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桌山纜車服務中心望向市中心的風景。左邊為著名的「獅子頭」山丘(Lions Head)。
南非,又被稱作「彩虹的國度」,是非洲最富有的國家。坦白說,這是自己從未曾想過會到訪的國家。
很幸運,2018年10月被公司派到南非開普敦(Cape Town)出差兩個月。工作之餘,趁著周末時光也探索了許多開普敦好去處。不得不說,開普敦的風景和自然景觀美不勝收。喜歡大自然或是熱愛冒險運動的朋友,這裡絕對是有山有水有挑戰的好地方。
到開普敦,不登桌山非好漢
民間有這麼一句話:「到了開普敦,不登上桌山非好漢也。」
桌山(Table Mountain)位於城市附近,海拔1085米高,是著名地標之一。山的頂部酷似桌面一樣的平坦,在上面行走時就和在平路沒兩樣,故得此名。喜歡登山的朋友,絕對不能錯過挑戰徵服這座開普敦著名的打卡景點。如果你想登上高峰,卻不想要消耗體力一步一步往上爬,可乘搭纜車上山。只要不受天氣影響,纜車服務常年營業。但開普敦天氣變化迅速,到訪前記得留意天氣和纜車營業時間。
桌山是到訪開普敦後的第一個觀光景點。事先在網上買好票,第一次開車到桌山時,人算不如天算,山上竟然颳起大風,纜車服務暫停。無奈下只能開車下山,隔天查好了天氣預報,再登桌山。
桌山的地理位置特別,將海灣邊的鎮區和開普敦市中心隔開。山頂上,一邊是一望無際的海岸線與綿綿不絕的山脈,另一邊是市區風情、小山丘以及遙遠的一座羅本島。山頂上也設有一家咖啡館,售買甜食和飲料,讓旅客能夠在開普敦最高點享受世界級別的自然美景。
離開桌山時,喜歡花花草草的朋友們,不妨繞到位於山腳下的克斯騰伯斯國家植物園(Kirstenbosch Botanical Gardens)逛逛、散散心。南非有一個非常與眾不同的生物落群區(Biome),有著世界其他角落也找不到的植物。其中,Protea是這裡出了名的花種,還有一些只有在開普敦桌山附近才能找得到的「銀樹」(Silver Tree)。平時大家吃的Gardenia麵包,但從來不知道Gardenia的廬山真面目,對吧?花一兩個小時走一走,讓國家公園裡的花花草草,療愈平日快節奏的生活步調。
桌山的另一端風景,一望無際的山脈以及大海。
國家植物園裡能發現唯有非洲才能發現的植物。
國家植物園裡著名的Protea花種。圖中也可看見南非才能找到的美麗蜂鳥。
博特斯海灘,與企鵝零距離接觸
喜歡小動物的朋友,都會嚮往和南非惹人愛的企鵝有零距離接觸的機會。那麼走過路過絕對不能夠錯過開普敦博特斯海灘(Boulders Beach)的企鵝棲息地(Penguin Colony)!個人建議開車從開普敦市中心一路南下,慢慢行駛,順便收穫沿途美不勝收的風景。
抵達觀賞企鵝的景點之前,許多旅客會在西蒙鎮(Simons Town)停留片刻。面向福爾斯灣(False Bay),曾經是歷史相當悠久的海軍基地小鎮。這裡是旅客前往著名企鵝觀望臺途中會停下來吹吹海風、走一走海港、享用午餐的一個港灣。我非常喜歡西蒙鎮的悠閒寫意風情。小鎮生活步調緩慢,人們也非常親切友善。
飽餐一頓後,繼續開車約10到15分鐘,就會抵達觀賞南非企鵝的景點。這裡有兩個入口,一個到觀望臺上觀看一整群企鵝,另一個通往海灘讓你有機會和企鵝一起遨遊。南非企鵝屬於野生的,而這裡算是國家保護區中的野生企鵝棲息地。在進入觀賞區之前,入口的指示牌寫著:「小心!企鵝會咬人!」(Caution!Penguins will bite!)
