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20全國百強縣排名榜單:江蘇浙江山東領跑

2020-12-09 閩南網

最新全國百強縣榜單:江蘇浙江領跑,消費旺盛工業實力強

  7月28日,《2020中國縣域經濟百強研究》進行線上發布,最新全國百強縣榜單出爐。研究顯示,在百強縣前10名中,江蘇省獨佔一半,江蘇、浙江、山東三省領跑全國縣域經濟。同時,百強縣居民收入和消費能力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總體處在工業化後期。

  據悉,該研究由賽迪顧問縣域經濟研究中心編制,自2016年起連續發布。百強縣榜單以「地區生產總值大於40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大於20億元」作為兩大數據入庫門檻,建立了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評價指標體系,包括一級指標4個,二級指標8個,三級指標22個。

  縣城是我國推進工業化城鎮化的重要空間,縣域經濟在國民經濟中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梳理發現,在近幾年的百強縣中,中西部地區席位增加明顯。

  今年的百強縣榜單中,東部地區佔68席,中部地區佔21席、西部地區佔8席,東北地區佔3席。與2019年相比,東部地區席位減少3席,中部地區增加2席,西部地區增加1席,東北地區保持不變。這意味著從縣域經濟層面看,我國中西部崛起戰略已初現成效。

  2020年賽迪百強縣各省(區)位次分布

  「強省強縣,江蘇領先」是今年百強縣榜單的突出特點。在百強縣前10名中,江蘇省獨佔一半,並包攬前3位。江蘇、浙江、山東三省表現搶眼,分別佔25席、18席和15席。

  賽迪顧問縣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馬承恩介紹道,百強縣總體實力突出。百強縣中GDP突破千億級別的縣域達到33個,較上年增加3個。江蘇省崑山市和江陰市GDP突破了4000億元,已經與太原市、貴陽市等省會城市相當。百強縣以佔全國不到2%的土地,7%的人口,創造了全國十分之一的GDP;以佔全部縣域不到3%的土地,11%的人口,創造了縣域約四分之一的GDP。

消費旺盛,人均GDP達到高收入國家水平

  研究顯示,2019年,百強縣人均GDP達到11.09萬元,遠超全國平均水平,僅次於江蘇省。根據世界銀行對低中高收入國家的劃分標準,百強縣人均GDP已達到高收入國家水平。

  百強縣與「粵江浙魯」四省2019年經濟規模對比圖

  與部分經濟大省相比,2019年,百強縣GDP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略低於廣東省和江蘇省,高於浙江省和山東省。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維度超過「粵江浙魯」四省,彰顯出百強縣強勁的工業實力。

  馬承恩表示,百強縣居民收入和消費能力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百強縣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87萬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8萬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54萬元,比當年全國水平分別高出26%、13%、59%。

  在消費方面,百強縣2019年人均社會消費品零售額3.69萬元,比2.94萬元的當年全國平均水平高出25.5%。研究顯示,縣域提供了承接產業資源轉移的空間,與此同時,縣域人口基數大,消費有待進一步開發,消費潛力巨大。

  同時,百強縣對資金和人口的吸引能力顯著提升。百強縣2019年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為10.92萬億元,與山東省相當。研究顯示,百強縣排名越靠前的縣域人口密度越高,對人口的集聚能力越強。

總體處在工業化後期,初步擺脫投資依賴

  從產業結構上來看,工業是百強縣發展的強勁引擎,固定資產投資對於發展的拉動作用在下降,經濟動能正在轉換的過程中。

  百強縣與「粵江浙魯」四省2019年工業數值對比圖

  2019年,百強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和第二產業增加值及增速都遠超江蘇、浙江和廣東等發達省份,可見,第二產業是百強縣發展的主要動力。

  賽迪顧問表示,按照錢納裡工業化進程階段劃分,百強縣處於工業化後期。從產業結構水平看,百強縣的三次產業結構為第一產業增加值小於10%,且第二產業比重大於第三產業比重,也處於工業化後期。

  賽迪顧問建議,在百強縣下一步的發展中,要提升第二產業整體供給體系的質量,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結構的適應性。「重中之重就是減少第二產業的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

