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大沙漠、500公裡無人區 沙漠天路這樣築就

2020-12-12 新華網客戶端

  原標題:穿越三大沙漠、500公裡無人區的京新高速成為世界上最長的沙漠高速公路

  看,沙漠天路這樣築就

  製圖:張芳曼

  通了!

  7月15日,隨著內蒙古、甘肅、新疆境內三個路段聯動通車,京新高速公路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北京至烏魯木齊實現全線高速,距離縮短近1300公裡。

  先後穿越烏蘭布和、騰格里、巴丹吉林三大沙漠,近500公裡路段為無人區,這是世界上最長的沙漠高速公路。

  通車當天,記者從內蒙古巴彥淖爾出發,沿930公裡長的京新高速臨白(臨河—白疙瘩)段一路西行,途中景象令人震撼:最初,還能遠望到陰山山脈;往後,只餘無邊的戈壁、散落的胡楊作伴;快到額濟納旗時,兩旁又變成了起伏的沙丘、零星的綠洲;再往西,連低矮的灌木都成了奢侈品……

  「無水無電無信號,嚴寒酷暑沙塵暴。」在幾乎與世隔絕的惡劣環境下,建設者們是怎樣開闢出一條沙漠天路的?記者走進由中國交建承建的臨白第三標段項目部,尋找奇蹟背後的答案。

  沙:亦敵亦友

  「遠防、中治、近固」馴服惱人的沙;以沙為原料用「水沉法」做路基,就地取材降低成本

  茫茫大漠,最多的是沙。

  額濟納,每年8級以上大風、沙塵暴天氣有82—142天。每年3—6月,揚沙一起,黑風撲面,如一堵牆壓過來,甚至會將剛建好的路掩埋掉。

  在沙漠築路,首先就得馴服這惱人的沙。

  走近一段風積沙路段,記者發現了「奧妙」:道路兩旁一格格縱橫交錯的「井田」,延伸出100至300米。「井田」上方種著紅柳,「井田」之內,則用一個個長約2米、直徑20釐米的綠色沙袋裝滿了沙土。表面看,它有些類似編織袋,但採用的是耐寒耐曬材質,20年不壞;填充沙土後,相當於給底下的沙土壓上重物,再不能隨意流竄;沙袋邊沿處,還會留出3釐米高的「穗兒」,起風時,可將揚沙「摟」在沙袋裡。像這樣的沙袋網格,項目部共在風積沙路段兩側設置了1570萬平方米之多。

  「遠防、中治、近固」——臨白三標項目部總工程師黃西民將治沙妙招娓娓道出:沙袋即「中治」;而「遠防」是指在路邊上風側300米處,設立與路基等長,高1.5米的纖維網沙障,增加一道「擋風牆」;「近固」則指在路基兩側邊坡上採用碎石土包封,讓沙子不外漏。

  沙,本是建設者的敵人,但靠著現代建築技術,化敵為友有了可能。在風積沙路段,建設者就地取材,以沙為原料築造路基,使建設成本大為降低。

  稀疏鬆散的沙子怎能成為堅實的路基呢?「水沉法。」黃西民揭秘道,先將沙堆砌起來,表麵攤平,隨後像種菜似的打上格子,在格子裡注入一定量的水,讓水慢慢滲入沙層。待沙子們「吃飽喝足」,能抱起團、又不滲出水,達到「自然密實」狀態後,再利用平地機、壓路機平整夯實。如此,路基便建好了,「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所有工序都得分頭做試驗,找到沙水最佳配比,確保符合規範標準」。

  水:珍惜節用

  從外界遠運水,噸成本高達近百元,為此採取了燜料法等節水工藝

  茫茫大漠,最缺的是水。

  「這裡的乾旱難以想像。以前預想有水的地方,卻怎麼也打不出水。找水成為施工第一難!」七分部進場之初,接連打了10多口井,打到200多米深都不見水影。最後只有一口出水,結果酸鹼值超標,苦鹹難咽,人根本沒法喝。

  這樣一來,遠運成了無奈的選擇——各分部要分別從額濟納、酒泉、嘉峪關等地拉運自來水、採購純淨水,行程最遠260公裡。以十分部為例,離駐地最近的水源在75公裡開外,拉水車經施工便道走一個來回就需10多個小時,算上油費,噸水成本竟高達近百元。

