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海南免稅購物新政開始實施,除了免稅購物額度從每年每人3萬元提升到10萬元以外,免稅商品的品種也從原來的38種增加到了45種,手機、平板電腦、無線耳機等電子消費產品都在其中,一臺蘋果手機可能便宜上千元。新政出臺後,代購圈掀起了一陣「海南熱」。
1
以牟利為目的為他人購買免稅品
三年內不得享受離島免稅購物政策
但是,海南對購物者是天堂,不意味著對代購者也是。7月6號,海關總署發布重新修訂的管理辦法:以牟利為目的為他人購買免稅品或將所購免稅品在國內市場再次銷售的,購買免稅品時提供虛假身份證件的,3年內不得享受離島免稅購物政策,並可依照有關規定納入相關信用記錄。新的監管辦法從10日開始施行。
在媒體的探店直播中,海南免稅店一款蘋果手機售價5105元,而在蘋果中國官網,同款機型含稅價是5999元,相差 894 元。而售價最高的機型與含稅版相差2489 元。
海南離島免稅購物新政出臺後,「代購圈」掀起了「海南熱」。記者瀏覽朋友圈發現,此前以代購日本、韓國免稅店商品為主的的代購者,近期都推出了海南免稅店代購服務。小王(化名)家住海南海口,得益於地理位置優勢,她經常幫朋友代購海南免稅品。
代購小王告訴記者,《辦法》出臺後,她就放棄了繼續在海南代購的想法:
小王:「海南的部分商品比日上免稅店便宜,但是和韓國相比的話其實都差不多,在政策發布之後,我最近沒有出島過,聽別人講是蠻嚴的,就也沒必要去做了。」
海南海口海關副關長陳針表示,為了防範免稅品倒賣、代購、走私的風險,海關將提升信息化監管水平,對於違法違規行為,將聯合有關部門開展懲治:
陳針:「按照這次政策相關的規定,如果把身份證交給別人進行免稅品的購買,或者代別人購買免稅品,再進行二次銷售的,都屬於違反規定的行為。我們可以通過相關的一些數據分析,一些軌跡的分析,會精準地分析出來可能存在的一些違規違法行為。」
2
專家:免稅購物政策是為了刺激消費
非法代購行為違背了此初衷
在海南大學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執行院長夏鋒看來,海南出臺離島免稅購物新政,本意就是拉動海南自貿港經濟增長從而對全國經濟做出貢獻,而非法代購會擾亂市場秩序。打擊非法代購,某種程度上也是保護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根基。
夏鋒表示,這一次給海南的離島免稅購物的政策是空前的,目的之一就是吸引境外國外的旅遊購物的回流,讓境外消費能夠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內就能夠釋放,這也是擴大內需刺激消費的初衷。以牟利為目的代購、有組織的盈利的、組織水客的行為必然會破壞免稅購物市場的有序的發展,也違背了免稅購物政策制定的初衷。
3
幫親友代購不必擔心
是否牟利是判斷是否非法代購的標準
很多遊客會幫親朋好友順帶捎點東西,非法代購與日常代購的界限在哪裡?北京市匯佳律師事務所主任邱寶昌表示,是否以此牟利是關鍵判斷標準:
邱寶昌:「如果是為親朋好友去買一些生活用品,又不去以盈利為目的的,我認為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如果說是以盈利為目的所謂的代購這種行為是違反規定的,必須要嚴格的監管。」
如何加強監管,有效防範非法代購行為的產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原部長趙晉平表示,按照以往經驗,海關抽檢和群眾檢舉是查處非法代購最主要的手段。要提高違法違規成本,從嚴查處:作為執法和監管部門,可以依據群眾檢舉的線索,對於非法代購行為進行集中的打擊。處罰的力度一定較大。違法或者違規的成本要足夠大,要起到警示的作用。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ID:zgzs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