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大學與國家天文臺共建天文研究中心

2020-12-18 每日科技網

        【每日科技網】

   廣州大學在打造重大科研平臺上又有新動作。3月16日,廣州大學與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籤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在聯合運行紅外/光學望遠鏡、共建聯合天文研究中心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筆者了解到,此前,廣州大學已攜手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將興隆天文觀測基地的1.26米紅外望遠鏡,改造成為國內首臺能進行紅外和光學波段同時觀測的研究級望遠鏡,填補了國內在紅外波段天文觀測設備的空白。根據雙方協議,改造後的望遠鏡命名為「國家天文臺—廣州大學紅外/光學望遠鏡」,由國家天文臺和廣州大學聯合運行;雙方共建「國家天文臺—廣州大學聯合天文研究中心」,在天文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

  廣州大學黨委書記庾建設指出,天文學是廣州大學的優勢和特色學科,而國家天文臺具有雄厚的科技力量、設備條件和科研平臺,雙方攜手合作,將進一步促進廣州大學在天文科研、人才培養方面的發展。國家天文臺黨委書記趙剛表示,希望通過本次合作共同推動我國天文科研,特別是天文觀測實踐等方面的發展。

相關焦點

  • 國家天文臺與廣州大學共建天文研究中心
    國家天文臺與廣州大學共建天文研究中心 2015-03-17 14:54:27許青青)記者17日從廣州大學獲悉,廣州大學與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籤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在聯合運行紅外/光學望遠鏡、共建聯合天文研究中心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 「國家天文臺—天津大學天文信息技術聯合研究中心」成立
    —天津大學天文信息技術聯合研究中心(以下簡稱「聯合研究中心」)成立暨兼職教授聘用儀式在天津大學北洋園校區圖書館圓滿舉行。副校長劉東志和國家天文臺科技處處長盤軍為聯合研究中心揭牌,會議由聯合研究中心榮譽主任孫濟洲教授主持,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書記宋俊啟、院長李克秋、副院長胡清華、軟體學院副院長張加萬等出席會議。
  • 國家天文臺-天津大學天文信息技術聯合實驗室揭牌
    11月13日,由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和天津大學共同組建的「國家天文臺-天津大學天文信息技術聯合實驗室」正式成立。國家天文臺副臺長趙剛和天津大學的校方代表一起為聯合實驗室揭牌。    據悉,國家天文臺與天津大學軟體學院多年來在虛擬天文臺、天文資料庫、數據處理等方面一直保持著緊密的聯繫和深入的合作。
  • 國家天文臺與貴州師範大學共建天文學科和「南仁東班」
    貴州師範大學供圖中新網貴陽12月25日電 (記者 張偉)記者25日從貴州師範大學獲悉,國家天文臺與貴州師範大學日前在貴陽籤訂了共建貴州師範大學天文系和天文學科協議書。雙方將共建貴州師範大學天文系和「南仁東班」,為中國天文學發展輸送更多優秀的、高層次的天文專業人才。
  • 國家天文臺聯手阿里雲 合力遠程天文觀測和特色科普教育
    從左至右依次為國家天文臺黨委書記 趙剛、國家天文臺臺長 嚴俊、阿里巴巴技術委員會主席 王堅、阿里雲總裁 胡曉明 1月22日消息,眾所周知,研究天文等密集型學科,對於數據收集、存儲和處理等要求很高 今天下午,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與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共建的天文大數據聯合研究中心在北京正式揭牌。雙方將共同推進大數據時代的天文學科學研究和科普教育工作,部分數據上雲後將向全世界開放。
  • 西華師大籤約共建青海冷湖天文觀測基地
    籤約儀式上,校長王元君代表學校與海西州人民政府、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管委會與青海省科技廳、國家天文臺、紫金山天文臺、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單位共同籤訂《冷湖天文觀測基地多方共建協議》。副校長陳濤代表學校與海西州人民政府、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冷湖工業園管委會分別籤署望遠鏡落地合作協議、西華師大天文系學生實習基地共建協議。
  • 上海科技館開館19周年 成立「天文研究中心」
    天文研究中心成立。上海科技館 供圖 中新網上海12月18日電(鄭瑩瑩)上海科技館開館19周年之際,正式宣布成立天文研究中心,將依託館藏開展特色科研。 該中心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叔華擔任特聘顧問,來自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上海天文臺、紫金山天文臺、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天文系等單位專家組成高層次專家委員會。
  • 世界天文遊:天文愛好者不可錯過的7大天文臺
    皇家天文臺早已停止進行天文觀測,並且成為英國國家航海博物館的一部分,展覽影響英國海上霸權的天文和航海工具,包括約翰·哈裡遜(John Harrison)得獎的航海時鐘H4和他之前的3個成品。博物館還會定期舉辦不同主題的天文學展覽和導賞活動,是認識更多天文知識的好地方。
  • 國家天文臺披露我國七大天文工程