  如此金貴的水,必須省著用。

  按傳統方式鋪路基,直接從取料場取土鋪到路基上撒些水,再碾壓就可以了,十分耗水。在沙漠裡,項目人員想出「燜料」的主意:在取料場把土挖出幾條溝,頭天晚上把水放進溝裡,讓其充分滲透進土壤,第二天再用挖掘機取土,上路之後快速碾壓、避免蒸發,用水量可節約三成。

  日子一天天好了起來。在臨白段建管辦的推動下,全長達447公裡的供水工程於2015年9月實現全線供水,乾淨的地下水終於能從綠洲之地輸送到大漠深處了。

  沙漠築路,缺的又豈止是水。最初,電、通訊等生活配套可謂樣樣皆無。沒有電,就自己發電,施工幹到哪裡,發電機就帶到哪裡;沒信號,就自己申請建設,幾個分部各投資約40萬元,耗時數月在戈壁深處建立了通訊基站,終於告別了對講機,解決了「失聯」問題。

  人:突破自我

  速戰速決,給大家以明確的心理預期;勠力同心,在沙漠裡創造神奇速度

  茫茫大漠,最可愛的是人。

  「剛來了就想走!」剛進大漠時,不止一個人有過這樣的念頭。以前,有施工隊坐火車進大漠,到了額濟納,車站都沒出,直接就買了返程票。可是,在臨白三標,幾乎全部員工從頭堅持到了尾。是什麼留住了他們?

  ——是溫暖,是團結。

  來到七分部舊址,籃球場、桌球桌、醫務室等一應俱全,角落裡還擺放著燒烤架……據介紹,如此「優渥」的條件是每個分部的「標配」。正如項目人員所說,在艱苦的環境中,必須盡最大可能讓大家過得開心愉快。據稱,一到員工生日,九分部還會提前派人到270公裡以外的酒泉買來生日蛋糕。

  為確保按期完工,京新高速臨白段分為三個標段,分別由中國交建、中國中鐵、中國建築三家央企承擔。「我們就位較晚,也沒沙漠施工的經驗,專門到中交學習了風積沙施工,還常到中鐵去觀摩借鑑。」中建臨白項目總包部總經理王立說。三家企業相互學習,為了同一目標盡心盡力,最終都提前交工。

  ——是預期,是希望。

  「條件是艱苦了些,但一開始大家就知道什麼時候可以結束。有了心理預期,就能看到希望。如果戰線拉得太長,人還真待不住。」管俊立所在的九分部有80多人,一半是「90後」,從頭到尾,沒有一個人提出要走,「一來通過宣傳、黨建等工作讓大家認識到這個項目的重大意義;二來就是因為項目實行『速戰速決』的方針,白天晚上有活幹,大家覺得很充實。」經歷這個項目錘鍊後,不少員工已成長為業務骨幹。

  速戰速決是現實所需,想要實現則得靠全體人員勠力同心。短短2年間,中交人在臨白三標項目中創造出神奇速度:2015年1月,進場;3月,打通600多公裡的施工便道;4月,進行土方作業;6月,開始水穩底基層、基層路面施工;9月,進入黑色路面施工階段;2016年7月,瀝青路面上面層貫通;2017年6月,全部工程建設結束。

  路:堅毅前行

  沙漠天路凝聚著中國建設者的持續付出,也見證著能力理念的提升轉變

  一條沙漠天路,凝聚著中國建設者的持續付出。

  「擱前些年,這條路很難這麼快就打通!」2015年1月,中國交建臨白項目總經理劉永明剛接到項目時,便做了充分預判——項目工期只有30個月,但每年10月中旬至次年4月中旬,當地氣溫極低,不具備施工條件,每年有效施工期只有6個月。由於橋梁、水穩等工序都得滿足一定周期,只有土方工程上能搶出時間。如此一算,填挖方必須在2個月內完成,「填方4200萬方、挖方1100萬方,要在短時間內做完,必須得有足夠多的大型設備,用『螞蟻啃骨頭』的『笨辦法』。」為此,高峰期時,項目部從全國各地調集5000多臺(套)挖掘機、裝載機、壓路機、運輸車輛等機械設備,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

