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海香魚用一句話來描述就是:
「好吃!吃它」
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寧海香魚
究竟有多好吃
▽▽▽
是什麼魚讓乾隆皇帝品嘗了之後讚不絕口,傳旨將其列為貢品?
清光緒《寧海縣誌》載:「香魚產溪中,又名細鱗魚,無腥而香,其長隨月,至7—8月,長7—8寸,過此則生子而味不美,出鳧溪者佳。」沒錯了,此魚就是香魚,香魚因脊背上有一條滿是香脂的腔道,能發出誘人的香味而得名,讓皇帝倍加讚賞的就是它。寧海鳧溪的香魚對生長環境十分挑剔,必須生活在流動的且清澈的活水中,想必它生俱來的香味也脫不了這乾淨活水的干係吧,因肉質細膩鮮美且本身的獨特魚香,使得鳧溪香魚有「淡水魚之王」的美稱。這個美稱可真是名符其實。據悉,鳧溪香魚,在海水中產卵,孵化成幼苗,在溪流的淡水中生長。因此,香魚最大的特性是無泥腥味。90年代,由於酷漁濫捕和生態環境惡化,寧海香魚資源到了瀕臨滅絕的境地。1993年,寧海水產技術人員經過精心研究和培育,試驗了多次,終於在大佳何甬佳鰻場成功實施香魚人工繁殖,所以現在的香魚大都是活躍在水源充足流量大的養殖場裡,當然養殖場裡的水也保持著清澈、乾淨的環境。現在的鳧溪香魚,論其鮮味,我們最熟悉的四大家魚:青魚、草魚、鰱魚、鱅魚與它相比,四大家魚就不免黯然失色了,因為一般的淡水魚都難免帶有點泥腥味,而香魚不但沒有丁點泥腥味,而且散發著獨特的魚香味,香魚鱗細眼白,肉質醇厚細嫩,讓人吃後欲罷不能,還想再吃。而且香魚富含維生素E、鐵、鋅等微量元素,營養價值高,並且有藥用功能,是健身的滋補佳品,對於產婦和病人有滋補作用。現如今,烹製香魚的方法多種多樣,如紅燒、清蒸亦或是製作成香魚乾等等,無論採用哪種烹飪方法,都香氣撲鼻。但是對於寧海人來講最最地道方法是烤香魚,在清代就遠近聞名,據說已有二百餘年歷史。過去的寧海人家會把它架在炭火上焙烤,現在的人們會將其放在火爐或者炭爐上烤,經過烘烤之後的香魚,體色金黃,香氣撲鼻,肉質鬆脆,口味鮮美,成為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餚。清蒸香魚
香煎香魚
臺灣詩人連橫贊道:「春水初添新店溪,溪流停蓄綠玻璃,香魚上鉤剛三寸,鬥酒雙相去聽鸝」。牡蠣,海瓜子,對蝦,蟶子,望潮,舌鰨魚.
西店是有名的牡蠣之鄉、中國手電筒之鄉。小鎮的資源豐富、區位優勢明顯。潮汐起落,港灣靜靜,特有的山、海生態資源優勢和西店人「敢打、敢拼、敢為天下先」的精神,讓西店即將成為寧波南部重要的現代化工貿型濱海城市,工業經濟之光穿透海鄉,照亮了小鎮的未來。2018年入選 「浙江省森林城鎮」。
△篆畦園
△雙山
△雙嶼公園
△石孔山美景
△廣德寺
△美麗村莊嶺口
△高速
△西店新城規劃展示館
部分圖片來源:寧海發布、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