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華南虎家族又添新成員。昨日,王城公園動物園一隻人工繁育的華南虎崽正式與遊客見面。至此,我市現有人工繁育華南虎總數達20隻,居全國第一。
1 我市虎族添丁,總數全國第一
昨日上午,記者在王城公園動物園虎山看到,一隻出生百餘天的華南虎崽時而在草地上撒歡,時而在亂石後面玩「躲貓貓」,還不時發出「嘟嘟嘟」的叫聲來示威(如圖)……這是小虎崽與遊客見面的「處女秀」。
動物園副園長劉兆陽介紹,該虎崽為雄虎,去年11月中旬降生後,虎媽沒有表現出自己餵養的意思,飼養員將其放入育嬰箱,進行人工哺育。小虎出生時有1.2公斤,體形、體重均大於一胎多隻出生的小虎。如今,小虎體重已有10餘公斤,體長60餘釐米,身高30釐米。
「這隻華南虎崽出生後,我園現有華南虎總數達20隻,居全國第一。」劉兆陽說,截至2014年年底,全國16家人工繁育華南虎的動物機構現有華南虎總數達119隻。
2 挽救華南虎種群,洛陽貢獻突出
華南虎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009年,王城公園動物園成功繁育4隻華南虎,實現了華南虎在長江以北繁殖成活的突破,我市也因此成為全國人工繁育華南虎的最北點。近年,我市華南虎家族屢屢添丁。2013年,該園共成功繁育6隻華南虎,新增數量為歷年之最。
為更好保護全國華南虎種群,從2010年開始,王城公園動物園先後與福建、南昌、上海、廣州、杭州等地的動物園進行華南虎友好交流,以提高華南虎種群質量,增加華南虎數量,洛陽的華南虎開始走向全國。
此外,該園的兩隻華南虎還遠赴非洲,參加國家林業局組織的拯救華南虎項目,進行野外野性恢復訓練。
「截至目前,王城公園動物園人工繁育華南虎總數已累計達24隻,部分交流至其他城市動物園。」劉兆陽說,今年預計還將向長沙、鄭州、上海、杭州等地交流出去5隻。
3 兩大困擾:活動場地太小、近親繁殖嚴重
我市的華南虎人工繁育從突破「零紀錄」到數量「全國第一」,光環之下也有困擾。劉兆陽說,隨著華南虎數量增多,缺乏活動場地的問題日漸突出。王城公園動物園有20隻華南虎,供其活動、休息等地方不足4000平方米。活動場地有限,可導致華南虎活動能力減弱,不利於其健康成長,動物園不得不每周對虎斷食一天,以激發其活動欲望。
此外,華南虎之間近親繁殖問題嚴重也是困擾之一,這容易導致新生華南虎成活率低、華南虎種群質量降低等問題。
對此,業內人士建議加大對華南虎人工繁育扶持力度,開闢專供華南虎人工繁育的場所,進行育種及野性訓練,將繁育與觀賞分開進行等。(記者 趙佳 通訊員 喬麗娜/文 記者 潘鬱/圖)
華南虎:極度瀕危的十大物種之一
華南虎是虎所有種類中最為瀕臨滅絕的一種,估計世界上少於20至30野生華南虎,在中國的18個動物園中還有百餘只圈養的華南虎,為中國一級保護動物。
1996年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度瀕危的十大物種之種之一。
華南虎的種群現狀
20世紀50-60年代:
根據我國皮毛市場每年虎皮收購量的不完全統計,1956年全國收購虎皮1750張。20世紀50年代江西省有20多個縣發現有虎,該省1955-1956年捕虎171隻。20世紀50-60年代,在川東的萬縣,以及陝、川、鄂交界的大巴山地區已經發現不到虎的蹤跡。湖南省1952-1953年共捕虎170隻。1964年,壽振黃先生根據各地虎骨和虎皮收購數量估計當時華南虎每年約被獵捕800隻,顯然有「放衛星」的嫌疑。1966年在安徽也都捕到過虎。50年代初廣東省獵虎50多隻,60年代約為20隻。1958年在貴州中部的清鎮,1959年在貴州西部的威甯都曾捕到過虎。秦嶺地區的虎於滅絕60年代。1960-1963年河南省至少捕殺虎60多隻。
20世紀70-90年代:
到1970年後,江西的華南虎年捕獵量少於10隻,1975年後再沒捕過虎。
河南省在70年代初期每年捕虎7隻,浙江省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每年捕虎3隻。
70年代廣東省獵虎獵捕不足10隻。
湖南最後捕到野生虎是在1976年。20世紀70年代末估計全國野生華南虎的數量為40-80隻。
