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多地限電,背後主要原因是什麼?

2020-12-21 騰訊網

近日,南方多地限電頻頻登上熱搜,湖南、浙江等地陸續發布了「有序用電」的通知,部分城區因為限電關閉了路燈和寫字樓電梯,給居民出行和工作帶來了不小困擾。在這種情況下,一些論調也開始甚囂塵上,如限電是因為完成環保指標和限制澳煤進口等原因惹的禍,事實果真如此嗎?

答案是否定的。

限電給南方群眾造成了多大影響?

截至目前,共有浙江、湖南、江西等地十餘省發布限電通知,大多集中在南方地區。

12月14日,湖南省發改委決定,自12月15日起,每日早晚高峰段實施可中斷負荷,並啟動有序用電工作。湖南有相關部門倡議,各類工商企業要主動錯峰生產,關閉不必要的景觀亮化設施,居民、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在高峰負荷時段儘量不使用高耗能電器。

同日,據央廣網南昌消息,江西省發改委決定從12月15日起,每日早晚高峰段實施可中斷負荷,並啟動有序用電工作,措施包括壓限不合理用電需求,執行路燈隔盞供電,控制景觀照明、亮化工程用電。

浙江省委省政府新聞門戶「浙江在線」官方微信則顯示,浙江省機關事務管理局近日發布通知稱,從即日起至12月31日,浙江省各有關單位辦公區域在氣溫達到3℃以下(含3℃)時方可開啟空調等取暖設備,且設置溫度不得超過16℃。

義烏市發展和改革局發布了《節約用能倡議書》,倡議行政事業單位儘量少開或不開空調,此外,還提議合理使用燈光照明、三樓以下停開電梯等。

大規模限電給所涉省市帶來了什麼影響?

據湖南省長沙市一名工業園區員工描述,園區在12月15日停了一整天電,16日開始限電。另一位家住湖南婁底的市民稱,居委會在業主群裡轉發了國網湖南電力公司的簡訊,稱婁底市電力缺口達20%,部分變壓器已嚴重超載運行,建議居民主動節約用電。

圖為浙江省金華市晚上市區街道的路段僅亮了一半。圖片源自新時報

而浙江省義烏一名電商從業人員金先生表示,為了省電,有些工廠開一天休一天,現在很多物流和庫存比較難處理。小區樓下的路燈也關了,晚上都摸黑回家。義烏作為小商品集中地,限電還導致了另一個問題,由於年底交貨期臨近,不少企業主為保證訂單量,不惜購買或租賃柴油發電機自行發電,而柴油發電機不僅噪音大,能耗大,還汙染環境。

多年未見的「限電令」背後,主要原因是什麼?

「拉閘限電」這一字眼在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當下,已經越來越少地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很多年輕人甚至對此並沒有概念,那麼此次南方大規模「限電令」究竟為何而來?

國家發展改革委12月17日回應了三方面原因,一是工業生產快速恢復拉動用電增長。二是遭遇極寒天氣,進一步增加用電負荷。三是外受電能力有限和機組故障增加電力保供困難。

圖片源自央視財經官方微博

第一個原因很好理解,在我國新冠肺炎疫情態勢穩定,經濟快速恢復的背景下,出口快速增長。海關總署12月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僅11月份,中國外貿進出口3.09萬億元,增長7.8%。其中,出口1.8萬億元,增長14.9%;進口1.29萬億元,下降0.8%。出口態勢強勁,短短幾個月,我國工業增加值增速已經變成正值,這也直接導致了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的增長。

第二個原因在11月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組織召開的氣候預測會商會上已有端倪。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當時表示,根據預測,拉尼娜狀態會在今年冬季達到峰值,之後開始衰減。這意味著,在拉尼娜年的冬季,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總體上較常年同期偏低。

事實的確如此。受強冷空氣影響,湖南、江西等地氣溫今冬異常偏低。更不巧的是,這些地區採暖以電力為主,進一步加劇了電力消耗。來自國網江西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的數據顯示,受今冬首個寒潮的影響,江西電網統調用電負荷達2547.5萬千瓦,調度發受電電力達2631.1萬千瓦,均創歷史新高。

第三個原因背後有一組數據:湖南外受電通道能力600萬千瓦、江西外受電通道能力260萬千瓦,目前已全部送足。煤電因長期高負荷運行故障風險增加,湖南岳陽電廠、寶慶電廠機組近日相繼故障停運,影響電力供應102萬千瓦。