    據《光明日報》報導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天文臺臺長艾國祥近日在《2005科學發展報告》中詳細介紹了我國天文學研究最新進展和發展目標。據介紹,國家天文臺正在全力推進7大天文科學工程建設。這7大天文科學工程分別是LAMOST(「巨眼」)、SST(空間望遠鏡)、FAST(「天眼」)、月球探測、麗江高美古2.4米級光學天文望遠鏡、撫仙湖紅外真空太陽塔和新一代大型地面望遠鏡等項目。LAMOST,即「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目前正在建造中。它被稱為可以同時監測4000個天體的「巨眼」,將成為世界上光譜獲取率最高的望遠鏡。
  •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崔辰州:天文大數據能帶來什麼?
    而不賺錢卻有價值的大數據領域,也有一群人在默默研究,天文大數據就屬於這個範疇。12月11日,由中關村大數據產業聯盟、北京大數據研究院主辦的第七屆中關村大數據日——「大數據應用與治理」主題高峰會議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會議中心舉行。
  • 上海天文臺與荷蘭射電天文研究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4月20日至22日,應荷蘭射電天文研究所(ASTRON)的邀請,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副臺長沈志強和射電室副主任安濤對ASTRON進行了訪問。沈志強和安濤訪問了ASTRON與IBM共建的大數據技術研究中心(ASTRON & IBM Center for Exascale technology,簡稱DOME),同荷蘭射電天文學家開展了交流和研討。
  • 臨港新地標:全球最大天文館明年擇期開館,天文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天文研究中心率先成立 12月18日,上海科技館迎來19歲生日之際,除了十二生肖展覽開幕外,也宣布上海科技館正式成立天文研究中心,葉叔華院士擔任特聘顧問,來自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上海天文臺、紫金山天文臺
  • 上海科技館迎19歲生日 天文研究中心成立
    2020年12月18日,上海科技館迎來19歲生日,當天舉辦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包括成立天文研究中心、舉辦十二生肖展覽、推出三館吉祥物等。天文研究中心成立儀式(央廣網發 上海科技館供圖)天文研究中心成立,依託館藏開展特色科研早在上海天文館(上海科技館分館)規劃和建設期間,上海科技館就已經前瞻性地提出了建設天文研究中心的構想。
  • 國家天文臺西藏羊八井觀測站揭牌
    8月17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西藏羊八井觀測站揭牌儀式在海拔4300米的西藏羊八井舉行。科技部副部長曹健林,西藏自治區政府副秘書長李秀珍,西藏自治區科技廳廳長馬勝傑,國家天文臺臺長嚴俊、黨委書記劉曉群以及科技部各相關司領導和西藏自治區相關政府機構領導等參加了揭牌儀式。 在揭牌儀式上,國家天文臺黨委書記、副臺長劉曉群致歡迎辭。
  • 冷湖打造天文裝備製造業 建世界級天文研究中心
    原標題:冷湖打造天文裝備製造業 建世界級天文研究中心   冷湖
  • 上海科技館迎19歲生日 天文研究中心成立
    2020年12月18日,上海科技館迎來19歲生日,當天舉辦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包括成立天文研究中心、舉辦十二生肖展覽、推出三館吉祥物等。天文研究中心成立儀式(央廣網發 上海科技館供圖)天文研究中心成立,依託館藏開展特色科研早在上海天文館(上海科技館分館)規劃和建設期間,上海科技館就已經前瞻性地提出了建設天文研究中心的構想。
  • 中國虛擬天文臺重大研究計劃結束評估
    」重大研究計劃結束評估會舉行,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承擔的「中國虛擬天文臺試驗系統研究與開發」項目作為5項代表性成果之一向評估專家進行了匯報。 研究和開發成果在LAMOST大科學工程、中國天文數據中心等項目和平臺中得到應用,服務於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計劃(973計劃)《基於LAMOST大科學裝置的銀河系研究及多波段天體證認》、自然科學基金委天文重大項目《LAMOST銀河系研究》、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宇宙結構起源——從銀河系的精細刻畫到深場宇宙的統計描述》等一系列重要天文科學研究計劃。
  • 西藏將建成我國海拔最高天文臺—亞毫米波天文臺
    新華社拉薩5月16日電(記者 胡星、陳國洲)一座亞毫米波天文臺將於2011年8月在海拔4300米的西藏拉薩市當雄縣羊八井鎮建成,這將成為我國海拔最高的天文臺。    這座亞毫米波天文臺是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西藏大學等單位與德國科隆大學的合作項目。
  • 國家天文臺興隆基地舉辦第九屆「天文開放日」活動
    國家天文臺興隆基地舉辦第九屆「天文開放日」活動 2017-05-17 國家天文臺 【字體:5月13日,國家天文臺興隆觀測基地迎來了第九屆「天文開放日」,活動以參觀興隆觀測基地的2.16米望遠鏡、公共天文臺和科普展廳為主,為公眾提供近距離接觸專業天文設備的機會,當天有600餘人前來參觀。基地30多名員工參加了接待和講解工作。  為保證活動的安全有序進行,基地制定了詳細的活動方案和應對突發事件預案,設計製作了精美的宣傳海報和參觀引導圖。
  • 國家天文臺:科普短視頻讓更多人愛上天文學
    在很多人心目中,國家天文臺是神秘和高大上的代名詞,那裡雲集了一大批科技「牛人」,每天都在探討和研究玄之又玄的宇宙星空。不過,你或許不知道國家天文臺也有接地氣的一面,在抖音平臺上,國家天文臺開設了官方帳號,而且人氣「爆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