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蘇丹:「白軍」的緣起

2021-02-13 明危東非觀察

周軍,明危諮詢東非研究小組成員,雲南大學非洲中心博士生,國際關係專業,目前學習和研究蘇丹與南蘇丹問題。

姜恆昆,浙江師範大學非洲研究院研究人員、明危諮詢東非研究小組成員,長期從事蘇丹與南蘇丹問題研究。

前言

2013年12月,南蘇丹危機爆發,執政的蘇丹人民解放運動內部政治分歧很快演變為在首都的蘇丹人民解放軍之間的暴力衝突,隨後大量軍隊發生叛變。與此同時,政府軍在朱巴對努爾人犯下的暴行導致大上尼羅區的努爾平民被動員起來,並在蘇人運-反對派佔領區對丁卡人實施報復性殺戮。在種族動員政治化的強化作用下,雙方及各自的盟友地方民兵武裝針對平民的暴力行為持續不斷,其中努爾族民兵組織「白軍」(努爾語中稱dec bor)的活動尤為令人關注。

    那麼白軍從何而來呢?

要探究白軍的起源並不容易,無論是埃文斯-普裡查德的經典著作《努爾人》還是霍奇森在20世紀80年代所做的研究中,都沒有提到白軍這個名稱。用「白軍」一詞來形容努爾青年或戰士,似乎從第二次蘇丹南北內戰開始。如果說「白軍」是最近才形成的,其根源則要早得多。

眾所周知,牛在從事農牧的努爾人中擁有核心地位,牛營也極為重要,因為努爾族的孩子們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牛營裡渡過。正是在這種環境中,形成了努爾人尚武的價值觀,他們以誇耀自己的勇敢、搶牛、吞併新的土地為榮。以此同時,生存環境的不穩定刺激了努爾人武裝起來保護本社區牛等資產的安全,現代武器的流入和衝突派別的動員則加快了努爾人的軍事化,白軍正是在這一過程中形成的。

上尼羅地區東部在整個19世紀都缺乏有效治理,不管是馬赫迪政權(1881-1898年)還是埃塞帝國,都沒能力對該地區進行管理。英國1898年在恩圖曼打敗馬赫迪政權之後,開始逐漸對努爾人施加管理。但是,到20世紀初,上尼羅地區東部卻更加不穩定,阿努阿克人(Anuak)從邊界地帶獲得現代武器,迫使努爾人也產生了對武器的需求。雖然後來英國管理當局在埃塞的甘貝拉地區建立基地,管理日益增加的牛和象牙貿易,但卻無法控制武器貿易。不過,在第二次南北內戰爆發之前,努爾人還是以傳統武器為主。

第二次南北內戰刺激了現代武器的流入,也導致努爾人的軍事化。因為上尼羅地區東部缺乏管理,該地區也成為各種反叛組織誕生的溫床。20世紀70年代首次叛亂便發生在該地區。1983年,第二次南北內戰爆發,蘇丹人民解放運動便是在埃塞甘貝拉地區誕生。靠近衣索比亞和得到德格軍政權的支持,意味著武器不斷流入上尼羅地區東部。蘇丹人民解放運動控制了甘貝拉地區絕大部分以努爾人為主的難民營,並且在難民營裡招募成員,動員南蘇丹人。

直接導致「白軍」產生的是1991年蘇丹人民解放運動大分裂。1991年,裡耶克·馬夏爾和拉姆·阿科爾發動反對加朗的政變,稱反對加朗的獨裁和丁卡人對運動的統治,並提出了南方自決的主張,該派別稱為「納綏爾派」,而加朗的派別則稱「託裡特派」。但是,儘管反對派的主張比較符合普通南蘇丹的想法,他們卻無法像加朗那樣獲得足夠多的武器,隨著戰場上的不斷失利,納綏爾派不得不尋求蘇丹武裝部隊的幫助,蘇丹政府樂於利用該派別來削弱南方的武裝組織。1992年雙方籤訂合作協議,但是在此之前,蘇丹武裝部隊就已經給納綏爾派提供了武器。落入平民手中的武器絕大部分都被努爾牛營青年獲得。努爾青年利用獲得的武器保護社區免受蘇丹人民解放軍入侵,對抗敵對族群(例如穆爾勒人),或者用於內部衝突(例如盧奧努爾人(Lou)和吉卡尼努爾人之間因為後者季節性到索巴特河引起的衝突)。

