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規劃設計的4大核心理念

2020-12-18 鄉土田園湯功發

1、做大產業:突出重點,形成產業鏈。

休閒農業產業鏈上主要有從事農業生產的第一產業、農產品加工的第二產業和以休閒旅遊度假等為主要形式的第三產業。以龍頭企業為主體,通過縱向一體化來建設完整的產業鏈條,這樣可以責任明確、利益清楚、降低交易成本。所以以休閒旅遊為主要形式的龍頭企業組建形成產業鏈最為合適。

▲臺灣良作工坊農業文創館,以豬為元素打造產業鏈

▲菲律賓薄荷島蜜蜂農場,以蜜蜂打造產業鏈

2、做足文化-農耕文化,民俗文化

文化是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項目必不可少的內涵,農耕文化和民俗文化作為一種人類文明和歷史的載體,在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彭山景區丨屈原祭祀大典

▲中洲屋場丨竹編菜籃

▲鄉村之戀休閒農莊丨手工陶罐

3、做強科技-數字經濟,科技農業。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或者行業深受網際網路的影響,在這種情形之下,藉助網際網路這個工具做休閒農業顯然更容易成功。

▲山東觀裡鎮:網際網路+蘋果,走高端定製路線的「藝術蘋果」

▲重慶市銅梁縣水口鎮佛安村:線上線下完美結合打造集有機蔬菜、生態養殖、農業觀光與休閒旅遊於一體的生態觀光農場

▲用都市生態高效科技農業進行科技種植的微雲農莊

4、做新創意-高質,高效,高附加值。

休閒農業的創意包括很多種,比如主題創意、景觀創意、節慶活動創意等等,現在盲目跟風、經營項目單一、同質化發展的路子越來越難以為繼了。以創新的思維,融創意元素,用多元手法,打造滿足人們追隨鄉野生態風情,深度體驗休閒的需求的農莊,才是休閒農莊具有持久魅力的根本和制勝的法寶。

