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劇的春天到來,我們還差點什麼?

2020-12-13 看看新聞Knews

說起買票難,很多人想到的肯定是演唱會票,不過這一兩年,熟悉音樂劇的觀眾一定會感慨,現在要買張熱門音樂劇票,也是難上加難,基本都靠秒殺。音樂劇這一藝術門類,在上海已經成功"出圈",走進大眾視野,不過,當音樂劇市場的春天到來,和海外的成熟體系相比,本土作品還差了些什麼呢?最近,美琪大戲院每晚都人頭攢動,原來是百老匯原版音樂劇《芝加哥》時隔一年又重返上海。觀眾孫一泓說:「我去年大概看了兩次,原版的劇,在編舞、音樂上都是相當成熟的體系,這個還是很值得一看的。」

一部劇能在一年內兩輪巡演,且場場爆滿,外方導演也頗為驚訝。音樂劇《芝加哥》駐地導演達倫·格裡夫表示:「難以置信的是觀眾都是那麼支持喜歡我們的作品,到劇場裡來欣賞。我相信上海未來將會成為音樂劇中心。」自2002年,原版音樂劇《悲慘世界》在上海大劇院連演21場開始,音樂劇這一藝術形式就漸漸風靡中國。從原版引進的《劇院魅影》、《獅子王》連演百場,到《媽媽咪呀》、《貓》中文版上演,上海總是國際頂級音樂劇進入中國的首選地。統計顯示,2018年,全國音樂劇演出場次達2460場,觀眾人數超過160萬人次,票房收入超過4億元,同比增長92.8%。但耐人尋味的是,火爆的大多是引進的世界經典,而原創劇卻佳作難尋,票房也僅是引進劇的五分之一。

「在僅有的劇目裡,也沒有看到特別喜歡的劇。故事情節、到整個舞美都沒有到國際一流水平。」觀眾說。不少專業人士都清楚,中國不能僅僅是紐約百老匯、倫敦西區的"海外票倉",更需要打造原創力作,做好文化源頭。目前,國內專業的音樂劇編導和能唱會跳善演的人才還十分稀缺。據曾在國外出演過多部音樂劇的王洛勇介紹,美國每年春季大概有700部音樂劇同時在排練,接受觀眾評判後層層淘汰,最終能夠進入百老匯的可能只有一兩部。上海戲劇學院音樂劇中心主任王洛勇告訴看看新聞Knews記者:「我們缺人啊,我們懂戲劇的不懂音樂,學音樂的人沒學過戲劇,我們會跳舞的不會唱歌,我們四個腿還不齊的情況下,我們就得抓緊培養人才。」

音樂劇市場還一度出現砸大錢、請明星,搞大製作的模式,對於劇目本身的打磨卻不夠重視。上海音樂學院教授陶辛表示:「從我們砸下去的錢,和我們最後收穫的這個產品來說,收穫的作品來說真的很不成比例。」為解決原創力不足的問題,上海文化廣場啟動了首屆華語原創音樂劇孵化計劃,邀請有經驗的導演、作曲、製作人,來幫助年輕創作者。上周六,首屆"孵化計劃"交出成績單,《生死籤》等三部作品,從77部投稿的原創音樂劇中脫穎而出,接受專家、製作公司和觀眾檢驗。「小一年才磨合出來的,挺不容易的,行業裡那麼多戲,但是這麼系統地做孵化是第一次。」《生死籤》藝術總監周可人說。上汽·上海文化廣場副總經理費元洪表示:「這個跟有些創作一砸就是一兩千萬、幾千萬,做完以後兩三場就刀槍入庫,再也不演了,這個模式是很不一樣的,我們是種子一樣在生發的過程,來確認它可以跟市場對接之後,再加大投入。」

本月初,文化廣場還攜手上音、上戲等院校成立國內首家音樂劇文化研究中心,挖掘行業新生力量。上海文廣演藝集團也同步成立"演藝大世界·上海音樂劇藝術中心",孕育更多優秀的原創音樂劇。上海文廣演藝集團總裁馬晨騁表示:「原來我們做原版引進也好、中文版製作也好,都是對於這個市場的培養、促進,原創才是我們這個行業根本的基礎。」雖然目前,本土音樂劇原創作品的影響力、票房暫時無法與引進的國外大製作媲美,但原創才是行業的未來。好在,隨著行業的升溫,大多業內人士依然保持清醒,能夠認識到目前國內的劇目與國外成熟製作體系存在的差距,我們期待著有更多的業內優秀人才,能夠傾力於打造國產音樂劇,同時,回歸創作的本心,讓每一部作品本身能夠值得觀眾的掌聲。(看看新聞Knews記者:朱齊越 實習編輯:李珂)

