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條來自外媒的報導備受矚目。報導稱,俄羅斯議會上院聯邦委員會近日批准一項法案,除了科學研究用途外,禁止俄羅斯境內種植轉基因植物和飼養轉基因動物。一時間,人們敏感的神經再度繃緊,關於轉基因的各種傳言再度沸騰,聖女果、彩椒、紅心火龍果……一大波「轉基因食品」被曝光於朋友圈,各種相關風險告誡紛紛呈現。本期《求證》特邀食品專家,跟大家說說這些被冤枉的農產品。
本期專家
趙昌輝:留美博士,吉林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講師,一直從事食品成分與健康的相關研究。
聖女果
——「我是柿子的爺爺」
【求證】趙昌輝:聖女果學名櫻桃番茄(ChreeyTomato)。在西方國家是非常重要的沙拉食材,在中國也是比較流行的水果之一。聖女果也是番茄的一個品種。而大番茄反而是小番茄的變種,是人們不斷通過雜交選育得來的,所以聖女果比大番茄本身還要更「原始」。
關於聖女果的歷史:早在公元700年,南美洲的阿茲臺克人已經開始吃番茄,而當時的番茄品種就是小番茄,也就是現代聖女果的祖先。16世紀初,西班牙徵服者把番茄種子從美洲地區帶到了歐洲。此後200多年的時間裡,番茄要麼僅僅作為觀賞植物在園中種植,要麼就被認為是有毒邪惡的東西而被人們避開。事實上,番茄的果實無毒,只有莖和葉是有毒的。直到19世紀人們才打破謠言,逐漸開始食用番茄。到20世紀80年代,番茄已經作為一種重要的水果和沙拉食材在西方大規模流行。
在我國,大概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引進聖女果,現在也開發了很多新品種。但是我們吃的大多數還是最原始的番茄品種,現代序列分析已經證實了這一點。一些開發的新品種聖女果主要是將那些口感、風味、形狀等比較優良的小番茄通過雜交技術重新組合在一起而獲得的,並非轉基因食品。
彩椒
——「我是史前的」
【求證】趙昌輝:彩椒一般被歸類為甜椒,因顏色多樣而得名。常見的甜椒顏色包括綠色、黃色、橘色和紅色。此外還有較為少見的紫色、棕色和白色等。這些顏色主要是因為甜椒中含有不同類型的花青素所致,屬於天然存在的遺傳基因差異。很多罕見的顏色是雜交或者變種產物,並非轉基因的結果。
關於彩椒的歷史:秘魯的史前遺留物顯示甜椒很早就在中美洲和南美洲被當地人種植。哥倫布在1493年將彩椒種子帶回歐洲,後來又傳播到其他國家和地區。如今,我國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甜椒出口國。
目前,我國公開的商業化轉基因食品中是沒有甜椒的。雖然我國曾經批准過抗病毒甜椒的商業化種植,但是,與常規甜椒相比,轉基因甜椒並沒有明顯優勢,因而被市場自然淘汰了。
紅心火龍果
——「我是原生態的」
【求證】趙昌輝:紅心火龍果是火龍果的一個品種,產量較少,但卻是原生態水果。
紅心火龍果也是始於中美和南美當地的品種,後來傳到了亞洲等國家。它的紅色果肉主要是因含大量抗氧化天然色素番茄紅素所致,並不是轉基因而來。紅心火龍果也有淺紅到深紅等多個不同品種。不但不是轉基因食品,而且,紅心火龍果的營養價值還要高於白心火龍果。
彩粒玉米、袖珍玉米
——「我們是選育的」
【求證】趙昌輝:不可否認,我國批准獲得轉基因生產應用安全證書的作物確實有玉米。但是,市場上特殊顏色的如紫色玉米、彩色玉米等,都是常規選育的結果,並非轉基因品種。各種品種的玉米最早也是在美洲的墨西哥地區種植,後來在公元1600年左右,傳到了殖民者手中。
關於彩色玉米的由來,據記載,是一位印第安老人在田野間挑選出彩色的天然變種玉米,經過精心培育,逐漸繁育出來,並在市面上流行起來。這個道理,其實就類似於我們通過人工馴化養殖的方式,繁育出各種顏色的金魚。
袖珍玉米、小玉米,其實是還未長大成熟的玉米,也被稱為「玉米筍」或「娃娃玉米」,與轉基因一點關係也沒有。類似的還有小南瓜和小黃瓜,都是未充分成熟的作物。如果繼續種植,它們最終都會長成普通大小的果蔬。當然,也確實存在一些小個頭的玉米品種,但是成熟後一般也可以長到5釐米以上。
無籽西瓜、無籽葡萄
——「俺們是雜交的」
【求證】趙昌輝:無籽西瓜是利用生物鐘生物隔離的原理培育出來的品種,比如四倍體西瓜和二倍體西瓜雜交就可以產生不育西瓜,而四倍體西瓜是二倍體西瓜偶然原因變成的。這些培育出的不育西瓜就是所謂的無籽西瓜。這些無籽西瓜中常會看到一些小小的瓜籽,大都是白色的,這是沒有發育的胚珠。同樣,無籽葡萄也是類似的原理。當然我們還有其他無籽食品,不過目前為止都不是應用轉基因手段獲得的。
紫甘藍
——「我是原生蔬菜」
【求證】趙昌輝:我們常見的甘藍產於歐洲西南海岸。而目前出現的紫甘藍不是轉基因蔬菜,而是原生蔬菜。紫甘藍的顏色隨土壤酸鹼性會有一定的變化,所以不同產地的紫甘藍顏色會略有不同。
紫薯
——「我只是甜薯的一種」
【求證】趙昌輝:紫薯是甜薯的一種,是天然存在的品種,當然也有很多新開發的品種,比如市售的京薯6號紫薯,是由北京農學院王寒教授經多年努力將巴西紅薯與中國紅薯雜交選育而成的一個紫黑薯新品種。紫薯最初流行於歐美和日本,我國大概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從日本引進,目前國內栽培的紫薯有很多都是由農科院雜交選育而來,並非轉基因食品。
這些才是轉基因
根據農業部官方網站發布,目前我國已批准安全證書的轉基因品種有棉花、水稻、玉米和番木瓜,而只有棉花和番木瓜獲得了商業化種植的批准。2015年轉基因棉花推廣種植5000萬畝,番木瓜種植15萬畝。所以轉基因水稻和轉基因玉米並沒有商業化種植。同時,我國批准用作加工原料的進口轉基因作物僅有大豆、玉米、油菜、棉花和甜菜。批准進口安全證書後的作物是否進口和進口多少主要由市場決定。目前我國對轉基因食品的評價是按照國務院頒布的《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及相關制度的規定分階段進行。包括從實驗室到田間,然後是小規模試驗,接著是較大規模的田間種植、生產性實驗、安全證書申請評估五個階段,推廣手段也是按照非食用作物、飼料作物或加工原料、食用作物的方向進行。網上流傳的所謂轉基因糧食如小麥、水稻等,還有轉基因水果、蔬菜等都不是轉基因品種。(董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