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唐荒
臺中火力發電廠繼7號機跳機後,臺灣電力公司證實該廠的1號機的鍋爐有破管的狀況,也不能運作了,目前評估修復大概需要3天時間,每日減去53萬瓩供電。適逢周末假期,供電警戒燈號維持在黃燈,用電量不算高,暫無限電危機。
未來一周臺灣各地晴朗炎熱,北部地區白天高溫上看36度,其他地區也有33至35度的高溫,用電量很可能會飆高。到下周一,預測系統淨尖峰供電需要3656.4萬瓩。民營和平電廠因輸電線路鐵塔倒塌,已經減少130萬瓩,1號機組供電量再減少53萬瓩,備轉容量率跌到2%,僅73萬瓩,創今年最低紀錄,瀕臨限電邊緣。
上次全臺灣限電是在66年前,各報紙呼籲民眾要「共體時艱」來度過供電的困難。那時有一句口號,「為自己節省金錢 增加產值 就要節約用電」,那時臺灣的電力供應非常窘迫。
66年後,蔡當局也同樣提出「共體時艱」的口號,下令未來兩周全臺灣公家機關下午1點到3點不開冷氣,改用電扇代替,室內溫度訂統一由中央空調設定為28度。令人覺得時光在倒流,六十多年前的老戲碼又重新上演了。
此公文一出立刻遭到廣大公務人員哀聲連連,臺北市長柯文哲說:「命令要合理」,表示臺北市政府不願跟進。蔡英文發文表示:「分散尖峰用電是我們推動能源轉型的既定政策,也陸續在執行,因應這一次突如其來的天災,仍要靠全民團結一致,才能度過難關。」發電機損壞、天氣熱,算是天災嗎?
民進黨「立委」葉宜津說:「限電是馬當局的錯。」葉「委員」也有時空錯亂的問題,她還沒有弄清楚,現在已經是民進黨在執政了?
臺灣電力公司若實施限電,一定是從用電大戶開刀,半導體工業、面板公司,如臺積電、友達等大集團都很緊張,他們身在屋簷下,也無計可施,都表示會儘量配合節省能源。
有評論者指出:這是「黑狗偷吃、白狗遭殃」,明明是蔡英文無能,開出「廢核不缺電」的空頭支票,把臺灣的供電能力搞砸掉;一個電塔倒了、一架發電機鍋爐管子破了,全臺灣的電力備轉容量率就跌入2%,供電危機嚴重,這個政權的上下都在做什麼?宣傳了好一陣子的桃園大潭火力發電廠7號及第一機組,原定今年七月份就可以施行運作,到現在也沒消息。但是那個機組的發電量也只有30萬瓩。
可見目前臺灣的供電問題,絕不是光喊口號就可以度過難關的。若要確保今年夏天的供電無虞,別無他途;只有讓核一廠的1號機與核二廠的的2號機恢復運作。但是這麼做蔡政權在面子上掛不住,吹噓了許久的「非核家園」政策,還沒見到任何業績,又啟動核子發電機了,自打嘴巴子的事,做起來忒難堪。於是就頒發命令:公家機構在最熱的時候關掉冷氣,請看看我們多麼能吃苦?
那位「衛福部長」善於捕捉時機,為了響應蔡領導人「關冷氣吹風扇」政策,他說不開冷氣機儘管辛苦,仍舊要配合,開門都會特別小心,還提議臺灣天氣熱,應該研發「夏季制服」。立刻受到網友炮轟:「夏天把皮膚脫了還是一樣熱,何不穿泳衣、泳褲、夾腳拖鞋來上班,夠清涼吧!」「有如此狗腿真是悲哀,部長應該改行做成衣商,不但會找商機,還能幫主子解決反核缺點的窘境。」這場秀演的辛苦,但是不好看。
「經濟部」推動智慧節電計劃,去年6至9月推動節電行動家等節能活動,成效不彰。去年各市縣整體住商用電均比前年成長了些,有2.76%;機關用電負成長0.72%,住宅用電成長4.08%、服務業成長2.14%、農林漁牧成長0.19%。其中住戶用電量確實可以減少,看來單靠道德勸說的用處不大。服務業、農林漁牧業的小幅度成長是必須的。
「共體時艱」的口號在六十多年前常常喊,威權時代的臺灣,各界都沒什麼話好講,現在不都是民主自由的時代了嗎?怎麼還來這一套。各大企業的反應:這個地方供電如此不穩定,發電設備頻頻出狀況,廢核的政策很強硬,但是替代能源毫無著落,氣溫只要高一點,馬上就面臨限電的威脅,還有誰願意投資在臺灣建廠?現有境內的各大廠家,有誰不在認真地考慮撤離臺灣? (唐荒 資深政論家)
華夏經緯網專稿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責任編輯:黃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