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發現世界罕見二疊紀完整弓鮫類軟骨魚化石

2020-12-24 搜狐網

  新華網蘭州6月27日電 (記者王豔明)中國科學家一項重要古動物化石科考成果,日前經瑞典皇家科學院主辦的《動物學報》刊登後,正式公布於眾,研究表明,9年前在甘肅肅北發現的東生甘肅鯊化石是世界罕見的完整弓鮫類軟骨魚化石。

  東生甘肅鯊化石是為紀念已故中國著名地質學家劉東生院士而命名,2000年在肅北馬鬃山一帶發現,保存十分完整,從化石看,身長在0.5米左右。

  為了探尋這一生活在2.5億年前的罕見淡水鯊類的奧秘,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甘肅省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為此研究了多年。

  「產自晚二疊世的東生甘肅鯊,儘管為淡水鯊類,但它對此後古老的原始硬骨魚類、弓鮫類乃至鯊類的絕滅、復甦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同時它也為二疊紀海相/非海相弓鮫類的對比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材料。」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王念忠說。

  以往的研究表明,在現生脊椎動物中,有頜脊椎動物的種類佔99.7%以上,其中軟骨魚類不足2%。而軟骨魚類絕大部分卻生存於海洋環境,只有極少數生存於淡水環境,二疊紀時期軟骨魚類所佔比例大體與現代相似。

  「值得注意的是,軟骨魚類的骨骼是軟骨性的,所以牙齒、鰭棘和鱗片等膜質骨以外的其他化石極為稀少,甘肅肅北馬鬃山晚二疊世陸相地層獲得的弓鮫類軟骨魚實屬難得,這是中國乃至亞洲首次發現完整的軟骨魚類化石,也是世界上首次公布的二疊紀弓鮫類。」甘肅省博物館研究員張行說。

  弓鮫類化石是軟骨魚類鯊目中重要的一支。生存於晚古生代(石炭紀和二疊紀)和中生代(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在以往的科考中,儘管發現弓鮫類完整化石不多,但石炭紀和中生代都有少數完整化石,唯獨二疊紀沒有完整的弓鮫類的記錄。

  「以往發現的弓鮫類化石僅僅局限於牙齒、鰭棘和鱗片等膜質骨化石,這些化石被發現於晚古生代和中生代海相、河口相和陸相地層中,生活在晚二疊世的東生甘肅鯊不但正好填補了這一空缺,而且是淡水鯊類。」張行說。

