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世人皆知的毒藥「鶴頂紅」,到底有多毒?看它的別名便能知曉

2020-12-14 歷史戰爭

在《水滸傳》中,潘金蓮聯合西門慶將武大郎毒死的情節,始終是讀者們印象很深的一個記憶點。不僅是感嘆於潘金蓮的兇殘狠毒,更為那傳說中的砒霜之毒而膽寒,書中寫武大郎喝藥不久便毒發身亡,死狀悽慘,而這「砒霜」,其實就是古代非常有名的毒藥「鶴頂紅」的俗稱。

鶴頂紅的名字來源於丹頂鶴,導致不明真相的人們會以為丹頂鶴的丹頂藏有毒性,其實不然。雖然自然界不少鮮豔的東西確實有毒,但丹頂鶴絕對是無毒的動物,它們頭上那一抹鮮紅,只要湊近了、放大了看,就會發現那只是頭皮下大量毛細血管的顏色。

因為丹頂鶴的頭部是沒有羽毛的,所以毛細血管就會光禿禿地顯露出來,這是它們身體和心情的一種反應。人們在觀察丹頂鶴時,可以通過丹頂的顏色、大小來判斷它們是不是發情了、生病了或者是心情不佳,而丹頂鶴死亡後,它們的紅頂就會逐漸消失。

至於為什麼砒霜叫鶴頂紅,是因為它通常由三氧化二砷製成,而三氧化二砷的顏色由於含有雜質而呈現紅色,故又叫紅砒。影視劇中純白的砒霜並不太嚴謹,因為只有純的三氧化二坤才是白色,而古代的提純技術並未達到那種效果。

鶴頂紅無臭無味,且微溶於水,大量食入會引發急性中毒,出現噁心、嘔吐、腹痛等症狀。接著就是昏迷抽搐,最終呼吸麻痺而死亡。它主要影響的是神經系統和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所以即使是急性中毒一般也不會馬上身亡,像武大郎那種喝下即死的情況是非常少見的。

歷史上中鶴頂紅之毒的名人也有很多,比如清朝光緒帝,雖然歷史上記載的是「暴病而亡」,但實際上考古學家在他遺留的頭髮中檢測出了超量的砷元素。很巧的是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破崙也被傳言死於砒霜,據說醫生也是在其頭髮上驗出了超過正常人30倍的砷元素。

古代中國人講究隱晦,毒藥這種東西一般都會取一個風雅一些的說法,故而給紅砒取了個雅稱鶴頂紅。像毒死南唐後主李煜的牽機毒藥也並不叫牽機,它主要是由馬錢子提取而成,牽機這個名字是根據人在毒發後「頭足相就如牽機狀」而得來的。

鶴頂紅屬於最古老的毒物之一,足以使聽到它名字的人心驚膽戰,但其實藥毒時常不分家,在現代三氧化二砷早已有了不一樣的作用。比如它內含的砷元素是製造半導體的材料、可以用來製作澄清劑和脫色劑、農業上則能夠製成殺蟲劑或者消毒劑等等。

而如今鶴頂紅也不單單指毒藥了,更是一種廣義的雅稱,例如頭部生著紅色肉瘤的金魚、一種芍藥屬的花卉、由東亞熱帶雨林盔犀鳥頭骨製成的工藝品,它們也都有著「鶴頂紅」的別名。

