個未曾接受過科班教育的建築師一舉拿下建築界的最高榮譽普利克茲獎,震驚的同時卻讓所有人心服口服。這個自學成才的建築師就是安藤忠雄,建築史上的傳奇人物。相比於大多數名校出身,家學淵源的建築大師,安藤忠雄的經歷顯得尤為不同。在成為建築師之前,安藤忠雄曾是職業拳手。
  • 安藤忠雄和他設計的十大美術館
    今天小編想跟大家分享一下這些各有千秋的美術館,不過限於篇幅想要從辣麼多的美術館中進行選擇是件real為難的事兒,好在小編夠機智,從近期同樣熱搜不斷的「安藤忠雄中國新作——和美術館」激發了靈感,本篇文章以安藤忠雄和他設計的美術館為例,一窺別樣的美術館時代。 首先咱得知道「安藤忠雄」是誰?
  • [分享]安藤忠雄六甲山教堂資料下載
    安藤忠雄六甲山教堂專題為您提供安藤忠雄六甲山教堂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安藤忠雄六甲山教堂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 近期得到了一個震驚又心痛的消息: 據日本NHK電視臺報導,安藤忠雄因癌細胞的擴散,已經先後切除了膽囊
  • 安藤忠雄和他的建築設計
    安藤忠雄,生於40年代的日本建築設計師。喜歡他有兩個原因。他的建築需要通過這種與舒適相違背的極端形式主義「教育」人們,你應該如何看待這棟建築與「道」的關係,與自然的關係。雖然他後期的建築設計在功能上已經明顯順從很多,但視覺上的形式主義,一直是他追求的設計靈魂。
  • 美麗的日本,安藤忠雄之頭大佛!
    一個人真正的幸福並不是呆在光明之中 從遠處凝視光明,朝它奮力奔去 就在那拼命忘我的時間裡 才有人生真正的充實 光與影 那是我置身建築的世界四十餘年來 從中學習到的一點屬於自己的人生觀 ——安藤忠雄安藤忠雄,一位拳擊選手出身的野生建築師,憑藉才華稟賦和自學成才獲得了建築界的諾貝爾—
  • 安藤忠雄在上海 "安藤忠雄建築展 環境與建築"
    By 方振寧  安藤忠雄在上海----「安藤忠雄建築展 環境與建築」方振寧安藤在上海在世界建築界幾乎沒有人不知道安藤忠雄的名字,在中國也同樣,然而在中國舉辦安藤忠雄的展覽還是首次。然而,在安藤忠雄建築作品中佔有重要位置的教堂設計卻不在其中。隨展覽會同時出版一本《安藤忠雄作品集》,通常這種出版是將展覽會的全部展出作品收在其中,從而成為一本展覽會數據的紀錄,然而這本《安藤忠雄作品集》超越了展覽會的內容,而是精選了安藤忠雄在世界範圍內的作品,作品時間跨度長、地域跨度廣,涵蓋了從安藤忠雄早期成名作「光的教會」,到最新的「地中美術館」等項目。
  • 混凝土之父:安藤忠雄,是如何從一個貨車司機變成建築大師的?
