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許多封建王朝都是推崇佛教的,為此也留下來許多上千年上百年的寺廟,也有些地方把這些寺廟開發成景區給人參觀。然而,旅遊業發展得越來越快,有些寺廟就提高門檻出售高額票價,甚至上香都要支付大量的費用,這種坐地起價的行為讓許多人都覺得,現在的寺廟都變味了,都沒有以前那種很傳統很莊重的味道,儼然變成是一個斂財的地方。事實上,也並非所有的寺廟都是景區,有些寺廟還保持著原有的態度免費對外開放,就在海外就有座寺廟很良心,門票免費且不設功德箱,還曾援助過中國多次。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華人海外寺廟,這個寺廟是咱們中國人所建,只不過是建在別國。就在馬來西亞檳城,這座寺廟是結合中國、緬甸、泰國的寺廟建築風格所建造,無論是當地華人還是其他國家的遊客都嚮往這個特殊的佛寺。這個寺廟就是極樂寺,佔地面積有12公頃,是東南亞最大的華人寺廟。
極樂寺始建於1893年,是由秒蓮禪師開山而建,為此也成為馬來西亞最大的華人寺廟,也是愛國寺廟之一。為何這樣說呢?它曾經在清政府落魄時幫助過我們很多,在清政府面臨巨額賠款時,為了聊表情誼,他們把大部分募化而來的銀子獻給清政府。如今極樂寺裡面還可以看到慈禧太后和光緒帝提筆而寫的匾額,由此可知,清政府對它有很大的厚望。
大部分寺廟因深得皇帝恩寵就變得膨脹起來,而它卻保持著初心,現在的極樂寺也沒有要任何門票,更不會出現一些高價燒香的行為。更令人讚嘆的是,大殿佛像前面卻沒有擺放功德箱,現在就算是很小的寺廟都要擺一些功德箱,雖說不強制香客捐香火錢,但大部分人看到都會隨錢進去,它卻直接不要功德箱,由此可見,說它是最良心的寺廟也不為過,許多遊客也許是看中這點才覺得這個寺廟很值得去參觀一下。
這時可能有些人覺得很奇怪,不要門票也不要香火錢,那麼寺廟的設施是如何修繕的呢?再說了,儘管不修繕寺廟,僧侶也得吃飯吧,那這些費用是從哪裡出的呢?其實,大部分修繕寺廟的費用大多是靠信徒募捐,你捐50塊錢就可以把你的名字登記在冊,世人也都知道你的善舉了。當然,這都是個人自願捐獻,至於捐不捐都不會強求。
亞洲最良心的華人寺廟:門票免費,不設功德箱,曾援助中國多次。看完極樂寺,再反觀國內有些被商業化的寺廟,就不得不感嘆它的莊重和良心了,話說回來,其實國內也有許多寺廟也是免費對外開放的,只不過它們的名氣就沒有景區那麼大了。看到這裡,各位網友你們有啥想說的嗎?歡迎留言下方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