也就是在這個時期,出現了「白軍」這一叫法。通常認為,這一名稱來自努爾青年用來驅趕蚊子而塗在身上的白灰。有人認為這一名稱是為了與蘇丹武裝部隊進行區分,還有白軍成員稱這一叫法是為了與「黑軍」(dec char)做區別,「黑軍」在努爾詞彙中指受過培訓、穿制服的士兵。

白軍嚴重的捲入蘇丹人民解放運動內部衝突。白軍戰士的主要目標是保護牛或從其他部族那裡搶牛,而馬夏爾的主要目標是打敗加朗的託裡特派。馬夏爾似乎認為,打敗加朗的最好方式是動員白軍攻擊博爾丁卡人,為此,他採取的策略是進攻加朗的故鄉大博爾丁卡地區,這也是蘇人運的腹地。雖然白軍青年不可能為馬夏爾所宣稱的崇高理想所感染,但是他們認為,對平民發動進攻可以獲得大量財富——牛。在第二次南北內戰期間,白軍對博爾丁卡人的進攻是內戰最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之一,導致數千平民喪生,其中絕大部分是博爾丁卡人。馬夏爾因為與蘇丹政府合作,以及其軍隊和盟友對平民犯下的罪行,在南部蘇丹失去了合法性,而白軍則在長期內戰中被高度動員起來。

責任編輯:王國森

圖文編輯:王國森

南蘇丹與蘇丹研究小組是由「明危諮詢」支持和組建的研究組織。小組由研究兩個蘇丹的中國學者,以及在兩蘇工作或留學,且對兩蘇研究感興趣的國人組成。本研究小組的宗旨是擴大學者和在兩蘇工作、留學和生活的國人之間的交流,加深國人對兩蘇及中南和中蘇關係的了解和認識。歡迎有研究能力和興趣的朋友加入本研究小組(聯繫方式:QQ:459970905;微信:jianghk),並歡迎廣大朋友賜稿(459970905@qq.com或329648400@qq.com)。



