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大路村:櫻花開滿的村莊

2020-12-10 齊魯壹點

文|李秀珍

老家栽櫻花樹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了。清明節回家時,櫻花樹枝頭光禿禿的沒有花也沒有葉,五一節回家時,有時能趕上花期的尾巴看一樹綠肥紅瘦,有時只能凝視牆邊落紅無數慨嘆一句「林花落了春紅,太匆匆」。因地域和氣候差異,很多同類植物的生長變化在季節上也有明顯差異,老家的花開和濟南正好差半個月,也就是晚一個節氣。一般情況下,4月15日前後,是位於安丘西部的老家大路村櫻花開放最盛的時節。

自打從忙碌的工作中清閒下來,我和老公就商定,每年櫻花開放的季節,我們要在老家等待花開滿樹、花開滿村,把村裡村外的單櫻雙櫻白櫻紅櫻看遍。

近日看即將出版的《大路村志》才知道,老家是從1998年開始栽種櫻花樹的。那一年,新村規劃已經完成,偌大一個村莊形成7縱20橫的布局,每排5戶,每戶四間,500多戶人家都住上了青磚紅瓦整齊劃一的新房。這個時候,農家的灶下不再靠柴草做飯燒水,更新換代成乾淨省事的煤氣灶,院內院外原來的柴草垛自然成了多餘。隨著農村經濟的轉型,經濟型作物的大蔥大姜替代了主糧型的玉米小麥,作為主要柴草來源的玉米秸小麥秸自然而然不再佔據農家院的邊邊角角。大路地好啊,是史溝河和汶河交匯的淤積平原,水多地肥,正所謂沃土不才,種什麼長什麼,而且長得非常好。於是村民在村委的統一規劃下,在院子裡栽葡萄,在院子外栽櫻花,當時號稱打造一種「庭院經濟」。也是當時,很多人覺得,只能是號稱,恐怕最後只見庭院不見經濟。

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葡萄確實在院子裡長成了茁壯的葡萄樹,結出了稀甜碩大的巨峰葡萄,只是有的人家賣成了錢,有的人家飽了自家人以及親戚朋友的口福。櫻花樹可就不一樣了,幾乎成了家家戶戶的搖錢樹。從1998年春天在村東西中心大街和南北東大街路兩邊栽下207棵櫻花樹,到6年後的2004年,一棵棵拇指粗的小樹苗就長成了碗口粗,15釐米到20釐米不等。那一年,北京奧運村到了綠化階段,大路村的櫻花樹因為品種好樹型佳生逢其時,被一棵棵連根挖出,用大吊車吊到大拖車上往北京疾馳而去。望著碩大的樹墩,七十多歲的寶華大叔說,「一棵賣三千多,是連咱這裡的好土一起拉走了,一點不算貴。」2014年我去北京出差,特意去鳥巢轉了轉,圍著一棵棵生長茂盛的櫻花樹看來看去,因為沒有標記,不知哪一棵是從老家拉來的,但其中肯定有帶著故鄉的泥土在這裡落地生根枝繁葉茂的,內心不由升騰出一份特別的親近和自豪感。

奧運村綠化完畢,新栽下的樹苗幾年後又長成了碗口粗,青島黃島綠化開始了,又一棵棵拉到海風徐徐空氣溼潤的海邊,美化了黃島新區的天美化了黃島新區的地,留給大路鄉親一份遙遠的念想和驕傲。

看到櫻花樹這麼值錢這麼受歡迎,鄉親們種植的熱情也就越來越高。不僅兩條主街的兩邊種滿了,東西南北的小街小巷也栽滿大大小小的櫻花樹,大路村成了濰坊市村莊內擁有櫻花樹最多的地方之一。由此,大路春天的櫻花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