南非企鵝體型嬌小玲瓏,十分可愛。但不說你不知,可別被它們的外表給騙了!南非企鵝的叫聲其實非常難聽,堪比驢子般的叫聲,因此江湖上又有著「Jackass Penguin」的稱號。企鵝之間也會相互上演小鬥爭,搶地盤。這裡不時還能看見企鵝下水遊泳,再上岸做日光浴的場景。
野生企鵝棲息地保護區。
到「美麗希望的海角」打卡
探訪了野生的南非企鵝,繼續開往南部,行駛30到45分鐘左右,便能抵達開普敦最夯的打卡景點──「美麗希望的海角」,非洲西南端岬角的最南端,是蘇伊士運河開通以前,歐洲前往東方進行貿易時的必經途徑。
進入好望角(Cape of Good Hope)之前,需要經過收費站。付款後,會得到一張好望角國家保護區地圖。因著天氣影響,保護區每日營業時間會有所不同,在收費站時要知道自己還有多少時間能遊玩。保護區內有兩座燈塔:一個已經化作歷史,另一個至今仍為海上漂泊的水手照亮明燈。
步行數十分鐘,登上幾個階梯,就能在燈塔上觀賞南非岬角最南端——好望角。燈塔裡也有一些關於好望角的傳說及歷史記載。裡面有一家紀念品店,有不少印有「Cape of Good Hope」字樣的衣服、包包、帽子等等。
離開燈塔,可以開車到最南端的海岸和牌子合照,證明自己到此一遊。由於好望角位於開普敦南邊岬角的最南端,這裡海風非常強。到最南端的海岸和立在那兒的牌子照相後,若是想要登上附近的小山丘去觀賞美景,要注意自身安全。山路崎嶇不平,加上強風不斷襲擊,不建議獨自一人登上。
羅本島參觀監獄
想要了解南非開普敦歷史,羅本島(Robben Island)可說是必到之站。這裡是南非已故曼德拉總統(Nelson Mandela)曾被囚禁長達19年的小島。島上最著名的地標就是監獄本身。
我和同事兩人先到V&A Waterfront海港,享用了簡單早餐後,就乘坐45分鐘的船程,往羅本島前進。一路上船程非常顛簸,會暈船的朋友記得準備好暈船藥和一些糖果。整艘船不設冷氣,但最後方有岬板,供旅客吹吹海風、透透氣。不僅如此,你還能夠從海上遠距離欣賞整個開普敦,和著名地標桌山合影。
抵達羅本島後,旅客會搭乘監獄巴士到監獄了解開普敦曾經黑暗的歷史。不可思議的是,講解員都是前囚犯。在巴士上,旅客會先環島一圈,看看之前監獄犯辛苦工作的礦場,他們歇息的地方,以及傳授教育和交換信息的所在地。下車拍照以後,就會到羅本島監獄走一走,了解監獄的生活。大家也有機會看看曼德拉總統之前待過的牢房。
「小鎮」背後的黑暗歷史
在開普敦兩個月,嘗試融入當地人的生活步調,並發掘了很多普羅大眾不為人知的南非。其中,讓我感受最為深刻的,是當地的種族關係。
如果你了解非洲的歷史,那你肯定知道種族隔離(Apartheid)嚴重影響了在南非生活的黑人族群。當時,政府下令將非白人族群趕出了市中心,到郊外地區居住,當地人稱這些區域為「小鎮」(Township)。這些「小鎮」的居住環境非常簡陋,有些地區甚至沒有穩定的電源和水源供應。如今儘管法令已經被消除,大家都不分種族不分你我地和睦共處,但居住在「小鎮」的居民仍然有增無減。
在種族隔離廢除多年後,一些小鎮已經開放讓旅客參觀。不過安全第一,千萬不要獨自闖入小鎮區。想要了解當地人的居住環境和風情,請安排當地導遊陪同參觀。
開普敦郊外的小鎮,圖中可了解當地居民的居住環境。
馬來區,熟悉的陌生人
萬萬沒想到,馬來西亞這個國家對非洲人民來說一點都不陌生。位於市中心附近的馬來區(Bo Kaap),曾經是所有馬來奴隸與勞工聚集一起的居住區。傳聞很久的從前,因為不能使用門牌,這裡的屋子都油上了各種各樣鮮豔無比的亮漆,來分辨不同的家庭。
開普敦對於馬來西亞那麼了解,其背後原因必須追溯到17到19世紀期間,荷蘭東印度公司把許多東南亞生活的馬來群體,送到南非作勞工。於是許多爪哇和馬來西亞的穆斯林在開普敦紮根,人們稱當地穆斯林為「開普馬來人」(Cape Malays)。
攝於南非開普敦的小鎮,當地人民靠著手工製作的紀念品和手工藝品維持生計。
市中心附近的馬來區。圖中可看見五顏六色的屋子。
斯坦林布希鎮品葡萄酒
斯坦林布希鎮(Stellenbosch)可說是開普敦的葡萄酒王國之一。建議可跟團半日遊,到幾家葡萄酒莊去品酒,搭配上一些奶酪和南非著名的肉乾(Biltong)。這裡的葡萄酒口味有些獨特,白酒沒那麼酸澀,反而帶點水果甜,喝起來比較順口。當地也有自家配置的紅酒,據說也只有在南非才能找得到!
南非跳傘,挑戰極限運動
開普敦也是一個挑戰極限運動的著名城市,包括跳傘、滑翔傘、鯊魚潛水體驗等等。一向對挑戰危險運動有所畏懼的我,這次邁出了人生一大步,決定挑戰從高空自由落體墜落的感覺——跳傘。
這絕對是一個人生中非常難得可貴的一刻。上去時非常的緊張,一直到了跳出飛機的那一刻,才感受到那股刺激的快感,體會到人類在這浩瀚無垠的世界,是多麼的渺小又微不足道。
有人說,旅行的意義,最重要的不是風景多美麗,或是建築物多麼宏偉,而是在陌生環境經歷的一切,讓你成長以及與你交集過的人們。這些點點滴滴才是烙印在腦海中,怎麼也抹不去的回憶。最美的風景,始終是當地的風土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