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首次明確農家樂用地政策休閒農業引入PPP模式

2022-01-29 道PPP

近日,農業部下發《關於積極開發農業多種功能大力促進休閒農業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將「明確用地政策」,在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的前提下,對農民就業增收帶動作用大、發展前景好的休閒農業項目用地,各地要將其列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優先安排。

而對於「農家樂」而言,將可通過多種通道獲取土地。根據《通知》,支持農民發展農家樂,閒置宅基地整理結餘的建設用地可用於休閒農業。這條措施將極大激發靠近城市或景點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的價值想像空間。

《通知》提出,在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的前提下,對農民就業增收帶動作用大、發展前景好的休閒農業項目用地,各地要將其列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優先安排。《通知》鼓勵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試點,發展農民自有住宅從事旅遊經營,與一般農區土地相比,以發展休閒農業的項目對土地進行開發,土地價值將獲得更高反映。

《通知》提出,支持農民發展農家樂,閒置宅基地整理結餘的建設用地可用於休閒農業。鼓勵利用村內的集體建設用地發展休閒農業,支持有條件的農村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試點,發展休閒農業。鼓勵利用「四荒地」(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發展休閒農業,對中西部少數民族地區和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利用「四荒地」發展休閒農業,其建設用地指標給予傾斜。另外,還將加快制定鄉村居民利用自有住宅或者其他條件依法從事旅遊經營的管理辦法。

而作為力挺「休閒農業」的一份文件,《通知》亦提出落實稅收優惠政策、拓寬融資渠道、增強休閒農業O2O能力等扶持舉措,鄉村居民利用自有住宅從事旅遊經營的管理辦法亦在制定中。

《通知》指出,將幫助休閒農業拓寬融資渠道,探索新型融資模式,鼓勵利用PPP模式、眾籌模式、網際網路+模式、發行私募債券等方式,加大對休閒農業的金融支持。

在《通知》的規劃中, PPP模式也將被引入進休閒農業中。《通知》指出,探索休閒農業多元化投融資機制,鼓勵符合條件的休閒農業企業上市;探索新型融資模式,通過協調利用扶貧小額貼息貸款、加強有針對性的培訓等,引導建檔立卡貧困戶積極參與項目開發;探索以旅遊資源、扶貧資金等入股方式,使貧困群眾在項目發展中獲得資產性收益。

來源: 美麗鄉村

微信號:微信號ChinaPPPCenter (←長按複製)


「道PPP」由財政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中心主辦,第一時間發布PPP政策、PPP動態、PPP項目信息等


