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市1925年建市,歷史雖短,名勝古蹟眾多

2020-12-15 寒夜吹笛

石家莊於民國十四年(1925年)建市,時名「石家市」,1947年更名為石家莊市。1968年河北省會遷至石家莊市。京廣、石太、石德、朔黃四條鐵路幹線交匯於此,是中國鐵路運輸的主要樞紐之一,被譽為「南北通衢,燕晉咽喉」。石家莊是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旅遊資源豐富,名勝古蹟眾多,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0處、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座。西柏坡是國家5A級景區,被稱為「晉察冀邊區的烏克蘭」,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革命的領導中心。2019年,當選「中國十大夜經濟影響力城市」。

01西柏坡景區

石家莊平山縣西柏坡景區,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中部,總面積為 16440 平方米,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黨中央和毛主席在此指揮了決定解放戰爭走向的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召開了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七屆二中全會和全國土地會議,解放全中國,故有「新中國從這裡走來」、「中國命運定於此村」的美譽。

西柏坡,是我國革命聖地之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從西柏坡遷入北平。

2017年1月國家發改委發布了《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石家莊平山縣西柏坡景區入選中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

西柏坡,這個冀西山區滹沱河北岸的小山村,不僅風光秀麗,而且水土肥美。據史書記載,西柏坡原名「柏卜」,始建於唐代,因村後坡嶺上翠柏蒼鬱而得名。1935年,該村一位教書先生將「卜」改為「坡」,又因與「東柏卜」村相對而居,遂改名為「西柏坡村」。

石家莊平山縣西柏坡景區,位於華北平原和太行山交匯處,在一片向陽的馬蹄狀山坳裡,三面環山,一面環水,西扼太行山,東臨冀中平原,距華北重鎮石家莊僅90公裡。交通方便,易守難攻,既適宜危機時刻向山裡撤退,順利時又便於向城市進軍。從經濟條件來看,西柏坡村一帶村莊稠密,相距多在1-2公裡,且沿滹沱河分布,依山傍水灘地肥美,地寬糧豐,稻麥兩熟。聶榮臻元帥曾這樣說過:「平山縣可稱得上是我們晉察冀邊區的烏克蘭。」較發達的農業經濟,有利於保障軍民的經濟供給,為黨中央駐地提供物質基礎。

02趙州橋

趙州橋,是一座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趙縣城南洨河之上的石拱橋,因趙縣古稱趙州而得名。當地人稱之為大石橋,以區別於城西門外的永通橋(小石橋)。趙州橋始建於隋代,由匠師李春設計建造,後由宋哲宗趙煦賜名安濟橋,並以之為正名。

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年代久遠、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單孔坦弧敞肩石拱橋,其建造工藝獨特,在世界橋梁史上首創「敞肩拱」結構形式,具有較高的科學研究價值;雕作刀法蒼勁有力,藝術風格新穎豪放,顯示了隋代渾厚、嚴整、俊逸的石雕風貌,橋體飾紋雕刻精細,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趙州橋在中國造橋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對全世界後代橋梁建築有著深遠的影響。

1961年3月4日,安濟橋(大石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趙州橋景區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03正定古城牆

正定古城牆位於河北省。始建於北周,初為石築。唐寶應元年(762年)因滹沱河溢水灌城,城日以圮,進行拓建。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擴建為周長二十四裡,高三丈二尺,上寬二丈的土城。隆慶五年(1571年)真定知縣顧授始將土城改為磚城,後任知縣周應中申動府庫銀六萬餘兩,徵用真定府轄各縣民夫,分段興工,於萬曆四年(1576年)竣工。

四城門東曰迎旭,南曰長樂,西曰鎮遠,北曰永安,並均附有月城和甕城。後世重修或改建也均是在此基礎上進行。在預防水患和軍事防衛上起了重要作用。由於歷史的原因和近年城鎮建設的發展,正定城除現存城門外、已多為土城。東城門已埋於國防工事之下,南門存裡城門和甕城門,西存裡城門、甕城門、北存裡城門及月城門。正定城牆於1993年7月15日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焦點

