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百強縣排行:廣東GDP超全國的10%,為何僅有2個百強縣?

2020-12-06 千經不盡理復來

中國社科院一年一度的"全國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百強榜"發布,江蘇一省就佔據了百強榜25席,牢牢霸佔榜單前五,妥妥拿下百強四分之一的高位,浙江、山東緊隨其後,以21席和19席的上榜城市數量分列二、三名。

相比江、浙、魯三省的輝煌戰績,號稱"國內經濟第一大省"的廣東就顯得很是站不住腳,僅有惠東、博羅兩縣城入圍百強,名次還排在了相對靠後的第48位和第50位。大家不禁疑惑,廣東發展後勁不足了嗎?百強縣的數量為何這麼少?

江、浙、魯是當之無愧的百強縣大戶

所謂縣域,指的是縣、縣級市,與城區是嚴格區分開的。因此這份百強縣名單更多的是為後進的四、五線城市提供一個對照和上升的標準。從省級行政區劃來看,榜單上的百強縣分布在全國十七個省市。

其中,江蘇省是當之無愧的"百強縣之王",盛產"經濟強縣",在百強縣名單裡,25個江蘇縣級市榜上有名,而百強縣的前五強也皆出自江蘇,崑山市高居榜首,江陰市、張家港市、常熟市、太倉市分別位列第二、三、四、五位。

浙江省上榜的縣級市也高達21個,以義烏市為首,排在榜單第六位;山東省也是當仁不讓,19個縣級市上榜

毫不誇張地說,江蘇、浙江、山東是當之無愧的"百強縣大戶",三省上榜縣級市數量之和佔比約為總數的三分之二,成為遙遙領先的最大贏家。

從區域分布發展來看,東部最強,中部次之,西部、東北部則缺乏競爭活力。百強縣十強裡有八個縣級市處在長三角城市群,放大了長三角經濟發展的領先優勢。

長三角城市群充分發揮長江中下遊平原的區位優勢發展城市規模,本就處在經濟腹地,工農業發展基礎牢靠,科技發達、交通便利、資金力量雄厚,得天獨厚的優勢使其厚積薄發一鳴驚人。

以榜首崑山為例,別看它不過是蘇州市下屬的一個小小縣級市,但它的GDP卻遠遠超過了全國三分之一的二三線城市。其實早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蘇錫常地區發達的縣域經濟早就馳名中外。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地方不大,經濟體量卻不小,也是因此才能同國內二三線城市分庭抗禮。

廣東僅有的兩個百強縣當真名不見經傳?

和江蘇浙江山東的絕對數量優勢相比,廣東明顯相形見絀。看了半天的榜單,才發現廣東的惠東縣和博羅縣落在較為靠後的百強縣名次裡,甚至不少人都沒有聽說過這兩個地方,足夠算得上是名不見經傳了。

於是對惠東縣和博羅縣這兩個縣級市進行了詳盡的調查研究,我們發現廣東省惠州市的這兩個小縣城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簡單",依靠著天然優勢將第三產業發展的有聲有色。

惠東主打"國際濱海旅遊長廊",背靠著粵港澳大灣區的城市群,惠東縣有著綿延了172公裡的超長海岸線,在廣東都稱得上是稀有,沿海的觀光帶和旅遊景點有機相連,形成了獨具惠東特色的濱海"藍色"旅遊。

惠東縣發揮山海資源優勢和文化優勢,主動對接了位於深圳東部的國際黃金海岸旅遊帶的建設,加快形成商務休閒度假、文化旅遊、海島主題旅遊的聯動。博羅積極構建大羅浮發展格局。博羅的瀾石村就是博羅縣作為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縣的產物。

歷史悠久、生態獨特一直是博羅縣不可多得的優勢與賣點,博羅經濟發展很大程度依託了當地的旅遊業。博羅縣坐擁羅浮山國家5A級旅遊景區,傾心打造的"七星耀羅浮"旅遊線路更是在鄉村旅遊市場上異軍突起又風生水起。

博羅縣充分利用了當下的時代發展優勢,藉助於高鐵的規劃來研究羅浮山的規劃,充分利用地理優勢、交通便利把當地的招牌景區羅浮山打造成為中外有名的養生文化名山,打造又一張廣東新名片。

廣東少有百強縣也是事出有因

僅有的兩個百強縣還是靠著第三產業發展壯大,顯而易見,廣東的百強縣數量實在不能夠和全國第一的經濟體量相匹配,有人不禁擔心,這難道就是廣東沒落的開始?其實不然,僅僅用百強縣的數量來衡量一個省的經濟產值是否太過於片面?