相關焦點

  • 農業部首次明確農家樂用地政策 休閒農業引入PPP模式
    農業部首次明確農家樂用地政策 休閒農業引入PPP模式隨著城鎮化的大力推進,以及城市中產階級對休閒遊的強烈需求,假日休閒已經成為爆發點
  • 農業部發文促休閒農業發展 鼓勵PPP模式(附全文)
    通知提出整體目標,到2020年,要實現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接待人次和營業收入不斷提升;布局優化、類型豐富、功能完善、特色明顯的格局基本形成;社會效益明顯提高,從事休閒農業的農民收入較快增長;發展質量明顯提高,服務水平較大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為城鄉居民提供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高品質休閒旅遊體驗。   通知提出要落實休閒農業相關政策措施,包括明確用地政策。
  • 什麼是PPP模式?如何應用PPP模式發展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新型產業?
    從具體內容來看,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亮點多多,首次明確了「農民主體」,首次將食品安全上升至國家戰略,首次納入農業供給側改革。值得注意的是,作為農業供給側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文件對一二三產融合做了全面部署,而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作為供給改革的重要內容,也首次引入了中央一號文件。
  • 農業部:我國休閒農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十二五」以來,各地休閒農業競相推進、蓬勃發展,呈現出產業規模日漸擴大,發展內涵不斷提升,類型模式逐步豐富,發展方式逐步轉變,綜合效益同步提高的特點,形成了「發展加快、布局優化、質量提升、領域拓展」的良好態勢。全國以農家樂、民俗村、休閒農園、休閒農莊為代表的多元化休閒農業類型競相發展。
  • 美麗鄉村建設及休閒農業旅遊PPP模式思考!
    習總書記等領導人從國家戰略層面,對美麗鄉村建設十分重視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第一次提出了城鄉統籌協調發展共建「美麗中國」的全新概念,隨即出臺的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依據美麗中國的理念第一次提出了要建設「美麗鄉村」的奮鬥目標,新農村建設以「美麗鄉村」建設的提法首次在國家層面明確提出
  • 「田園綜合體」拿地攻略:哪些地可作為休閒農業用地?
    鄉村旅遊與文化綜合體的開發模式及運營方向近年來,休閒農業迅速崛起,對農業增值增效、農民創業增收、農村繁榮穩定發揮重要的推動作用。而要發揮農業休閒、觀光、旅遊等功能,必須建設配套的商業和服務設施,勢必要涉及土地問題。我國實行嚴格的基本農田保護和建設用地管理政策,它們之間會不會產生矛盾?
  • 農業部積極推進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大力發展鄉村休閒旅遊產業的決策部署,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紮實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業部農產品加工局以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大會為載體,通過啟動中國美麗鄉村休閒旅遊行、組織專業論壇、開展推介對接活動、現場學習發展經驗等,積極推進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
  • 乾貨 | 休閒農業PPP項目新契機
    新的形勢下,農業作為第一產業,要做大做強需要優勢資本與先進管理方式介入,2017年5月31日,財政部、農業部聯合下發中國首個農業領域PPP指導文件《關於深入推進農業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實施意見》,其中將農業田園綜合體作為聚焦重點,同日,農業部辦公廳印發《關於推動落實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政策的通知》明確提出要創新融資模式,鼓勵利用PPP模式、眾籌模式、網際網路+模式、發行私募債券等方式,引導社會各類資本投資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
  • 設施農業用地政策須知
    一、什麼是設施農業用地?設施農業用地是指農業生產中直接用於作物種植(含菌類)和畜禽(蠶)、水產養殖的設施用地。具體分生產設施用地和輔助設施用地。二、設施農業用地選址要注意些什麼問題?設施農業用地選址應依據國土空間規劃、農業產業發展規劃、村莊規划進行選址,選址應儘量利用荒山荒坡、灘涂、坑塘水面以及閒置建設用地,避免使用耕地,特別是優質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三、設施農業用地的用地規模怎樣確定?
  • 休閒農業旅遊「PPP模式」是啥?3分鐘看透!
    PPP模式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字母縮寫,通常譯為「公共私營合作制」,是指政府與私人組織之間,為了提供某種公共物品和服務,以特許權協議為基礎,彼此之間形成一種夥伴式的合作關係,並通過籤署合同來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以確保合作的順利完成,最終使合作各方達到比預期單獨行動更為有利的結果。
  • 中國休閒農業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休閒農業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顯示,休閒農業受到我國政府高度重視。國家農業部印發了《全國休閒農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對「十三五」我國休閒農業的發展做出了具體部署。各級地方政府也遵循這些文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在資金、稅收等方面大力扶持休閒農業發展。
  • 案例分析| 休閒觀光農業六大模式
    休閒觀光農業,最早起源於19世紀30年代的歐洲,它是適應現代人逃避工業城市的汙染和快節奏生活方式的必然趨勢。 目前,一些發達國家的休閒觀光農業已經走上規範發展的軌道,然而,我國除臺灣發展的較好以外,其他地區仍處於摸索階段。縱觀世界各地案例,都逃不出6大開發模式。
  • 青州黃樓:循環休閒農業 勾勒花鄉美景
    完善政策  強化扶持在嚴格的節約集約用地和耕地保護制度下,明確用地政策成為該街道支持休閒農業發展的首要任務。「從去年開始,我們在全市率先開展了農村閒散土地合同化管理工作,目前已對800畝閒散土地實行了合同化管理,為村莊發展休閒農業預留了足夠的土地空間」 。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楊如才對筆者說。
  • 2020年中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萬億...
    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的本質是農文旅融合,農文旅融合即「農業+文創+旅遊」的發展模式,所謂農文旅融合,指的是鄉村振興需秉持「農業是根、文化是魂、旅遊是路」的理念。其中上遊主要包括與農、林、牧、副、漁相關的企業、農副產品加工企業、手工藝品加工企業、鄉村旅遊產品相關物資供應企業、旅遊規劃策劃企業等;中遊主要包括農家樂(家庭旅館)、觀光採摘園、高科技示範園區、生態農業園、市民農園、休閒度假農莊及民俗文化村等;下遊主要包括旅行社、旅遊網絡公司、周邊旅遊景區、城市酒店、文化傳媒公司等;配套企業及相關機構主要包括交通、環保、水電、醫療、金融、通信以及相關政府部門、鄉村旅遊協會及農家樂協會等
  • 休閒農業的10種業態和9個模式
    牧青按語 休閒農業與所謂鄉村旅遊相關,只不過,鄉村旅遊更豐富了一些,涵蓋「鄉村」全概念,亦即農業、農村和農民。對於城裡人到鄉村休閒,「三農」資源皆可延伸為產品。然而,鄉村旅遊概念也是不準確的,國家政策層面提出的「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感念,應該統稱之為「鄉村休閒」。
  • 農業農村部:將會同自然資源部制定保障鄉村產業發展用地政策
    中新經緯客戶端9月3日電 據農業農村部官網消息,3日,農業農村部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4942號建議的答覆中稱,農業農村部將會同自然資源部做好村莊規劃編制工作,制定保障鄉村產業發展的用地政策,加快推進鄉村休閒旅遊轉型升級,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 中國休閒農業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
    休閒農業受到我國政府高度重視。國家農業部印發了《全國休閒農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對「十三五」我國休閒農業的發展做出了具體部署。各級地方政府也遵循這些文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在資金、稅收等方面大力扶持休閒農業發展。
  • 2020年新《土地管理法》即將實施,休閒農業土地政策有哪些呢?
    目前休閒農業用地選擇還是比較廣的,國家給與了足夠的用地政策保障。比如可利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四荒地(荒山、荒溝、荒丘、荒灘)、閒置宅基地、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高標準農田、生態公益林以及林場和水面、邊遠海島等資產資源發展休閒農業。
  • 陝西出臺規範設施農業用地管理政策 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和永久基本...
    本報訊(首席記者 龔偉芳)11月3日,記者從陝西省自然資源廳獲悉,為加強設施農業用地管理,促進現代農業健康有序發展,近日,省自然資源廳和省農業農村廳印發了《關於設施農業用地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嚴格界定設施農業用地範圍,合理確定設施農業用地規模,規範設施農業用地管理,明確設施農業用地取得方式,進一步加強設施農業用地監管。
  • 中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鄉村休閒度假旅遊發展模式從最初的為名勝風景區提供餐飲、住宿、農副產品食品的景區依託型,向古鎮依託型、水庫湖泊依託型、城郊設施農業依託型、歷史民俗創意文化依託型的多元模式發展。在符合規劃和用地管制的前提下,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依法以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入股聯營等方式與其他單位、個人共同開辦旅遊企業」等。    為了更好地落實二十條意見,解決鄉村旅遊發展面臨的問題,今年八九月份,張北英到無錫市、宜興市西渚鎮、鎮江市、上海市青浦區、北京市密雲縣就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與土地問題、名人故居與旅遊文化問題進行了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