  百強縣與全國及部分省份2019年固定投資總額增速對比圖

  2019年,百強縣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增速平均水平為6.79%,仍然高於全國水平5.4%。其中,4個縣域的固定資產投資佔GDP比重大於100%,42個縣域介於50%到100%之間。

  值得注意的是,最新的百強縣榜單中,固定資產投資佔GDP比重小於50%的縣域首次突破一半,同時百強縣2019年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為4.59萬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的45.6%,低於當年全國平均水平(56.6%)。

  賽迪顧問解讀稱,這說明百強縣固定資產投資的作用在下降,表明百強縣初步告別投資依賴,轉向投資、消費、出口協調並重的經濟結構,經濟動能正在轉換的過程中。

  但不可忽視的是,固定資產投資對於整體縣域來說仍然是拉動經濟增長重要的力量。此外,出口對於百強縣經濟發展的拉動目前來看作用有限。2019年,百強縣的進出口總額為3.51萬億元,與同等經濟體量的廣東省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百強縣與部分省份2019年進出口總額比較圖

  同時值得關注的是,在進出口方面,百強縣內部差異較大。以進出口總額佔GDP比例為例,最高的義烏市達到200%以上,顯露出對外開放的發展成果,而7成縣域不到全國平均水平(31.8%),部分百強縣的比例甚至不足1%。

第三產業具備較強發展潛力,科技創新成發展支撐

  研究顯示,百強縣三次產業結構中,第三產業僅佔43.4%,遠低於同期全國水平和「粵江浙魯」等經濟發達省水平。同時,第三產業增速較慢,低於第二產業增速。

  百強縣與全國及部分省份2019年三次產業結構比較圖

  因此,賽迪顧問認為,第三產業的發展能夠有效提高百強縣的城鎮化水平、產業附加值和科技創新活力,發力第三產業將成為未來百強縣經濟發展中不可忽視的重點。

  研究指出,縣域要著力推進科技創新,塑造以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等為核心的新優勢;縣域要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推進城鄉協調,主動融入以城市群為主體的區域新格局。

  今年6月,國家發改委也印發通知指出,要推進縣城市政公用設施提檔升級,加快開展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工作。

  賽迪顧問認為,在這方面要推動縣域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促進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同時要著力提升現代服務業水平,挖掘特色資源、文化、區位優勢,滿足縣域居民生產生活需要的同時積極放大生產服務能力。

  賽迪顧問此前也發布報告指出,第一,製造方式向智能化、綠色化轉變,服務型製造成為製造業升級重要方向;第二,數字經濟、平臺經濟、共享經濟、創意經濟等新興經濟形態不斷湧現;第三,新技術正在改變全球產業的價值鏈,改變國際生產力布局。

  在這樣的背景下,縣域經濟下一步的發展要緊抓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推動產業躍上中高端,同時依託縣域資源優勢和產業發展基礎,加快形成縣域經濟新優勢。  澎湃新聞記者 張若婷

