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蘇丹安全形勢好轉 首個平民保護營關閉

2020-12-12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奈洛比12月20日電(記者 金正 王小鵬)朱巴消息:聯合國駐南蘇丹特派團(聯南蘇團)20日發表公告說,鑑於南蘇丹部分地區安全形勢得到極大改善,一些流離失所者已經重返家園,因此當地首個平民保護營成功關閉。

  公告說,這是南蘇丹2013年12月爆發武裝衝突以來,首個成功關閉的平民保護營地。流離失所者對回到故土有著強烈的信心和渴望,在過去一周內,他們在聯南蘇團、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公署以及其他人道主義機構的幫助下重返家園。

  公告指出,被關閉的營地位於南蘇丹東北部邁盧特地區的聯南蘇團營區附近,4年來庇護了數百個流離失所家庭。此營地關閉後,在附近駐守的聯南蘇團得以節省大量兵力,從而增強巡邏力量,有利於擴大整個地區的安全範圍。

  據悉,聯南蘇團目前在南蘇丹全境7個地區設有平民保護營地,為大約21萬名境內流離失所者提供庇護。

  自2013年年底開始,南蘇丹總統基爾和前副總統馬沙爾之間的權力紛爭引發全國範圍的武裝衝突,並造成嚴重的人道主義後果。2016年4月,兩派共同參與組建民族團結過渡政府,但雙方軍隊同年7月再次發生激烈衝突,至今仍在持續。