  說是「笨辦法」,其實也反映出中國建造的實力。劉永明親歷了1986年我國最早的高速公路之一——京石路的建設,「那時,大型設備捉襟見肘,連混凝土瀝青攤鋪機都是現從國外引進的。而現在,土方設備、橋梁機械、拌和設備全都是中國自產。」

  一條沙漠天路,也見證著中國建設者能力的提升、理念的轉變。

  358公裡長的臨白三標,匯聚了旗下10家單位、萬餘名施工大軍。為應對線路長、施工管理跨度大的問題,中國交建在項目上探索了新的管理方式——集中管理。

  「傳統模式下,總部不掌握成本情況;而在集中管理體系下,管理部要管住材料、質量、安全、環保、成本等施工的所有因素。」劉永明說,在這個項目上,管理部組建了七個「管理中心」,明確界定總部、分部權限。總部牢牢抓住合同管理這個關鍵,對協作隊伍實行限價招標,大宗物資集中招標採購等,管理成本大大降低。如此一來,工程建設的速度、效率和經營狀況均得到較大提升。

  在京新高速中,生態環保也成為建設者們始終秉持的理念。

  胡楊、紅柳、梭梭、駱駝刺……在荒漠中,這些並不顯眼的植物稱得上是自然界的恩賜。為此,項目部在修築施工便道時,主動避讓較為繁茂的植被。而為方便道路兩側駱駝、羊群遷徙,他們還專門設置了400多座供動物遷徙用的過道橋涵。要知道,普通涵洞有1米高即可,而動物遷移通道的高度需達到2.5米才行。

  項目貫通後,曾經矗立在道路兩旁的臨時建築物、拌和站等大部分已被拆除外運。若非旁人提醒,你很難再從眼前靜謐的大漠想像出施工時的繁忙。建設者兌現了當初的承諾,「將一條路輕輕放在戈壁灘上」。

  可是,他們在這條路上揮灑下的汗水,已經沉入了路基、嵌進了路面,誰又會忘記呢?(記者 劉志強)