原標題:最新全國百強縣榜單:江蘇、浙江、山東三省領跑

責任編輯:鄭莉莉

相關焦點

  • 最新全國百強縣榜單:江蘇浙江領跑,消費旺盛工業實力強
    7月28日,《2020中國縣域經濟百強研究》進行線上發布,最新全國百強縣榜單出爐。研究顯示,在百強縣前10名中,江蘇省獨佔一半,江蘇、浙江、山東三省領跑全國縣域經濟。同時,百強縣居民收入和消費能力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總體處在工業化後期。據悉,該研究由賽迪顧問縣域經濟研究中心編制,自2016年起連續發布。
  • 中國百強縣:山東入圍10席,浙江超江蘇,湖南長沙縣領跑中西部!
    等了好久,終於等來了最新的百強縣榜單。就在今天,中國社科院財經研究院發布了《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報告(2020)》。此外,課題組還公布了中國最新的百強縣榜單。有專家學者表示,縣域經濟是我國最為基礎的發展單位,唯有縣級單位高質量的發展,我國的社會經濟才會全面崛起。
  • 2020年全國百強縣房價榜公布:三河排名全國第三!
    2020年全國百強縣房價榜公布共有38個強縣的新房均價過萬元三河排名全國第三>均價19437元/平方米7月28日,由賽迪顧問縣域經濟研究中心編制的《2020全國百強縣榜單》出爐,在百強縣TOP10中,江蘇佔了一半,和浙江、山東兩省領跑全國縣域經濟,河北省遷安市、三河市上榜,分別排名第30位和
  • 2020年全國百強縣市排名名單出爐 全國百強縣GDP一覽表
    中部強縣長沙縣入圍前十  報告顯示,2020年全國綜合競爭力十強縣(市)依次是:崑山市、江陰市、張家港市、常熟市、晉江市、太倉市、義烏市、宜興市、慈谿市和長沙縣。其中,有8個是長三角地區的縣(市),崑山蟬聯這一榜單第一名。
  • 2018全國百強縣排名出爐,江蘇、浙江、山東三省佔了一大半
    近幾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了《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報告(2018)》,這份報告中將全國縣域排名前一百的統計了出來,也就是百強縣,這裡所謂的縣是指等級(包括縣級市和區)。在這一百個縣裡面,江蘇、浙江、山東這三個城市就佔了65個,所以說百強縣被這三個省佔了一大半。
  • 2020全國「百強縣」名單出爐!晉江排名第5,福建佔7席
    福建7地上榜最新百強縣據悉,全國「百強縣」榜單是縣域經濟研究最為權威的排行榜之一,常常成為衡量區域經濟的重要參考榜單。從百強縣所屬省份來看,2020年全國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分布在17省(市),擁有最多百強縣的仍是經濟強省浙江,比上年增加3席達到24席,而江蘇百強縣(市)有23席,山東10席,這三省佔據百強縣(市)數目合計57席。福建百強縣(市)也較多,有7席,比上年增加1席。
  • 最新全國百強縣出爐:32個縣GDP超千億 浙江數量反超江蘇
    12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布《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從地區分布看,全國百強縣(市)分布於17省(市),蘇浙魯三省擁有的百強縣(市)數目達57席。其中,浙江超過江蘇,百強縣(市)數目居第一位,達到24個,比上年增加3個。  從經濟總量看,2019年,全國百強縣(市)GDP總和為95565億元,佔全國的9.6%。
  • 2015年全國百強縣排名揭曉 陝西神木府谷榜上有名
    縣域經濟是全國經濟的重要基礎,也部分反映出一省的經濟實力。而在最新的全國百強縣榜單中,苦樂不均的現象頗為明顯。  8月22日,全國縣域經濟專業研究機構社會智庫中郡研究所發布《2015縣域經濟發展報告》,第十五屆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揭曉。江蘇、山東和浙江三省共65個縣上榜,而黑龍江、甘肅、廣西等9個省份無一上榜。
  • 這份2020全國「百強縣」榜單,宜興為什麼沒進前十?
    全國「百強縣」,一直以來都是衡量各地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 7月28日,在「2020年全國縣域經濟創新發展論壇」上,由賽迪顧問縣域經濟研究中心編制的《2020中國縣域經濟百強研究》正式發布。賽迪顧問從全國1879個縣級行政區中評選出了2020年的百強縣,宜興排名第11位。
