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特大假牛肉」案開庭 「牛肉乾」檢出豬DNA

2020-12-20 溫州新聞網

  溫州網訊 加一種叫牛肉膏的添加劑,豬肉搖身一變成了牛肉,進而加工成牛肉乾、牛肉粒流入市場。瑞安「特大假牛肉」案昨在瑞安法院一審開庭,位於廣州、瑞安兩地的三家食品公司以及7名被告人因涉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案,被法院一同提起訴訟。當天,法院未作當庭宣判。

  案情

  加工生豬肉「冒充」牛肉製品

  記者了解到,2013年8月,瑞安警方對思味公司的包裝車間及其倉庫進行搜查,查獲部分肉製品,其中包括「億思手撕牛肉」、「億思五香純牛肉」、「億思香辣味牛肉乾」等產品。經浙江出入境檢驗檢疫鑑定所檢測,多種該品牌牛肉製品均檢測出豬源性DNA成分。也就是說,這些產品其實都是豬肉加工而成的。

  瑞安警方在對聯鑫公司的廠房進行檢查時,對300公斤的「百樂果牛肉粒」產品進行抽樣取證。經檢測,該產品中檢出牛、豬源性DNA成分。也就是說,該產品是由豬肉、牛肉混雜加工而成。

  查處

  製作不衛生,加工點氣味刺鼻

  庭審中,一名被告人辯解稱,公司購進生豬肉只加工成豬肉乾等肉製品,並沒有加工成牛肉製品。

  對此,公訴機關指出,其公司產品打出的廣告為「億思牛肉,快樂享受」,這句廣告詞與這名被告人的辯解顯然不符。

  去年9月,有關媒體報導指出,執法人員在進入這些被告公司生產車間時,看到整個製作過程很不衛生,加工窩點內氣味刺鼻,令人作嘔。因為豬肉纖維比牛肉纖維細,制假過程中必須添加各類添加劑。

  公安偵查筆錄顯示,張甲、金某、黃某均供述,事先曾商議用豬肉製成牛肉製品出售,其目的在於降低成本。思味員工證言證實,思味主打產品是牛肉製品,其宣傳口號是牛肉世家。而從查獲的書證、億思包裝、入倉單、送貨單等均能證明思味公司銷售的都是牛肉製品,且從公安機關查獲的肉製品的包裝上,基本都是牛肉製品字樣。

  庭審

  6名被告人全部翻供

  在昨天的庭審中,6名被告人全部翻供。

  「2013年7月份後,牛肉價格高,牛肉乾市場又供不應求,只好購進豬肉生產成牛肉製品銷售,暫時過渡一下。」張甲翻供稱。

  「張甲,在公安偵查階段,偵查人員問你,為什麼用豬肉製品冒充牛肉製品?你回答,因為價格與競爭的關係,市場上根本就沒有真正的牛肉製品,所以你也這麼做。你是否這樣說過?」審判長訊問。

  張甲遲疑了一會,回答:「我是有這樣說過。」

  此後,張甲堅稱思味公司僅在2013年7月後購進一小部分豬肉製成牛肉製品銷售,主要的業務是代理其他品牌肉製品的銷售。

  張乙則表示自己只負責銷售,對產品並不了解。緊接著,黃某、張丙、金某、婁某等被告人也翻供。

  追責

  應以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追責

  庭審中,公訴機關提供了一張來自有關部門的物價表,內容顯示生牛肉與生豬肉的市場價格相差很大,不法商家以此差價換得數百萬元牟利。以2011年12月的鮮豬肉、牛肉價格為例,兩者的價格差在2.5元/公斤左右。

  而在公訴人舉證環節中提到,其中一家被告公司每日至少發貨100箱有劣質嫌疑的牛肉製品(15公斤/箱)。

  檢察機關認為,涉案的思味公司、聯鑫公司、誠佳公司在生產、銷售過程中以假充真,6名被告人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或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三家公司銷售金額均在200萬元以上,其行為均已觸犯刑法有關規定,應當以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連結:

  牛肉膏又稱牛肉浸膏,是採用新鮮牛肉經過剔除脂肪、消化、過濾、濃縮而得到的一種棕黃色至棕褐色的膏狀物。有牛肉自然香味,易溶於水。專家指出,食品添加劑在一定安全劑量內食用,並無危害,但若違規超量和長期食用,則對人體有危害,甚至可能致癌。