今年清明節前從濟南回老家時,濟南的櫻花即將盛開,按出行計劃,必定要錯過泉城美麗的櫻花季,心生不舍,可是疫情之下,出門幾多不便,錯過就錯過吧。好在,老家的櫻花開放尚待時日。果然,回到老家時,連翹開成壯觀的金黃,玉蘭一樹繁花,丁香海棠含苞待放,而村內的那些櫻花樹還靜悄悄的不見動靜,枝頭的蓓蕾剛剛開始鼓脹。有人正在娘家大哥的家門前挖櫻花樹,大哥看到我們疑問的神情,連忙解釋,有人來買這兩棵櫻花樹,一棵給1000元,就賣了吧,賣了咱再栽新的。我們點頭笑笑,看得出大哥有些傷感,仿佛送「家有少女初長成」的女兒遠行,其實我們也是看這些樹長了好幾年,盼它們今年開得比往年更爛漫。

晚上散步到村頭,看到一輛長長的大拖車停在路邊,上面放著一二十棵大櫻花樹,問司機要拉往哪裡,對方答,去煙臺。這些日子,只要散步到村南的省道邊,都能看到刨出待運的櫻花樹。問村裡一位經營苗木的鄰家侄子李志軍,他告訴說,大路櫻花因為品種好數量多,特別受歡迎,經他聯繫出售的已經有數千棵,臨沂煙臺青島都有要貨的,從數量到價格,幾乎沒有受到當下疫情的影響。問他大路村現有櫻花樹多少棵,他一邊掐著指頭一邊說,栽在村內的不下兩萬棵,還有栽在田間地頭的,加起來怎麼也不下5萬棵吧。再問他,周邊村多嗎?有,但不集中,因此就行不成規模,沒有規模就難以形成市場和影響力。鄉親戲稱他是「江北第一大樹販子」,說起當下的苗木市場,確實是一套一套的呢。

這些天,從朋友圈裡看到了武漢的櫻花開,看到了濟南的櫻花開,又看到了北京的櫻花開,可是老家大大小小的櫻花樹依然像安靜的少女,優雅而從容地把控著自己的花期,天氣暖了,花蕾明顯長一點,寒流一來,便把自己緊緊地裹住。看著看著,我都有些急了。4月8日上午,天晴氣暖,推門出去,路邊的櫻花樹果然有花朵開放,雖然只是在樹冠的最下面花開幾朵,已足以讓人驚喜。大多數花蕾進入了含苞欲放的狀態,若第二天氣溫再升,離怒放也就三兩天的事。可是,天公不作美,4月9日一股寒流北來,氣溫驟降,不僅有雨淅淅瀝瀝,還飄了一陣雪花。雨中風中,開了的依然怒放,沒開的更加淡定,紫紅色的花蕾靜靜地下垂著。不急就不急吧,其實只要沉得住氣,等待是最美好的。

果然,從4月8日花開幾朵,到13日這天,因為高溫達到21攝氏度,大多數花開半樹,紫紅色的花蕾開放成粉紅色花朵,於藍天下微風中搖曳出熱烈又絢爛的姿態。

14日,天更晴氣更暖,真的是一夜之間,滿街滿村的櫻花就從下開到上從裡開到外了,置身其中確實有一種如夢似幻如痴如醉的感覺。

我的大路鄉親,像過節一樣迎接這美麗的櫻花季。有一大早在路邊一邊散步一邊觀賞的,有太陽升起一邊抱著孩子一邊觀賞的,有夕陽西下從地裡忙碌回來坐在大門口一邊抽菸一邊欣賞的,有的坐在家裡就能看到窗外花影搖曳。如此良辰美景,真的是想想就醉了。不管男女,不分老少,人人臉上都蕩漾著如花一樣的笑容。

村裡結婚的人家這幾天也格外多,記得曾有篇報導大路村櫻花季的新聞稿,題目是《結婚賞花兩不誤》。還曾聽鄰村人無比羨慕地說,難怪大路人格外健康長壽,人家是生活在一座大花園裡啊。

