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歷史學家們對中國早期國家的探源之中,夏朝是其中一個重要的角色。在20世紀的中葉,歷史學家們就根據《史記》中的記載將夏王朝列為中國的第一個起源朝代。但是夏朝的存在始終是疑點重重,因為至今都僅有後世的記載。
其他的王朝都給出了相應可供參考的史書,但卻沒有夏朝的人對於夏朝的記錄。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是後來是考古學者們,根據史書推測的夏朝存在時間。但關鍵性的東西一直都沒有被尋找到,因此,關於夏朝是否真實存在的爭論就在考古界傳開了。
中國的歷史學家們都努力地尋找夏朝的存在證據,為了證明夏朝是真實存在的。他們大多都是在中國的疆域之中尋找,但是中科大的一位名叫孫衛東的教授卻另闢蹊徑,開始在國外尋找。
他將中國出土的殷墟時期(商)青銅器與埃及出土的青銅器放在一起做了放射性檢測,發現二者的特性十分相似。而殷墟時期的青銅器與國內的礦石放射性相似性卻不夠。且《史記》中也有記載,說夏朝有自南向北流動的河流。
而古埃及的希克索斯人,在公元前2000多年就已經掌握了航海,冶金,戰車等等相關技術了。而這也與當年殷墟時期掌握的技術十分相似。而中國的甲骨文更是與古埃及現今流傳下來的那一些象形文字十分相似。
因此孫衛東教授認為,中國的夏朝就是古埃及東遷的一支。而中國的文明來自於古埃及。但事實上這樣的說法根本就站不住腳,首先就是青銅器的測定只是證明了中國的殷墟時期有一段時間與古埃及的相似。但是這是殷墟時期,頂多證明中國或許與古埃及有過往來。
其次就是孫衛東怎麼辨別基因圖譜監測中中國人為黃色人種,而古埃及是棕色人種呢?通過對埃及墓葬現任的染色體監測我們可以發現,埃及既不屬於黃種人,也不屬於白人。而是徹底的棕色人種。
而在之後自語言上面來說,夏商周與古埃及的語言沒有任何相似的關聯。在國際考古界來說,一般都認為中國的夏商周文明,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以及古埃及文明都是各自獨立發展的文明。
就算是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其中一種語言與古埃及的預言有一定的關聯性,但是因為其另一種預言蘇美爾語言與古埃及無關,也被認定是獨立發展的文明。而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地點就在古埃及的旁邊,古埃及連離他最近的文明都不能影響。何況是離他又萬裡之遠的夏商王朝呢?
實際上在之前的中國也曾流傳過這樣一段文明西來的留言,他們說我們中國的人文始祖伏羲實際上是亞當的第十三代孫?不知這樣的結論是怎樣推斷出來的,但很明顯是胡說八道。
但那時的清朝已經腐朽不堪,中國人民無力阻止西方人的胡說八道,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中國都流行著「文明西來說」。但是現在的中國已經崛起了,國內外的網友們得知這樣的結論之後態度都是不相信。
但為何一些不自信的說法卻在國內再次冒出來了呢?我們需要樹立起我們的文化自信,畢竟我們是世界上唯一還存在的文明古國啊。
《史記》記載了從傳說中的黃帝開始一直到漢武帝元狩元年(前122)三千年左右的歷史,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讀中國歷史,不能不讀《史記》。
小編現今與商家們申請到了這套《史記》的最低價,原價199。現今文白對照,且是精裝六冊插盒版本的僅需89元,庫存有限,儘快下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