本文轉自:溫州網

相關焦點

  • 這樣的牛肉乾吃了或致癌 如何鑑別牛肉乾
    原標題:這樣的牛肉乾吃了或致癌 如何鑑別真假牛肉乾 廣州思味食品的「億思」牌是一個老品牌,有著20多年生產牛肉乾、牛肉粒的歷史,但近期一次檢查發現,這些牛肉製品中竟然沒有一點牛肉成分。近日,浙江溫州瑞安法院開庭審理了這起跨省特大假牛肉案,該案涉及金額達2000多萬元,銷售範圍涉及全國多個地方。
  • 牛肺可加工成假牛肉乾 如何自製真正的牛肉乾
    原標題:牛肺可加工成假牛肉乾 如何自製真正的牛肉乾   有的商家為了賺錢,不惜通過燒煮、烘乾、攪拌、加料等工序,廉價的豬、牛肺搖身一「變」成了牛肉乾。如果你害怕吃到假牛肉乾,不妨自己動手做貨真價實的牛肉乾吧!今天就教大家如何自製牛肉乾。
  • 牛肉乾裡沒一點牛肉
    [摘要]某老牌「牛肉乾」兩年銷售2000萬元,但近期檢查發現,這些牛肉製品中竟然沒有一點牛肉成分。這兩天鄭州的風真是大啊...大至刂亻十麼禾呈度口尼?大至刂小糹扁扌丁白勺字者阝衤皮口欠昔夂了。說起牛肉,怎能不提起牛肉乾...那麼問題來了:你曾經吃過的「牛肉乾」真的是牛肉做的麼????
  • 牛肉乾很多都是豬肉做的
    ,加入調味的牛肉膏,這樣製成的「牛肉乾」不僅口感佳,而且成本低。在瑞安就有這麼一伙人,將豬肉「改頭換面」當成牛肉出售,做出年銷售額高達千萬元的業績單。涉案的六名被告人及三家被告單位因涉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被瑞安檢察院提起公訴,昨天上午,瑞安法院依法公開審理了該起案件。
  • 瑞安3名男子把豬肉加工後當牛肉賣 各獲刑15年
    此次集中宣判的案件犯罪形式多樣,如銷售我國為防控疾病傳入等特殊需要而明令禁止生產、銷售的巴西牛副產品和印度牛肉;美容會所注射「美容針」、「瘦臉針」、「溶脂針」;生產銷售用豬肉製作的偽劣牛肉製品;在生產、炸制油條過程中添加過量銨明礬;將養豬場內未經檢驗檢疫的淘汰豬販賣給他人;通過非正規渠道購進「偉哥」等性保健品後再予以銷售;銷售未經批准進口的藥品;用工業鹽冒充食用鹽進行銷售等。
  • 杭州:網上買的牛肉乾味道怪怪的,肉驗發現沒有牛源性DNA
    2018年1月4日,小馬在一家淘寶店鋪裡,以每箱504元的價格購買了16箱昌化黃牛肉乾。每箱裡有36罐、每罐250克的牛肉乾,平均下來每斤牛肉乾花費不到30元。小馬收貨後一開始還暗自慶幸自己撿著了大便宜。
  • 「澳門香記牛肉粒」被檢出不含牛肉成分摻雜摻假
    某購物網站上,澳門香記牛肉乾仍在售前不久,媒體報導的「天和隆牌」牛肉乾被檢出沒牛肉的消息讓人大吃一驚。日前,記者從濟寧市食藥局官網獲悉,在我市流通環節牛肉乾、牛肉粒專項監督抽檢中,任城區食藥局抽檢的「澳門香記牛肉粒」同樣被檢出不含任何牛肉成分,涉嫌摻雜摻假。消費者如若看到該品牌的牛肉乾、牛肉粒切記不要購買。此次任城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抽檢的牛肉粒原產地為澳門,製造商標註為「澳門香記食品」,地址為澳門清平直街3號,總經銷商為廣州市奇新貿易有限公司。
  • 原來你是這樣的拼多多:牛肉乾沒牛肉、牛肉粒是雞肉做的
    但是,這些廉價的豬肉、牛肉,你可曾想到有可能是合成肉嗎? 百度搜索「合成肉」,能找到好多社交電商平臺拼多多商家銷售假牛肉、假豬肉被曝光的新聞。10塊牛排只賣66元!在拼多多平臺上,很多的牛排價格都非常的便宜,甚至被爆出10塊牛排只要66元,畢竟出去吃一次牛排怎麼也要幾百塊。問題是,你敢吃嗎?
  • 瑞安美食大搜羅:豬油鹽餅、梅乾菜肉粽、湖嶺牛肉……
    童年專屬記憶「豬油鹽餅」  在瑞安人的記憶中,豬油鹽餅絕對是當仁不讓的角色。它是瑞安的傳統小吃,源於瑞安,也獨屬於瑞安,是很多瑞安人小時候的早餐回憶。  豬油鹽餅,也叫豬油圓餅。  飽含著愛的梅菜乾鮮肉粽  說起肉粽,很多人都會覺得稀鬆平常,但在瑞安人的眼裡,粽子也是可以玩出花樣來的,而且與溫州,乃至鄰近的郊縣,都不太相同。
  • 「假牛肉」是什麼做的?教你如何鑑別假牛肉,很多人都不懂!
    由於牛肉的營養價值非常高,但是價錢卻是比較貴的,於是有些不良商家就想方設法的製造出假牛肉來哄騙顧客,不過假牛肉也是分類別的哦,擦亮你的眼睛仔細看哦。第一種是人工合成牛肉,就是用雞蛋白和糯米粉混在一起後,加上各種各樣的食品添加劑和調味料攪拌均勻後,再用專門的機器製作出來,就變成了市面上的「牛肉乾」,不過這是假的牛肉乾。