相關焦點

  • 穿越三大沙漠、500公裡無人區的京新高速成為世界上最長的沙漠高速...
    7月15日,隨著內蒙古、甘肅、新疆境內三個路段聯動通車,京新高速公路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北京至烏魯木齊實現全線高速,距離縮短近1300公裡。   先後穿越烏蘭布和、騰格里、巴丹吉林三大沙漠,近500公裡路段為無人區,這是世界上最長的沙漠高速公路。
  • 世界最長的穿越沙漠公路,有500公裡無人區,晚上開車你害怕嗎?
    文/雲在青山月在天世界最長的穿越沙漠公路,有500公裡無人區,晚上開車你害怕嗎?大家知道沙漠裡面的環境都是很惡劣的。並且中國也有直管庫的沙漠地區。我國的沙漠主要位於我國的北部地區,距離往往氣候非常的乾燥。而且由於長時間受到太陽的直射。所以這裡的氣候往往是以熱為度。西部地區的交通也不怎麼好。世界最長的穿越沙漠公路,有500公裡無人區,晚上開車你害怕嗎?真是刺激的感受,這條高速公路連接北京和烏魯木齊,也是直達的重要公路。而且也是西部大開發的主要交通要道。全程2540公裡。
  • 穿越500公裡無人區,中國修建穿越沙漠最長高速公路,耗資370億
    文/玉濁清穿越500公裡無人區,中國修建穿越沙漠最長高速公路,耗資370億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在生活富足之餘,總想看看這個美麗的地球,看看那些他們從未接觸的風景有的人喜歡大海,因為大海波瀾壯闊,有的人卻偏偏喜歡沙漠,喜歡那種荒無人煙的寂靜和一望無垠的空曠,在沙漠中徜徉,感受到生命的意義和寧靜。在中國有一條高速公路,它穿行在沙漠間,來往的旅人們經過這條路仿佛在進行一場神聖的修行,這個就是中國的「京新高速」,也是世界上最長的沙漠公路。
  • 京新高速穿越500公裡無人區,成世界上最長穿越沙漠高速公路
    特別是近幾年以來,交通建設不斷提速,2012年至2016年,我國高速鐵路運營裡程由不到1萬公裡增加到2.2萬公裡以上,穩居世界第一位。京新高速公路示意圖同時期,我國公路裡程由424萬公裡增加到470萬公裡,其中高速公路裡程由9.6萬公裡增加到13.1萬公裡,位居世界第一位。
  • 世界最長的穿越沙漠公路,有500公裡無人區,晚上開車你害怕嗎?
    文/雲在青山月在天世界最長的穿越沙漠公路,有500公裡無人區,晚上開車你害怕嗎?大家知道沙漠裡面的環境都是很惡劣的。並且中國也有直管庫的沙漠地區。我國的沙漠主要位於我國的北部地區,距離往往氣候非常的乾燥。而且由於長時間受到太陽的直射。所以這裡的氣候往往是以熱為度。西部地區的交通也不怎麼好。世界最長的穿越沙漠公路,有500公裡無人區,晚上開車你害怕嗎?真是刺激的感受,這條高速公路連接北京和烏魯木齊,也是直達的重要公路。而且也是西部大開發的主要交通要道。全程2540公裡。
  • 世界最長穿越沙漠公路,500公裡無人區,一路美到...
    世界最長穿越沙漠高速在天高地闊的大地上,一條玉帶般的天路,從漫漫黃沙與荒蕪戈壁中蜿蜒伸向天邊,這就是目前世界上穿越沙漠最長的高速公路工程——京新高速。三個角度看得更清楚↓↓↓這是一條貫穿五省一市的公路這是一條從北京五環到新疆烏魯木齊的公路,全長2768公裡,連接北京、河北、山西、內蒙古、甘肅、新疆,五省一市的公路。
  • 中國最震撼的公路,橫貫大漠,長2450公裡,穿越500公裡無人區!
    在中國的版圖上,在蒼茫的天地之間,有一條如玉帶一般的天路,橫貫沙漠,直達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北京,這條公路便是從北京到新疆烏魯木齊的京新高速公路,全長2540公裡,被稱為世界上最美的沙漠公路。正如韓紅的歌曲天路所唱的一般,「那是一條神奇的天路,把人間的溫暖送到邊疆!」這條高速公路的開通,將原先的公路縮短了1300公裡,很早之前,從北京到新疆,要先從北京沿著是石家莊、太原、到達西安,然後再從西安經蘭州到哈密,最後經過吐魯番到達烏魯木齊。
  • 日產奇駿穿越無人區沙漠是什麼感覺?看這裡就知道了
    但就是這樣一款車型,年年做穿越無人區的活動,而且每次都成功,沒有落下一臺車。這本身就有點傳奇。依稀還記得2019年,我當時參與海西俄博梁火星基地的探秘行動,在去往火星營的過程中,從國道下來,有一段70公裡的砂石路面,當時車隊快速飛奔,全程保持60-100公裡時速之間,帶來的漫天黃沙,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 地圖看世界;穿越喜馬拉雅山的鐵路、穿越沙漠最長的高速公路。
    一,中尼鐵路-「神奇的天路」 中國又將建神奇「天路」開隧道穿越喜馬拉雅山; 中國將把(2014年通車的青藏鐵路支線拉日鐵路)的延長線日吉鐵路,延伸到中國-尼泊爾邊界的吉隆縣的吉隆口岸
  • 世界上的沙漠高速:穿越200公裡無人區,築路工人付出巨大代價
