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不是轉基因:聖女果 彩粒玉米 無籽西瓜

2020-12-23 中國新聞網

  最近,有條來自外媒的報導備受矚目。報導稱,俄羅斯議會上院聯邦委員會近日批准一項法案,除了科學研究用途外,禁止俄羅斯境內種植轉基因植物和飼養轉基因動物。一時間,人們敏感的神經再度繃緊,關於轉基因的各種傳言再度沸騰,聖女果、彩椒、紅心火龍果……一大波「轉基因食品」被曝光於朋友圈,各種相關風險告誡紛紛呈現。本期《求證》特邀食品專家,跟大家說說這些被冤枉的農產品。

  本期專家

  趙昌輝:留美博士,吉林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講師,一直從事食品成分與健康的相關研究。

  聖女果

  ——「我是柿子的爺爺」

  【求證】趙昌輝:聖女果學名櫻桃番茄(ChreeyTomato)。在西方國家是非常重要的沙拉食材,在中國也是比較流行的水果之一。聖女果也是番茄的一個品種。而大番茄反而是小番茄的變種,是人們不斷通過雜交選育得來的,所以聖女果比大番茄本身還要更「原始」。

  關於聖女果的歷史:早在公元700年,南美洲的阿茲臺克人已經開始吃番茄,而當時的番茄品種就是小番茄,也就是現代聖女果的祖先。16世紀初,西班牙徵服者把番茄種子從美洲地區帶到了歐洲。此後200多年的時間裡,番茄要麼僅僅作為觀賞植物在園中種植,要麼就被認為是有毒邪惡的東西而被人們避開。事實上,番茄的果實無毒,只有莖和葉是有毒的。直到19世紀人們才打破謠言,逐漸開始食用番茄。到20世紀80年代,番茄已經作為一種重要的水果和沙拉食材在西方大規模流行。

  在我國,大概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引進聖女果,現在也開發了很多新品種。但是我們吃的大多數還是最原始的番茄品種,現代序列分析已經證實了這一點。一些開發的新品種聖女果主要是將那些口感、風味、形狀等比較優良的小番茄通過雜交技術重新組合在一起而獲得的,並非轉基因食品。

  彩椒

  ——「我是史前的」

  【求證】趙昌輝:彩椒一般被歸類為甜椒,因顏色多樣而得名。常見的甜椒顏色包括綠色、黃色、橘色和紅色。此外還有較為少見的紫色、棕色和白色等。這些顏色主要是因為甜椒中含有不同類型的花青素所致,屬於天然存在的遺傳基因差異。很多罕見的顏色是雜交或者變種產物,並非轉基因的結果。

  關於彩椒的歷史:秘魯的史前遺留物顯示甜椒很早就在中美洲和南美洲被當地人種植。哥倫布在1493年將彩椒種子帶回歐洲,後來又傳播到其他國家和地區。如今,我國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甜椒出口國。

  目前,我國公開的商業化轉基因食品中是沒有甜椒的。雖然我國曾經批准過抗病毒甜椒的商業化種植,但是,與常規甜椒相比,轉基因甜椒並沒有明顯優勢,因而被市場自然淘汰了。

  紅心火龍果

  ——「我是原生態的」

  【求證】趙昌輝:紅心火龍果是火龍果的一個品種,產量較少,但卻是原生態水果。

  紅心火龍果也是始於中美和南美當地的品種,後來傳到了亞洲等國家。它的紅色果肉主要是因含大量抗氧化天然色素番茄紅素所致,並不是轉基因而來。紅心火龍果也有淺紅到深紅等多個不同品種。不但不是轉基因食品,而且,紅心火龍果的營養價值還要高於白心火龍果。

  彩粒玉米、袖珍玉米

  ——「我們是選育的」

  【求證】趙昌輝:不可否認,我國批准獲得轉基因生產應用安全證書的作物確實有玉米。但是,市場上特殊顏色的如紫色玉米、彩色玉米等,都是常規選育的結果,並非轉基因品種。各種品種的玉米最早也是在美洲的墨西哥地區種植,後來在公元1600年左右,傳到了殖民者手中。

  關於彩色玉米的由來,據記載,是一位印第安老人在田野間挑選出彩色的天然變種玉米,經過精心培育,逐漸繁育出來,並在市面上流行起來。這個道理,其實就類似於我們通過人工馴化養殖的方式,繁育出各種顏色的金魚。

