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部長李紀恆:要支持西藏、新疆進一步優化行政區劃設置

2021-01-13 澎湃新聞

1月6日,民政部召開第三次全國民政系統援藏援疆工作視頻會議,民政部黨組書記、部長李紀恆出席會議並講話指出,「要支持西藏、新疆進一步優化行政區劃設置。」

據民政部門戶網站消息,李紀恆指出,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各有關方面的大力支持下,特別是在西藏和四川、雲南、甘肅、青海省涉藏州縣,新疆和兵團民政系統共同努力下,通過全面加強組織領導、持續加大傾斜支持力度、深入推進對口支援、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民政系統援藏援疆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兜底脫貧成效顯著,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水平穩步提升,基層社會治理不斷夯實,民政服務設施明顯改善,相關行政區劃優化調整,為西藏和新疆打贏脫貧攻堅戰、增進民生福祉、全面提升民政工作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撐,為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和國家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李紀恆強調,面對新形勢新任務,要切實扛起責任,推動民政系統援藏援疆工作再上新臺階,「要支持西藏、新疆進一步優化行政區劃設置,發揮守土固邊、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助力鄉村振興的積極作用。」

「十三五」時期,西藏、新疆縣級以上行政區劃調整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

譬如,《新疆日報》2020年10月報導梳理稱,「十三五」期間,新疆加快撤縣設市、撤地設市、新建(設)市等行政區劃調整,撤縣設市設立庫車市,撤地設市設立吐魯番市、哈密市,支持兵團加快集中連片墾區設市步伐,新建昆玉市、胡楊河市等。截至目前,新疆建制市達到30座,建制市數量較「十二五」末增加5座。其中,地級市增加2座。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民政部:四季度將繼續開展優化行政區劃設置重大課題研究
    【民政部:四季度將繼續開展優化行政區劃設置重大課題研究
  • 國務院批覆同意新疆伊犁州奶牛場大河灌區劃歸伊寧市管轄
    2020年的縣級以上行政區劃調整已落下帷幕,最後一項行政區劃調整事項「花落」新疆。2020年12月31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網站發布公告稱:經國務院批准,同意調整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伊寧市與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行政區劃,將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行政區域內的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奶牛場大河灌區劃歸伊寧市管轄。來源: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網站此次區劃調整涉及的伊寧市、察布查爾縣均隸屬於伊犁州。
  • 大連:全市行政區劃將進行優化設置
    政策支持2017年底,市政府出臺了《大連市支持科技創新若干政策措施》(大政發〔2017〕52號),引導和支持企業發揮創新主體作用,促進傳統產業向高端化、聚集化、智能化升級。落實該政策,2020年市財政預算安排了科技創新專項資金5.9億元。
  • 民政部領導來阿克蘇地區調研
    >  10月11日至12日,民政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援藏援疆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高曉兵率調研考察組在阿克蘇調研地區民政工作並召開座談會。高曉兵指出,各級民政部門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著力創新居家社區養老新模式,鼓勵居民參與,優化居民服務,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完善服務功能。  高曉兵在座談會上強調,要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完整準確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認真研究貫徹落實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的具體舉措,切實把會議精神落到實處。
  • 國家文物局辦公室 民政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規範非國有博物館備案...
    國家文物局辦公室 民政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規範非國有博物館備案登記管理工作的意見辦博發〔2020〕6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物局文化和旅遊(廳/局)、民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物局、民政局:近年來,全國非國有博物館快速發展,質量顯著提升,在優化博物館體系布局、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 民政部網站披露去年20件縣級以上行政區劃調整事項具體情況
    近日,民政部門戶網站「全國行政區劃信息查詢平臺」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二〇一九年縣級以上行政區劃變更情況」,詳細公布了2019年完成的縣級以上行政區劃調整事項。這些縣級以上行政區劃調整事項包括撤縣設區、撤縣設市、特大鎮設市等。
  •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圖集》編制完成並發布
    2006年1月6日,民政部、國家測繪局、中國地圖出版社在北京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圖集》發布會暨首發式。民政部副部長羅平飛、國家測繪局副局長李維森出席發布會,並分別介紹了建國後我國行政區劃、地名和行政區域界線等方面的成就和編製圖集的有關情況。