相關焦點

  • 【南蘇丹百科】南蘇丹部分駐外使館信息
    南蘇丹部分駐外使館信息 南蘇丹移民條例規定,任何他國公民去南蘇丹旅行
  • 南蘇丹局勢緊張 英國和挪威從南蘇丹撤離使館人員
    人民網12月19日訊 南蘇丹局勢依舊緊張,英國和挪威政府先後表示,鑑於南蘇丹局勢日趨嚴重,決定撤離駐該國的使館工作人員。這是本月15日南蘇丹反政府武裝與政府軍發生激烈衝突後,兩國採取的預防性措施。 沙特《利雅得報》今天報導說,蘇丹局勢依舊緊張,安全部隊晝夜在首都朱巴主要區域進行巡邏,所有商店關門。
  • 蘇俄內戰時期「三國演義」:紅軍和白軍大戰,黑軍又是什麼角色?
    在蘇俄內戰時期,紅軍的最大死敵無疑就是白軍,又叫白衛軍,和紅軍相比看名字都是對立的,事實上雙方也都視對手為死敵,紅軍和白軍他們兩者「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俄國白軍其實只是在特殊歷史背景下產生的一個陣營統稱,並不是一支真正意義上的完整獨立軍隊。歷史學家普遍認為白軍沒有一個統一組織,是一系列與紅軍相對立的軍事組織的統稱,主要由支持沙皇的保皇黨、軍國主義者和溫和社會主義者組成。白軍主要將領有鄧尼金、高爾察克等人,一直都被紅軍貶稱為「白匪軍」。
  • 南蘇丹稅務局「抗旨」
    南蘇丹稅務局暫停 ARC 公司免稅優惠。7月12日,南蘇丹稅務總局局長 Dr. Olympio Attipoe 駁回自己6月26日籤發的免稅優惠信。事件經過如下:    6月14日,總統辦公室主任 Mayiik Ayii Deng 寫信給財政部長Salvatore Garang,要求給 ARC Resource 公司免稅,原因為這家公司是南蘇丹本土公司,目前在南蘇丹境內從事道路建設等工作。
  • 中國駐南蘇丹使館發布領事提醒 南蘇丹暫停落地籤證入境
    來源:央視網南蘇丹內政部國家警察總局近日發布公告,除來自東非共同體國家公民以外,暫停其他國家公民持普通護照落地籤證入境;持外交、公務及特殊護照的外國公民不受此規定限制。入境南蘇丹需提前在南蘇丹駐外使館或代表機構申請籤證,或訪問www.evisa.gov.ss線上申請電子籤證,執飛目的地為南蘇丹的航空公司需查驗旅客有效籤證後方可允許旅客登機。中國駐南蘇丹使館提醒中國公民,持普通護照入境南蘇丹必須持有效籤證。持入境許可等非籤證文件將無法入境。
  • 南蘇丹人道主義形勢日趨嚴峻
    這是自2013年12月南蘇丹衝突爆發以來,救援人員遇害人數最多的一起事件。發生襲擊的地點屬於南蘇丹政府軍控制地區,希勒表示,聯合國對此類暴行予以強烈譴責,並敦促南蘇丹政府立即對此展開徹查,將兇手依法懲處。他同時呼籲立即全面停火止暴,恢復和談,否則國家將繼續崩潰,導致無法控制的危機。
  • 南蘇丹內戰帶來的恐懼與饑饉
    蘇丹北部和南部由於歷史上人種、文化、宗教的差異、對石油資源的利益之爭、以及英國殖民統治造成的南北分化,分別於1956年、1983年爆發兩次曠日持久的血腥內戰,2011年7月10日公投後南蘇丹獨立成為主權國家。獨立後的南蘇丹並沒有迎來和平的曙光,2014年後南蘇丹的「脆弱國家指數(Fragile States Index)」一直是全球最高。
  • 王京烈:南蘇丹未來荊棘載途
    貧困與石油資源南蘇丹是世界上最年輕的國家,也是非洲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南蘇丹建國後百廢待興,但能否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能否保持穩定,擺脫戰亂與貧窮。南蘇丹基礎設施非常簡陋,交通不發達,就連首都朱巴也沒有什麼像樣的馬路。此外,還面臨著嚴重的食品短缺、教育落後、文盲比例高等問題。
  • 蘇丹總統巴希爾向南蘇丹「宣戰」
    先給我們介紹一下巴希爾就蘇丹與南蘇丹近日衝突問題發表的講話的主要內容,巴希爾為何要在這個時侯發表這麼強硬的言論? 記者:蘇丹總統巴希爾18號在執政黨全國大會黨舉行的成員集會上發表講話,誓言要推翻由蘇丹人民解放運動執政的南蘇丹政權。巴希爾說:「我們的首要目標是將南蘇丹人民從蘇丹人民解放運動的統治下解放出來,這是我們對於南蘇丹人民的責任。」
  • 中國石油員工的南蘇丹親歷記
    2012年11月9日22:30,我們乘坐埃及航空公司空客A32前往南蘇丹。經過9個小時的飛行,飛機降落在開羅國際機場。我們在此稍作停留,之後轉機至此行的目的地:南蘇丹首都——JUBA(朱巴)。南蘇丹與我國時差5小時。在休息一夜後,我們在當地時間2012年11月12日在朱巴機場再次登機,目的地:南蘇丹。一小時後小型噴氣客機載著48名乘客穩穩地降落在PALOUGE機場。