相關焦點

  • 法國音樂劇《放牛班的春天》中文版深圳站早鳥票即將結束!
    一場音樂劇演出,我們在舞臺上能夠最直觀看到的是演員的表演,其中凝結著編劇、導演、編舞、音樂總監等多人的勞動。除此之外,一個完美的舞臺還離不開舞美、燈光、服裝的創作。今天,我們就以中文版音樂劇《放牛班的春天》為例,向大家展示創作團隊中的幕後崗位——舞美、燈光、服裝設計是如何工作的。*以下內容整理自對中文版音樂劇《放牛班的春天》舞美設計Sheryl(劉啟薇)、服裝設計謝贏瑩、燈光設計楊東青的採訪。
  • 40位法國音樂劇歌手錄製《我們同在》
    「為中國加油」「快來,我們共同驅散陰霾!去愛!美好陽光終將到來!」由40位知名法國音樂劇歌手聯合發聲錄製的抗疫歌曲《我們同在》日前發布,吸引圈裡圈外廣泛關注。據悉,《我們同在》在微博平臺發出後,僅單篇推送的點擊量就破260萬,百餘家劇院、媒體、行業協會同期發出了數百篇報導和轉載,使歌曲迅速傳播蔓延成為破圈之作,也被不少觀眾譽為2020年最動聽的抗疫歌曲之一。短短十多天,如何召集40位之多的法國音樂劇歌手聯合錄製?
  • 鄭雲龍等了十年的音樂劇春天,到了嗎?-虎嗅網
    就在音樂劇的關注度逐漸攀升的時候,此次「坐地起價」事件的出現,卻忽然給音樂劇市場潑了一盆冷水。攀升的票價背後,究竟是行業的春天,還是被催生的泡沫?音樂劇市場的春天,真的到了嗎?音樂劇「走在冷風中」因《聲入人心》而關注音樂劇的粉絲們,最初會對音樂劇的低票價感到驚訝。
  • 音樂劇《放牛班的春天》來襲 2019年中文版盛大開演
    法國原版音樂劇《放牛班的春天》將於2019年製作中文版並在中國上演。該劇改編自同名電影,講述了發生在平凡教師Clément Mathieu與一群頑劣少年身上的動人故事。作為法國電影的標杆之一,《放牛班的春天》自2004年首映以來,不僅在法國,甚至在世界範圍內都極具影響力。曾獲多項奧斯卡提名,豆瓣評分高達9.2分。
  • 草長鶯飛的春天來了,旅遊業的春天什麼時候到來?我們應該這麼做
    ——(清)高鼎每當春天來臨的時候就想起這首詩,今年我們過了一個不一樣的春節,「草長鶯飛」和「拂堤楊柳」已經來了,唯獨不見「歸來早」的學子。春天來了,疫情任然沒有結束,雖然正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但是旅遊業的春天什麼時候來臨?
  • 音樂劇雲次方:我們到底在喜歡什麼?
    嘎子出現在央視各種晚會,在無數個場合強調自己是「音樂劇演員」;大龍則靠著父母的接濟在上海勉強站穩腳跟,跌跌撞撞地堅持在劇場,為自己的夢想而奮鬥。這十年裡,他們一個在北京,一個在上海,卻幾乎從未缺席對方的音樂劇。
  • 關於立春的作文:春天到來的標誌
    春天來了,立春是春天到來的標誌,真正的新年伊始。自從立春,太陽越發殷勤,把白天越拉越長,長得像溫柔的鞭子,高懸在我的頭上,催促著我在新的歲月裡更加不息,想偷懶都不敢。北方的春天比南方姍姍來遲,然而她卻有著獨特的魅力,清麗脫俗,又不乏柔情。
  • 2021春天到來的句子
    迷人的春天是令人歡欣鼓舞的,雖然春風還是冷颼颼的,心裡卻感到美滋滋的,也在茁長出新的希望的幼芽。以下是小編整理了關於2021春天到來的句子,一起來看看吧!描寫春天景色的短句子1、春天來了!你看,融化的冰水把小溪弄醒了。「丁冬丁冬」,它就像大自然的神奇歌手,唱著清脆悅耳的歌,向前奔流。
  • 什麼?今年還有這麼多重頭音樂劇!
    中文版《放牛班的春天》的催淚效果同樣好。1998年9月,該劇在巴黎首演大獲全勝,並創造在法語系國家連演130場的奇蹟,還罕見地攻入美國市場,連英國倫敦西區也首次接納法語音樂劇,此後該劇更轉譯8種語言。  《巴黎聖母院》也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如今法語音樂劇的表演特色,與百老匯常見的一首主旋律貫穿始終不同,該劇從頭到尾擁有55首風格迥異的歌曲,恢弘的旋律、精彩的演唱,讓觀眾一次過足耳癮。
  • 想要了解音樂劇,看看《音樂之聲》,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故事
    一個是羅傑斯版,1959年,對託普的故事非常感興趣的百老匯夫妻檔開始計劃創作一部音樂劇。經過一年準備,音樂劇《音樂之聲》就正式進入演出階段啦,之後這部音樂劇還有上千場的演出,還贏得了六個託尼獎。1963年《音樂之聲》下檔之後還被其他國家重新改編後搬上舞臺,在1998年又曾登上百老匯舞臺。小贏覺得好的作品就是這樣反反覆覆,在不斷地更新中展示出最好最經典的一面。