  袖珍玉米、小玉米,其實是還未長大成熟的玉米,也被稱為「玉米筍」或「娃娃玉米」,與轉基因一點關係也沒有。類似的還有小南瓜和小黃瓜,都是未充分成熟的作物。如果繼續種植,它們最終都會長成普通大小的果蔬。當然,也確實存在一些小個頭的玉米品種,但是成熟後一般也可以長到5釐米以上。

  無籽西瓜、無籽葡萄

  ——「俺們是雜交的」

  【求證】趙昌輝:無籽西瓜是利用生物鐘生物隔離的原理培育出來的品種,比如四倍體西瓜和二倍體西瓜雜交就可以產生不育西瓜,而四倍體西瓜是二倍體西瓜偶然原因變成的。這些培育出的不育西瓜就是所謂的無籽西瓜。這些無籽西瓜中常會看到一些小小的瓜籽,大都是白色的,這是沒有發育的胚珠。同樣,無籽葡萄也是類似的原理。當然我們還有其他無籽食品,不過目前為止都不是應用轉基因手段獲得的。

  紫甘藍

  ——「我是原生蔬菜」

  【求證】趙昌輝:我們常見的甘藍產於歐洲西南海岸。而目前出現的紫甘藍不是轉基因蔬菜,而是原生蔬菜。紫甘藍的顏色隨土壤酸鹼性會有一定的變化,所以不同產地的紫甘藍顏色會略有不同。

  紫薯

  ——「我只是甜薯的一種」

  【求證】趙昌輝:紫薯是甜薯的一種,是天然存在的品種,當然也有很多新開發的品種,比如市售的京薯6號紫薯,是由北京農學院王寒教授經多年努力將巴西紅薯與中國紅薯雜交選育而成的一個紫黑薯新品種。紫薯最初流行於歐美和日本,我國大概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從日本引進,目前國內栽培的紫薯有很多都是由農科院雜交選育而來,並非轉基因食品。

  這些才是轉基因

  根據農業部官方網站發布,目前我國已批准安全證書的轉基因品種有棉花、水稻、玉米和番木瓜,而只有棉花和番木瓜獲得了商業化種植的批准。2015年轉基因棉花推廣種植5000萬畝,番木瓜種植15萬畝。所以轉基因水稻和轉基因玉米並沒有商業化種植。同時,我國批准用作加工原料的進口轉基因作物僅有大豆、玉米、油菜、棉花和甜菜。批准進口安全證書後的作物是否進口和進口多少主要由市場決定。目前我國對轉基因食品的評價是按照國務院頒布的《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及相關制度的規定分階段進行。包括從實驗室到田間,然後是小規模試驗,接著是較大規模的田間種植、生產性實驗、安全證書申請評估五個階段,推廣手段也是按照非食用作物、飼料作物或加工原料、食用作物的方向進行。網上流傳的所謂轉基因糧食如小麥、水稻等,還有轉基因水果、蔬菜等都不是轉基因品種。(董傑)