  • 石家莊市旅遊資源豐富,名勝古蹟眾多,文化底蘊豐厚,風俗獨特!
    風景名勝 石家莊市旅遊資源豐富,名勝古蹟眾多,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8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98處,國家級4A景區9處,國家級3A景區5處,國家級2A景區4處,1999年石家莊時被評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 石家莊:浙商牽手石門1925欲建特色餐飲街
    2月21日,北京浙江企業商會副會長陳俊代表部分浙商與石門1925特色商街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欲借石家莊發展夜經濟之勢共同打造有特色的餐飲一條街。  浙商籤約「石門」  據了解,石門1925特色商街位於石家莊裕華區夜經濟的核心區域,是石家莊重點打造的13條商業街之一。
  • 世界上最古老的國家,歷史悠久、名勝古蹟眾多,頂級的旅遊勝地!
    埃及政府非常重視對古文物的開發,保護和維護,也十分重視對遊客安全的保護,埃及因歷史悠久名勝古蹟眾多保存完好和紅海及尼羅河的環境宜人風景優美成為頂級的旅遊勝地也是實至名歸。埃及政府非常重視對古文物的開發,保護和維護,也十分重視對遊客安全的保護,埃及因歷史悠久名勝古蹟眾多保存完好和紅海及尼羅河的環境宜人風景優美成為頂級的旅遊勝地也是實至名歸。
  • 南北通衢——河北省石家莊市,石家莊市最冷門的八大著名景點
    石家莊於民國十四年(1925年)建市,時名「石家市」,1947年更名為石家莊市。1968年河北省會遷至石家莊市。京廣、石太、石德、朔黃四條鐵路幹線交匯於此,是中國鐵路運輸的主要樞紐之一,被譽為「南北通衢,燕晉咽喉」。石家莊是國家首批科技創新示範城市、國家半導體照明產業化基地、國家衛星導航產業基地、國家動漫產業發展基地、國家生物醫藥產業基地。
  • 山東名勝古蹟眾多的城市,已有數千年歷史,被譽為「中國威尼斯」
    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就是一座山東的城市,這座城市可以說是山東名勝古蹟眾多的城市,已有數千年歷史,被譽為「中國威尼斯」。說到這裡很多人可能會想到青島,因為青島是山東最強的城市,也是知名度最高的城市。不過我們今天也要介紹的這座城市,確確實實不是青島。
  • 正定歷史悠久,名勝古蹟眾多,文化積澱深厚
    正定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地處冀中平原,古稱常山、真定,歷史上曾與北京、保定並稱「北方三雄鎮」,百歲帝王趙佗、常勝將軍趙雲故裡、範仲淹故裡、中國民間藝術之鄉,是河北省會石家莊的北大門。 正定歷史悠久,名勝古蹟眾多,文化積澱深厚,享有「古建築寶庫」的美譽。
  • 1947年「石門市」為什麼改為「石家莊市」
    據石家莊市志記載:石家莊原是一個小村,1903年和1907年,京漢鐵路和正太鐵路先後在石家莊建站,從此石家莊商賈雲集。1925年8月29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批准將石(家)莊、休門合併,取首尾各一字,更名為石門市,組建石門市政公所。1937年10月10日,日本軍侵佔石門。
  • 三亞唯一的歷史文化古鎮,歷史和名勝古蹟眾多,而且不收門票
    好像很多人的心目中三亞就是海島風情的旅遊勝地,忽略了它其它的方面,甚至在它的歷史方面更是先問認知。比如海南省目前保存完好的唯一古代古城池,也是三亞唯一的歷史文化古鎮的崖州古城,不僅歷史悠久,而且歷史和名勝古蹟眾多。崖州古城,坐落於海南省三亞市崖城鎮,也是我國最南端的歷史文化古鎮。
  • 石家莊千年古城正定,名勝古蹟眾多,藏著令人嘆為觀止的東方美
    河北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這裡名勝古蹟眾多,源遠流長的歷史,給古城留下了燦爛的文化、風格獨特的名勝古蹟,素以「三山不見,九橋不流,九樓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而著稱。位於省會石家莊市的北大門「正定」,走進正定古街古樓,古寺古塔,古色古韻映入眼帘。它的原名是「真定」,曾是北方重鎮,北上進京要道。
  • 我的家鄉在哪裡之石家莊市
    1925年初,石家莊商務會要求石家莊自治建市。同年6月24日,經中華民國臨時執政批准,籌建石家莊市,以石家莊為其區域。由於人口不足等原因,臨時執政又於8月29日指令,將休門、慄村併入,取石家莊、休門首尾各一字,更名為石門市,同時建立了市政公所。「石門」之名,就始於此。1928年,國民政府通令全國撤銷市政公所,籌建中的石門市遂告擱淺。