櫻花初開,充滿希望。櫻花盛開,美不勝收。面對似錦繁花,語言是蒼白的,只能是一種情絲萬種思緒,任想像在花樹間如蝶翩飛。大路村村東這條貫穿南北的大道,長約700米,我出家門由北向南南漫步,看路兩邊大大小小的櫻花樹一路延展,一路雲蒸霞蔚,一路詩情畫意。 絕大多數為粉紅色,偶有一兩棵白色,紅白映襯,紅的更加熱烈,白的更加典雅。

實話說,還從來沒有特別仔細地觀察過櫻花,在一棵樹下站定,我小心地摘下了一束花朵。怪不得看上去花團錦簇呢,她都是一嘟嚕一嘟嚕長的,少的三朵,多的六朵,大多數是四朵,擁擁挨挨地湊在一起。花瓣又多,層層重疊,數了數,有八九層,像巧剪裁出的薄絹,細柔如織錦。放在鼻下細聞,淡淡清香時有無。

最美人間四月天,大路的四月因為有成千上萬的櫻花樹,更多一份美麗和浪漫。然而,萬物有遺憾,櫻花雖壯觀雖驚豔,但花期太短暫,有「花開七日」之說。以我家大哥的說法,「開得最好的時候,其實只有三天。」有機會的話,歡迎親們來我的老家——安丘市凌河鎮大路村盡賞櫻花之絢爛、之壯美!

