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經中國電影票房榜冠軍都是好萊塢大片,國產片什麼時候追上的?
中國電影史上,曾經的票房冠軍都是被好萊塢大片牢牢把持。如今國產片能夠在票房方面把好萊塢大片牢牢壓制住,實在是個不小的成就呢。今天就讓咱們回顧一下中國電影史上,曾經的票房榜冠軍爭奪戰吧。當然,說到票房,咱們有一個前提,就是以1994年有全面的票房統計數據為分界線。
-
2012年我國電影票房前十僅三部國產片
多年來國產影片佔市場主導地位的局面今年受到動搖,隨著2012年進口分帳片配額增加至34部,國內電影市場格局正在面臨調整。根據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10月,國產故事片共生產638部,佔據上映影片的80%,但票房收益僅佔總票房132.72億元中的41.4%,未能延續此前國產片票房連續9年超過進口片的紀錄。
-
韓票房十強本土電影佔九席 人均觀影次數世界第一
2013年韓國電影給中國電影上了一課 票房十強本土電影佔九席 人均觀影次數世界第一 韓美合拍的大片《雪國列車》目前正在中國上映,這部代表了韓國電影實力的影片在中國的票房並不好。這也代表了中韓兩大市場的不同———好萊塢大片在中國勢頭兇猛,而2013年韓國電影票房10強中,本土電影佔了9席,引進片只有《鋼鐵俠3》擠進前十。從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公布的2013年數據看,韓國電影在各項指標上都已經躍居亞洲第一,這對畸形發展的中國電影來說,有哪些可以借鑑之處?
-
2012年中國電影起伏跌宕 國產電影票房佔48.5%
由二季度國產電影票房份額僅佔28.9%,到最終《人再囧途之泰囧》票房破天荒達到12.6億元人民幣,賀歲片市場國產片成績斐然,最終四季度票房佔比67.1%,全年以48.5%收官。這一年,國產電影有如坐過山車,就像一部以自身為主角的電影,走過遭遇磨難、經受考驗、多方設法、苦練內功的過程,最後終於迎來了中國人最樂見的「皆大歡喜」結局。
-
美媒:2013中國電影票房國產片反超進口片
美國《華爾街日報》中文網1月4日文章,原題:2013中國電影票房:國產片反超進口片一項估測顯示,過去的一年裡國產電影推動中國票房總收入增加了27%。雖然在2012年影片票房中與冠軍寶座失之交臂,但風水輪流轉,2013年國產片又從進口片手中奪回了頭把交椅。
-
2017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破500億元 國產片佔比過半
從2003年電影產業化改革啟動時的全國總票房10億元,到只用324天即突破年票房500億元,中國電影只用了短短十幾年,這是世界電影史上都未曾有過的速度。業內人士指出,中國電影產業的迅速發展得益於改革釋放出的巨大活力,在十幾年改革的積累下,中國電影已經躍上了一個全新的發展臺階,正在改寫著以好萊塢為單極話語權的世界電影格局。
-
2012年內地票房168億 國產片虧損比例超80%
日前,國家廣電總局公布了2012年中國內地電影市場全年票房,約為168億元。其中,國產片票房為80億元,佔到票房總收入的47.6%;進口片票房約計88億元,佔到票房總收入的52.4%。而在全年的票房前十名影片中,僅有《人再囧途之泰囧》(以下簡稱《泰囧》)、《畫皮Ⅱ》和《十二生肖》3部華語片榜上有名。然而展望今年的內地電影市場,不但類型片將成大勢,張藝謀、陳凱歌、姜文、馮小剛也都有新片推出。
-
2018年七部國產片進票房前十 改編和系列電影成贏家
截至8月5日,2018年總票房已突破400億(含服務費),票房榜前十名的影片中,國產片以七部之多佔據了絕對優勢。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喜劇仍然是觀眾最為喜愛的電影類型,與好萊塢的情況類似,改編和系列電影成為觀眾較為關注的領域。
-
2018年進口電影報告:好萊塢大片不行了?
