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麥子將以文字實戰釣鯽魚的方式向大家介紹春季遇倒春寒天氣該如何選釣位。
鯽魚是廣大釣友非常鍾愛的垂釣魚種,而且四季都可以釣,四季不停口,猶其是春季,經過一整個食物匱乏的冬天的蟄伏,鯽魚會成群到淺灘覓食和產卵,所以這個季節的鯽魚食量大,警惕性低,要把引誘它們上鉤就顯得非常容易。前天一位釣友跟我聊起,他想去釣鯽魚,讓我幫他選一下釣位。作釣位置是在水庫,這個水庫在庫尾有一大片淺灘,淺灘水深1.5米左右。照理這個淺灘雖無水草,可也是魚洄遊到上遊的經之地,也算是現階段非常理想的作釣位置。不過這兩天降溫實在太厲害,特別是昨天降溫幅度達13度,最低氣溫又回到了個位數,這時淺灘作釣怕是有點懸。於是我幫他選了一個水深2米5到3米的釣位,位置正處在淺灘的末端,深淺交界,而且底部平坦,打窩聚魚也方便。同時還幫他制訂了作釣策略,竿子準備兩根,先用4.5米的魚竿作釣,如果不上魚,就直接改用6.3的竿子,釣更深的水域。
下午十二點的時候,就傳來捷報,4.5米的魚竿1斤多的鯽魚切線,到收竿總共收貨6條半斤左右的鯽魚,切線三次,野釣有這樣的收穫也算是不錯的成績了,這片區域另外幾個用6.3魚竿釣深水的,有一二條的收穫已經算不錯成績,而且還有空軍的。
那這一次的選位置思路是怎麼樣的呢?首先魚已經離開深水窩冬的區域了,開始向淺灘進軍了,但是隨著寒潮的來臨,淺水位溫度變化明顯,所以魚又會隨之向深水溫度穩定的區域活動,那這個深淺交界位置,就成了隱蔽和外出覓食的理想位置了。即使躲進深水區域的魚,周期性覓食活動時,遇到淺水位的水溫變化,他們也會在此處停留,而不會繼續向淺灘活動了,這就形成了一個理想的釣位了。那為什麼要準備的6.3的魚竿呢?這是為了更好地尋找水溫穩定的區域,如果這一位置溫度變化也比較明顯,只能找更深的位置去找魚的泳層。那我們再來回過頭來看看那個淺水位,這個淺水位假如有水草,那即使寒潮降溫有能釣,而且也能釣好。為什麼會這樣?這就涉及到鯽魚的另二個習性,趨食而居和為安全而居,它們會在食物充足隱蔽性良好的區域定居而不洄遊,而現在這兩點這個淺灘顯然都不滿足,只能趨溫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