  • 解放軍總後勤部領導走訪民政部機關
    1月27日上午,中央軍委委員、總後勤部部長趙克石,總後勤部政治委員劉源一行來到民政部機關走訪慰問,表達對民政系統幹部職工的感謝和新年問候。民政部部長李立國出席走訪座談會並講話。
  • 海南深化市縣機構改革細節:圍繞行政區劃調整等設置機構職能
    上述報導在介紹海南省深化市縣機構改革時稱,「按照方案,我省要在2018年12月底前基本完成市縣機構改革。要圍繞行政區劃調整和區域發展功能定位,設置市縣機構職能。堅持集中統一和因地制宜相結合,涉及應急管理、退役軍人事務、醫療保障等重點領域新組建機構,要上下一致抓好落實,市級黨政機構原則上與省級總體對應設置,適當放寬因地制宜設置機構;加大機構職能整合力度,縣級黨政機構不照搬上級機關設置模式,注重強化服務功能,進一步整合審批、服務、執法等方面力量和職能,積極探索綜合設置機構,構建簡約高效的基層治理體系。」
  • 國家民政部副部長鄒銘轉任廣東省委常委 籍貫江西萍鄉(圖)
    中國江西網訊 記者周再奔報導:3月2日,據南方日報消息,國家民政部原副部長、黨組成員鄒銘近日已轉任廣東省委常委。公開的資料顯示,鄒銘,1964年11月出生,籍貫江西萍鄉。圖片來自網絡  男,漢族,1964年11月生,籍貫江西萍鄉(出生於新疆烏魯木齊),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北京師範大學資源科學研究所地理學博士
  • 民政部辦公廳關於印發《2019年中央財政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民政廳(局),各計劃單列市民政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民政局,各社會組織:為做好中央財政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項目管理工作,規範項目評審及運作,加強資金監管,提高項目效益,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支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和《財政部民政部關於印發<中央財政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項目資金使用管理辦法
  • 中國西藏自治區各地市行政區劃
    西藏自治區,簡稱「藏」,首府拉薩市,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西南地區,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西藏位於青藏高原西南部,地處北緯26°50′至36°53′,東經78°25′至99°06′之間,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稱。面積122.84萬平方公裡,約佔全國總面積的1/8,在全國各省、市、自治區中僅次於新疆。2018年末常住人口343.82萬人。
  • 新疆行政區劃,很大!也很複雜
    清代在新疆這一行政區劃體系的確立不僅充分考慮了新疆當地複雜的地理環境與民族結構,因地制宜的採取了強力而不失柔性的行政管理模式,而且將內地郡縣制度與軍事力量鋪展於天山南北,為預防突發事件建立了強大根據地與快速反應力量。
  • 新疆行政區劃,很大!也很複雜!
    因此,我們通常將新疆的地理環境描繪為兩大部分、四個區域。來自shutterstock從漢代開始,中央政府就在西域設置了管轄機構,將天山南北的廣闊土地納入中華的固有領土。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隨著清末新政的深化推行,新疆再一次進行行政區劃調整。
  • 江蘇這裡行政區劃大調整,何時輪到南京?
    江蘇又一城市行政區劃升級成功,主城範圍和人口進一步擴容,城市地位直線上升!這座城市,是江蘇南通。截至目前,僅僅在江蘇範圍內,已經有宿遷、常州、南通、徐州、連雲港、揚州、泰州、鎮江等地進行了行政區劃調整,涉及調整鄉鎮、街道範圍、撤市設區等。
  • 十年間,行政區劃調整「收穫」城市紅利
    上海據國務院批覆要求,行政區劃調整中涉及的各類機構要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設置,涉及的行政區域界線要按規定及時勘定而合併帶來的直接優勢,也與北京近似,「區劃調整有利於上海中心城區政府管轄規模趨於合理,有利於優化城市功能布局,也有利於提高行政管理效率。」2014年2月,繼北京、上海之後,廣州也開啟行政區劃調整,原蘿崗區和原黃埔區合併為新的黃埔區,從化市、增城市「撤縣並區」,市轄面積7500多平方公裡的「大廣州」由此而生。
  • 行政區劃調整要順應時代發展
    徐昕(專欄作家)一個朋友寄快遞,下單時遇到了麻煩:他要寄的地址位於廣西南寧市東協經濟技術開發區,但是APP設置的行政區劃中沒有這個選項。他聯繫了收件人,對方只知「東協經開區」,卻說不出其他地名。筆者提醒朋友,「東協經開區」顯然不是民政部批准的行政區劃名。
  • 我國民族地區行政區劃的歷史變遷
    摘 要:我國自秦漢以來就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對民族地區的治理模式關係到國家的統一和社會的穩定,歷史上封建王朝採用了不同的行政區劃模式管理民族地區。因此,本文通過追溯歷史上我國民族地區行政區劃的設置情況,對我國民族地區行政區劃的歷史變遷進行梳理,探討不同歷史時期民族地區行政區劃的設置特點及其成效。
  • 走近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圖集》
    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圖集》由民政部組織力量,由中國地圖出版社精心實施,充分利用最新的成果資料編制而成。圖集全面系統反映了當前我國法定的行政區劃設置情況,是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的作品。2014年至2018年,國務院組織開展了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摸清了全國地名基本情況,對一批地名進行了規範化和標準化處理,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地名公共服務體系。在民政部的領導下,由中國地圖出版社精心組織實施,充分利用權威的成果資料,完成了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圖集》的編制出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