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島外免費公園,理學家朱熹稱「真隱地」,有古剎巨鼎空氣好!

2020-12-10 鴨鴨愛生活

廈門的旅遊景點,大多數人聚焦在島內,比如鼓浪嶼、曾厝垵、沙坡尾、南普陀寺等等,但其實在島外有著更廣闊的空間,今天帶大家來到位於翔安區的香山公園景區。

香山位於廈門市的東部、翔安區東南部,坐落於鴻漸山脈南麓,主峰海拔176米。以香山巖寺為中心,輻射到周邊的呂塘民俗文化村及眾多景點, 具有優美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人文景觀相交融的特徵,個性鮮明,別具特色,主要有「古寺」、「古厝」、「古樹」、「古戲」、「秀水」、「奇石」等。

最重要的建築群就是香山巖寺,現在寺廟內部暫未開放,可從外觀看到它的氣勢非凡。歷史記載,香山巖寺始建於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明洪武九年(1376年)至清代多次重修。香山巖寺依山而建,坐東朝西,主祀清水祖師。寺為兩進,中軸線上依序為前殿、天井和後殿。前殿低後殿高,屬「猛虎下山式」重簷建築,在殿前廣場看,層層的重簷建築,很有氣勢。

在廟前廣場邊上一塊巨石上刻著各種字體的「香」字。

從臺階往上,可以看到一個巨鼎,形似香爐,但居然沒查到任何資料,不知道有沒有知道來歷由頭的小夥伴可以指點一二?

香山公園的另一大看點就是木棧道環繞,長達5公裡的慢行系統以木棧道的方式,把廈門島外著名景區香山的各大自然、人文景觀融為一體,把多年來隱匿「深閨」的好風光一下子鋪展開來。

一路亭臺樓閣,風光無限,既可以遠眺整個翔安美景,也可以近看鬱鬱蔥蔥的林木,空氣格外清新。

關於香山名字由來也頗有文學色彩,「香山」原名「荒山」,南宋理學大師、同安縣主簿朱熹曾數遊此地,聞草木皆香,遂將「荒山」更名為「香山」,並稱此地為「真隱處」,刻石立碑。香山巖寺東側有「徽國文公祠」,又稱「香山書院」,便是為紀念朱熹而建的。

現在香山是免費開放的,成為很多島外居民周末周邊遊的好去處,而景區內依據不同的時節也會打造不同的花海主題,比如三四月的油菜花節,一片片黃橙橙美不勝收。

廈門島外免費公園,理學家朱熹稱其為「真隱地」,有古剎巨鼎空氣好!

旅遊攻略信息:

景點位置:福建省廈門市翔安區香山路(靠近陳坂村大宅村)