所有進口片加起來只有230.79億,佔比37.8%,比2017年少約27億,國產片的「主場優勢」越發明顯。是什麼導致以前爛片都能大賣的進口片,如今徹底幹不過國產片了呢?難道好萊塢大片真的不行了嗎?9《蟻人2:黃蜂女現身》票房:8.31億關鍵詞:「漫威」漫威大法好,漫威大法妙,漫威大法呱呱叫。2018年的漫威電影依然有兩部電影成為進口片票房前十強。
-
票房狂轟27.9億,迪士尼北美奪冠,漫威稱霸前十榜單轟動好萊塢
截止目前迪士尼今年上映了9部電影(含跨年11部),北美合計總票房狂轟27.9億美元,共入場3.11人次觀看,全球票房超過72億美元(不含跨年作品票房)。迪士尼票房就猛不服也不行,全球票房都快趕上今年北美年度總票房了(101億美元)。迪士尼2018年全球票房轟出72億美元,是它歷史第二高戰績,僅次於2016年創下的76億美元歷史紀錄。
-
0415-0421內地票房榜 《特種部隊2》佔半壁江山
進口片1851622624中影9《特種部隊2》以約2.07億穩佔冠軍寶座,累計點映達2.09億;《分手合約》本周收8286萬居第二,累計1.45億;夢工廠新作《瘋狂原始人》入市2天收3898萬排第三;《北京遇上西雅圖》再入3219萬位居第四,累計過5億,在新片衝擊下表現漸緩。本周國產片份額降至約37%。
-
2012年電影票房排行榜出爐 前10名進口片佔8部
回想起2012年,中國電影市場發生了不少頗具看點的故事——春天時,《鐵達尼號3D》勾起時代的記憶;5月,《畫皮2》為國產片注入第一劑強心針;暑期檔,「雙俠」同日火拼激起好萊塢的熱浪;秋天裡,「中美電影新政」讓國產影視的未來更撲朔迷離;入冬後,片方院線「分帳之爭」激烈爆發;年末,喜劇片《泰囧》以黑馬之勢首周票房超越當年的《阿凡達》…… 2012年與電影相關的記憶是如此豐富,而且銀幕裡外的故事同樣精彩
-
票房僅收3611萬,夢工廠新片撲街了,好萊塢動畫片國內真賣不動
國慶檔是國產片的舞臺,進口片一般進步不來,但今年國慶就有一部好萊塢大片。在以往好萊塢電影對陣國產片時候有較大的優勢,但現在美國大片佔不到任何便宜了。昨日公映的《雪人奇緣》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了,國慶是票房旺季,但遺憾的是它票房競爭不過國產大片,好萊塢動畫大片國內也賣不動。
-
市場已現大片饑渴感 中國電影不能「贏小失大」
在大片高密度上映壓力下,國產片仍由較強對抗力原標題:中國電影 不能「贏小失大」 開學的號角,宣告今年電影暑期檔結束。—編 者搶眼暑期檔9部國產小片票房過億,在本土市場有實力與好萊塢抗衡 在近3個月的暑期檔裡,整個電影市場票房收入超過5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逾40%。
-
國產片難敵「好萊虎」「親密喜羊羊」異軍突起
近日,網絡盛傳網友自製上半年國產電影全軍覆沒表格,將國產電影和好萊塢大片的對抗賽用票房數據殘酷剖析。在國產片一邊扎堆生產一邊集體虧損的大環境下,卻仍有《親密敵人》、《喜羊羊與灰太狼之開心闖龍年》、《黃金大劫案》等電影票房過億,不同成功模式引人深思。網友痛心 國產片難敵「好萊虎」據藝恩票房統計,好萊塢大片《黑衣人》本周上映3天,掘金1.57億,奪得本周票房冠軍。而上映已經一周的國產電影《我11》卻只有470萬票房。
-
2012年進口片狂攬88億票房 十年來首超國產片
據時光網報導,2012年,中國內地電影市場總票房收入約170億元,去年共有76部引進片公映,創造了88億票房,十年來首次超過國產片。但引進片在內地市場絕不是一馬平川,檔期的巧妙安排也能讓多部好萊塢大片狹路相逢,《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和《超凡蜘蛛俠》在8月底的相遇就造成了各自的票房內傷……本報綜合報導 概況綜述 誰也沒料到還是那艘船奪冠 2012年,中國內地電影市場總票房收入約170億元(人民幣,下同),創歷史新高。
-
上映3天收入僅28萬,中國國粹電影跟好萊塢大片剛正面票房有點慘
最近內地電影市場基本上被好萊塢大片佔據,眾多國產電影處境艱難阿湯哥最新動作大片《碟中諜6》8月31號在內地首映,雖然被推遲了一個多月上映,但影迷們對這部電影的熱情依然嚇人,截至發稿時間9月1號14點《碟中諜6》在內地拿下了2.67億票房,其佔據了近百分之
-
盤點10部2018年國產片黑馬,中國電影看到了希望
面對同期的《勇敢者遊戲:決戰叢林》、《星球大戰8》等大片的「夾擊」,《無問西東》硬是拿下了超過7億人民幣的票房,力壓阿米爾·汗的《神秘巨星》,成為今年1月份第二賣座的影片。也許是豆瓣文青較多,7.6的評分擠進了豆瓣年度榜單最高分的國產電影前十位,整體口碑已經超過了一部「清華120周年賀歲片」的期待值,就連黃曉明的表演都有了些小進步,導演李芳芳絕對對得起「李安的同門師妹」的名號。
-
好萊塢大片PK春節檔選手,今年200億票房穩了嗎?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1日電(任思雨)近日,電影《緊急救援》宣布提檔,由明年大年初一提前至12月18日上映,將與好萊塢大片《神奇女俠1984》同日PK。進入12月,多部電影將集中上映,一掃11月的影市冷清,在賀歲檔的壓軸一戰,今年電影市場有望衝擊200億票房嗎?2020年賀歲檔部分影片海報。
-
香港暑期檔票房:劉德華古天樂大片上榜,好萊塢大片獨攬票房榜單
香港暑期檔票房好萊塢大片獨攬榜單,票房前四位都是美國大片。迪士尼《玩具總動員》奪得冠軍,票房狂收了8818萬港元。索尼《蜘蛛俠:英雄遠徵》刷新系列新高,票房大爆了8535萬港元,有漫威參與票房就是有保證。《獅子王》票房收3838萬港元,成績一般但依舊擠進了前三。《速度與激情:特別行動》票房收3710萬,排名第四位,環球影業大片表現失水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