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大如年 北京民俗博物館舉辦冬至節氣主題活動

2020-12-24 瀟湘晨報

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12月21日,我們迎來冬季的第四個節氣,也是24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冬至。《二十四節氣》大型系列民俗文化演出迎來了第十場。

圖片來源:北京民俗博物館

歌舞劇《賀冬》、《冬天祭天儀式》再現了古代冬至日祭天祭祖隆重儀式,臺上身著傳統服飾的演員重現儀式中的每一步,讓更多人可以深入了解古代那些「名場面」,感受傳統文化的衝擊。現場的小演員們還演唱了《九九歌》,在有趣的兒歌節奏中,讓觀眾了解每九天溫度變化的不同和農事活動的規律。吃湯圓也是南方冬至的傳統習俗,舞臺上一家人團坐在一起吃元宵,象徵著團團圓圓。原創歌曲《學堂冬至說》、《冬至習俗》、《冬至說天氣》通過歌詞演繹了冬至由來、典故、氣候變化。

圖片來源:北京民俗博物館

圖片來源:北京民俗博物館

「二十四節氣」作為中國人特有的時間知識體系世代相傳,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也是中華民族文化認同的重要載體。《二十四節氣》大型系列民俗文化演出,在每個節氣當天舉辦該節氣的劇目演出,促進非遺文化與藝術深度融合,更好地讓人們理解節氣文化,推動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提高中華文化軟實力。(北京民俗博物館 )