  • 石家莊市和石門市的由來,石門市為什麼改名石家莊市?
    石家莊村創於明初,原是真定衛的軍屯和官莊,1903年京漢鐵路和1907年正太鐵路,在石家莊建站,從此石家莊鎮雛形逐步形成,1925年8月29日,石家莊,休門合併取首尾各一字,更名為石門市,1947年11月石門市解放,同年12月26日更名為石家莊市,從此石家莊開始了現代化城市的歷史進程
  • 安徽被遺忘的歷史名城,境內名勝古蹟眾多,個個業內拔尖卻少人知
    當然在不同的省份都有歷史文化名城,有的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有的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但是,在國內僅有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當中,有一座位於安徽省境內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卻好像是被遺忘了一樣,即使它境內的歷史名勝古蹟眾多,而且個個在業內都是拔尖的存在,但是知道它的名字的人依然並不是很多,這也讓它很無奈。
  • 三亞「唯一」的歷史文化古鎮,歷史和名勝古蹟眾多,而且不收門票
    ,也是三亞唯一的歷史文化名城——崖州。古崖州古城,位於海南省三亞市崖鎮,是我國最南端的歷史文化古鎮,古崖城歷史悠久,人傑地靈,秦始皇時設南三郡,南北各一,自宋代以來歷代州、郡、縣治皆在此,至宋朝為止,這裡是土城,至南宋慶元四年,才開始南筑磚牆,經元、明、清三代不斷擴建改建,形成規模宏大、結實的城池,進入舊城後,古崖城仍保留著古老的建築,其中有文明之門、北門小段城牆,以及古崖城學宮、旺塔、盛德堂等古建築。
  • 旅遊:大理古城,歷史悠久,古城周圍名勝古蹟眾多!
    大理古城位於雲南省的西部又叫紫城,古城其歷史可追溯至,唐天寶年間,佔地面積三平方公裡,大抵為1982年2月8日國務院公布的中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大理古城,歷史悠久,古城周圍名勝古蹟眾多。大理古城簡稱葉榆,又稱紫城,其歷史可追溯至唐天寶年間,南詔王閣邏鳳築的羊苴咩城(今城之西三塔附近),為其新都。古城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方圓十二裡,城牆高二丈五尺,厚二丈。通過金庸的情感升華,後人嚮往著古城大理,無論是溫暖的大理,還是浪漫的大理,還是乖張的大理,只要你的足跡經過這裡,心情自然就如林中的鳥兒,自由奔放,無拘無束。
  • 四川人口是第三大縣,歷史文化名勝古蹟眾多,發展潛力巨大
    四川人口是第三大縣,歷史文化名勝古蹟眾多,發展潛力巨大,或將遷出縣城建城。實際上,這個縣是四川三臺縣,三臺縣位於四川盆地的西北部,綿陽市的東南部,由綿陽市管理。三臺縣面積2659平方公裡,戶籍人口147萬,他是四川人口中超過3個最大的縣(在仁壽縣和安嶽縣之後)。。
  • 石家莊市商業街要這樣建
    石家莊商業街(區)要怎麼建出特色?日前,石家莊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了《石家莊市商業街(區)建設標準》(下稱《標準》),其中,明確提出,商業街(區)的「特色」要能夠體現石家莊或所在區域具有的最基本的、最原始的特徵,應是該區域最根本的特色所在,建設時要充分考慮歷史的延續和文化的積澱。▲石家莊市民族路步行街人流如織。
  • 河南最「低調」的歷史文化名城,名勝古蹟眾多,不是洛陽、開封
    正所謂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河南作為我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早在五十萬年前便有人類在此生息繁衍了,而且在歷史的長河中更是先後有20多個正統朝代在此建立都城,我國的八大古都光是河南就佔了一半,然而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便是河南最「低調」的歷史文化名城,不是洛陽也並非開封,而是一個縣。
  • 1925年的三峽老照片,你見過麼?
    1925年8月,古來巴蜀之地的百姓,從長江上出行,為保佑航行平安,在沿岸建有廟宇,供奉神佛,此處的一座佛塔屹立岸邊。 1925年8月,峽岸旁的小山,屹立一處紀念碑,是為考察和研究三峽大船通航所建。1925年8月,雲陽縣峽江景致,對岸建有張飛廟,沿江岸所建的房屋,均有長木支撐。水位下降露出的石巖,有婦人正在洗著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