相關焦點

  • 中國第六批赴南蘇丹(朱巴)維和步兵營凱旋
    北京時間12月4日下午,中國第六批赴南蘇丹(朱巴)維和步兵營第一梯隊350名官兵平安抵達河北石家莊正定國際機場,圓滿完成為期一年的維和任務,順利回國。 針對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維和部隊嚴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嚴密細緻把控「重要關口」, 本著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嚴格管控的原則,確保輪換安全、有序、順利進行。
  • 中國第七批赴南蘇丹(朱巴)維和步兵營今日出徵
    由中部戰區陸軍第81集團軍某合成旅為主抽組的中國第七批赴南蘇丹(朱巴)維和步兵營,今天(3日)凌晨3點從天津濱海國際機場出發,飛赴東非南蘇丹,執行為期12個月的維和任務。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中國第七批赴南蘇丹(朱巴)維和步兵營共編制700名官兵,包括步兵、裝甲兵、偵察兵、炮兵、工兵和通信兵等多個兵種專業,計劃分成2個梯隊部署到位,擔負警戒執勤
  • 我赴南蘇丹維和步兵營完成武裝護衛任務
    本報南蘇丹朱巴3月23日電 李欣報導:當地時間3月21日,中國第6批赴南蘇丹維和步兵營圓滿完成從朱巴至甘吉地區聯合國車隊武裝護衛任務。此次任務,全程共260公裡,我維和步兵營出動兵力近40人,各型車輛10餘臺。
  • 我第7批赴南蘇丹(朱巴)維和步兵營出徵
    中國第7批赴南蘇丹(朱巴)維和步兵營第一梯隊出徵儀式現場。姜慧鑫攝解放軍報北京12月3日電 曹壯、肖陽報導:中國第7批赴南蘇丹(朱巴)維和步兵營第一梯隊350名官兵,3日從天津飛赴任務區,執行為期12個月的維和任務。
  • 南蘇丹人道主義形勢日趨嚴峻
    這是自2013年12月南蘇丹衝突爆發以來,救援人員遇害人數最多的一起事件。發生襲擊的地點屬於南蘇丹政府軍控制地區,希勒表示,聯合國對此類暴行予以強烈譴責,並敦促南蘇丹政府立即對此展開徹查,將兇手依法懲處。他同時呼籲立即全面停火止暴,恢復和談,否則國家將繼續崩潰,導致無法控制的危機。
  • 中國第七批赴南蘇丹(朱巴)維和步兵營啟程
    根據中央軍委命令,由第81集團軍某合成旅為主抽組的中國第七批赴南蘇丹(朱巴)維和步兵營第一梯隊350名官兵,於12月3日凌晨3點從天津濱海國際機場出發,飛赴任務區,執行為期12個月的維和任務。▲歡送儀式現場▲維和官兵高唱國歌▲維和官兵整齊列隊▲維和官兵目光堅毅▲領導送別維和官兵中國第七批赴南蘇丹(朱巴)維和步兵營共編制700名官兵,包括步兵、裝甲兵、工兵和通信兵等多個兵種專業
  • 南蘇丹:「白軍」的緣起
    姜恆昆,浙江師範大學非洲研究院研究人員、明危諮詢東非研究小組成員,長期從事蘇丹與南蘇丹問題研究。前言2013年12月,南蘇丹危機爆發,執政的蘇丹人民解放運動內部政治分歧很快演變為在首都的蘇丹人民解放軍之間的暴力衝突,隨後大量軍隊發生叛變。
  • 首個警察節|在南蘇丹,他習慣了枕著槍聲入睡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018 年4 月22 日,六安市公安局特警支隊民警黃磊與其他11 名隊友組成的中國第七支(安徽)赴南蘇丹維和警隊,抵達南蘇丹首都朱巴。300 多天裡,黃磊在矛盾錯綜的聯合國任務區,始終戰鬥在一線,堅守了整整一年,在遠離祖國的萬裡之外,他用忠誠鑄就警魂,用實際行動捍衛著中國維和警察的風採。
  • 中國維和警察親歷南蘇丹動亂:放羊百姓身背AK47
    結束為期13個月的聯合國維和任務,二次參加維和的廣西桂林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處調查科副科長胡景儀11月回到了祖國。12月6日,再次與記者談及這一年多的維和工作經歷時,胡景儀表示,能再次作為桂林警察的普通一員代表廣西,代表中國,走出國門,在世界舞臺上與其他國家維和警察一道,為世界和平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他特別自豪和驕傲。
  • 非盟對南蘇丹局勢表示關切 3名負傷中國維和人員轉診烏幹達
    新華社北京7月13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基加利、奈洛比記者報導:非洲聯盟委員會主席祖馬13日在盧安達首都基加利表示,非盟對南蘇丹近日再次爆發的衝突事件表示嚴重關切。同一天,記者從中國駐南蘇丹維和步兵營獲悉,為確保更好的康復條件,已有3名負傷中國維和人員被轉移至烏幹達接受治療。
  • 陶短房:南蘇丹:「獨」易而「立」難
    歷史上南蘇丹和北蘇丹分多合少且分屬不同文明體系。北方屬於北非文化體系,中世紀以後成為自中東遷徙而來的阿拉伯人和遜尼派穆斯林聚居區,南蘇丹則一直屬於黑人文化圈,蘇丹南北方直到公元13世紀才第一次統一,1821年才納入同一個國家的版圖,且這兩次統一,都是由入侵的埃及軍隊所強加。
  • 石門:貫徹落實《規定》,確保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好轉
    湖南日報新湖南6月1日訊(王章建) 5月31日,石門縣委副書記、縣長、縣安委主任郭碧勳與縣安委成員單位主要負責人一道,在廣電十二樓集中收看全國貫徹落實《地方黨政領導幹部安全生產責任規定》電視電話會。他強調,全縣上下要認真學習貫徹落實《規定》,形成濃厚學習氛圍;要深刻汲取安全意識不強導致各類事故的教訓,做到警鐘長鳴;要認真履責,紮實推進全縣安全生產工作,進一步抓好消防、防汛保安、礦山、道路交通、校園、建築工地、旅遊、食品、特殊群體等方面的安全,確保我縣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好轉。 縣領導李紹南、萬義元、龔雲林、宋雨泓、韓翼飛出席會議。
  • 南蘇丹內戰帶來的恐懼與饑饉
    2013年12月,南蘇丹內戰又爆發,來自丁卡族的總統基爾和來自努爾族的前副總統馬查爾之間的政治鬥爭演變上升到種族衝突,並持續至今。聯合國安理會特別顧問阿達瑪·迪恩(Dieng)提示南蘇丹的種族衝突有發展為種族滅絕屠殺的危險,主要表現為丁卡人的政府軍對其他種族平民大肆攻擊,傾向於將他們指控為通敵者。
  • 安全歸來!中國第10批赴南蘇丹維和醫療分隊第一梯隊回國
    當地時間11月6日上午,南蘇丹瓦烏機場一名俄羅斯工程師在對直升機進行常規維護時,不慎從6米高空墜落,急需救治。傷情就是命令!
  • ...戰場,那是軍人莫大的榮譽」——中國維和步兵營指揮官戰場留遺書
    7月11日凌晨,中國駐南蘇丹維和步兵營教導員魯成軍等指揮官給親人寫下遺書,直奔戰場。  「我們給家人留點話吧」  7月的南蘇丹,烏雲籠罩,戰火四起。南蘇丹總統基爾領導的部隊與效忠副總統馬沙爾的部隊在朱巴持續激烈交火。聯合國駐南蘇丹營地多次受到火箭彈襲擊。
  • 南蘇丹戰火威脅百萬羚羊遷徙
    這兩撥遷徙的羚羊都會在途中經過戰火頻發的區域,克利根牛羚的處境尤為危險,其出發地便處於南蘇丹政府軍與反叛勢力激烈交戰的位置。與第二次蘇丹內戰(1983-2005)不同,目前的南蘇丹形勢對野生動物造成更大的威脅。雖然南蘇丹獨立戰爭打了22年,但戰爭後來陷入僵局,主要在於控制國家資產,而目前戰爭遍及整個國家,遷徙路線所經區域十分危險。
  • 南蘇丹內戰停火和解,這四點原因很重要!
    2011年7月9日,經歷了多年的戰爭摧殘,正式脫離蘇丹管轄的南蘇丹,成為廣袤非洲土地上最後一個宣布獨立的國家,全國分為10個州。國土總面積619745平方公裡,人口約1190萬(2016年2月)。時任聯合國秘書長的潘基文,還前往現場在獨立慶典上致辭。
  • 南蘇丹的中國軍人:營地對面是日本自衛隊
    這個由中國維和部隊建設完成的培訓中心,被聯合國組織稱為「DDR」中心,集棄武、復員、安置為一體,是南蘇丹首個專門培訓退伍軍人的機構。  這個叫瓦烏的地方是南蘇丹第二大「城市」,西加扎勒河州的首府。但事實上,它並不具備城市的主要功能---沒有市政供電,沒有自來水,沒有地面交通網,只有一條大約5公裡長的硬化路,還有聯合國修建的機場,然後就是原始雨林和瘸著腿的南蘇丹軍人。
  • 斯洛伐克治安形勢好轉
    本報布拉格2月23日電據斯洛伐克內務部《關於1997年斯治安形勢報告》透露,1997年斯洛伐克社會治安形勢進一步好轉,所發生的犯罪案件比1996年減少了7000起,破案率提高了1.8%。1989年以後,斯社會治安急劇惡化,各種案件猛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