    安藤忠雄,一位自學成才的日本著名建築師,清水混凝土與幾何形狀是他的個人風格,在1996年創立安藤忠雄建築研究所,1995年,獲得建築界最高榮譽——普利茲克獎而聞名全球。 1956年,安藤忠雄有機會去到東京,見到東京舊帝國飯店富麗堂皇的西歐宮殿式建築,更感受到建築帶來的力量與美感,便在心裡暗自發誓,這一生要以建築師作為自己的終身事業。 高中畢業以後,由於成績與公立大學相差太遠,只得報了一個夜校,並自己買了些建築學的教材,開始正式學習建築學。
  • ‖安藤忠雄‖ 教 堂 三 部 曲
    風之教堂 建築設計:安藤忠雄教堂規模:113平方米項目地點:日本兵庫縣項目時間:1989年「風之教堂」為安藤忠雄系列教堂的第一個力作。單純的幾何體體量——不同立方體的組合,錯落有致。空間處理都沒有止於單純,而是用一些處理手法在其中產生縫隙,並引入自然因素使之成為視覺中心——「光之十字」利用光線把人引入神的領域,「影之十字」則通過一面大玻璃窗引入室外斜坡的綠茵來塑造空間的個性。
  • 安藤忠雄 | 真正的幸福,是向光狂奔去
    他們的建築師叫安藤忠雄(Tadao Ando),日本建築之光。做過木工,當過貨車司機,17歲進入拳壇成了職業拳擊手,拿著打拳打來的獎金遊遍世界看建築。28歲創立安藤忠雄建築研究所。這是一幢在住吉的聯排別墅,是安藤忠雄建造的第一座房子,是他最好的設計之一,也是他建築哲學的奠基之作。安藤用一個簡潔的混凝土體塊代替了那座年久失修的木結構建築,為保證住戶的私密性,還在建築中間設立一個庭院(兩端為房間),帶來採光,同時也讓住戶能感受到自然的變化(建築與自然相容也是他一直的理念)。
  • 直島:寫滿「安藤忠雄」名字的土地
    當時間變換推移,在歷經蕭條之後,安藤忠雄、夏目淑石等日本頂級的建築師開始在這片土地耕耘,用他們的傳世之作讓這片海域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讓藝術融入這片淳樸的大自然,令「廢棄」的海島得以重生。今天,就跟著鳳凰旅遊全球GO一同深入其中做回島民,在瀨戶內海感受來自藝術世界的魅力。
  • 安藤忠雄-佛山和美術館
    和美術館(HEM)位於廣東順德,是由家族發起、安藤忠雄設計的非營利民營美術館。HEM關注從近代文化藝術思潮到國際視野下的當代藝術進程,通過為公眾呈現獨具魅力的展覽和多元開放的文化活動,希望憑藉自身的獨特性,建立起傳播的樞紐,挖掘跨文化的多元價值。
  • 安藤忠雄教堂三部曲之二-------水之教堂
  • 「我很願意在蘇州做建築」 建築師安藤忠雄來蘇
    20日,日本著名建築師安藤忠雄來蘇,作了一場名為「築夢而行」的演講。在開始演講前,安藤忠雄接受了蘇報記者的採訪。他告訴記者,他曾4次到過蘇州,參觀過貝聿銘大師設計的蘇州博物館。從拳擊手到建築師「有創造力的肌肉讓我很年輕」安藤忠雄1941年出生在日本大阪。除了頭髮略帶花白外,安藤忠雄絲毫看不出是一個已經年過七旬的老人。「我有80%的項目在海外,當我看到自己做的項目時,都會有一種強烈的感覺——我活得真好。正是這種有創造力的肌肉,讓我很年輕。」
  • 大設計資訊|清水混凝土詩人——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著名建築師(日本)安藤忠雄,日本著名建築師。1941年出生於日本大阪,以自學方式學習建築,1969年創立安藤忠雄建築研究所。1997年擔任東京大學教授。安藤忠雄和他的助手們在場裡挖出了一個90m×45m的人工水池,從周圍的一條河中引來了水。水池的深度是經過精心設計的,以使水面能微妙地表現出風的存在,甚至一陣小風都能興起漣漪。
  • 建築|安藤忠雄最新改造項目揭曉!巴黎證交所變身私人博物館
    弗朗索瓦·皮諾和安藤忠雄可謂老相識了,之前就曾委託安藤忠雄對威尼斯的格拉西宮進行改造,雙方合作十分愉快。於是這一次,皮諾再次聘請這位普利茲克建築獎獲獎建築師——安藤忠雄來完成此計劃。改造團隊除了安藤忠雄,還有法國國家遺產總建築師Pierre-Antoine Gatier、NeM architectes、Marca Architects 以及 「鬼才設計師」Ronan&Erwan Bouroullec 兄弟。·挑戰·據悉,整個項目前後共耗資1.7億美金,修繕與改造面積達110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