相關焦點

  • 甜玉米究竟是不是轉基因玉米?
    現在,坊間有一種說法:甜玉米是轉基因玉米。一時間,一些愛健康的小夥伴兒們和有孩子的媽媽們控制起自己的食慾,堅決不買甜糯玉米,事實真是這樣嗎?在長春召開的中國鮮食玉米大會上,權威專家對外宣布,國內目前種植的包括彩色玉米、甜玉米、糯玉米等在內的鮮食玉米的種質都是自然產生並通過常規雜交選育,我國的甜糯玉米不是轉基因產品。
  • 我們常吃的彩椒,聖女果,無籽西瓜到底是不是轉基因?看看沒壞處
    俗話說圈住一個人就犒勞他的胃,而轉基因的出現卻影響著人們的選擇。追究其根源,1994年,美國市場上首次出現了轉基因食品,一種軟化緩慢的西紅柿。隨後各種轉基因的植物研究在各個地方就廣泛地開展起來,並且逐步進入了商業化的軌道。
  • 啥食物不是轉基因食物?別對奶油草莓有誤解,健康飲食從了解開始
    最近,有關轉基因的私信一直不斷,有人諮詢平時吃到什麼怪味道,或者見到什麼形狀比較不同的蔬菜和水果,第一反應就是轉基因,對待眼前的食物心裡不免增加了幾分擔心。究竟哪些食物是轉基因食品,哪些食物不是轉基因食物,今天博禾醫生就來嘮叨下這個話題。
  • 聖女果是轉基因嗎?專家指出:這幾種不是轉基因可以隨便吃
    近些年炒得沸沸揚揚的轉基因食品,即使有很多專家指出沒有害處,也依然有很多人不接受轉基因,也不願意花錢買轉基因食品,像我們常說的「有錢難買我願意」,我就是不想吃轉基因,管你健不健康有沒有害,那麼今天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哪些食物不是轉基因食物。
  • 曾經售價10元起,如今一斤兩元,被扣上轉基因的千禧果,你吃過嗎
    而聖女果作為和西紅柿同屬一科的水果,自上市也受到了不少人的喜愛,但聖女果酸甜的口感並不是人人都能夠接受的。隨著農業科技的發展一種全新的聖女果品種千禧果的上市也得到很多人的認可。因為千禧果滿口清甜,不帶一絲的酸澀感,但如今千禧果卻被扣上了轉基因的帽子售價大跌。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接著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千禧果是如何從雲端跌入谷底的。
  • 中國工程院院士:已做好轉基因玉米產業化準備
    中國農大教授、工程院院士、玉米遺傳育種專家戴景瑞表示,中國的科研人員已經做好了轉基因玉米產業化的準備,只要批准了就可以全面鋪開。   轉基因玉米品種有儲備   2008年,「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科技重大專項」(以下簡稱「轉基因重大專項」)立項,計劃在未來15年投入240億元,進行轉基因產品研發。
  • 加甜糯玉米,你被轉基因了嗎?
    近年來,牛奶被「三聚氫胺」了,飲料被「添加劑」了,蔬菜被農藥汙染了,「毒豆芽」被推廣了,小鱔魚被「避孕」了,嫩黃瓜被「絕育」了……悲哉,實乃國人之悲哀!這些刺向國人健康的自殘式「明槍」,相比合法化的轉基因食品之入侵式「暗劍」,似乎「小巫見大巫」了。當轉基因充斥人們視線的時候,綠川家的加甜糯玉米就這樣明晃晃地躺著中槍了。那麼加甜糯玉米,你真的被轉基因了嗎?
  • 轉基因玉米滅絕帝王斑蝶?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他的實驗室發現,用撒有Bt轉基因玉米花粉的葉片餵養帝王斑蝶幼蟲,幼蟲會死亡或者發育遲緩。  文章很快引起了公眾的高度關注。帝王斑蝶很受美國人的喜愛。其幼蟲的食物是一種叫做馬利筋的小灌木。馬利筋很愛長在玉米田附近甚至內部。如果Bt轉基因玉米的花粉真的會對帝王斑蝶幼蟲造成威脅,那當然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不過,Losey在論文中強調,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確認轉基因玉米對帝王斑蝶的危害。
  • 山西部分地區大老鼠絕跡被指與轉基因玉米有關
    不過,村民家裡還是有些老鼠,但據於彥輝介紹,現在家裡的老鼠也變得怪怪的,「以前老鼠都是將玉米拖進洞裡吃,現在它們好像變笨了,就坐在糧堆上吃,我親眼見過幾次。」  對於老鼠為何減少,村民陳陶陪認為是因為放了老鼠藥。他記得三四年前,榆樹市裡曾統一在地裡放藥,另外的原因則是老鼠的天敵多了,比如黃鼠狼、老鷹多了。  不過,他還是有些困惑,以前也有老鼠的天敵,為何那時老鼠那麼多。
  • 國產轉基因玉米、大豆商用或將落地,轉基因植物品種命名公示開啟