相關焦點

  • 世界罕見!廣元深藏二疊紀巖層完整記錄地球最大生物滅絕事件
    鄭全鋒稱,該縣白家鄉佛山村長江溝現存有世界罕見的地質遺蹟,超過5萬平方米的巖石、化石層,完整的記錄了2.5億年前的這次生物滅絕事件——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珍貴世界罕見完整連續的二疊紀巖層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見到,白家鄉的地質遺蹟整個巖壁長約500米,巖石分層,一層層的疊加在一起,而且巖層之間夾著豐富的火山灰層,每層的巖石厚度也不盡相同。
  • 科學家或發現軟骨魚硬骨魚共同祖先
    如今,從俄羅斯西伯利亞的一條小魚化石的腦中發現的秘密可能會提供一些線索。   討論中的化石材料是在西伯利亞發現的具有一個頭骨和鱗片的早泥盆世魚類,距今約4.15億年。   早在1992年,一篇較短的科學論文便提到了這具化石,並基於鱗片和頭骨與來自新西伯利亞群島的硬骨魚Dialipina的相似性,將其劃歸為Dialipina屬的一種硬骨魚。
  • 甘肅永靖再次發現巨型恐龍骨骼化石
    中新社甘肅永靖11月5日電 (記者 徐雪)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永靖縣官方在5日舉行的「黃河化石論壇」上披露稱,近期在該縣關山鄉紅樓村發現了巨龍形類蜥腳類和新鳥臀類恐龍化石。11月5日,據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永靖縣官方披露,在該縣關山鄉紅樓村發現了巨龍形類蜥腳類和新鳥臀類恐龍化石。
  • 黑龍江海倫大峽谷發現罕見化石
    12月18日,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召開的白堊紀黑龍江海倫生物群化石研究調查成果發布會上,經國家權威機構的地質研究、古生物化石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反覆考察論證,在黑龍江海倫大峽谷發現的罕見白堊紀生物群,包括蕨類植物莖幹化石、裸子植物木化石以及恐龍化石和鱉化石等,極具歷史和科研價值。
  • 聖潔之花:海百合古生物化石
    海百合之所以具有較高的科研價值和考古價值,是因為對生存的環境要求極其苛刻,能成為完整化石存世極其稀少,宛如一幅巧奪天工、酷似荷花的藝術品,栩栩如生。 海百合不僅為古地質環境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證據,也是化石收藏家的珍品,美其名曰「百合玉」。世界上海百合化石主要集中於德國的阿爾卑斯山和中國,其中貴州出土的海百合化石較系統,多數集中在三疊紀時期,共有10餘種。
  • 二疊紀物種大滅絕的起因?腕足動物化石記載了二氧化碳升高
    這次事件標誌著二疊紀的完結和三疊紀的開端,史稱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關於為什麼會發生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一直有一種科學假說,認為是由西伯利亞大規模的火山噴發引起的。那次火山噴發非常劇烈而且曠日持久,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極大地改變了地球環境。
  • 地質瑰寶:植物化石究竟記錄了什麼?
    這種植物的化石記錄是從志留紀至早泥盆世,發現的地點包括澳大利亞、加拿大和中國。現代赤楊木分布於中國四川、江蘇、陝西、甘肅、貴州等地,生長於海拔500米至3,000米的地區,常生於山坡或岸邊的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 黑龍江海倫大峽谷發現罕見白堊紀生物群化石
    原標題:黑龍江海倫大峽谷發現罕見白堊紀生物群化石   12月18日,白堊紀黑龍江海倫生物群化石研究調查成果發布會在哈爾濱進行。
  • 黑龍江海倫大峽谷發現罕見白堊紀生物群化石
    經國家權威機構的地質研究、古生物化石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反覆考察論證,在海倫大峽谷發現的罕見白堊紀生物群,包括蕨類植物莖幹化石、裸子植物木化石以及恐龍化石和鱉化石等,極具歷史和科研價值。海倫大峽谷古生物群遺蹟是研究東北地區恐龍時代植被、古環境、古氣候,探討東亞、西歐和北美地區白堊紀植物群關係的重要依據。
  • 黑龍江省海倫大峽谷發現罕見白堊紀生物群化石
    李蔣銘 攝中新網哈爾濱12月18日電 (記者 王妮娜)12月18日,白堊紀黑龍江海倫生物群化石研究調查成果發布會在哈爾濱舉行,經國家權威機構的地質研究、古生物化石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反覆考察論證,在海倫大峽谷發現的罕見白堊紀生物群,海倫大峽谷古生物群遺蹟位於黑龍江海倫國家森林公園,谷長10餘公裡。