【來源:北京朝陽區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相約冬季 品味冬至——農博2019年冬至科普活動成功舉辦
    為保護、弘揚和傳承「二十四節氣」傳統文化,12月22日,作為中國農業博物館主辦的「二十四節氣文化藝術展」系列活動之一,社教部舉辦了兩場「相約冬季 品味冬至」主題科普活動,60餘個親子家庭150餘人參加了本次活動。  冬至當日天氣雖冷,但參加活動的孩子和家長依舊早早地來到五號館展廳籤到。
  • 靈臺縣博物館舉辦24節氣之「情暖冬至 洋溢青春」主題社教活動
    靈臺縣博物館舉辦24節氣之「情暖冬至 洋溢青春」主題社教活動 2020-12-19 17: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東城舉辦冬至民俗活動 弘揚傳統文化
    12月21日,東城區天壇街道、建國門街道紛紛開展冬至民俗活動,傳統弘揚傳統文化。冬至民俗節 12月21日,東城區天壇街道組織開展「2020壇根·冬至民俗節」活動,在活動啟動儀式現場,由天壇街道logo、同心圓、梅花等元素構成的冬至民俗節標識正式揭曉。
  • 冬至節氣 | 冬至來,幸福到— —優智外國語幼兒園冬至主題活動
    相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制訂的一個,為二十四節氣之首。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在外漂泊的人到了這時節都要回家過冬節,是中華民族的一個重要傳統節日。     為了讓幼兒了解冬至的來源、習俗,感受冬至溫暖的節日氛圍,12月21日這一天,優智外國語幼兒園把傳統文化融入課堂,以班為單位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主題實踐活動,老師們與孩子們一起擀麵皮、包水餃,品水餃,講述冬至的傳說,感受過冬至的快樂。       小朋友們從家裡帶來了擀麵杖,活動中,孩子們一起觀看視頻、學兒歌、揉麵團、擀麵皮、包餃子,大家其樂融融。
  • 天壇街道組織開展「2020壇根·冬至民俗節」活動
    人民網北京12月21日電 12月21日,北京市東城區天壇街道組織開展「2020壇根·冬至民俗節」活動,在活動啟動儀式現場,由天壇街道logo、同心圓、梅花等元素構成的冬至民俗節標識正式揭曉。「冬至,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二十二個節氣,古人認為自冬至開始,天地陽氣始萌,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大吉之日。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明清兩代,皇帝均在天壇舉行祭天大典,謂之『冬至郊天』。」
  • 「觀前·冬至大如年」民俗文化節啟動
    蘇報訊(蘇報融媒記者胡毓菁)作為我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冬至歷來被蘇州人視為春節前最重要的節日,民間素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昨天,姑蘇區2020年「雙12蘇州購物節——『觀前·冬至大如年』民俗文化節」正式啟動。「冬至爺爺」卡通形象、平江街道「四景」地圖等首次亮相。
  • 甘肅山丹冬至民俗文化節
    甘肅山丹冬至民俗文化節相約魅力祁店,傳承民俗經典  「冬至大如年」。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冬至,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民間也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節」等。在古代,冬至這一天要舉行隆重的慶賀儀式,高峰時期朝廷休假三天,君不聽政,民間歇市三天。山丹的冬至活動一直就有「禱老爺」、炒冬至、吃牛娃子飯等民俗節慶活動。
  • 記溮河區幼兒園冬至主題活動
    冬至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重要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民間自古以來就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為了讓孩子了解並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感受溫馨與快樂,2020年12月21日,溮河區幼兒園開展了「小小餃子香,濃濃冬至情」主題教育活動。
  • 冬至大如年——給孩子講講這個節氣
    就在2016年11月30日,中國「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華民族向世界展示了她賦予農耕文明的「時間智慧」。而傳承文明,陶冶情操,一直是我們希望給予孩子的教育。在冬至來臨之際,就讓我們借著這個契機,給孩子上一節生動有趣的生活課吧!
  • 浙江省博物館舉辦「冬至陽生春又來——博物館裡迎冬至」活動
    2020年12月20日,浙江省博物館孤山館區裡洋溢著歡快的氣氛,一片生機盎然。這裡正在開展浙博主題教育項目「我們的節日」之「冬至陽生春又來——博物館裡迎冬至」文化體驗活動。  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手工編織的「情系如意節」活動,作為闖關的最後一關,顯得格外熱烈精彩。觀眾們爭分奪秒,力爭上遊,更是營造了博物館裡歡樂的年節氣氛。
  • 【傳統文化】冬至大如年——給孩子講講節氣
    就在2016年11月30日,中國「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華民族向世界展示了她賦予農耕文明的「時間智慧」。而傳承文明,陶冶情操,一直是我們希望給予孩子的教育。在冬至來臨之際,就讓我們借著這個契機,給孩子上一節生動有趣的生活課吧!
  • 【冬至大如年,家人小團圓】~七色光金葉幼兒園「冬至」節氣養生周即將開始!
    時光荏苒,不知不覺間2020即將迎來最後一個節氣--【冬至】。古人常說:「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此時,人們開始進入「年貨籌備中」,到處一片熱鬧景象。「吃」則是中國人過節的一大主題。冬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主要是因為「氣始於冬至」。
  • 冬至大如年
    逝者如斯,時令如結。2015就這樣即將來臨,歙縣大街小巷跟隨自然的節奏走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冬至,也將迎來最溫暖的新年。徽州人的冬至比西方的聖誕節還要隆重!殺的豬比西方吃的火雞個頭還要大!古時冬至節】傳統節日。系陰節,舊時多於這天備酒祭奠祖先,上墳掛標壓土。徽俗重宗法,有"冬至大如年"之說。屆時各名門望族備鼓樂開門祭祖,族長主祭,有名望者郎讀祭文,祭祀秩序肅然。
  • 冬至節氣到,俗語「冬至大如年,冬節沒返沒祖宗」是啥意思?
    冬至節氣到,俗語「冬至大如年,冬節沒返沒祖宗」是啥意思?文/農夫也瘋狂12月22日06:22,迎來了今冬最重要的,也是24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冬至。冬至節氣又名「冬節」、「亞歲」、「長至節」,其不僅僅是一個重要的節氣,而且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在民間也流傳著很多和冬至節氣相關的俗語,比如「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天長一線」,這是因為冬至是一年中白晝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冬至節氣以後,白晝變長了,而夜晚開始縮短了。在北方地區還有著「冬至餃子夏至面」的習俗,就是說在冬至節氣要吃餃子,因為「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 話民俗、包餃子……天壇街道2020壇根·冬至民俗節開幕
    裴世昌說,「今天帶著家裡的自己的兒子、兒媳、孫子、孫媳、重孫一起參加冬至民俗節活動,聽專家們講解冬至節氣中的民間文化,展示我們家的家風家訓,感覺特別有意義!而且今天還頭一次知道冬至其實應該吃餛飩!好的家風傳承真離不開這些老講究兒!」儀式最後,在民俗專家、北京民俗學會會長高巍一聲「一元復始,混沌初開」後,現場觀眾次第應和,共同抒發對生活的美好祝願。
  • 冬至大如年,台州人的冬至,是這樣過的
    冬至在太陽到達黃經270°時開始,時於每年公曆12月22日左右。據傳,冬至在歷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經是個很熱鬧的日子。今天冬至。 冬至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從周朝開始就有過冬至節的記載。
  • 冬至由來:為何冬至大如年?
    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說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 《二十四節氣志》中說:「冬至」大如年,跟隨宋英傑老師聊節氣
    而官方的冬至禮俗更為隆重。春分祭日,秋分祭月;夏至祭地,冬至祭天。其中最重要的,是祭天,向上蒼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冬至祭天這是眾多朝代最重要的與節氣相關的「官俗」。明清時期「國家級」祈天活動在天壇舉辦。其中,一年一度最盛大的祭天盛典便是在冬至日。
  • 惠濟區實驗小學「情暖冬至,愛滿紀元」冬至主題活動掠影
    (記者 張偉 通訊員 崔顯元)冬至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為「冬節」,所以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古時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這時節都要回家過冬節,所謂「年終有所歸宿」。
  • 靈臺縣博物館 「情暖冬至,洋溢青春」社教活動公告
    靈臺縣博物館 「情暖冬至,洋溢青春」社教活動公告 2020-12-17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