我們更需要透過現象來看本質。廣東一直是個"扮豬吃老虎"的角色,當你以為別人是跟不上大部隊的後進生時,人家早已默默進入了第一梯隊成為了"跳級"的學霸,廣東便是如此。

我們如今看到的鮮有上榜的百強縣不過是因為廣東的各個經濟強縣早就成功升級"撤縣設區"了,人家的經濟強縣早已不能同日而語,以珠三角的佛山、東莞為例,這二者皆是"鎮域經濟"裡的佼佼者,一鎮之經濟足夠抵他省一市,這是城鎮化發展的成果。

比較各大城市群,珠三角城鎮化率超過了85%,甩開長三角、京津冀一條街。如果只看一二線城市的城鎮化率,深圳早就沒有鄉村,城鎮化率百分之百、廣州超過85%,佛山接近95%,東莞接近90%,自成一體的珠三角堪稱是世上規模最大的城市群之一。

比較全國的百強區數量排名,廣東省傾一省之力包攬了22席,在前十強裡除去位列第七的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和位列第十的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其餘八席被廣東佔盡。

深圳市的南山區、廣州市的天河區、深圳市的福田區這三個城區更是包攬了全國百強區的前三名。從鄉鎮到縣城再到城區,廣東的城市哪裡還需要登上全國百強縣榜單,它的各大城市早就在百強區榜單裡高歌猛進。所以,根本不是廣東百強縣少,而是人們的目光所及之處太小