山西省最後捕獲的虎在1974年1月,在原平縣收到一副虎骨後再為發現過虎。
1979年我國全年只收到一張虎皮。
20世紀80年代後野生華南虎數量已極少,有人估計我國野生華南虎的總數為30-80隻。
湖北最後捕到的野生虎是1983年,在利川市百戶灣林場發現1隻幼虎,之後送到重慶動物園。1987年5月的統計顯示廣東省境內活動的華南虎有成年虎4隻,幼虎12隻。1990-1992年,原林業部與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開展的華南虎及其棲息地調查估計當時我國廣東、湖南、江西、福建交界處華南虎有20-30隻。
21世紀初:
2000-2001年的華南虎及其棲息地調查搜索過程中沒有看見一隻野生虎的身影,國外一些學者認為野生華南虎已經滅絕。
所以,華南虎瀕臨滅絕,實在是一個歷史大悲劇。
建國初期,野生華南虎的數量還有4000多頭。經過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持續進行的大規模捕殺,華南虎種群遭受重創,一蹶不振。當時,政府宣布華南虎為「四害」之一,除虎如同剿匪,大打人民戰爭,還組織專門的打虎隊,由解放軍和民兵協同作戰,趕盡殺絕。
例如,1956年冬,福建的部隊和民兵捕殺了 530隻虎、豹。在這場運動中,江西的南昌、九江、吉安以及撫州捕殺了150多隻老虎。
1959年冬,貴州有30多頭虎、豹遭獵捕。
1963年廣東北部共捕殺了17隻老虎,雷州半島也有17隻被捕殺。1953年至1963年,有一個專業打虎隊在粵東、閩西、贛南共捕殺了130多隻虎、豹。
在圍殲華南虎的戰役中,湧現出許多打虎英雄。
不知什麼原因,同屬老虎,命運很不相同。東北虎一開始就進入了政府的保護名單,而華南虎長期以來列名黑名單,格殺勿論。
1959年2月,林業部頒發的批示裡,把華南虎劃歸到與熊、豹、狼同一類有害動物,號召獵人「全力以赴地捕殺」;而東北虎被列入與大熊貓、金絲猴、長臂猿同一類的保護動物,可以活捕,不能殺死。
1962年9月,國務院頒布指示保護和合理利用野生動植物資源,列出19種動物為嚴禁捕獵動物,並在一些地區受到保護。華南虎再度被排斥在外。
還在中國政府號召大規模獵殺華南虎時,國際社會就著急了。1966年,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盟在《哺乳動物紅皮書》中就將華南虎列為E級,也就是瀕危級。
1973年5月,國務院在《野生動物資源保護條例》(草案)中,把華南虎列為三級保護動物。也是在1973年5月,農業部禁止獵捕東北虎和孟加拉虎,卻仍然允許每年控制限額捕獵華南虎。每年控制的數量以當地農業部門按"有計劃地保證數量持續增長"為原則。
1977年農業部修改了規定,終於將華南虎從黑名單轉移到紅名單。東北虎仍然是保護種類的首位,華南虎和孟加拉虎屬于禁捕的第二類。1979年,農業部將華南虎列為一級保護動物。不過,這些措施似乎已經晚了。據估計,1981年,野生華南虎大約只剩下150隻到200隻。
最擔心華南虎滅絕的,似乎還是外國人。1986年4月,在美國舉行的「世界老虎保護戰略學術會議」,急急忙忙把中國特產華南虎列為「最優先需要國際保護的瀕危動物」。
到了1989年,我國頒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終於將華南虎列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名單。對於這一瀕臨滅絕的物種,合法生存權姍姍來遲,仿佛是臨終關懷。也許是多餘的關懷。因為從此之後,野生華南虎從我們的世界完全消失。許多人聲稱發現了它們的蹤影,無非是只聞其聲,只見其跡,都是證明力較弱的間接證據。
1996年,聯合國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盟發布的《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公約》將華南虎列為第一號瀕危物種,列為世界十大瀕危物種之首,最需要優先保護的極度瀕危物種。
華南虎,這一悲劇性的物種,終於成了舉世矚目的明星。只是聚光燈下空空落落,主角缺席。我們不知野生華南虎身在何處,甚至,不知道它們是否永遠告別了人間。