  • 湖北松滋發現世界上最完整金龍魚化石(圖)
    (原標題:湖北松滋發現世界上最完整金龍魚化石(圖))
  • 黑龍江省海倫大峽谷,發現罕見白堊紀生物群化石
    18日,白堊紀黑龍江海倫生物群化石研究調查成果發布會在哈爾濱隆重舉行。經國家權威機構的地質研究、古生物化石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反覆考察論證,在海倫大峽谷發現的罕見白堊紀生物群,包括蕨類植物莖幹化石、裸子植物木化石以及恐龍化石和鱉化石等,極具歷史和科研價值。海倫大峽谷古生物群遺蹟是研究東北地區恐龍時代植被、古環境、古氣候,探討東亞、西歐和北美地區白堊紀植物群關係的重要依據。
  • 《旅遊地學新視野》之六|聖潔之花:海百合古生物化石
    海百合之所以具有較高的科研價值和考古價值,是因為對生存的環境要求極其苛刻,能成為完整化石存世極其稀少,宛如一幅巧奪天工、酷似荷花的藝術品,栩栩如生。海百合不僅為古地質環境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證據,也是化石收藏家的珍品,美其名曰「百合玉」。世界上海百合化石主要集中於德國的阿爾卑斯山和中國,其中貴州出土的海百合化石較系統,多數集中在三疊紀時期,共有10餘種。
  • 館長專欄NO:58║神奇的鱗木化石
    不知道呀,我也很想知道世界上第一朵花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鮮花是美麗的,有花的世界萬紫千紅,絢麗多彩。可是,在距今約3.2—2.7億年前的石炭紀至二疊紀,這個時期的森林中還沒有花朵。直到距今1億年前的晚侏羅世,第一朵花才出現在地球上。 在距今約3.2—2.7億年前的石炭紀至二疊紀,歐亞板塊及美洲板塊處於低緯度地區,當時的歐亞大陸及美洲大陸上都出現了大規模的熱帶森林。
  • 二疊紀牙形類研究獲進展
    牙形類是二疊紀的重要化石門類之一,目前二疊紀所有界線層型(GSSP)均是依據或計劃依據牙形類物種的首現為定義,因此,二疊紀牙形類的研究是二疊紀地層劃分和對比的基礎。
  • 罕見!學者黃錦祥發現億萬年前恐龍類「耳朵」化石
    最難得的是,它是世界上稀有的肉質化石,「耳」的輪廓層次分明、肉質厚實,肌肉紋理清晰、毛孔宛然在目,是一塊純天然的古生物化石,看上去就像一個活靈活現的「耳朵」,總是讓人忍不住想去摸一下它。這樣的原生物「肉質化石」實屬罕見、珍貴。它是地球歷史的鑑證者,是不可再生的自然遺產,也是研究此生物起源和進化等的科學依據。
  • 2019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公布!甘肅夏河白石崖溶洞遺址化石在列
    由蘭州大學環境考古團隊聯合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甘肅夏河縣白石崖溶洞遺址進行考古調查的古人類丹尼索瓦人化石研究成果入選,同時,中蒙聯合考古隊在蒙古國後杭愛省高勒毛都2號墓地的發現名列其中。▲美國考古雜誌《Archaeology》網站截圖,紅圈標記處為丹尼索瓦人化石發現成果,該成果由蘭州大學環境考古團隊聯合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甘肅夏河縣白石崖溶洞進行考古調查所得。
  • 在甘肅探索洞穴,發現大量新生代化石,咋回事
    朋友受某電視臺委託,我受朋友邀請,於今年早些時候,來到甘肅定西郊外的深山裡,開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探索之旅。甘肅定西,扼甘肅中部,通稱「隴中」;地處黃土高原與西秦嶺交匯區,地勢起伏跌宕,區內山脈縱橫,形態各異。
  • 南京古生物所等在二疊紀牙形類研究中獲進展
    牙形類是二疊紀的重要化石門類之一,目前二疊紀所有界線層型(   綜合地層對比研究:我國華南和美國德克薩斯是已知的全球二疊紀中期地層發育最完整的地區,但分別位於泛大陸的東西兩側。受該時期生物古地理區系的影響,難以精確對比傳統門類菊石和蜓類等,牙形類是當前二疊紀中期生物地層洲際對比的主要手段。
  • 男子發現克柔龍化石 系世界保存最完整顎骨(圖)
    原標題:男子發現克柔龍化石 系世界保存最完整顎骨(圖)   中新網4月23日電 據外媒報導,近日,澳大利亞一位農民羅伯特·哈康(Robert Hacon)發現了一個1億年前的克柔龍化石,這塊化石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顎骨。   據報導,當時,哈康原本計劃清理一些農場裡帶刺的刺槐,但他發現不遠處有一個閃光的物體。   之後,哈康將這個物體挖出,發現這個1.6米大的物體竟然是一個克柔龍的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