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小夥懷疑自己買到的牛肉乾有問題竟跑去給肉驗了DNA?這是咋回事?
2018年1月4日,小馬在一家淘寶店鋪裡,以每斤不到30元的價格購買了16箱牛肉乾。本以為是撿了個大便宜,打開一聞,味道怪怪的,吃起來的口感更不像牛肉。擔心「牛肉乾」存在食品安全問題的小馬,便到浙江省檢驗檢疫科學技術學院檢測,結果讓人大跌眼鏡!
網上買的牛肉味道怪 特地給肉驗了DNA
昌化黃牛肉作為杭州臨安特色美食,以嚼勁足,香味濃鬱而聞名。觀之紋理粗糙,順著撕扯,還能看到絲絲纖維。
2018年1月4日,小馬在一家淘寶店鋪裡,以每箱504元的價格購買了16箱昌化黃牛肉乾。每箱裡有36罐、每罐250克的牛肉乾,平均下來每斤牛肉乾花費不到30元。
小馬收貨後一開始還暗自慶幸自己撿著了大便宜。每罐牛肉乾的包裝都很正規,圓的塑料罐蓋上是銀白色的易拉蓋,蓋上還有塑料蓋,生產日期、成分表、生產許可證號、生產廠家及地址等信息都很完善。
可是,打開一嘗就不對勁了。「我聞著有一種奇怪的香味,吃起來的口感似乎也不太像牛肉,正規所銷售的牛肉乾價格大多在每公斤320元上下,所以覺得自己可能被騙了。」 小馬說道。
小馬擔心所購買「牛肉乾」存在食品安全問題,便到浙江省檢驗檢疫科學技術學院檢測,結果 「牛肉乾」裡面果然沒有牛源性DNA。
堅果微商改行 貼「牛肉」標籤賣起了豬肉
小馬隨後就將該淘寶店鋪舉報了,浙江省江山市市場監管局對該店進行了調查。才發現,該店鋪老闆不過是個賺差價的中間商,其貨源和發貨都是來自臨安的一對夫妻帥某和李某。
臨安警方接到該線索後,在帥某的倉庫裡搜查出貼有「正宗臨安昌化黃牛肉乾」字樣的罐裝瓶,以及大量名為「禎香」豬肉乾。到案後的帥某、李某交代了作案過程,真相才浮出水面。
2017年初,帥某、李某在做堅果微商生意,聽圈裡的人說購進豬肉乾後改頭換面一下,以牛肉乾的價格賣出去,能賺不少錢。於是,兩人就從上家毛老闆處購進了豬肉乾,然後手工分裝再包裝,貼上「正宗臨安昌化黃牛肉乾」的標籤紙就完工了。
三年時間 120萬的銷售金額
杭州市臨安區人民檢察院受理該案後,經審查查明:2017年2月至2020年1月期間,帥某、李某為非法獲利,從他人處購進豬肉乾,加工後冒充「牛肉乾」通過微信對外銷售,銷售金額共計120餘萬元,非法獲利10餘萬元。
2020年6月2日,帥某、李某銷售偽劣產品一案開庭審理,帥某、李某當庭認罪悔罪。因本案涉案金額較大,將擇日宣判。
杭州市臨安區人民檢察院陸續受理了五起假冒牛肉乾的銷售偽劣產品案,檢察官也在此提醒商家:品牌建立不易,需要大家的共同維護。賺錢道路千萬條,合法經營第一條!
(來源:杭州網 )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社融媒體中心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