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智造」搞搞新意思:米飯文化展館成網紅「打卡地」
金羊網 2020-10-08
在假期陪伴孩子的同時,讓孩子懂得糧食的來之不易拒絕浪費,「太糧米飯探知館」成為「十一」雙節期間親子打卡網紅地。
「東莞稻作智造之旅」成雙節期間親子打卡網紅地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王紅虹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碗米飯平均由4000多顆米粒組成」……10月7日,位於東莞厚街鎮的「太糧米飯探知館」迎來了東莞多所學校的「親子遊」團隊。
探尋大米的奧秘
據悉,今年發布的20條廣東省工業旅遊精品線路,「東莞稻作智造之旅」精品線路名列其中;在假期陪伴孩子的同時寓教於樂、寓學於樂,讓孩子懂得糧食的來之不易拒絕浪費,「太糧米飯探知館」成為「十一」雙節期間親子打卡網紅地。
來自東莞東城二小的三年級學生佔雅曦,第一次來參觀「太糧米飯探知館」。在老師和家長的帶領下參觀,從粒粒皆辛苦的稻米種植、收成、變成餐桌上的飯粒,到孩子們陌生的農耕工具的認知,再到體驗現代大米產業文化與世界米飯文化項目;「一粒米的故事」無疑讓孩子們大開腦洞。
「通過參觀了解到,中國12000年前就有了古栽培稻、氣候對水稻生長的影響等大米科普知識。」佔雅曦小朋友說,知道了大米的營養價值和來之不易,以後就要把每頓的米飯吃光光,不能浪費農民伯伯用自己的勞動種植的糧食。
在「太糧米飯探知館」的質量檢測參觀通道,帶著孩子來的周媽媽則對大米的加工品質、蒸煮食味品質、營養品質等多項品質檢驗產生濃厚興趣。在透明的玻璃參觀通道,家長們帶著孩子參觀實驗室來了解大米檢測的全過程:感官品嘗室-物理檢驗室-無機化驗室-有機化驗室-樣品室。
羊城晚報記者在3000平方米的「太糧米飯探知館」看到,該館包括現代大米產業展廳、飯文化展廳、米文化展廳、大米檢測透明參觀通道、大米生產線透明參觀通道和2號樓食品安全教育展廳6大主題展館,集展覽、科普、教育、交流、文創產業於一體,以「探索關於米飯的無限知識」為核心概念。有別於傳統的展館展現形式,館內融入VR、AR、互動感應、全息投影等豐富的科技元素,通過色彩繽紛、卡通動漫、互動遊戲的表現形式,營造出科普、有趣、互動的氛圍,讓前來參觀的家長們讚嘆不已。家長們表示,這裡不僅僅是一個展示米飯文化的展館,還是日常親子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莞企打造生產觀光走廊
東莞是製造業名城,從大家日常使用的床品、穿戴衣帽鞋襪、學習用品、電子產品,到「入口」的糕點、糧食,很多都在東莞生產。
從原材料的採購到生產製造環節,到嚴格的質檢環節,進而走進市民的消費生活中,近年來不少莞企打造了生產觀光走廊,通過透明玻璃櫥窗展示「東莞智造」生產流程;成為企業開拓更大市場的轉型新模式。
厚街鎮是東莞工業旅遊的「排頭兵」,轄區內的鑫源食品(3A)、「太糧米飯探知館」均成為「東莞稻作智造之旅」探點。「太糧米飯探知館」的許小姐介紹說,該館的參觀預約已經排期到了10月底。
「東莞稻作智造之旅」不僅成為雙節期間的熱門打卡地,還成為東莞旅遊對外具有感召力的招牌。
編輯: 正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