相關焦點

  • 我的老家大路村:櫻花開滿的村莊
    清明節回家時,櫻花樹枝頭光禿禿的沒有花也沒有葉,五一節回家時,有時能趕上花期的尾巴看一樹綠肥紅瘦,有時只能凝視牆邊落紅無數慨嘆一句「林花落了春紅,太匆匆」。因地域和氣候差異,很多同類植物的生長變化在季節上也有明顯差異,老家的花開和濟南正好差半個月,也就是晚一個節氣。一般情況下,4月15日前後,是位於安丘西部的老家大路村櫻花開放最盛的時節。
  • 我的老家,在涇陽的一個小村莊!
    我的老家,在涇陽的一個小村莊! 客觀真實、記錄身邊發生的一切 我的老家,
  • 老家的真杏花開了美的像櫻花一樣
    老家有棵杏樹,是一種叫做真杏的品種。杏核裡面的杏仁是可以吃的呢!最近剛開花,挺好看的就像櫻花一樣。杏花開滿枝頭這個花香香的呢奇怪的是這花總面朝下開奇怪的是這花總愛面朝下開哎其實吧這棵樹種了兩年了,結的果子像大芒果,不過我婆婆非說是木瓜。親們有知道的麼?
  • 以後磐安這些村就是A級景區村莊了,回家開農家樂嘍!
    早春時節,羊山頭的野櫻花開得很美。現在的小盤村可以說是一個牆上開花、牆角見綠、窗戶出彩、庭院美麗的「花園村莊」。隨著村口休閒公園和古樹公園等項目逐步完善,小盤村旅遊資源逐漸豐富,村裡開起了農家樂,發展民宿經濟。方前鎮後朱村
  • 格桑花開在丁李灣的大路上
    格桑花開在丁李灣的大路上當然,得益於國家的撥款,進行修繕和保護,這個古老的村莊煥發了生機,瓦屋、荷塘、古樹、池鴨、彩燈、音響,無一不彰顯著這個村莊歷史的悠久和現代文明帶來的新氣象。而那些盛開著的格桑花呢,給人們帶來的是亮麗的視覺衝擊:大路兩邊,池塘岸旁,棧道起處,田埂之上,到處都是格桑花。它們用笑臉,用芬芳,用色彩,用美豔,把丁李灣這個古老的村莊,裝扮的年輕而美麗,生機而盎然。
  • 橫街子村:五環內「村莊」裡的三種生活
    新京報訊(記者 周懷宗)住在北京五環內的「村莊」,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隨著這幾年的整治與環境提升,這種「體驗」的供給正在快速減少,但並未完全消失。一間不到10平方米的房間裡,只有一張床、一個桌子、一個凳子,一個塑料的簡易衣櫥,全都是舊的,滿是灰塵和汙跡。那個景象陳霖一直都沒忘,「這不是我想像中的北京」。但住下來之後,陳霖卻慢慢喜歡上了這個地方。
  • 江夏大路村:花果之鄉 有車有房
    大路村隸屬於武漢市江夏區法泗街,鄰近鹹寧市嘉魚縣,距離武漢中心區約60公裡,是一個遠離市中心的偏遠村莊。  2007年以前,這裡土地貧瘠,灌溉困難。「耕田耙地全靠牛,栽秧割谷全靠手,運進運出全靠走,農業收成望天收。」村民編寫的順口溜,形象刻畫出大路村當年的窘狀。
  • 韓光瑩:「總書記點讚我老家!」
    對於韓光瑩而言,「老家寒舍」的起名別有深意。田鋪大壪依山傍水,屋舍儼然,是400年前祖先們開闢的世外桃源,也是他魂牽夢繞的老家。戰火紛飛時,田鋪山山埋忠骨,誕生了一代名將許世友。改革開放後,更多像他一樣的田鋪人走出大別山,為老家開闢道路。「老家」一詞是情懷,更是執念。 「總書記一進家門就讀起了我們家的紅色家史。我十分激動,興奮地向總書記介紹我們村民宿的發展情況。」
  • 東京的櫻花即將迎來滿開
    連續幾日的高溫,東京的櫻花即將迎來滿開。公園裡一樣掛起了紅色的燈籠,人們依然會駐足在櫻花下,拿著手機相機拍攝但是天晴還將繼續,櫻花就在未來的兩天內迎來滿開吧。根據日照的時長,種植的位置,或許各個地方還會都有些小小的差異。比如家門口的櫻花基本上已經開了八成了,朋友說她那邊的櫻花似乎還早。同樣是家附近,櫻花道上的開得已經極好了,另一處公園,似乎還可以再等上一個星期。
  • 東京|當櫻花滿開,究竟有多美?!
    雖說去過不少次日本,但趕上東京櫻花滿開的時節,實屬第一次。之前每次想去趕櫻花,不是太早只見花骨朵,就是太晚以至於綠葉都長出...而這一次,無心定的假期行程,卻恰好趕上了東京最美的時候,當櫻花開滿枝頭,也就開始了我們的花見之旅...
  • 攝影師在農村老家拍的菜園李花,美過日本櫻花
    每到繁花似錦的春天,很多人都不約而同地漂洋過海去日本看櫻花,或者擠爆武大校園,其實想看花何必去那麼遠,回到鄉下老家的菜園去看看,一樣美得令人窒息。圖為攝影師在湖北赤壁鄉下老家菜園裡拍攝的開滿繁花的李樹,旁邊就是開滿菜花的菜地。