  • 百老匯、託尼獎是什麼 音樂劇《金牌製作人》演出時間地點
    ­  大名鼎鼎的百老匯是什麼?­  紐約幾條街道上的劇院發展而來的全球戲劇(尤其是音樂劇)中心!­  金光燦燦的託尼獎是什麼?­  美國劇場界最高榮譽,現由美國劇院聯盟與百老匯聯盟舉辦。­  在百老匯,獲託尼獎最多的劇目是什麼?­  世界四大音樂劇裡的一部?­  最近連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大明星碧昂絲都站臺的大熱音樂劇《漢密爾頓》?­  No!No!No!
  • 音樂劇,離我們並不遙遠(組圖)
    周末看音樂劇?至少在去年的這個時侯,還不大像廣州人的菜。不過這幾天,借著安妮·海瑟薇唱出一尊奧斯卡小金人的風頭,一部《悲慘世界》風靡各大影院,一夜之間給羊城添上了一絲倫敦西區的味道。不管你是哭著鼻子獨自留在場中看完片尾字幕,還是被羅素大叔搖籃曲版的「Stars」唱得昏昏欲睡,總算是過了一把音樂劇癮。
  • 《陰陽師》音樂劇應援線索及燈籠鬼燈謎答案分別是什麼 音樂劇應援...
    導 讀 陰陽師音樂劇應援線索及燈籠鬼燈謎答案分別是什麼?很多小夥伴想知道。
  • 中國音樂劇教父李盾正在尋找「江門故事」,他說:中國音樂劇一定要...
    中國音樂劇的發展,一定是教育和製作平行的,而且一定是中國原創劇和引進的版權演出劇均衡發展的。韓國和日本(音樂劇),就是一個例子,它們比我們發展早,但它們是一路引進。日本淺利慶太(四季劇團創始人)是我的好朋友,3年前他去世之前,我去看了他,他說:李先生你是對的,你看看我這牆上,這都是版權演出,只有一部《李香蘭》是自己的。
  • 是什麼在拖國產音樂劇的後腿
    國外引進的音樂劇成為市場主導意味著國內還沒有找到內生發展力量,整個產業還不成熟。」就今年的音樂劇市場來看,引進的國外音樂劇依然可觀:《金牌製作人》《貓》《吉屋出租》《長靴皇后》……前不久在北京上演的《芝加哥》,開票24小時就賣出100萬元,連續12場演出的上座率都在90%左右。
  • 藝考中「音樂劇」是什麼專業?
    提起音樂劇,很多學生以及家長還比較陌生。但是不誇張,小編第一次看就入坑了!還入的特別深!飽含淚水,感慨怎麼會有這麼有趣、偉大、又迷人的藝術!其實音樂劇專業也是可以讓你C位出道的專業!只是很多同學對音樂劇藝考的認知還存在很多誤區,小編決定要為音樂劇正名一番!於是今兒給大家科普下音樂劇!!各位看官坐好了!聽我慢慢道來!音樂劇是什麼?
  • 春天對聯!上聯:春風吹綠千絲柳!下聯更能讓人感覺春日到來
    還記得小時候學習詩歌,記憶裡面最深刻的一句就是「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之所以對這一句記憶深刻,那是因為,當初學習這首詩的時候,老師就給我們說,當初作者寫這首詩的時候,為了琢磨出這麼一個「綠」字,簡直是費盡了頭腦,他用過「到」字,用過「吹」字,但是最終選擇了「綠」字,把靜詞化為了動詞
  • 想要了解音樂劇,不如讓我們大喊一聲《媽媽咪呀》
    小贏就想到了音樂劇《媽媽咪呀》,這個音樂劇的名字是不是特別有趣呢?讓我們接著看下去吧!百老匯大家都知道吧,在百老匯上演了許多的音樂劇,每個時代都有一部那個時代最棒的音樂劇,像是我們前幾次聊的音樂劇就有40年代的《俄克拉荷馬》,提到過的《貓》呢,就是80年代的,而可以說是二十一世紀新的藝術風範的音樂劇就是《媽媽咪呀》。
  • 冬天已到來,春天已不遠
    ——《雙城記》  這個冬季,是如此的漫長,春天,距離我們那麼遙遠。可我覺得,春天,已悄然降臨。  自武漢疫情爆發,各地紛紛出現疫情,似乎全國上下人心惶惶。正當人們驚慌失措時,一個個春天的使者——白衣天使,卻踏上了奔赴抗「疫」前線的道路。
  • 旅遊業「春天的復甦」如何到來?
    如今,春天已至,旅遊人期盼的春天卻還沒復甦。隨著全國疫情防控形勢逐漸向好,我們是不是要做些什麼以助推旅遊業春天的快速到來?對此,一直關注旅遊發展、多次提交過有關旅遊方面提案的浙江省麗水市政協委員沈紹春就想了不少辦法,希望引起各級各地政府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