相關焦點

  • 「頂級毒藥」鶴頂紅到底是啥藥?毒性有多強?它的別稱你聽過
    「頂級毒藥」鶴頂紅到底是啥藥?毒性有多強?它的別稱你聽過今天小編來跟大家聊聊宮廷劇中出現頻率特別高的毒藥,估計現在很多人能脫口而出,它就是大名鼎鼎的頂級毒藥鶴頂紅了!在宮廷劇中,它可是深受很多人的喜愛,在那時沒有什麼比較高的科技水平,很難察覺出鶴頂紅這種毒藥,就算是對誰下鶴頂紅的毒,也是非常容易得手,所以人們用起來便得心應手。那麼「頂級毒藥」鶴頂紅到底是啥藥?毒性有多強?它的別稱你聽過!如果你還不知道,那小編給你普及一下吧!別看它的名字聽起來是怪嚇人的,其實說白了就是砒霜,鶴頂紅的別稱就是砒霜,說砒霜大家都不陌生了。
  • 古代頂級毒藥鶴頂紅毒性到底有多大?看完食者發作過程,令人砸舌
    哈嘍,大家好,這裡是秦始皇在哪兒,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古裝劇裡的劇型毒藥鶴頂紅,它的毒性到底有多大?吃了會怎樣?咱們一起看一下。看過古裝劇的人都知道,裡面通常會有一種巨型毒藥就是鶴頂紅,也叫做砒霜,在古裝劇裡常常有一些妃子被賜死的時候,就會給她們鶴頂紅,只要吃了它就必死無疑,那麼在古代的頂級毒藥鶴頂紅毒性到底有多大呢?它是由什麼製作而成的?
  • 古代頂級毒藥鶴頂紅,毒性到底有多大?是什麼做的?
    在看古代的電視劇中,有一個毒藥經常在裡面出現,那就是鶴頂紅,也叫做砒霜,我們只知道在古代中了鶴頂紅的毒只有一死,那麼古代頂級毒藥鶴頂紅的毒性到底有多大呢?又是什麼做的呢?古代頂級毒藥鶴頂紅,毒性到底有多大?是什麼做的?
  • 古代第一毒藥鶴頂紅,到底是什麼做的?專家:它的配方小孩都知道
    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那麼有江湖的地方就一定得有毒藥,畢竟出門在外,沒點毒物傍身,確實不太有安全感,愛看武俠小說和古裝劇的朋友肯定對毒藥的重要性深有體會,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味古代最出名的毒物——鶴頂紅。
  • 古代人人皆知的毒藥鶴頂紅,是什麼做的?專家:它配方小孩都知道
    「鶴頂紅」無論是在武俠小說中還是在古裝電視劇中,出場率都是非常高的,雖然通常被認為是丹頂鶴頭頂上紅色部位所含的物質,但真實的鶴頂紅並不是如此,經過調查研究發現,古代第一毒藥鶴頂紅其實是紅信石。且在古人看來,豔麗美觀的東西一般都帶有些危險性,也就稱該毒藥為「鶴頂紅」,不過在學術界,有些學者認為「鶴頂紅」一稱應該是出自後人,在古籍小說裡出現的比較多,也意味著該名稱經過了藝術加工。並且紅信石經過加工,便是著名的砒霜,所以鶴頂紅的俗稱便是砒霜。
  • 古代見血封喉的鶴頂紅究竟是何物?現代人竟拿它來毒老鼠!
    在古裝劇或者武俠小說中,鶴頂紅都是作為一種非常頂級的毒藥,一旦中了此毒,就算是閻羅王也就救不了你了。而且一些古代用毒高手,對於鶴頂紅這種毒藥也是推崇備至的,那麼鶴頂紅究竟是何物呢?古人口中的「鶴頂紅」翻查了一些資料之後,我們發現古人對於鶴頂紅的定義是,丹頂鶴上的紅色丹頂做成的,而且在古代人的認知中,丹頂就是一種劇毒之物,所以用它做出來的毒藥,也就是鶴頂紅,自然就是一種劇毒。
  • 古代歷史上的頂級毒藥鶴頂紅,毒性有多大?用什麼材料做的?