  • 假牛肉是如何製造出來的,你知道嗎?教你如何鑑別假牛肉!
    第一種是人工合成牛肉,就是用雞蛋白和糯米粉混在一起後,加上各種各樣的食品添加劑和調味料攪拌均勻後,再用專門的機器製作出來,就變成了市面上的「牛肉乾」,不過這是假的牛肉乾。
  • 超市買的牛肉乾竟然也是鴨肉!
    小夥伴們調侃:鴨子很忙,充當牛肉、羊肉……就是沒有做過自己。今天我們來說一說零食——牛肉乾。牛肉乾肯定很多人都吃過,不過您吃的牛肉乾是什麼做的呢?您可能會說牛肉乾當然是牛肉做的呀,這不是明知故問嗎?那可不一定,它們究竟是用什麼做的,來看記者的調查。在篆新農貿市場裡,一名小販把各種牛肉乾擺在顯眼的位置向市民推銷。記者:「多少錢一包?」小販:「小包的40塊。」
  • 牛肉乾這麼做的?如何才能做出絲絲分明的牛肉乾
    無論是充滿嚼勁的傳統牛肉乾、軟中帶Juicy的蜜汁豬肉乾,酥脆輕薄的肉紙,都是人們在半躺沙發看電視時,無法停止一口又一口的零嘴。肉乾的製作方法可以依型態粗略分為數種,如傳統牛肉乾、傳統豬肉乾、絞肉蜜汁豬肉乾、肉紙等。不同的製作者又再依此基礎巧妙發展成自家特色!
  • 美食分享:客家鹹豬肉、風乾牛肉乾、咖喱牛肉乾等風乾菜製作分享
    【選購指南】選擇不帶奶脯的豬五花肉,要求刀工整齊,寬度均勻,厚薄一致,皮上無毛,無傷斑。風乾牛肉乾【食用價值】風乾牛肉乾對老年人、身體虛弱的兒童及病後恢復者,有特別好的幫助,風乾牛肉乾有補脾胃、益氣血、強筋骨、治消渴等功效,每天食用50-100克風乾牛肉乾可補充每天所需的營養。
  • 寧波9家菜場21家牛肉熟食店 賣真牛肉的只有8家
    如何分辨真假牛肉,一般豬的脂肪比較多,牛肉的纖維較長,肉質緊湊,豬肉的纖維較短,較鬆散。口感上豬肉也會來得更嫩一點。在加入一系列添加劑之後,經過滷製,生豬肉立刻變身滷牛肉。進貨單上明明寫著只進了40斤牛肉,可攤位上卻有一百多斤「牛肉」,多餘的60肉是什麼呢?
  • 假牛肉,你們能分辨出假牛肉和真牛肉嗎?
    因為現在大家的消費水平有所上升,需求量又大,市場上就出現一些想要謀暴利的黑心攤販,為了得到更大的利益,把一些質量不好的牛肉說成是優質牛肉,甚至做出了假牛肉。之前有被爆出一條關於假牛肉製作過程的視頻,場景觸目驚心,很多人看了覺得不可思議,有的人看了之後才明白為什麼自己買的牛肉煮出來沒有牛肉味,原來是買到假的了。
  • 浙江瑞安「男子殺害女兒同學案」今日開庭審理
    新京報訊(記者 程亞龍)2月25日,浙江瑞安「男子殺害女兒同學案」在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
  • 瑞安「仕朋萊」牛排館股東涉嫌銷售無證牛肉被捕
    溫州網瑞安支站訊 近日,一則關於瑞安仕朋萊牛排館因銷售「無證牛肉」三股東一行政總廚被批捕的消息,在微博、微信等社交網絡上引起轟動。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無證牛肉」是否還在銷售?昨天,記者以客人的身份探訪該店。
  • 豬肉+添加劑,做出三種口味「牛肉乾」
    三年多前,他和妻子在蒼南辦了一個加工點,專門生產大塊的牛肉乾,賣給福建客商。  事實上,這些牛肉乾是用豬肉加工而成的假貨。為了讓味道更像牛肉,在加工過程中,還添加了牛肉精、牛肉純粉等添加劑。  去年1月,東窗事發。經警方核算,老朱的加工點共賣出75噸假牛肉乾。  昨天,這起案子在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宣判,老朱獲刑15年。
  • 豬肉充牛肉,這個竟真有!
    該區的抽檢分別從生產、流通、餐飲三個環節展開,其中濟南群康食品的兩批次雪糕被檢出山梨酸。而流通環節,主要在七裡堡進行了抽樣,20多種食品被檢出有問題,其中有兩批次生牛肉被檢出摻入了豬肉。餐飲自製醬菜大腸菌群超標1222倍  今年以來歷城區食藥監局已在食品各環節共集中抽檢樣品511批次,合格樣品409批次,不合格樣品102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