    去年12月30日,農業農村部科教司公示了192個擬頒發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的植物品種,含2個玉米品種和1個大豆品種,分別為北京大北農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DBN9936抗蟲耐除草劑玉米、杭州瑞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浙江大學的雙抗12-5玉米以及上海交通大學的SHZD32-01抗除草劑大豆。
  • 玉米將成為我國首個商業化生產的轉基因作物
    網易財經7月9日訊 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所長林敏今日出席「生物技術應用前景與農業可持續發展」座談會時向網易財經透露,玉米有望成為我國首個商業化生產的轉基因作物,專家論證已經於去年底完成,安全證書的審批已經進入決策層面
  • 聖女果是轉基因番茄?你開什麼玩笑
    在這個對轉基因仍舊充滿懷疑年代,聖女果是轉基因番茄的傳言讓許多聖女果愛好者倍感痛苦與糾結。現在,讓大聖帶你一起尋找關於聖女果的神秘的真相!2016年在央視科普中國節目的「十大科學流言終結榜」中明確指出聖女果不是轉基因番茄。而據現有材料表明,相較於我們熟悉的大果番茄,聖女果更為接近番茄的原始種,可以稱聖女果是一種沒有完全被馴化的番茄品種。
  • 轉基因玉米致癌風波(2)
    繼「黃金大米」事件之後,轉基因玉米致癌的新聞又成熱點。 塞拉利尼其人塞拉利尼在反對轉基因的領域掀起過幾次軒然大波。
  • 營養早餐、飽腹代餐——有機、低脂、非轉基因玉米!
    一安全放心:有機認證+非轉基因檢測我們國家對有機認證是非常嚴格的玉米地裡丟下去1粒化肥、撒下去1滴農藥整個產品就不能叫有機了>土壤、空氣、地下水都達到了檢測標準我們的玉米經過國家有機認證每一箱玉米都有專屬的有機溯源碼選用優良品種種植華測檢測CTi 非轉基因二
  • 商用轉基因主糧5年內沒戲 玉米或例外
    中國發展轉基因主糧商業化的步伐已經生變。一位接近農業部的知情人士向媒體透露,未來5至10年內國家將不會推行以水稻、小麥為主的轉基因主糧商業化。這一政策取向,在今年年內將出臺的《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規劃(2011—2020)》(下稱《規劃》)中已經有所體現,該《規劃》並不包含轉基因水稻、小麥、玉米和大豆等糧食作物的內容。
  • 聖女果是轉基因食品嗎?不要再危言聳聽了,多吃聖女果對身體好
    可是由於前些年有很多攻擊轉基因技術的謠言,有人說番茄變小,會不會就是因為轉基因的關係呢?於是乎有人也將聖女果列入轉基因作物的名冊。那麼,聖女果真的是轉基因食品嗎?不要再危言聳聽了,聖女果不但不是轉基因食品,而且多吃聖女果人們的身體有很多好處哦!
  • 轉基因:我們的目的不是贏得一場辯論
    (麻煩之處在於,就有人利用這個「裝糊塗」,把謠言給風生水起地搞起來了)MIR162這個品系的玉米在美國種植範圍很廣,無論是在種植、儲藏還是運輸環節中,它們目前都並未與其他玉米分開來處理。這個情況導致它們可能以很低的水平混雜在其他玉米當中,這就是所謂的「低水平混雜」(LLP,low level presence)。LLP是個世界性的難題,因為它製造了一個可以鑽的空子。
  • 超過12排就是轉基因玉米?看看專家怎麼說
    談「轉基因」色變似乎已經變成了日常思維,我們也因此避開了許多美食,比如顏色鮮豔的彩椒、沒有籽的葡萄、多排數的玉米……面對轉基因食物,我們似乎有些矯枉過正,也更容易輕信謠言。秋季一來,又到了吃玉米的季節。
  • 方舟子:美國以轉基因玉米為主食崔永元系謠言
    美國種植的玉米中轉基因品種所佔的比例逐年增加,到2013年美國玉米的90%是轉基因的品種。反轉控沒法否定這個事實,就狡辯說,轉基因玉米在美國是當飼料和工業用的,不是供人吃的。此前我已寫了兩篇文章駁斥這個說法:《「美國人不吃轉基因玉米」的謠言可休矣》、《再說說美國人吃不吃轉基因玉米》。最近又發現了直接的證據,證明美國人不僅吃轉基因玉米,而且還以轉基因玉米為主食。說來可笑,這個證據還是由美國一家反對轉基因食品的快餐連鎖店提供的。這家快餐連鎖店叫Chipotle,經營墨西哥餐,在美國有1000多家分店。
  • 甜玉米真的不是轉基因玉米,不要再相信謠言了!真相就在這裡
    現在網絡上流傳一些謠言,說甜玉米是轉基因玉米!今年南方甜玉米豐收,但是價格大跌,市場消費遠低於上市供應的甜玉米,有很大程度上是受網絡謠言的影響!我們對轉基因食品要謹慎對待,要有選擇知情權。但是我們也要區分哪些是謠言,哪些是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