▲創意主題

▲創意景觀

▲創意建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鄉土田園農業規劃設計院」官方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休閒農業、鄉村旅遊、度假景區等項目規劃設計
    旅遊規劃設計項目:長春蓮花山特色旅遊小鎮總體規劃、貴州貢芽雲上茶溪谷養心旅遊示範園項目總體規劃、廣東東莞道滘北島鄉村旅遊項目總體規劃、張家界武陵源田園綜合體項目總體規劃、廣東陽江海陵島萬壽莊園田園綜合體項目總體規劃、貴州三角梅文化旅遊特色小鎮項目總體規劃、陝西鳳縣嘉陵綠谷田園綜合體項目總體規劃、長春蓮花山特色旅遊小鎮總體規劃、珠海格力六鄉生態農場總體規劃、興義市山地菸葉綠色田園綜合體項目總體規劃、貴州灑金茶旅特色小鎮項目總體規劃、四川綿陽鶴林綠洲綜合生態產業園區總體規劃、四川崇州盤古農業休閒綜合體項目總體規劃、湖北大別山現代休閒農業產業園總體規劃
  • 休閒農業園區規劃設計的「458」定律
    以農業生產為基礎的休閒農業園區的規劃設計歸納為「四個理念,五個原則」,昨天已經講了「四個理念「了,今天來講一講五個原則。在發展休閒農業過程中,休閒農業園區的主題定位至關重要,主題的選擇需要契合園區農業資源條件與農業生產條件並結合市場需求來綜合考慮。休閒農業園區的主題定位主要有:產業主題、科普教育主題、體育休閒主題、養生養老主題等。
  • 中國鄉村旅遊規劃設計公司排名
    公司秉承「法自然之靈韻,化平淡為神奇」的服務理念,集「產-學-研」一體,在國內率先提出獨具前沿的全域旅遊、旅遊功能區、國家生態文化旅遊融合實驗區、國家旅遊休閒區、旅遊目的地體系等規劃理論,並得到國務院、國家旅遊局認可。
  • 三農解讀:農業、休閒農業、旅遊、鄉村旅遊有什麼區別!
    3、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 鄉村旅遊是指以農業生產、農民生活、農村風貌以及人文遺蹟、民俗風情為旅遊吸引物,以城市居民為主要客源市場,以滿足旅遊者鄉村觀光、度假、休閒等需求的旅遊產業形態。
  • 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發展規劃
    近年來,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快速壯大,2019年鄉村休閒旅遊接待遊客約32億人次,營業收入達8500億元,直接帶動吸納就業人數1200萬,帶動受益農戶800多萬戶,成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實現途徑和生動寫照。
  • 智造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臨城縣
    ★難點聚焦: 臨城縣農業資源豐富,擁有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中國核桃之鄉、中國板巖之鄉等「國字頭」品牌,但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缺乏整合,缺乏核心衝擊力。
  • 【行業報告】2020年中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
    艾格農業第1688期 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的本質是農文旅融合,農文旅融合即「農業+文創+旅遊」的發展模式,所謂農文旅融合,指的是鄉村振興需秉持「農業是根、文化是魂、旅遊是路」的理念。
  • 臺灣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20個秘訣
    不斷宣傳各種各樣的青蛙和色彩斑斕的蜻蜓,把兩種小動物設計出各種可愛的卡通形象,遍布鄉村醒目位置,鼓勵村民動手,用紙、用布、用石頭等鄉村材料,製作手工藝品,很快使桃米村從一個地震廢墟變成一個昆蟲生態文化體驗休閒區。
  • 2020年中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萬億...
    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的本質是農文旅融合,農文旅融合即「農業+文創+旅遊」的發展模式,所謂農文旅融合,指的是鄉村振興需秉持「農業是根、文化是魂、旅遊是路」的理念。其中上行企業主要是為核心企業提供原材料供給及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產品創意與設計;下遊則主要是作為核心企業與遊客的中介,為核心企業進行客源輸送及營銷宣傳;配套企業及相關機構部門是鄉村旅遊產業鏈運作的保障,居於上、中、下遊企業的外圍部分。中國休閒農業發展始於20世紀80年代的農業旅遊,從歐美、日本及中國臺灣等地引入。
  • 「休閒農業+旅遊產業」 走出鄉村旅遊新格局
    在吉林省文化和旅遊廳的規劃下,吉林各地鄉村積極發展「旅遊+農業」「旅遊+扶貧」等新業態,依託綠水青山、鄉土文化資源,實施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工程,建設一批設施完備、功能多樣的休閒觀光度假園區,逐步提升鄉村旅遊的核心競爭力,實現鄉村振興。
  • 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如何做好合作共贏?
    休閒農業職教周刊訂閱號xxnyzk2015是中國休閒農業專業教學首席公共平臺,以發展中國特色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產業為理念,提供規劃設計、經營策劃
  • 2020年中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的本質是農文旅融合,農文旅融合即「農業+文創+旅遊」的發展模式,所謂農文旅融合,指的是鄉村振興需秉持「農業是根、文化是魂、旅遊是路」的理念。
  • 臺灣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為何處於領跑地位?
    ▲ 點擊藍字「鄉村旅遊規劃設計」關注
  • 休閒農業、鄉村旅遊 :如何申請政策補貼?
    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在國家中央一號文件頻頻出現,曝光率的提升說明未來在國家頂層戰略層面中,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將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    作為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的投資和經營者,話題自然離不開政策和補貼,本文即簡述如何成功的申請到相關補貼。    眾所周知的小麥、稻米、棉花等種植均有農業補貼。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也是如此。能申請到的補貼項目還是不少的,少則幾萬多則幾百萬上千萬。
  • 生產•生態•生活———「三生」一體的臺灣休閒農業園區規劃與建設
    4.4 加強園區建設的規劃和檢查評證雖然臺灣的休閒農業園區已達1 102 家, 但經過農委會籌建的只有206 家。農委會與休閒農業學會合作推動了園區和農業旅遊景點的檢查評證, 並頒發認證標誌。臺灣休閒農業園區檢查評證分別以核心特色、園區規劃、創意運用、解說與行銷、組織與人力管理、環境與景觀管理、社區參與、觀光資源8 項進行評證。
  • 2018文旅地產暨美麗鄉村、休閒農業、田園綜合體及特色小鎮開發運營與規劃設計專題研討會【5月18-19日·上海】
    由聯創智庫主辦的「2018文旅地產暨美麗鄉村、休閒農業、田園綜合體及特色小鎮開發運營與規劃設計專題研討會」將於2018年5月18-19日在上海舉辦。    本次休閒農業、美麗鄉村、田園綜合體和特色小鎮開發運營與規劃設計研討會將邀請到美國、大陸、臺灣等多名實戰專家,將從休閒農業、田園綜合體、美麗鄉村打造和特色小鎮模式創新、規劃設計、策劃定位、運營管理、旅遊產業發展體系打造、美麗鄉村振興、鄉村綜合體運營、文旅項目IP構建等多個角度,由一線操盤手結合經典案例實戰分享,並將對參會嘉賓項目進行深度研討對接交流。
  • 發展休閒農業 助力鄉村振興
    我國傳統的休閒農業大多以觀光旅遊、採摘休閒為主,由於缺乏科學合理的規劃設計,休閒農業的開發內容同質化、盲目化現象比較嚴重,此類休閒農業易被模仿取代、造成同一地區的惡性競爭,導致休閒農業的經濟效益不高。因此,要不斷提升休閒農業的開發層次,在前期就要立足自身,尋找自身的優勢,形成自己的亮點,不斷豐富和創新休閒農業的內容。
  • 鄉村休閒農業案例:當民宿遇上茶
    鄉土田園農業規劃設計院是一家集設計與施工於一體的省休閒農業單位,為農業企業提供專業的規劃設計服務。公司與各大規劃設計高校及規劃設計企業聯合,實現規劃設計理論研究與規劃設計施工實踐相結合,為休閒農業園區經營提供了實戰依據,同時推動了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園區的可持續發展。
  • 「整合、共享」休閒農業鄉村旅遊規律
    「整合、共享」也是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的內在屬性要求,需要把農業自然環境和人類社會鄉村文明要素有機結合,經營管理者要善於把現代文明和經營理念貫穿於休閒農業鄉村旅遊各要素中;要善於整合資源,形成旅遊產品;旅遊推廣,也要善於整合分散資源,實行持續不斷的整體營銷推廣。
  • 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快發展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的意見
    發展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以農業為依託,以農村為空間,以農民為主體,以城市居民為客源,能夠實現「大農業」與「大旅遊」的有機結合,使城鄉互為資源、互為市場、互為環境,在加快城鄉經濟文化融合和三次產業聯動發展、縮小城鄉差別、豐富統籌城鄉內涵、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三)加快發展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