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件工藝美術作品亮相國家博物館 臺灣陶藝師參展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8月20日,「時代新章——國家博物館工藝美術作品邀請展」在北京開幕,臺灣陶藝師何志隆攜作品《柴燒青瓷花瓢》參展。圖為何志隆與他的作品。 陳小願 攝

中新網北京8月20日電 (記者 陳小願)「時代新章——國家博物館工藝美術作品邀請展」20日在北京開幕,集中展出140件工藝美術作品,呈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成果。

展覽分為「取法自然」「天工奇巧」「器韻生動」「萬象日新」四個單元,涵蓋雕刻工藝、陶瓷工藝、漆器工藝、金屬工藝、首飾工藝、織繡工藝及其他工藝七大類。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表示,希望展覽讓更多人了解藝術家的工作,支持工藝美術事業發展,激勵廣大工藝美術家發現創作主題、捕捉創新靈感,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8月20日,「時代新章——國家博物館工藝美術作品邀請展」在北京開幕,圖為觀眾拍攝作品。 陳小願 攝

臺灣陶藝師何志隆攜作品《柴燒青瓷花瓢》參展。作品顏色碧綠、青翠,酷似翡翠,故被稱為「翡翠青瓷」。

何志隆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翡翠青瓷由土坯入窯,利用自然落灰上釉法,要用柴燒到滿釉,難度很大。目前每窯須燒500至600小時,良品率只有3%至5%。

他表示,作品器形簡單、線條簡潔、顏色單純,追求的是清新自然。希望通過展覽,讓更多人了解翡翠青瓷。(完)