相關焦點

  • 全國百強縣排名出爐 GDP超千億縣(市)增至32個
    不過安徽縣(市)投資潛力排名提升迅速,這次又比上年增加2個,增至21個。浙江持續保持領先。課題組還對新城區競爭力、主城區競爭力進行了專項研究。研究發現,全國百強新城區比全國百強縣(市)增長動能略強,消費更快增長,而全國百強主城區與百強區增長動能基本一致,但財政自給率更高。
  • 全國經濟最強省廣東,為何只有一個百強縣?
    在此前四年的賽迪百強縣榜單中,廣東也都僅有1個縣市上榜,其中肇慶四會市上榜過1次,惠州惠東縣上榜過3次,名次都比較靠後。廣東經濟可以領跑全國,但在百強縣的競爭上卻十分乏力,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逐漸消失的珠三角強縣 廣東缺少經濟強縣,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廣東大部分的強縣,都已經撤縣設區了。
  • 2020年全國百強縣市排名名單出爐 全國百強縣GDP一覽表
    長沙縣取代龍口市進入前10強,這也是湖南省唯一一個進入十強的縣(市)。  2020年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分布16省,浙江縣(市)投資潛力仍然居首,安徽縣(市)提升迅速。浙江投資潛力百強縣(市)數量最多,達到28個,比上年增加2個,安徽則達到21個,也比上年增加2個,江蘇有12個,比上年減少1個。山東投資潛力百強縣(市)數目進一步減少到1個。
  • 最新全國百強縣出爐:32個縣GDP超千億 浙江數量反超江蘇
    從地區分布看,全國百強縣(市)分布於17省(市),蘇浙魯三省擁有的百強縣(市)數目達57席。其中,浙江超過江蘇,百強縣(市)數目居第一位,達到24個,比上年增加3個。  從經濟總量看,2019年,全國百強縣(市)GDP總和為95565億元,佔全國的9.6%。其中,有32個縣(市)GDP超過千億。
  • 雲南昆明「唯一」的縣級市,是省內的全國百強縣,GDP約430億元
    雲南省省會昆明下轄7個區、6個縣(含自治縣),也是唯一的縣級市,那就是安寧市。作為省會城市中唯一的縣級市,安寧的綜合實力當然不差,在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排名中,安寧市名列前72位,安寧也是雲南省唯一入選百強縣的縣級市,安寧堪稱雲南省「最強」縣域,相關資料顯示,安寧市gdp約430億元,居昆明區縣第五位。
  • 江蘇南通「唯一」的縣,GDP接近千億元,是全國百強縣之一
    江蘇省南通市有3個區(崇川、港閘口、通州)、4個縣級市(啟東、如皋、海門、海安),也是唯一的縣,那就是如東縣。作為南通市唯一的縣,如東的綜合實力不容小覷,在全國也處於領先地位,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排名中,如東縣位列第44位,但南通其他4個縣級市在排名中,比如東縣排名靠前,如東縣gdp達到52.29億元,是一個接近千億元的縣市,進入全國百強縣排名也不無道理,但如東縣和其他四個縣級市的gdp還有一定的差距,在不久的將來,如東縣或超過那些縣級市,撤縣設區設立縣級市也不是不可能
  • 百強縣江蘇獨佔26席,廣東30年GDP第一,僅1縣入榜
    近日,2019年中國百強縣名單出爐,《2019賽迪縣域經濟百強研究》顯示,百強縣發展迅猛,以不到全國2%的土地、7%的人口,創造出25%的縣域GDP、10%的全國GDP。有趣的是,連續30年穩居GDP總量首位的廣東省2018年生產總值為9.73萬億元,但百強縣中只有惠東縣排在第79位,理由是?據了解,珠三角發達地區的縣和縣級市大部分被改編為市轄區,市轄區直接管理街道和鄉鎮,是因為廣東和百強縣的等級劃分相去甚遠。
  • 山東10個「百強縣」分布圖:青島、煙臺、濰坊各2個
    前兩天聊了聊浙江、江蘇的百強縣,今天繼續聊一下最新一期百強縣山東省的表現。 山東省作為我國僅次於廣東、江蘇的第三經濟大省,同時也是北方第一經濟強省,在經濟形勢南強北弱的態勢下,山東可以算是北方諸省的代表了。
  • 大邑榮登全國縣域旅遊綜合實力百強縣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旅遊總收入超百億且接待遊客總人數超千萬的超級旅遊大縣有166個,比2018年增加了40個,增幅為31.74%。其中,浙江最多,有38個縣,貴州、四川、雲南、江蘇、江西,各有24個、16個、11個、10個、10個縣入圍。《2020全國縣域旅遊研究報告》顯示,2020全國縣域旅遊綜合實力百強縣分布在18個省份。
  • 2019全國百強縣:無錫前十有二。縣比省強!
    在百強縣前10名中,江蘇一省就佔了6席,無錫佔據2席;在縣域千億方陣中,江蘇也佔了近半席位,江陰、宜興都在內;在百強縣總榜單中擁有26個席位,佔比近3成;……其中,崑山市以3832億元的GDP總量拔得百強縣頭籌,江陰市以3806億元緊隨其後