  • 我的老家魏雪村
    老家魏雪村魏雪村座落於海拔200多米的九頂鳳凰山東面,三面環山,山上松柏茂密,村前從東到西有三道攔水壩。依山傍水,風光秀麗,是一個有著數千年歷史的古老村莊,也是伴我童年的老家。 魏雪村歷史悠久,有三四千年的歷史,村東曾出土新石器時代石斧,村西至今有漢代遺址、漢代墓葬,六七十年代曾出土漢畫像石,石斧、畫像石如今都在縣博物館保存展覽。唐代,村中有佛教雲門派寺院興福寺。
  • 櫻花開滿人間四月天
    櫻花開滿四月作者:詩意人生 當漫天的星子終於哄睡了俗世裡的萬物,我悄悄披衣,起身坐於窗前。我想在這樣一程短暫的光陰裡,將日間所發生的一切,以一種最嫻雅的方式,重新再溫習一遍。早上,當四月的晨曦帶著櫻花的柔和映亮窗簾的時候,愛人已為家人準備好了早餐。其實,早餐很簡單,就是清水煲的雞蛋羹和熱油炸的幹饃片兒。我和孩子們都躲在被窩裡,一動不動地任由愛人一遍又一遍地催促。說實話,我們的慵懶著實考驗著愛人的耐性。
  • 土家歌手寫歌為武漢加油:等待櫻花開滿城
    土家歌手寫歌為武漢加油:等待櫻花開滿城發布時間:2020年02月01日 20:12 來源:中新網湖北   中新網湖北新聞2月1日電 (王登府)「這城給了我半生 !城裡有我的家人 !我等幸福溫暖的春!我等櫻花開滿全城!芝麻拌麵熱氣騰騰!等著天亮端上我的那一份!」  1月31日,來自五峰的祝家家在自己的個人公眾號發布新歌《等櫻花開滿全城》,以歌聲為抗擊疫情加油。  祝家家是五峰採花鄉星巖坪村人,從土家山鄉到武漢發展,並在武漢安了家。「五峰是我故鄉,武漢是我的第二故鄉。」
  • 韶關這個地方櫻花開滿了一條路,重點是賞花全免費
    進入二月,在春風的吹拂下樂昌各地,先後呈現出花海之鄉的本色首先是和村的菜花在新春中驚豔一排櫻花綻放在路中間粉嫩誘人,這一條路在櫻花的襯託下多了幾分醉人的浪漫來到樂昌高鐵站對面的園林中夢幻般的色彩更是濃重一大片櫻花在此盛開
  • 豐縣宋樓鎮狀元集村:以狀元李蟠命名的村莊,真的不一般啊!
    圖文:程守忠聯繫我進村拍攝的,是豐縣宋樓鎮狀元集村村民李成立。他在豐縣農貿市場開批發部,今天他有事不能來,就安排村幹部高民接待。右側的是我初三時的同學魏獻昭,他在村東指揮拓寬子午河西的沿河路。咱們的村莊,再也不是窮鄉僻壤了。道路、樓房、大小車輛、衣著,都很有範兒。小洋樓、月季花、爬上牆的綠油油的葡萄藤、帶著油亮光澤的棗樹葉。已經立夏了,麥子即將黃熟,就快收割了,咱家的棗樹也要開出噴香、細碎的花朵了。
  • 大杭州這裡開了滿山野櫻花!錯過等一年……
    春天一到杭州人的朋友圈就被各種花佔領~~~這幾天最當時的就是開得漫山遍野的野櫻花!我們感覺石龍村的這片野櫻花肯定會為湖源的春天添色彩,所以從去年開始,一直密切關注,今年櫻花開得很爭氣,我們也想讓更多的人來邂逅這片浪漫花海。」
  • 荒了的村莊,一點點被撿起
    圖文:似水流年最近幾天,我在老家裡多住了幾天,幫母親處理了一些簡單的春季農活。在老家的這段時間,我更深刻地體會了父母輩們對土地,對莊稼的那份深沉的熱愛與虔誠。近兩年,每次回家,我總是驚嘆於老家村裡景色越來越美,特別是春季,隨處可見的片片金黃色的油菜花映襯著白色的牆面,映襯著鑲嵌著各色瓷磚的二層小樓房,使我總有種漫遊在皖南春色中或者恍如夢境中的感覺。我總是不斷地從記憶最深處,搜尋各個時期老家的景象,可母親說:「那時候哪有現在好看啊!」
  • 北海道晚櫻之旅(三)——函館五稜郭櫻花滿開
    俯瞰五稜郭,淡淡的粉色櫻花點綴其中。只是我的6D,24的廣角還是無法覆蓋五稜郭全景,後悔自己沒有帶上一個魚眼鏡頭。近距離看櫻花,才發現,這裡全是滿開著的櫻花。朱莉說:今天看到了五稜郭公園內滿開的櫻花,感覺不虛此行。
  • 我的村莊加土乎
    大壩很深,長滿了水藻,聽大人講,一位男知青遊泳時被水藻纏住淹死了。後來,黃河漲水,大壩西北側垮塌,抽水機棄用。不過,大壩已經成了個天然水池,裡面有好多魚,河壩東側的有一排柳樹,北岸長滿了蘆葦,南岸則是一片片草地。大壩是天鵝、野鴨、鴛鴦的天堂,也是孩子們遊泳、釣魚、滑冰的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