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商業街(區)要怎麼建出特色?日前,石家莊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了《石家莊市商業街(區)建設標準》(下稱《標準》),其中,明確提出,商業街(區)的「特色」要能夠體現石家莊或所在區域具有的最基本的、最原始的特徵,應是該區域最根本的特色所在,建設時要充分考慮歷史的延續和文化的積澱。
▲石家莊市民族路步行街人流如織。資料圖
要充分考慮歷史延續
《標準》提出了石家莊商業街(區)的總體要求。
科學規劃,合理定位。結合石家莊市及各縣(市、區)城市規劃和商業網點規劃要求,統籌全市商業街(區)建設,明確商業街(區)的功能定位、業態規模和發展目標。
因地制宜,彰顯特色。商業街(區)的「特色」要能夠體現石家莊或所在區域具有的最基本的、最原始的特徵,應是該區域最根本的特色所在,建設時要充分考慮歷史的延續和文化的積澱。
景觀獨特,以人為本。商業街(區)要能夠很好地體現城市景觀設計要求,形成本地最亮麗的特色景觀群,形成商業和旅遊的黃金結合點。同時,商業街(區)要順應社會發展和消費觀念升級趨勢,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
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積極發揮政府在規劃布局、政策支持、建設管理、優化環境、提供服務、督促檢查等方面的引導作用。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商業街(區)的建設,不斷提升街區的知名度,促進街區創新、可持續發展。
街區長度不宜超1500米
《標準》提出,商業街(區)的規劃布局空間要規劃科學、空間開闊、交通便利。
《標準》明確,街區長度應在300米至1500米為宜,寬度以10米至30米為宜。街區寬度與臨街建築高度比例以1∶1至1∶1.5為宜。臨街建築以1層至2層為宜,局部主力店鋪可以達到3層至6層。夜市長度一般以300米至500米為宜,經營方式以不佔用城市道路經營為宜。
同時,商業街(區)內商業建築面積不低於2萬平方米。形態可多樣化,具有網格化、立體化發展條件。
《標準》明確,街區500米範圍內有地鐵站或公交站點,100米範圍內有計程車停靠點和非機動車停放點;與鄰近道路的道路慢行系統連接順暢,有地面人行道連接,或地下通道、過街天橋、空中連廊連接,步行舒適、便利、安全;街區內配套停車位每100平方米商業建築面積不少於1個;步行街(區)應與交通幹道隔離,禁止或短時限行機動車和非機動車。
綠化覆蓋率20%以上
《標準》還提出,商業街(區)的環境設施要環境優美、設施完善。
其中,環境優美包括,建築立面協調,廣告招牌美觀,無破損、脫落;地面乾淨、平整、防滑,無垃圾雜物、無堆佔、無積水、無明顯破損情況;綠化層次豐富、形態多樣,綠化覆蓋率20%(含)以上;主題景觀、夜景亮化具有獨特性和創新性。
同時,街區整體設計和建築風格與周邊環境和設施協調統一。酒吧、休閒娛樂特色街區,街區整體設計應融古典式、現代式建築風格於一體,既能體現古典、溫馨的田園風情,又能體現現代浪漫的都市風格。旅遊、民俗文化特色街區,街區整體設計要富含城市發展歷史文化底蘊,既要體現城市的歷史變遷,又要體現城市的民間文化風情。餐飲特色街區整體設計要富含藝術韻律、體現民族風情,既能體現石家莊市的飲食文化特色,又能充分展示中華飲食文化的淵源。
街區無線網絡全覆蓋
業態方面,要求綜合型商業街(區)業態要豐富多樣,要有滿足購物、餐飲、娛樂、休閒、體驗等綜合消費需求的經營業態,業態結構合理,與街區定位匹配,商業功能關聯度高、商業連續性好,有原創品牌或新品首發體驗店,有創新性和引領性的智慧門店。
而特色型商業街(區)業態要定位明確,特點突出,某種業態或服務設施的數量或經營面積佔街區商業設施數量或營業面積的60%以上。
品質方面,綜合型商業街(區)要品牌豐富,有獨立品牌的門店不少於30家,或專櫃的品牌數量不少於100個,要有連鎖品牌形象店、旗艦店、區域首店。
在設施智能方面,提出街區無線網絡全覆蓋,商家支持行動支付,5G技術應用開展後率先建設5G應用示範步行街。
在服務智慧方面,提出要有統一的信息發布、導購促銷、重大活動等信息服務平臺;有統一的街區經營情況和消費分析大數據管理平臺;提供智能雙語導示、智能停車、個性營銷、行動支付等服務。
最近季度空置率 10%(含)以內
《標準》還對商業街(區)的管理、效益提出了要求。
其中,管理機制方面,要求有統一獨立的街區管理運營機構;開展「放心消費創建」活動,有商務自律組織及消費維權服務站,投訴渠道暢通,反饋高效,處理率達到100%;有針對步行街在財政金融、規劃用地、文化旅遊、市場監管等方面的地方政策。
同時,要求無安全責任事故、侵犯智慧財產權和消費者權益案件;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食品安全、環境衛生、智慧財產權、消費者權益保護、市場公平競爭、應急安全等制度。
在綜合效益方面,要求商業空置率低,最近季度空置率10%(含)以內。商業經營平米效高(平米效等於步行街年銷售總額除以用於商業經營的建築面積),綜合型最近年度平米效1.5萬元(含)以上,特色型最近年度平米效1萬元(含)以上。國內外客流聚集,綜合型最近年度客流量1500萬人次以上,特色型最近年度客流量500萬人次以上。
此外,要求吸納就業能力強,每萬平方米商業建築面積吸納就業100人(含)以上;消費者評價美譽度達90%以上;經營者評價滿意度達90%以上。
(燕都融媒體記者 李春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