可以看出,本次限電的根源在於11月份和12月份的出口暴增,國內製造業全力運轉,從而造成用電量短時間內激增,再疊加最近寒流來襲讓南方地區需要空調供暖(空調製熱功率大於製冷功率)的用電量正常上漲,以及水電遇上冬季枯水期等因素,才使得一些地方多年不見的「拉閘限電」重現。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上述原因之外,還有一些論調廣泛傳播,如浙江省限電是因為其「能源『雙控』」目標,以及限制澳煤進口導致火電燃煤供應不足。

前者源自於《浙江省進一步加強能源「雙控」推動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18-2020年)》,方案提出,到2020年,浙江將實現全省單位GDP能耗年均下降3.7%以上,能源消耗總量年均增長2.3%以內,煤炭消費總量比2015年下降5%以上、控制在1.31億噸以內等,再加上浙江某些地區將限電截止時間定在了12月31日,「限電」怪「節能減排」等說法就出現了。

「這是對用電量激增的事實避而不談而只抓住限電做文章。」一位業內專家表示,秋冬季歐美國家疫情反彈,大量以化纖、化工、印染、紡織等高耗能產業為主的聖誕節、新年的製造訂單轉移到國內浙江、廣東等地。浙江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9%,位居全國第五;1至11月份同比增長4.8%,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倍多。因此,「雙控」和「減煤」工作並不是其限電的主要原因。

而後者則更經不住推敲,連「俠客島」都已經出來闢謠:今年1月至11月,中國原煤產量34.8億噸,煤炭的進口量2.6億噸,其中,從澳大利亞進口的煤炭7000餘萬噸,佔中國用煤總量約1.9%。只有這1.9%就會引發中國南方多地出現電荒,「有點太高估了」。

多部委出手,優先保障居民生活用電

原因分析清楚了,大家最關心的還是接下來應該如何溫暖過冬,限電狀態會長時間持續嗎?

國家發展改革委表示,將會繼續指導各地和電力企業做好電力供應保障各項工作,提高發電能力,優化運行方式,多渠道增加電煤供應,及時協調解決電煤運力,切實保障電力需求。對一些確實存在短期電力供應缺口的地區,科學合理調度。

國家能源局也提出,要督促電網企業優化運行方式,挖掘跨省跨區聯絡線送電潛力;督促發電企業將保供任務責任落實到人,避免因重要設備臨時停運造成電力缺口;部署煤炭安全穩定供應工作,切實做好今冬明春煤炭穩定供應;督促各地區電力主管部門落實應急預案,做好防範應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準備。

翻譯一下就是,不要擔心煤炭供應問題,短期電力供應缺口會很快得到調控解決,並且要確保居民生活用電得到保障。

的確,在多部委密集調控下,各地「有序用電」行動正在積極開展。湖南省發改委已經下發《關於啟動2020年全省迎峰度冬有序用電的緊急通知》,要求優先保障居民生活、關鍵公共設施(學校、醫院等)和重點企業用電,適當壓限行政單位和景觀用電。

圖片源自中國能源報

在這輪限電令下,也有業內專家呼籲,未來應著眼於能源政策的優化調整,考慮南方部分有採暖需求的城市因地制宜做好冬季供暖工作規劃。同時,各電網之間也應加強配合協調,加強不同供電公司之間的互聯互通。此外,鼓勵工業企業使用各種餘熱採暖,減少電力和天然氣的消耗。

值得多說一句的是,隨著居民物質財富的增加和近年來電力系統的超前建設,現在很多人並不知道還有「拉閘限電這一情況,不少人被近十年來中國電力的高速發展「慣壞了」,覺得源源不斷的供電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已經沒有了父輩那種節約用電的意識,「終日不關空調好暖和」「我有錢我多用點電礙你啥事啊,我想用就用!」等變得「理直氣壯」。這一次南方大規模限電也給我們提了個醒,居安思危、未雨綢繆這八個字永遠不會過時,節約用電就像節約糧食一樣,需要從我們每一個人在每一件小事上做起。