  • 解讀:南蘇丹為何從蘇丹分裂出來?
    對於南蘇丹和蘇丹這兩個國家來說,大部分讀者會感到陌生,都會認為這蘇丹是一個統一的國家,當然,那是也只是曾經了,但現在已經分裂為南蘇丹和(北)蘇丹!可能很多人會問,一個好好的國家為什麼會分裂成兩個國家呢?南蘇丹為何極力從蘇丹分裂出來?
  • 南蘇丹習俗(禮儀漫談)
    交 往  南蘇丹人樸實、熱情、性格堅強。與人相見時,問候語言豐富,時間較長,同時會握手或擁抱。異性之間見面,通常是點頭微笑。若被邀請到家裡做客,一定要熱情應邀。拒絕邀請被認為失禮,可能導致絕交。  飲 食  南蘇丹生產力發展水平較低,糧食不能自給。
  • 12月13日 南蘇丹要聞【第814期】南蘇丹政府否認逮捕蘇丹叛軍
    1.南蘇丹政府否認逮捕蘇丹叛軍據蘇丹論壇網2016年12月12日報導,有報告稱,南蘇丹政府逮捕了一批未遵守最近發布的一份最後通牒令、未離開南蘇丹的蘇丹叛軍,南蘇丹總統辦公室周一(12日)駁斥了這份報告是虛假的。總統安全事務顧問圖克·基尤·蓋特魯阿克(Tut Kew Gatluak)稱,南蘇丹現在沒有蘇丹的反叛武裝。
  • 陶短房:南蘇丹:「獨」易而「立」難
    歷史上南蘇丹和北蘇丹分多合少且分屬不同文明體系。北方屬於北非文化體系,中世紀以後成為自中東遷徙而來的阿拉伯人和遜尼派穆斯林聚居區,南蘇丹則一直屬於黑人文化圈,蘇丹南北方直到公元13世紀才第一次統一,1821年才納入同一個國家的版圖,且這兩次統一,都是由入侵的埃及軍隊所強加。
  • 日本自衛隊為何倉皇逃離南蘇丹
    劉和平 據日本《朝日新聞》等媒體報導,參與南蘇丹維和任務的5名陸上自衛隊隊員遭到南蘇丹軍隊的繳械,並被關押了一個小時。這件事情雖然只是虛驚一場,但它勢必加快日本自衛隊「逃離」南蘇丹的步伐。 筆者之所以用「逃離」這兩個字——不久前安倍已經宣布準備以活動「告一段落」為由撤回剛剛派往南蘇丹不久、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的陸上自衛隊,是因為聯合國維和部隊在南蘇丹的任務不僅未完成,而且正面臨著更為艱巨的挑戰。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總統基爾和副總統馬沙爾兩派的軍隊再次爆發激烈衝突,南蘇丹的局勢變得更為動蕩。 而日本自衛隊在南蘇丹的這次倉皇出逃,實際上是安倍政府咎由自取的結果。
  • 蘇丹與南蘇丹同意緩解緊張局勢
    蘇丹與南蘇丹同意緩解緊張局勢 原標題 [蘇丹與南蘇丹同意緩解緊張局勢]
  • 南蘇丹戰火威脅百萬羚羊遷徙
    這兩撥遷徙的羚羊都會在途中經過戰火頻發的區域,克利根牛羚的處境尤為危險,其出發地便處於南蘇丹政府軍與反叛勢力激烈交戰的位置。與第二次蘇丹內戰(1983-2005)不同,目前的南蘇丹形勢對野生動物造成更大的威脅。雖然南蘇丹獨立戰爭打了22年,但戰爭後來陷入僵局,主要在於控制國家資產,而目前戰爭遍及整個國家,遷徙路線所經區域十分危險。
  • 在南蘇丹捍衛國旗的尊嚴
    原標題:在南蘇丹捍衛國旗的尊嚴  新華網喀土穆10月1日電(記者 邵傑)每逢周一,中國赴南蘇丹維和部隊都要舉行升旗儀式。靠近赤道的南蘇丹氣候炎熱,但國旗護衛班的戰士們毫不畏懼,只為在國際舞臺上展現中國軍人風採。   中國赴南蘇丹維和部隊大部分官兵都駐紮在西加扎勒河州瓦烏市。
  • 蘇丹總統重申與南蘇丹舉行談判條件
    國際在線消息:蘇丹總統巴希爾16日重申,蘇丹與南蘇丹就安全問題舉行的談判,必須以1956年1月1日蘇丹獨立時的南北分界線為基礎,並以國際承認的地圖為依據。巴希爾當天在執政的全國大會黨協商委員會會議上發表講話時作上述表示。他指責南蘇丹企圖破壞兩國談判。
  • 掛住一個紅軍女幹部,白軍排長果斷起義,1年後當上紅軍旅長!
    抓住一個紅軍女幹部,白軍排長果斷起義,1年後當上紅軍旅長!現在流行一句話,「只要工資高,我就敢跳槽」,我們現在人稱轉行或者轉專業為「跳槽」,今天小編帶大家了解一個發生在上個世紀的跳槽事件。他是一個白軍排長,名字叫做龍志光,他出生在一個貧寒的家庭中,他從小就聰明機智、聽話懂事、勇於擔當,是一個很有抱負、很有理想的人,後來國民黨抓捕壯丁去參戰鬥,龍志光被迫抓去當壯丁,雖然是被迫去的,但是他的內心還是懷著滿腔的熱血,希望自己可以憑藉自己的力量來保衛和平。最終他經過自己的努力,從一個小士兵變成了白軍的排長,但是自始至終他都很不滿白軍的一些行為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