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落實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國家戰略,2017粵港澳合作論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高層峰會7月27日上午在中山市舉行。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受邀與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張曉強等眾多重量級嘉賓一道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獻言獻策。
王傳福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須吸取全球大城市普遍存在的「城市病」教訓,大力發展「綠色交通」聯合治汙,打造低碳宜居城市群;可對標東京灣區,跨界交通融合,打造軌道上的都市圈;做好城市規劃,堅持交通適度超前原則。
王傳福發表演講
● 大力發展「綠色交通」聯合治汙,打造低碳宜居城市群
王傳福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建設應當規避過去「先汙染、後治理」的老路,大力推廣「深圳模式」,加強灣區聯合治汙,攜手打造低碳、綠色、宜居城市群。
城市交通的電動化能極大地減少了汽車尾氣的排放,是治理城市空氣汙染的必經之路。王傳福提到的「深圳模式」,即是大力發展新能源車,特別是優先在公共運輸領域推廣純電動車。根據深圳市的規劃,深圳計劃在2017年年內,完成整個城市1.5萬臺公交巴士替換為純電動巴士的工作。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數據顯示:在全球103個國家和地區的3,000多個監測空氣品質的城市中,80%以上的城市汙染超標,空氣汙染已經是全球性的「城市病」。大力推廣新能源車,加強灣區聯合治汙,將大大提升粵港澳大灣區的競爭力。
服務深圳市民的比亞迪純電動雙層巴士
● 粵港澳灣區可對標東京灣區,打造軌道上的都市圈
粵港澳大灣區到底需要什麼樣的交通方案?在王傳福看來:僅僅依靠修建公路是不夠的,可借鑑東京灣區城市規劃經驗,通過大力發展軌道交通,實施跨界交通融合,打造一體化都市圈。
王傳福建議,粵港澳大灣區可對標東京灣區,打造軌道上的都市圈
他進一步表示,根據粵港澳大灣區的城市特點(人多、車多,城市空間密。如:珠江口沿岸城市越來越擁堵),應該大力發展綠色、智能的公共運輸,尤其是軌道交通,打造立體化的交通網絡,把地下、地面、空中全部利用起來,一方面化解城市交通擁堵問題,另一方面,合理利用城市空間,提升城市空間利用率。
東京灣區的DID,即人口密度在4000人每平方公裡的人口集中區域比粵港澳大灣區的更多,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區域,密集的軌道交通把東京灣區內各個城市連為一體,很好的實現了跨界交通融合,正是憑藉通勤率高達90%的軌道交通,成為世界上最高效的都市圈。
● 做好城市規劃,交通適度超前
最後,王傳福強調,灣區各個城市的融合,應以交通的大融合為先導。粵港澳灣區城市多、面積廣,在跨界交通融合方面,應當站在更高層面進行統籌規劃。
交通適度超前,對於粵港澳灣區的發展非常重要。目前,「以交通為導向的發展模式」(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在國際上已有相當廣泛的應用,值得粵港澳灣區參考。
● 相關閱讀:
比亞迪純電動公交進校園 助力綠色出行
環保風暴下比亞迪叉車成為搬運最佳選擇
註:本文為廠商投稿,目的是為給讀者帶來更為豐富的資源信息。卡車之家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