來源:中國環境

部分資料來源於俠客島、中新社、新時報、財新、知乎

編輯:周亞楠

相關焦點

  • 南方多地限電,因為中國缺澳大利亞那點煤嗎?
    外煤甚至在此情況下,出其不易地出現價格突漲,國內股市煤炭股也接力掀起漲停潮。有人說,這場電荒的背後,就像是一幕殺敵八百自損三千的戲。還有人將這股氣撒到胡錫進身上,因為後者主張:澳對中國態度如此惡劣,該讓它吃點苦頭。
  • 如何看待南方多地限電這件事情,有什麼好的應對方法?
    最近這段時間南方很多地方都開始了限電,這其中包括湖南、浙江、江西等省份。作為普通家庭不能夠開空調,而作為普通單位則停電,很多網友反映要爬幾十層樓才能夠到達工作地點。小芳是在長沙讀的大學,那時候還沒有空調,那寒冷程度我一輩子都忘不了,今年冬天限電不準開空調,如何熬過這個冬天啊?
  • 為何多地突然下「最嚴限電令」?背後原因是什麼?
    這兩天,「限電」這個詞,一度登上了各大平臺的熱搜榜。棉花帶動棉紗上漲風潮還未過去,棉紡行業上下遊企業又將面臨因限電而限產停產的風波中。進入年底,東部沿海多個省市再次出現供電緊張,導致拉閘限電。如果年末有更多的地區限電或停限產,或將引發新一輪供需失衡,繼而引發漲價潮。
  • 南方多地限電,黃石會開啟「省電模式」嗎?
    受冬季寒潮的影響 近期多個省份電網負荷創冬季歷史新高 湖南、江西等地相繼發布有序用電或限電通知電力電量的主要來源於35千伏以上大用戶專用負荷和居民公民公用負荷增長。 目前全市35千伏以上專用負荷約77.8萬千瓦(去年同期約66.8萬千瓦),增幅約11%,主要原因為三季度後經濟形式向好發展,例如冶鋼、有色、華新水泥等企業產能較去年略有反彈。
  • 近期南方「電力吃緊」多地「拉閘限電」 各地電煤企業保供情況如何?
    湖南省發改委發布了《關於啟動2020年全省迎峰度冬有序用電的緊急通知》(來源:湖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央廣網北京12月19日消息(總臺央廣記者常亞飛)近日南方多地出現拉閘限電的現象,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有媒體報導稱,在浙江、湖南等地部分地區為限電而關閉了路燈,還有部分的寫字樓也關閉了電梯。
  • 多省「拉閘限電」背後:經濟的「暖冬」和氣候的寒冬相遇
    近期多地區域電力供應吃緊,再現「拉閘限電」。多地電網最大負荷刷新紀錄,一組數據是:湖南全省最大負荷已達3093萬千瓦,超過冬季的歷史記錄,日最大用量6.0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1%。浙江省全省最高用電負荷也在12月14日達到7931萬千瓦,日用電量達到15.9億千瓦時,創入冬以來新高。
  • 有人要爬二三十層樓上班,南方多地拉閘限電?發改委回應
    近日,南方多地出現「拉閘限電」的現象,引起了廣泛關注。 有媒體報導稱,在浙江、湖南等地,部分地區為限電關閉了路燈,部分寫字樓也關閉了電梯,對於「拉閘限電」,各地也給出了不同的理由。 浙江 近日,浙江義烏有市民稱,義烏城區的路燈在晚上都會關閉。
  • 鵝新知 | 為什麼突然多地開始限電?受影響最大的是冬天無供暖省份
    其實限電,在江浙並不是什麼新話題,在特高壓電網沒有成型之前,江浙限電是常態,近幾年隨著特高壓電網的逐漸成型,西電東送、疆電外送已經讓江浙幾乎沒有什麼限電問題了。編者按:長沙市發改委12月14日發布消息稱,湖南省發改委要求,12月8日起,湖南全省啟動限電措施。
  • 多省「拉閘限電」背後:經濟的「暖冬」和氣候的寒冬相遇 供電網絡...
    經記觀察報 記者 高歌 李紫宸 近期多地區域電力供應吃緊,再現「拉閘限電」。多地電網最大負荷刷新紀錄,一組數據是:湖南全省最大負荷已達3093萬千瓦,超過冬季的歷史記錄,日最大用量6.0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1%。
  • 浙江湖南江西多地限電,有工廠上一休四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能源戰略研究中心主任許勤華在接受紅星資本局採訪時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氣溫驟降,而且降溫的幅度比往年都要大,南方地區多以電供暖,「電網一下供不上。」紅星資本局發現:在我國2019年的總發電量中,有近7成發電量來自火電。目前,煤電仍是我國的主力電源。
  • 華創宏觀:限電,怎麼回事?對經濟有何影響?
    主要觀點12月以來我國多地啟動有序用電(限電),引發多部門和社會廣泛關注。一、哪些地方限電了?12月以來已有浙江、湖南、江西三省發出限電通知,陝西、湖北、河北等多地電網用電負荷已創新高,電網處於「緊平衡」狀態。二、為什麼限電?