    而鶴頂紅作為一種毒藥,它究竟長什麼樣呢?從字面意思上來看,它的顏色就像丹頂鶴頭頂上的那撮紅毛。自古以來,很鮮豔的東西都會引人注目,特別是紅色這種和血液一樣的顏色,不但會引人注目,而且會讓人莫名其妙的產生一種恐懼感。也因此,影視劇中的毒藥就起了這個瘮人的名字——鶴頂紅,真是很有技巧,將毒藥的形象和隱含恐懼感都表現出來了。
  • 古代奇毒「鶴頂紅」到底是什麼東西?怎麼現在沒有了?
    古裝影視劇裡經常能看到「鶴頂紅」這種東西,只要一點點,就能讓人馬上中毒暴斃,並且無藥可解,就算真的有解藥也來不及,因為從毒發到死亡時間實在是太短了,估計人還沒送到醫館就死亡了!《新白娘子傳奇》裡就有這樣的情節,一個老乞丐和自己的孫女,被惡人施捨了摻有鶴頂紅的饅頭,兩人吃了饅頭之後立刻毒發身亡,然後被惡人送到了許仙開的醫館裡,惡人妄圖用這個陰招破壞許仙醫館的名聲!
  • 「鶴頂紅、見血封喉、斷腸草、雷公藤」古代幾種頂級毒藥
    在古代的時候有很多種毒藥都讓人聞風喪膽的,但它在中醫的調煉下確是很好的藥材,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是藥三分毒」的緣故。下面我就為大家來介紹一下這幾種頂級《毒藥》雷公藤這是一種急性毒藥,多生長於山地陰溼處,長江以南、西南地區比較多見。
  • 鶴頂紅又何來頭?為何電視劇裡毒藥都用鶴頂紅,砒霜又是何物?
    鶴頂紅又何來頭?為何電視劇裡毒藥都用鶴頂紅,砒霜又是何物?在各類小說影視劇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這樣一個環節:皇帝要賜死某個妃子,常常會讓太監送去白綾或者鶴頂紅,或是某人要害別人,就在他的酒菜中放下鶴頂紅,吃過便毒發身亡。鶴頂紅因此成了頂級毒藥代名詞,但是用現代科學的眼光來看,鶴頂紅毒性到底有多大呢?成分又是什麼呢?
  • 中國古代3大奇毒,除鶴頂紅外,剩下那倆是啥?有一個北方人愛吃
    古時候,毒與藥本就是兩個意思相同的概念,《周禮》中記載:聚毒藥以共醫事。這就說明,毒和藥在一定範圍內可以相互轉化。後來,隨著醫學的逐漸發展,古人將毒和藥作了區分,秦漢時期,毒被分成了大毒、常毒、小毒與無毒。
  • 古代3大奇毒:第一是鶴頂紅,第二見血封喉,第三成北方人的佳餚
    鶴頂紅對於這個毒藥想必許多武俠愛好者已經不知道聽過多少遍了,而且它還有很多種名字,它的俗稱就是砒霜,如果還要再「俗稱」一點那就是三氧化二砷,用科學一點的說法就是砷化合物,是一種劇痛物質。受到許多小說影響,很多人都認為「鶴頂紅」就算是丹頂鶴頭上的「丹頂」所以叫做鶴頂紅,這種說法簡直是嚴重破壞了我們「國鳥」丹頂鶴的形象,其實只是因為這種化合物呈紅色,因此起了一個隱晦的名字而已。 鶴頂紅能位列3大奇毒之首,絕對不是浪得虛名。尤其是比較純的「三氧化二砷」更是呈現白色狀,而且無臭無味讓人防不勝防。
  • 古代最常見的毒藥長什麼樣?見血封喉竟然只是一種草?
    不過話又說回來,古代宮鬥裡常見的那些毒藥,到底長什麼樣子呢?斷腸草在古代是一種最常見的毒藥,但卻不是草,而是一種一年生的藤本植物。服下此物可能會造成口吐白沫、四肢麻木等症狀。斷腸草在古代是一種最常見的毒藥,但卻不是草,而是一種一年生的藤本植物。服下此物可能會造成口吐白沫、四肢麻木等症狀。砒霜,也是古代很常見的毒藥。它的原材料其實是一種天然礦物質,叫做信石。