  • 2015年全國百強縣排名揭曉 陝西神木府谷榜上有名
    縣域經濟是全國經濟的重要基礎,也部分反映出一省的經濟實力。而在最新的全國百強縣榜單中,苦樂不均的現象頗為明顯。  8月22日,全國縣域經濟專業研究機構社會智庫中郡研究所發布《2015縣域經濟發展報告》,第十五屆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揭曉。江蘇、山東和浙江三省共65個縣上榜,而黑龍江、甘肅、廣西等9個省份無一上榜。
  • 這份2020全國「百強縣」榜單,宜興為什麼沒進前十?
    全國「百強縣」,一直以來都是衡量各地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 7月28日,在「2020年全國縣域經濟創新發展論壇」上,由賽迪顧問縣域經濟研究中心編制的《2020中國縣域經濟百強研究》正式發布。賽迪顧問從全國1879個縣級行政區中評選出了2020年的百強縣,宜興排名第11位。
  • 中部三個地級省會貢獻了10個全國百強縣,為何能遠超副省級城市?
    中國百強縣最新的2020年榜單發布,縣級單位是中國行政級別中的重要一級,僅高於鄉鎮,低於地級市,縣域經濟是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百強縣以佔全國不到2%的土地、7%的人口,創造了全國十分之一的GDP;以佔全部縣域不到3%的土地、11%的人口,創造了縣域約四分之一的GDP。
  • 最新2020全國百強縣排名榜單:江蘇浙江山東領跑
    最新全國百強縣榜單:江蘇浙江領跑,消費旺盛工業實力強  7月28日,《2020中國縣域經濟百強研究》進行線上發布,最新全國百強縣榜單出爐。研究顯示,在百強縣前10名中,江蘇省獨佔一半,江蘇、浙江、山東三省領跑全國縣域經濟。同時,百強縣居民收入和消費能力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總體處在工業化後期。
  • 2020全國縣域旅遊綜合實力百強縣,你的家鄉上榜了嗎?
    全國縣域旅遊研究課題組、北京華夏佰強旅遊諮詢中心聯合發布了《全國縣域旅遊研究報告2020》。並且縣域旅遊綜合實力研究所依據旅遊經濟發展水平、政府推動作用、旅遊產業綜合帶動功能等35個指標評選出了「2020年全國縣域旅遊綜合實力百強縣」「2020年全國縣域旅遊發展潛力百佳縣」兩份榜單。
  • 全國百強縣之江蘇省揚州市高郵市:南方最早開發的地方
    根據中國百強縣的排名,江蘇省揚州市高郵市入圍了百強縣的範圍,這也是一個蘇中腹地的歷史悠久地區。高郵市是揚州市代管的縣級市,但是它的歷史其實比揚州市要更加久遠。高郵市堪稱是中國南方(秦嶺淮河以南)最早開發的地方,也是江蘇省蘇中地區的腹地。
  • 從全國旅遊百強縣名單看,蘇北旅遊還要加把力
    近日,第二屆全國縣域旅遊研究成果《全國縣域旅遊研究報告2020》暨「2020年全國縣域旅遊綜合實力百強縣」「2020年全國縣域旅遊發展潛力百佳縣」榜單新鮮出爐。《2020全國縣域旅遊研究報告》顯示,2020全國縣域旅遊綜合實力百強縣分布在18個省份。
  • 最新全國百強縣榜單:江蘇浙江領跑,消費旺盛工業實力強
    7月28日,《2020中國縣域經濟百強研究》進行線上發布,最新全國百強縣榜單出爐。研究顯示,在百強縣前10名中,江蘇省獨佔一半,江蘇、浙江、山東三省領跑全國縣域經濟。同時,百強縣居民收入和消費能力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總體處在工業化後期。據悉,該研究由賽迪顧問縣域經濟研究中心編制,自2016年起連續發布。
  • 大理市入選「2020年全國縣域旅遊綜合實力百強縣」
    日前,全國縣域旅遊研究課題組、北京華夏佰強旅遊諮詢中心聯合發布第二屆全國縣域旅遊研究成果《全國縣域旅遊研究報告2020》暨「2020年全國縣域旅遊綜合實力百強縣」「2020年全國縣域旅遊發展潛力百佳縣」榜單。
  • 2020全國百強縣房價榜出爐,河南這7個縣市入榜,房價最高近萬領跑全國
    日前,中國房地產報以《2020全國百強縣榜單》為基礎編制《2020年全國百強縣房價榜》和《2020年全國百強縣房價漲幅榜》,其中有38個縣新房均價過萬元,河南七縣市房價表現如何,一起去圍觀。百強縣以佔全國不到2%的土地,7%的人口,創造了全國十分之一的GDP;以佔全部縣域不到3%的土地,11%的人口,創造了縣域約四分之一的GDP。《研究》顯示:2019年百強縣中GDP破千億縣域突破33個。百強縣人均GDP達到11.09萬元,遠超全國平均水平,已達到高收入國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