交通:建議自駕,廈門市區-仙嶽路-翔安大道-翔安立交-翔安南路-香山路-香山巖寺

門票:免費

相關焦點

  • 廈門島外免費公園,理學家朱熹稱「真隱地」,有古剎巨鼎空氣好
    ,長達5公裡的慢行系統以木棧道的方式,把廈門島外著名景區香山的各大自然、人文景觀融為一體,把多年來隱匿「深閨」的好風光一下子鋪展開來。,「香山」原名「荒山」,南宋理學大師、同安縣主簿朱熹曾數遊此地,聞草木皆香,遂將「荒山」更名為「香山」,並稱此地為「真隱處」,刻石立碑。
  • 廈門島外免費公園,理學家朱熹稱其為「真隱地」,有古巨鼎之風!
    而廈門的旅遊景點,大多都集中在島內,如鼓浪嶼、曾厝、沙坡尾、南普陀寺等,但其實島外還有更大的發展空間,今天就帶你去位於翔安區的香山公園。位於廈門市東部,翔安區東南,鴻漸山脈南麓,鴻漸山脈主峰海拔176米。
  • 廈門島外絕美生態公園,有浪漫濱海沙灘,還能運動鍛鍊免費開放!
    廈門島四面環海,也是海島度假的好地方,有著宜人的氣候。但到了夏天也是非常的炎熱, 近日天氣預報頻繁發出高溫警報,35°的高溫叫人只想呆在空調房裡或者水裡。島內的沙灘一般遊客較多,比如環島路、白城沙灘,到了夏天都是下餃子般的存在。
  • 南宋理學家朱熹,當年是否真的來過福州皇帝洞?
    南宋理學家朱熹,當年是否真的來過福州皇帝洞?朱熹講學臺之所以讓我們百家號:一起走遍世界印象深刻,倒不是因為它有多麼壯觀的景致,而是懷疑朱熹當年是否真的來過福州皇帝洞,對此,我們百家號:一起走遍世界曾實地走訪並查詢了相關典籍,分別找出了支持與反對的相關論據,在此,分享給各位朋友。
  • 廈門島外翔安藏千畝火龍果園,好看好玩超浪漫,周邊玩好去處!
    原來在廈門島外,就藏著這樣一大片的火龍果林,每當夜深人靜之時,星星點點白花盛開,千畝花海在夜色下頗為夢幻壯觀。看慣了城市裡的高樓大廈,走,去島外翔安大宅,跟這些火龍果做鄰居吧!香山公園的另一大看點就是木棧道環繞,長達5公裡的慢行系統以木棧道的方式,把廈門島外著名景區香山的各大自然、人文景觀融為一體,把多年來隱匿「深閨」的好風光一下子鋪展開來。一路亭臺樓閣,風光無限,既可以遠眺整個翔安美景,也可以近看鬱鬱蔥蔥的林木,空氣格外清新。
  • 廈門島外翔安藏千畝火龍果園,好看好玩超浪漫,周邊玩好去處
    ,長達5公裡的慢行系統以木棧道的方式,把廈門島外著名景區香山的各大自然、人文景觀融為一體,把多年來隱匿「深閨」的好風光一下子鋪展開來。,「香山」原名「荒山」,南宋理學大師、同安縣主簿朱熹曾數遊此地,聞草木皆香,遂將「荒山」更名為「香山」,並稱此地為「真隱處」,刻石立碑。
  • 仙都尋幽賞景好去處 宋代理學家朱熹曾遊學於此
    特別是早上有晨霧的時候,那種若隱若現,仙氣朦朧的感覺,讓許多攝影愛好者心動,不過當天我們去時有點晚了,雲霧繚繞的感覺不是很明顯,好在風景還算可以。這裡有座板堰酊步橋,橫跨好溪,也是拍攝的主要對象之一,漫步於小橋上,聽溪水潺潺,有種仙氣襲來之感。有時會有攝影團隊過來拍攝,還會僱當地村民牽牛從橋上取景,非常有意境。
  • 福州這座山古蹟遍布,有千年古剎、碑林陶塔,步步有景,景景有典
    鼓山,位於福州市東郊,海拔900多米,自古以來就是遊覽勝地,有「左旗(山)右鼓(山),全閩二絕」之贊。據說山上有一巨石,其形似鼓,每逢風雨大作便發出隆隆聲響似鼓聲,故名鼓山。宋代理學家朱熹稱鼓山為「閩山第一」,自古以來就有「來閩中必到石鼓」的說法。
  • 福州這座山古蹟遍布,有千年古剎、碑林陶塔、十八景致,各有典故
    鼓山,位於福州市東郊,海拔900多米,自古以來就是遊覽勝地,有「左旗(山)右鼓(山),全閩二絕」之贊。據說山上有一巨石,其形似鼓,每逢風雨大作便發出隆隆聲響似鼓聲,故名鼓山。宋代理學家朱熹稱鼓山為「閩山第一」,自古以來就有「來閩中必到石鼓」的說法。
  • 福州這座山古蹟遍布,有千年古剎、碑林陶塔,十八景致,個有典故
    鼓山,位於福州市東郊,海拔900多米,自古以來就是遊覽勝地,有「左旗(山)右鼓(山),全閩二絕」之贊。據說山上有一巨石,其形似鼓,每逢風雨大作便發出隆隆聲響似鼓聲,故名鼓山。宋代理學家朱熹稱鼓山為「閩山第一」,自古以來就有「來閩中必到石鼓」的說法。
  • 朱熹與茶:武夷精舍隱「茶仙」
    朱熹學問淵博,廣注典籍,在哲學上發展了程顥、程頤的思想,建立了客觀唯心主義的理學體系,世稱「程朱理學」,對宋以後的社會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朱熹是一位嗜茶愛茶之人。他自幼在茶鄉長大,對「建茶」十分熟悉。後又當過茶官,任浙東常平茶鹽公事,更與茶結下了不解之緣。他曾寫《勸農文》,提倡廣種茶樹。他自己也是身體力行,躬耕茶事,把種茶、採茶當作是講學、做學問之餘的休閒修身之舉。