相關焦點

  • 140件工藝美術作品亮相國家博物館 臺灣陶藝師參展
    8月20日,「時代新章——國家博物館工藝美術作品邀請展」在北京開幕,臺灣陶藝師何志隆攜作品《柴燒青瓷花瓢》參展。圖為何志隆與他的作品。 陳小願 攝中新網北京8月20日電 (記者 陳小願)「時代新章——國家博物館工藝美術作品邀請展」20日在北京開幕,集中展出140件工藝美術作品,呈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成果。
  • 數十件臺灣工藝美術精品亮相臺灣工藝美術交流展
    原標題:數十件臺灣工藝美術精品亮相臺灣工藝美術交流展 數十件臺灣工藝美術精品亮相臺灣工藝美術交流展。   該展覽向觀眾展示包括陶瓷、琉璃、銀飾等數十件臺灣工藝美術精品。同時,海峽兩岸的民間藝術家共聚一堂,共同探討海峽兩岸民間藝術的傳承與發展。   主辦方表示,臺灣工藝美術保有中國幾千年來一脈相承的傳統風格。
  • 湖南多幅湘繡作品在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亮相
    多件湘繡精品亮相國博 參展2018年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 ↑昨日,在國家博物館,藝術愛好者們正在觀看雙面繡屏風《竹窗花雨》。受訪者 供圖 長沙晚報訊(記者 胡兆紅 鄒麟 通訊員 劉海江)昨日,對於湘繡而言,是一個欣喜的日子——湖南多幅湘繡作品在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亮相,參展2018年「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 作為代表中國當代工藝美術最高水平的展覽,「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 」每兩年舉辦一次,其入展作品均經過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國家博物館專家委員會的嚴格評審。
  • 《攀登——工藝美術創作作品展》在上海工藝美術博物館揭幕
    今天,由上海工藝美術行業協會、上海工藝美術博物館聯合主辦的以「攀登」為主題的工藝美術創作作品展在汾陽路79號開幕。此展是由上海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創意發起。儘管受到新冠疫情影響而推遲展期,但沒有影響本市工藝美術從業人員的創作熱情,尤其是創作者,更是激發起了創作靈感。參展者中,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省市工藝美術大師,尤其是年輕一代從業人員紛紛踴躍報名,積極投入創作。
  • 千餘件臺灣陶瓷精品亮相第18屆陶博會
    中新社淄博9月6日電 (沙見龍)第18屆中國(淄博)國際陶瓷博覽會(以下簡稱「陶博會」)9月6日在山東淄博開幕,來自臺灣的手工陶瓷、柴燒杯等千餘件陶瓷精品集中亮相。記者當天在陶博會臺灣館內看到,彩釉花瓶、柴燒壺、柴燒杯等陶瓷製品悉數亮相,吸引大量參觀者駐足欣賞。臺灣吉良美術館館長林昱此次攜百餘件彩燒陶瓷製品參展,曾是半導體工程師的他獨創「吉良式」彩燒品牌。他告訴記者,與傳統柴燒作品相比,彩燒呈色比較豐富,同樣依靠自然落灰釉來發色,但最終呈色和顏色鮮亮程度卻不盡相同。
  • 展現中國當代工藝美術的「靈魂」 國家博物館工藝美術作品邀請展...
    8月20日,由中國國家博物館主辦的「時代新章——國家博物館工藝美術作品邀請展」在西大廳隆重開幕。  「時代新章——國家博物館工藝美術作品邀請展」,集中呈現了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風貌,觀眾可以從中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成果。
  •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馮久和、陳禮忠壽山石雕作品亮相中國國家博物館
    展覽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與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共同主辦,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福建省文物局承辦,福建博物院協辦。200餘件(套),充分展示了福建傳統工藝所承載的文化底蘊與豐富內涵。其中,「石以名志」主要呈現福州壽山石雕刻技藝,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馮久和與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陳禮忠聯手創作的作品《千秋賀壽》作為該單元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其他石雕一起,彰顯著壽山石雕的藝術魅力。
  • 西藏工藝美術大師作品入藏國家博物館
    記者從西藏自治區文化廳獲悉,西藏工藝美術大師阿旺繪製的唐卡——《格薩爾王》被國家博物館收藏。這是西藏自治區級工藝美術大師參展「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作品首次被國家博物館收藏。  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儀式近日在北京舉行。包括西藏唐卡畫師阿旺在內的20餘位作者的作品被國家博物館收藏。
  • 昌江玉四件作品入選全國最高級別展覽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
    原標題:首秀京城添讚譽,再書黎鄉綻光華 昌江玉四件作品入選全國最高級別展覽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圖) 展覽開幕現場(鍾玉瑩攝)   18日下午,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主辦,中國工藝美術館承辦的「弘揚經典·鑄造輝煌——2018·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
  • 千餘件臺灣陶瓷精品亮相第18屆陶博會
    中新社淄博9月6日電 (沙見龍)第18屆中國(淄博)國際陶瓷博覽會(以下簡稱「陶博會」)9月6日在山東淄博開幕,來自臺灣的手工陶瓷、柴燒杯等千餘件陶瓷精品集中亮相。記者當天在陶博會臺灣館內看到,彩釉花瓶、柴燒壺、柴燒杯等陶瓷製品悉數亮相,吸引大量參觀者駐足欣賞。
  • 中國工藝美術博覽會昨開幕,地圖、拼圖文創極具「青島範兒」
    此次參展的140件工藝品,全都是圍繞地圖文化原創的作品。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院長張志華介紹,參展作品《剪紙地圖》展示的「四方區地圖」,把青島地圖和傳統文化相結合,又極具設計感。2013年《剪紙地圖》在第26屆國際製圖大會上獲得了「專家評審委員會其他地圖產品類一等獎」,這是國際製圖界的最高獎,是中國首次斬獲該獎項。
  • 時代新章—國家博物館工藝美術作品邀請展時間及門票(附購票入口)
    時代新章——國家博物館工藝美術作品邀請展  >  2019年8月20日,「時代新章——國家博物館工藝美術作品邀請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  展覽分「取法自然」「天工奇巧」「器韻生動」「萬象日新」四個單元,共計展出百餘件組工藝美術作品,旨在集中展現中華優秀文化中的審美觀和價值理念,充分表達傳統工藝美術中藝術與技術的完美結合。
  • 展覽|建窯四傑翁書傑《藍麒麟燈盞》將亮相中國國家博物館參展
    中國國家博物館建窯四傑翁書傑老師建盞作品《藍麒麟燈盞》正式入選中國國家博物館主辦的「國博工藝美術作品邀請展」,展覽時間為2019年8月初至10月初。建窯四傑作品國博參展通知函中國國家博物館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東側,與人民大會堂東西相對稱,是歷史與藝術並重,集收藏、展覽、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於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
  • 臺灣陶藝師陳金旺
    臺灣臺中市陶藝師陳金旺近年來採用當地獨特的陶瓷所需原料大肚山紅土作釉料,並採用柴燒工藝技術,製成天然精美的陶工藝作品,為陶藝世界吹來藝術新風。新華社記者 朱祥 攝  一隻茶碗上,來自臺灣中部的紅土,與來自海南的陶土融合在一起,經過4天3夜1300攝氏度的高溫燒制後,呈現出如同太陽四射光芒般的釉色。
  • 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文創新品亮相上海國家會展中心
    【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文創新品亮相上海國家會展中心】關注近日,第三屆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行,本屆長三角文博會突出 " 國際化、市場化、專業化、品牌化 " 的辦展理念,旨在展現海內外文化產業發展的最新面貌。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中國刀剪劍、扇、傘博物館)亮相授權交易展區,展示以館藏品為設計靈感來源、時尚潮流與傳統文化結合的8個系列共計130餘件文創產品。
  • 臺灣工藝美術大師攜數百件作品在瓊展出
    張茜翼 攝中新網海口9月28日電 (記者 張茜翼)為期6天的「瓊臺情·臺灣工藝美術大師聯展」28日在海口泰龍商城開展,展出臺灣工藝美術家蔡清鈿、彭文雄、林國隆、鍾萍昭、熊瑞青創作的窯燒壺、結晶釉、木雕、玻璃押花工藝品等420餘件作品。
  • 97件優秀鋼雕設計作品亮相鋼城
    首屆中國(馬鞍山)國際鋼雕大賽優秀作品展昨開展「我最滿意的20件鋼雕作品」群眾評選活動同時拉開序幕 97件優秀鋼雕設計作品亮相鋼城
  • 「2018·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國家博物館啟幕
    展期2018/8/18 - 9/2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中青年工藝美術創作者以及院校創作人員的優秀作品參展。、傳統工藝家具等工藝門類;第二篇章「薪火相傳、演繹華彩」以藝術設計與色彩裝飾為主,展出作品包括:
  • 全國二十餘省市工藝美術大師亮相中國創新設計文化展
    觀展者駐足觀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鍾連盛的景泰藍作品。 胡耀傑 攝來自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山東等二十餘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行業協會參展,二百餘位國家和省市級工藝美術大師攜作品亮相。本屆博覽會為期4天,由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支持,中國工藝美術協會中青年人才專業委員會、中國社會經濟文化交流協會版權工作專業委員會共同主辦,除國內行業協會參加外,還吸引了港臺企業300多家參展商參展,總展出面積兩萬平米,展位數500餘個。
  • 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之夏系列活動啟動
    2016年6月1日,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梁永和書畫暨工美國禮大賞捐贈儀式在新奧工美大廈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隆重舉辦。館藏展品三千餘件的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再添珍寶。梁永和先生的國畫作品《棋戲》和2014年APEC會議領導人禮品《四海昇平》景泰藍賞瓶,正式由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收藏。筆墨與工藝中所體現的人文、博學將傳達給每一個觀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