  • 毒藥排行榜第一位的「鶴頂紅」究竟什麼來頭?
    在古裝影視劇中,經常會出現一些殺人於無形,例如「含笑半步癲」「一日喪命散」等等特別厲害的毒藥。但往往最厲害的,還得是我們熟知的,分分鐘取人性命的「鶴頂紅」。首先需要強調一點的是,雖然現在確實有一種魚名為鶴頂紅,一種花卉名為鶴頂紅。而且有一種文玩,被製成各種工藝品廣為收藏的盔犀鳥頭胄部分,因其實心,外紅內黃,也被稱為鶴頂紅。但影視劇中的毒藥之王「鶴頂紅」,跟「鶴」沒有半毛錢關係,「鶴頂紅」也根本不是那個被人們誤以為的丹頂鶴上的丹頂。
  • 古代「毒王」鶴頂紅,威力真有那麼大嗎?並不是沒有解藥
    看古裝劇,尤其是宮廷的,不管是妃子之間勾心鬥角,還是有人犯了錯,都會用到毒藥。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無藥可解的鶴頂紅,吃完不過一刻鐘就斃命了,簡直就是古代毒藥中的「毒王」。民間也是,一提到毒藥,首先想到的就是鶴頂紅,知名度不要太高。
  • 「鶴頂紅」是啥?不是毒藥,但碰上就會有牢獄之災!
    門檻低、品類多,豐儉由人。不管是十幾塊的菩提根,還是上萬的綠松石,經過主人的耐心盤玩,都會在時間沉澱下形成豐潤的包漿。文玩這個圈,看的不光是物件,更多的是看功夫。但還有一些人,就想玩個稀奇,圖個人無我有,越是不能玩的,越想來一個。
  • 武俠小說中4大毒藥的原型,見血封喉是這種植物,斷腸草有藥可解
    在武俠小說中,行走江湖總是會遇到各種稀奇古怪的毒藥。它們來源神秘而且毒性超強,比如什麼七蟲七花膏,三屍腦神丹等。不過看完之後可能大家會有疑問,小說中的這些毒藥,現實生活中真的有嗎?今天就帶大家一起看看,小說中四大毒藥的原型。
  • 古代第一奇毒「鶴頂紅」,真的和丹頂鶴有關嗎?它還有另一個名字
    筆者-小文看過古裝劇的人都會接觸到一種古代毒藥吧,其名為「鶴頂紅」,這是一種毒性超強的物質,常出現在宮鬥劇中,任何人只要接觸到一星半點這種毒物,就會馬上一命呼嗚。而鶴頂紅原來的意思並不是指毒物,而是金魚的一種,這種金魚的頭部生長著一個紅色的高高聳起的肉瘤,形狀多為圓形或者方形,就像仙鶴頭上的紅冠一樣,因此獲得了鶴頂紅的稱號。其次鶴頂紅就是指丹頂鶴這種生物了,丹頂鶴屬於大型鶴類的一種,身高普遍在120釐米以上,它們通常在淺灘上或葦塘邊棲息,以植物的根莖或者果實為食。
  • 見血封喉、飲之必死,中國古代那麼多毒藥,為何沒被用於戰爭?
    早在熱兵器還沒有被發明出來的冷兵器時代,我國古代的戰爭中,雖然弓箭、大刀、長矛是常見的冷兵器。但是除了冷兵器和熱兵器之外,還有一種「武器」經常出現在各種小說中,被賦予了神秘的色彩,這種「武器」就是毒藥。小說中常見的毒藥有見血封喉的鶴頂紅、飲之必死的鴆酒,然而中國古代那麼多毒藥,為何很少用於戰爭?
  • 中國古代9大毒藥排名 「見血封喉」可秒殺
    原標題:中國古代9大毒藥排名 「見血封喉」可秒殺   人類發現毒藥是一種偶然,可能是在做飯的時候發現了某些植物含有劇毒。然而具有毒藥知識的人在那個時候被尊為是部落的術士。第一份下毒殺人的記錄出現在基督時代的羅馬帝國,但據說在之前,印度人、中國人、希臘人、埃及人早已開始使用毒藥。下面是古代九大毒藥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