    今天我們來談談世界上穿越沙漠最長的高速公路——京新高速公路。京新高速公路的起點是北京的箭亭橋,終點到新疆烏魯木齊的廣匯大橋,全長2540公裡。工程將於2014年6月開工,2019年全線貫通。建成後,它將成為世界上橫跨沙漠區間的最長高速公路,其中長930公裡的林白團通過沙漠關口。
  • 一生必去的自駕路線~美麗的G7公路無人區穿越,美麗騰格里沙漠!
    因橫跨北京、河北、山西、內蒙古、甘肅、新疆6省份,被譽為「神奇的中國7號天路」 。全長930公裡的臨白段為無人區,即臨河到白疙瘩段,它是整條G7難度最大,風光最為獨特壯美的一段!位於內蒙西部巴彥淖爾市和阿拉善盟境內,三大沙漠(巴丹吉林、騰格里、烏蘭布和)都鑲嵌在沿途!
  • 中國「沙漠無人區」現一條930公裡高速(圖)
    [震撼]中國「沙漠無人區」驚現一條930公裡高速路!  160噸橋梁部件空中合龍,誤差不超過5毫米 世界第一高橋創造奇蹟  烏蒙山,坐落在中國西南部雲貴高原,是著名的喀斯特地貌發育帶。溝壑險峻,溶洞叢生。北盤江大峽谷就位於山脈之中,一汪江水把滇黔兩地隔絕開來。
  • 一路從無盡沙漠到雪域高原!
    還記得韓紅那首《天路》嗎,那年青藏鐵路的通車,令無數人為之振奮。而就在剛剛,我國西部又一條神奇天路全線通車了!這一次,是首條連接新疆和青藏高原的鐵路!它既有青藏鐵路疾馳在高原上的壯美,又有沙漠公路穿梭在沙漠、無人區的體驗。
  • [砥礪奮進的5年]大漠深處築全世界最長的"天路"
    經濟日報原標題:全世界穿越沙漠最長的高速公路京新高速建設進展順利——大漠深處築「天路」這條高速公路穿越中國四大沙漠之一的巴丹吉林沙漠,建成後將成為全世界穿越沙漠路段最長的高速公路。京新高速公路項目於2015年4月開工建設,是「一帶一路」建設的標誌性工程,也是繼青藏鐵路之後又一具有典型地域特點的代表性工程。
  • 日產奇駿穿越無人區沙漠是什麼感覺?看這裡就知道了
    但就是這樣一款車型,年年做穿越無人區的活動,而且每次都成功,沒有落下一臺車。這本身就有點傳奇。依稀還記得2019年,我當時參與海西俄博梁火星基地的探秘行動,在去往火星營的過程中,從國道下來,有一段70公裡的砂石路面,當時車隊快速飛奔,全程保持60-100公裡時速之間,帶來的漫天黃沙,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 基建狂魔再度穿越無人區,在建世界最長、最難沙漠公路!
    此前,超級建築給大家多次介紹過中國建設者創造世界奇蹟,建設世界最長沙漠高速公路——京新高速公路的艱難歷程。當前,又一條沙漠高速公路正在建設,穿越塔克拉瑪幹大沙漠、天山冰達坂、阿爾金山無人區。這就是正在創造人類工程新奇蹟的新疆尉且沙漠公路。
  • 熱點| 今天,世界最長沙漠公路通車!必須又在中國
    內蒙古阿拉善盟,被稱作「蒼天聖地」,這裡天高地闊,一條玉帶般的天路,從漫漫黃沙與荒蕪戈壁中蜿蜒伸向天邊,這就是目前世界上穿越沙漠最長的高速公路工程——京新高速。  新通車的三個路段大多位於戈壁、荒漠地區,自然條件惡劣,沿途乾旱缺水,內蒙古境內有近500公裡路段基本為無人區,建設條件非常艱苦。中國交建等參建單位克服了環境惡劣、有效施工期短、建設任務重、工程進度壓力大等困難,最終確保項目順利實施。
  • ...全世界最長穿越沙漠的高速!全世界最美,一路美到新疆!滿足自駕...
    //在天高地闊的大地上,一條玉帶般的天路,從漫漫黃沙與荒蕪戈壁中蜿蜒伸向天邊,這就是目前世界上穿越沙漠最長的高速公路——京新高速。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內蒙古境內有近500公裡路段基本為無人區。無水、無電、無信號、無人煙。建設者在中國最美沙漠巴丹吉林沙漠中修建這條公路,不得不說真的是偉大的建設!
  • 中國創造的一個奇蹟,在流動的沙漠建造公路,長度達到522公裡!
    下面給大家帶來的主題是:中國創造的一個奇蹟,建造世界上最長的道路,可以穿越流動的沙漠!接下來,言歸正傳。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幅員遼闊,但由於降雨分布不均,東西方差異很大。中國西北地區人口稀少。為了發展西部經濟,中國政府修建了一條522公裡長的「天路」,穿越死亡之海。
  • 穿越古爾班通古特沙漠 500公裡,讓自己與沙漠融為一體
    原創圖片--穿越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在新疆夏秋交替之間,我走上了北疆遊玩之路。從烏魯木齊到阿爾泰山之陽的可可託海,必須通過準噶爾盆地腹地的古爾班通古特沙漠。準噶爾盆地是中國第二大的內陸盆地,位於阿爾泰山與天山之間,面積38萬平方千米。盆地腹部即為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面積佔盆地總面積的36.9%,是中國第二大沙漠,同時也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