  • 朱熹題字的「龍窩樓」金屬書籤
    龍窩樓朝南正中高懸一塊巨型匾額,上有宋代理學家朱熹所書的「龍窩樓」三個蒼勁大字,其書法結字有法,用筆純熟,點畫遒勁,變化多奇,有大家風範。朱熹(1130—1200) 字元晦,號晦庵、晦翁、考亭先生、雲谷老人、滄洲病叟,南宋徽州婺源(今屬江西省婺源縣)人。紹興18年進士及第,曾任荊湖南路安撫使,仕至寶文閣待制。
  • 宋儒尤其是理學家,這樣解釋宇宙的具體構成
    用氣來解釋宇宙最早應該道家,道家以為天地萬物皆是陰陽二氣和合生成,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論述。而宋儒尤其是理學家吸取了道家的思想,發展出更加精密的以氣詮釋宇宙的儒家理論。張載說:「凡可狀,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氣也。」認為凡是可以描述的都是有,所有的有又都是象,歸根結底都是氣。他在解釋萬物時說「太虛不能無氣,氣不能不聚而為萬物,萬物不能不散而為太虛。」
  • 南平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有「法醫鼻祖」之稱!
    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內閣首輔,與楊士奇、楊溥並稱「三楊」,因居地所處,時人稱為「東楊」。楊榮性警敏通達,善於察言觀色,尤其是在明成祖時最為突出。在文淵閣治事三十八年,謀而能斷,老成持重,尤其擅長謀劃邊防事務。史稱其「揮斤遊刃,遇事立斷」,被比作唐代的姚崇。楊榮既以武略見重,又好詩文,他和楊士奇、楊溥等多有唱和,為「臺閣體」文學代表人物之一。
  • 探秘宋朝著名的理學家朱熹迫害底層歌妓嚴蕊的真相
    ——《卜算子》(一)唐仲友VS嚴蕊:風流太守和當紅歌妓的詩酒佳話這首《卜算子》的作者,宋詞編選裡一般注為嚴蕊,並且往往還附送一個故事:朱熹提舉浙東常平茶鹽公事,台州士民告狀,稱知州唐仲友催稅嚴苛,不公不法。
  • 漳州又一大型公園火了,地處千年古剎旁,耗資3億卻免費對外開放
    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這個大型公園就在其中一個最美的,這個景區的位置就在千年古剎「南山寺」的旁邊。有網友說這裡的風景一年和一年都是不同的,每年去都能感受到它越來越驚豔。即使是在炎熱的夏季,在下午時分仍舊能夠看到不少的市民,在這個公園中散步。而且這裡還是免費對外進行開放的,十分的良心,是一個優惠與群眾的一項工程建設。
  • 浙江三座千年古剎走紅,被稱「天竺佛國」,遠勝靈隱寺成禪院之首
    說到杭州,大家想到的一定是西湖,斷橋、雷峰塔見證了白素貞與許仙堅貞不渝的愛情,又或者是西湖邊上的靈隱寺,這裡是濟公拋棄私慾普濟蒼生的修道之處,經過千年不斷的修復與重建,如今的靈隱寺香火不斷,每年都有全國各地的人前來遊覽。但其實,杭州還有三座古剎,離靈隱寺不遠,也受到了許多遊客的喜愛。
  • 武夷山地區過春節有道美食,味道和寓意非常好,傳說中與朱熹相關
    「武夷山上有仙靈,山下寒流曲曲清。」這是朱熹在武夷山,詩興大發創作出的《九曲棹歌》。武夷山不僅以大自然獨有的魅力,吸引著無數遊客流連忘返,更積澱了豐厚的人文歷史。在逢年過節之際,武夷山當地的居民的餐桌上,都會出現一道相同的美食,難道是他們事先約定好,每家必做的嗎?
  • 浦城重現朱熹石刻「錦工石壁」
    錦工石壁東南網訊 浦城是朱子理學傳承地,享有「英才疊秀,理學傳芳」之美譽。日前,在萬安鄉浦潭村大石溪的巖壁上,考古人員發現了宋代理學家朱熹親筆書寫的石刻——「錦工石壁」。最先發現「錦工石壁」的是浦潭村黨員鄭軍斌,由於近段時間浦城多地發生洪澇災害,當天他正在巡查災情。當他走到一處塌方時,猛然間發現石頭上刻著兩個字,看著石頭上的字是自己不認識的繁體字後,鄭軍斌聯繫了浦城縣博物館和浦城縣文化體育和旅遊局。
  • 大宋古剎!名木!大隱隱於市的省級生態公益林:熊山森林公園!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散步,跑步都極度舒服的森林公園,熊山森林公園熊山森林公園熊山森林公園,省級生態公益林保護區離政和縣黨校只有幾步之遙,前臨北大路,交通方便,山間除水泥大道外,曲徑縱橫交錯,步遊水泥路東、西環繞,直達山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