  • 2020全國百強縣房價榜出爐,河南這7個縣市入榜,房價最高近萬領跑全國
    7月28日,賽迪顧問編制的《2020中國縣域經濟百強研究》發布,河南七縣市上榜。日前,中國房地產報以《2020全國百強縣榜單》為基礎編制《2020年全國百強縣房價榜》和《2020年全國百強縣房價漲幅榜》,其中有38個縣新房均價過萬元,河南七縣市房價表現如何,一起去圍觀。
  • 東臺榮登中國「百強縣」榜單,鹽城僅兩家!
    在百強縣前10名中,江蘇省獨佔一半,並包攬前3位。江蘇、浙江、山東三省表現搶眼,分別佔25席、18席和15席。 百強縣發展的主要動力是第二產業。第二產業增加值超過5萬億元,佔比高達51%,高出2019年全國平均水平12個百分點。
  • 2020年工業百強縣市榜單觀察:福建晉江首次超過江蘇常熟
    2020年工業百強縣市榜單觀察:福建晉江首次超過江蘇常熟 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王俊 2020-11-17 12:55 來源
  • 綜合實力百強縣榜單發布:昆明安寧市上榜
    掌上春城訊10月8日,被稱為民間版的全國百強縣榜單——2018年中國中小城市科學發展指數研究報告發布。一如往年,經濟大省江蘇仍然在2018年中國綜合實力百強縣中佔據約1/4的席位,成為「最大贏家」。江蘇佔據「百強縣」1/4記者注意到,在綜合實力前100強縣市中,江蘇佔到23席,數量最多。其次是山東和浙江,各佔15席和14席。按區域來看,長三角表現最為亮眼,江蘇、浙江、安徽三省在綜合實力前100強縣市中總共43席。
  • 2020最新中國「百強縣」榜單出爐,濟寧這個縣上榜!
    2020年百強縣中突破千億GDP級別的縣域達到33個,較上年增加3個。百強縣人均GDP已達到高收入國家水平,已進入工業化後期階段。7月28日,在「2020年全國縣域經濟創新發展論壇」上,由賽迪顧問縣域經濟研究中心編制的《2020中國縣域經濟百強研究》(下稱報告)正式發布。
  • 平陽上榜2020年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名單!
    平陽上榜2020年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名單!(2020)》暨全國百強縣(區)報告」在北京舉行。報告構建了全國縣域經濟競爭力和投資潛力指標體系,對2020年400個縣(市)的經濟競爭力和投資潛力指數進行了實證研究,並排出了百強榜單。
  • 江蘇省25個縣同時入圍全國百強縣榜單,常熟排名全國第5
    目前,中國2020年全國百強縣榜單公布,江蘇共有25個縣同時入圍全國百強縣榜單,表現可謂亮眼!是哪些縣(市)呢?它們就是崑山、江陰、張家港、常熟、太倉、宜興、海門、泰興、如皋、啟東、丹陽、海安、靖江、如東、溧陽、東臺、邳州、儀徵、興化、揚中、沛縣、沭陽、高郵、句容和射陽。
  • 全國經濟最強省廣東,為何只有一個百強縣?
    詩篇開頭的羅浮山,就坐落於惠州的博羅縣,也是今年百強縣榜單中廣東唯一上榜的縣。 近日,賽迪顧問《2020中國縣域經濟百強研究》發布,其中江蘇共有25個縣市上榜,獨攬榜單的1/4;浙江、山東上榜縣市也都超過了15個,與江蘇一起成為最大贏家。而經濟最強省廣東卻只有博羅縣上榜,還排在第93名,幾乎墊底。
  • 山東10個「百強縣」分布圖:青島、煙臺、濰坊各2個
    前兩天聊了聊浙江、江蘇的百強縣,今天繼續聊一下最新一期百強縣山東省的表現。 山東省作為我國僅次於廣東、江蘇的第三經濟大省,同時也是北方第一經濟強省,在經濟形勢南強北弱的態勢下,山東可以算是北方諸省的代表了。
  • 江蘇:全國百強縣最新排行榜 崑山、江陰、張家港、常熟包攬前四名
    論壇上發布的「縣域經濟100強(2019年)榜單」顯示,江蘇省崑山市以3832億元的GDP總量拔得頭籌,蘇南地區領跑全國縣域經濟。據悉,該榜單以「地區生產總值大於40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大於20億元」兩大數據入庫門檻,建立了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評價指標體系,包括一級指標4個,二級指標8個,三級指標22個。
  • 2020全國「百強縣」名單出爐
    )》暨全國百強縣(區)報告」在北京舉行。浙江超過江蘇,百強縣(市)數目居第一位,達到24席,比上年增加3席,而江蘇百強縣(市)有23席,與上年持平,山東則由上年的18席減少到10席。河南、福建百強縣(市)也較多,都有7席,河南比上年減少1席,福建則增加1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