  • 南方多地出現限電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浙江義烏城區的路燈在晚上都會關閉;湖南長沙市等地呼籲市民有序用電,儘量不同時使用電爐、電烤爐等高耗能電器;江西也啟動了「有序用電」工作……南方電力為何供應緊張?中部省份出現限電現象直接原因就是用電負荷突增,通俗的說發出的點還不夠用的,當然得限制用電。多年不見的限電政策為何又在今年抬頭?難道南方電力資源已經緊張到這種地步了嗎?有人說,這是因為制裁澳大利亞造成的煤炭短缺。
  • 多地限電、義烏關路燈,有工廠上1天休4天,你能看懂這操作嗎?
    01南方電力吃緊,有工廠上1休4南方電力吃緊,國內一些地方因為電力供應壓力而採取限電措施,浙江湖南江西多地限電,甚至義烏連路燈都關了,有工廠上一休四。湖南都提出,今冬明春電力供應存在較大缺口已成定局。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國出口訂單爆棚了。國外需求太好,小商品和生活用品供不應求,很多廠家加班加點生產,導致電力供應緊缺。
  • 美國學者:看不懂中國,中國南方多個省份限電還敢自稱電力大國?
    而說起電力方面,中國毋容置疑的是一個用電大國,當然更是一個產電大國,中國有著非常豐富的煤炭資源,水力資源以及核電資源等等,在電力供應方面一般不會出問題,但是在最近,就有美國學者:看不懂中國,中國南方多個省份限電還敢自稱電力大國?
  • 多地限電3大原因曝光!中國並不缺電,還向越南緬甸寮國出口電力
    最近,湖南、江西、浙江等地電力供應偏緊引發關注,還上了熱搜,畢竟在夏天用電高峰時"限電"不是新鮮事,但在冷冬時節出現,近年還是頭一遭。 "限電"與澳煤進口有關?我國作出回應 根據中國官方的數據,火電是我國主要電力來源,2019年約佔近七成比重。
  • 南方多地開啟「限電」模式:上班取暖全靠抖 浙江義烏路燈都關了
    來源:中新經緯原標題:南方多地開啟「限電」模式!上班取暖全靠抖,這地連路燈都關了!發生了什麼?在終於入冬的南方,部分居民因限電而不能開空調,「取暖全靠抖」,還有人因寫字樓停電,爬了二、三十層樓上班……近日,湖南、浙江、江西等地出現電力供應緊張情況,引發廣泛關注。
  • 「中國限電」的真相,要讓外媒酸了!澳大利亞進口煤堪比九牛一毛
    原標題:說出來有點「炫耀」,所謂「中國限電」的真相竟是這個!近日,我國南方部分省份,如浙江、湖南、江西,出現限電的現象,引發外媒關注。外媒恐怕要酸了:我們能用電,是因為我們能賺錢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限電令」的發布似乎並非一件壞事:我們耗電多,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訂單多,我們能賺錢。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的預測,今年世界經濟會萎縮4.4%。 (IMF envisions a sharp 4.4% drop in global growth for 2020.)
  • 浙江、湖南、江西為何「拉閘限電」?原因究竟是什麼?
    有企業轉夜間生產近期,湖南、江西、浙江等地相繼發布有序用電或限電通知。湖南長沙等多地啟動有序用電工作。到了年底,很多企業正在開足馬力生產,「限電」對於企業的設備運行、訂單交付都會產生一定影響。一些城市的部分區域出現停電現象,多地市民反映工作和生活產生諸多不便。有市民在網上「曬」自己的遭遇:有的人因為公司寫字樓停電,要爬20層樓上班;有的公司職員午間吃飯時,發現餐館因為停電歇業了。
  • 科工力量:多地限電、電荒再現?我國真的缺電嗎
    這一狀況讓部分人又回想起電力供應不足的「拉閘限電」時代,更有甚者將「限電」與煤炭進口聯繫起來,稱「電荒」時代將重來,事實真的如此嗎? 本輪「限電」的原因是什麼?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先了解此輪「限電」的原因是什麼。
  • 南方電力吃緊,多地啟動有序用電工作,義烏「滅」了燈
    我國發改委在2020年12月17日回應對於南方多個地方限制使用電的情況進行了回應,表示近期工業生產的增長和因為低溫氣候的影響,使得對於電力的需求以及超過了所估算的預期數值。在多地進行拉閘限電的消息傳出以後,義烏作為一個首要城市,必然也相應號召,全市進行了省電模式。在12月17日,義烏限電的話題也被傳上了熱搜話題榜,很多工廠也就因此進行了限電,有的要求開一天停三天,有的要求開一天停一天,而在所規定的停工期間必須將所有生產線上的設備必須關閉,而廠房也只能使用照明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